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与策略分析
2016-11-30董维东
董维东
【摘 要】初中语文渗透情感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情感素质培养,在情感教育的影响下提升综合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兼顾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语文教师必须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束缚,使情感教学成为崭新的切入点,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做好铺垫。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策略
何为情感教育呢?情感教育具体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按照特定的教学目的,通过适当的教学活动,对教育对象的态度、观点、情绪进行关注和影响,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是通过教师、教材、学生三个因素进行的。教材的情感因素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表现的显性情感和隐含在课文中的隐性情感。教师的情感体现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和表达、教师本身的表达能力和人格吸引力、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学生的情感表现在对教材内容和课堂的理解和反应、对语文课堂的注意力和兴趣、对语文教学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教师和同学的情感与热情等。三要素中教师是主导因素,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艺术,搭建合理的教学结构,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展开师生互动,在互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延伸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就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兴趣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对那些符合学习目标的兴趣要进一步引导培养。教师的精力不要仅放在课堂之内,课余时间也要利用起来多关心学生,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当开展实践活动。比如多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如写作组、书法组等,多鼓励学生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并拿出一些好的作品去参赛、展览;又如朗诵组、情景剧表演组等,可进行公开演出。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有所收获,而且还能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初中生处于成人与儿童的分离期,此时自我意识强烈、叛逆心理凸显,在情感和理性上都需要正确的引导。强迫性的灌输不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第一步是巧妙的课堂导入。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导入时充分考虑初中生的认知基础和理解能力,以情感为突破点,以情感人,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得他们自觉地沿着教师的情感预设,步入课堂。
二、借助教学手段创设最佳情境
语文学科是一门蕴含丰富情感因素的学科,在教学时要倾向于用文字表达感情,这些感情都是依据特定的情境产生的。现代先进教学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因为语文教学素材十分广泛,文学作品是通过文字生动的描绘人物、书写历史、展现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画面将教学内容立体、形象地呈现出来,创造出与作品相符合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意境,感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
三、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展示给学生,这种外在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能召唤学生更好地运用已有的心理体验充分发挥想象能力,进而再构建、再创造,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则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之审美境界。
为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将语文教材中的情感要素挖掘出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具有较为丰富的情感内涵,比如说歌颂祖国、赞扬人民、事业追求等。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时,要主动将教材中这些丰富的情感因素挖掘出来,将文本中深层次的“情感”要素挖掘出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真正体会到文章作品中的深层蕴含,借此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将语文作品的深层情感要素充分挖掘出来。首先需要教师将自身的情感与文章中的情境有机融合在一起,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分析看待问题,并与作者同爱同恨,这样也利于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使学生也能就教材中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为最终实现感染学生的目的奠定基础。
四、结合课外活动实现情感教育的延伸
适当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比方说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等,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积极向上之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受到思想熏陶。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适当拓宽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比如诗歌朗诵讲演比赛,成语、古诗、文学知识竞赛,开展讨论会,做手抄报等实践活动。在古诗朗诵、讲成语故事活动中,学生能掌握更多的古诗知识与成语典故,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受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课外阅读还能适当补充、深化、巩固课内知识,这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种有效途径,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铸造美好的心灵,陶冶情操。要培养学生的丰富感情,就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与之相应的情感因素,并恰当运用情感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观念。这样既能使学生学到应学的知识,又能丰富他们的头脑,提高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