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本体性教学的应用与思考

2016-11-30陈黎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

陈黎明

【摘 要】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语文课程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思想品德、情感审美和多元文化教育等诸多任务。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即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此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的本职任务,带有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则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等,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的,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文这门课程

【关键词】本体性教学内容;语文的课程;教学目标

回顾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再联系吴忠豪教授提出的“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心里不由产生了一丝欣慰。一言惊醒梦中人。自己默默地执着多年的一份坚守,终于得到了有识之士和众多同仁的认可。笔者以为,实现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语文教师要走向“课程的语文”而不是“教师的语文”。“语文教师当然要教语文课程,学生当然要学语文课程里的‘语文。”组织建立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充分放大教学效益,教者应该始终坚持以下几点:确定阅读取向,研究学生经验;简简单单地教,扎扎实实地收;鼓励质疑,倾听思考的声音。

一、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内涵

(1)语言的积累。我国语文教学一直重文本内容的理解,忽视文本语言的积累。小学生正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处于记忆的黄金期,小学阶段必须将大量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多读、多背、多听,重视语言的输入。

(2)加强语言运用。多运用课文词语说话或说课文内容,加强言语训练,让学生在反复说话中运用语言,构建自己的言语系统,掌握语言运用规则,做好语言的提取和输出工作。

(3)关注学习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爱上读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养成自己的阅读习惯。

二、确定阅读取向,研究学生经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师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教师只有吃透教材,确定好教材取向,才能灵活变通教学方式,用最少的时间给学生以最大的收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当今的阅读教材中,始终存在着阅读姿态、阅读方式的取向问题。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理论基础》中论述道:目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至少混杂着四种取向的“阅读”,一是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寻求“思考与练习”“正确答案”的“作业者”取向;二是以分析课文形式为主,归结为生词、语法、修辞、章法的语文教师“职业性阅读”取向;三是遵循2000年《大纲》,以“诵读”为主要样式的“鉴赏者”取向;四是2001年《标准》所倡导的“感受性阅读”,在教学中表现为对“讨论法”的倚重。这段论述非常精辟,一语道破了当前许多语文教师所经历的阅读取向转型。无所适从的感受伴随着许多教师的默默转变。而学生也因此被有意无意地置于这样的相互冲突、相互干扰之中,无法形成一以贯之的良好阅读方式。我们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因而许多老师往往用“语文教材顶替着语文课程,课程的具体形态被淹没在教材层面。”在这样的状态下,语文课程内容被直接转化为语文教学内容,教师体现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备课”被局限于对教材的深入钻研,驱动教师关注的是教学结果的显性表现,而不是需要学生长期积淀才能获得升华的语文素养。

三、简简单单地教,扎扎实实地收

简简单单教语文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上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回归语文教学的本来。简简单单的语文课堂,是简要而不失到位,简便而不失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朴归真。不追求所谓的“时髦”,不追求到处可以进行的小组合作、表演、讨论、拓展、发散等等,哗众取宠。返朴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四、拓展延伸,迁移写作

我这样设计教学流程,采取的是一种“认识——实践——迁移”学习方法教学流程。这样设计,首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写实描写,什么是作者的抒情,这是一种陈述性知识。接着让学生认识抒情在文章中的作用,通过比较和小结,使学生明白读文章时分辨写实与抒情的作用。这种教学,学生学到的是一种阅读的方法,一种程序性知识。然后又通过实践,在新的语境中去运用,学生就有可能真正理解并掌握这种阅读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去修改一篇习作,让学生认识抒情在写作中的作用,通过运用将写实与抒情迁移为一种写作方法。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
隧道工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法探索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