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特阅读感悟来源于品词析句

2016-11-30袁春静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袁春静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品词析句所占据的地位不言自明,一篇文章,文本解读的深度与走向,往往就在于抓住一两个词眼作为突破口,从对关键词句的品味、赏析中逐步领悟深藏其背后的情感、内蕴等文本最本质的东西。因此,从"语文课程"这样的高度出发,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就应该通过有效的手段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品词析句,以期扎实推进有效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看到最美的那道语文风景。

【关键词】阅读教学 自读 品词析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64-02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学生独特的理解、个性化的阅读是学生的一项语文素养,可往往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担当“主角”的情况比较多,其实我们应当给足充裕的空间让学生阅读课文,感悟文本,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研读, 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然后通过课堂设计的学生交流和自我展示的环节,教师再适时鼓励和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实践中感悟和思考。

一、自读课文要取舍

一篇自读课文,既不能等同于讲读课文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又不能轻描淡写、一读带过。自读课文应注重让学生在老师指导和平时掌握的方法下自读自悟。其实,自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的,所以,在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重点部分,提出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细读解疑,方能在内容理解、语言感悟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比如,七年级上册张晓风的《行道树》一文,为了能通过词句感悟文本,除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和文常知识以外,我就只设计了一个问题:散文中有中心句,你能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吗?关键词是什么?(学生通过讨论确定:“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是中心句,其中的“痛苦”与“深沉”是关键词。)明确后,教师紧接着追问:你从文章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它“痛苦”?(学生能找到:一身飞尘、孤独、寂寞、苦熬、牙龈咬得酸痛。教师同时可让学生品读、感受。)接着教师再引导:所以神圣的事业(为他人、为社会的事业)往往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生:牺牲自己,牺牲个人利益) 师追问:那同学们觉得行道树代表的是什么形象?(无私奉献者)。师:为了更好地挖掘文本,接着再来品析“深沉” 一词。我先让学生查字典明确“深沉”一词的意思。(深沉:①深而不外露:感情深沉|君为人深沉有大度。 ②程度深:暮色深沉|深沉的苦闷。 ③低沉:深沉的叹息声。通过分析语境确定为第一种解释。)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中的“深沉” 的?(生1:不张扬、不外露;生2:高尚人的情操;生3:我们常说,深沉的父爱,父亲都不会把“爱”字放在嘴边,但是,父亲却默默的为我、为家付出,这就是一种深沉。)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可离文本还有距离,此时我忙追问:行道树的深沉体现在哪里?(生1:默默的奉献;生2:不宣扬、不夸耀;生3:为了别人的幸福能牺牲自己的幸福就是行道树的深沉;生4:我来给大家总结一下:神圣的事业是以自我牺牲为代价的,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的,痛苦的磨练使奉献着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 “深沉”)。

二、品词析句悟真情

要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离不开品词析句。古人曾把读书时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因为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中,才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始终以抓住词句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创设情境的引读,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语,一步步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把作者无形的情感化作可感受的自我体验,积极培养学生对词的敏感度。

三、深情朗读表真情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是感情的基础,读也是感悟的升华。读出理解,感悟才能深入。在朗读、理解、感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感受,为学生提供感情抒发的平台,把最真挚、无私、伟大的爱朗读出来。抓住关键词句,并且教师只在关键词句处指导、点拨,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由交流、自悟表达中体会情感,在扎扎实实的读的训练中用心触摸词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使学生获得思想感情的洗礼和升华,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四、读写结合再提升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表达感悟。每篇课文的教授,在深入解读文本,在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触摸词句,揣摩词句之后,可以让学生写下此时此刻的情感体验,在充分品析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可谓匠心独运。这些一环节可采用选词写句,比如《春》一课的景物描写可选取一些句子仿写,来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春的种种生机;也可用连词造句;也可对重点词句进行赏析、评品;还可以针对重点词句的感情熏染进行情境再现,比如《蜡烛》一课在品析完老妇人掩埋红军烈士遗体的动作描写后,再用“老妇人独自坐在坟堆前,她会说些什么?”一题来再次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因此,只要是学生需要,教师可以灵活运用,采用多种手法,巧妙而自如的运用词句,以小见大,用简单解复杂,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表层的意思,更能读懂文本的深刻内涵,使他们的知识﹑能力﹑情感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从而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学生们在提升阅读感受的同时,我相信,阅读能力也定能有一个新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菊香.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4年06期.

[2] 孙庆太.如何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J].小学教学参考, 2014年30期.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阅读教学——以《祝福》教学为例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