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城区蔬菜农产品销售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6-11-30刘浩姚满昌肖东升刘勇军孟钦永
刘浩 姚满昌 肖东升 刘勇军 孟钦永
仪征市城区蔬菜农产品销售现状调查与分析
刘浩 姚满昌 肖东升 刘勇军 孟钦永
特约栏目主持:李崇光
男,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与岗位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农业部软科学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整合》专著及国家规划教材《农产品营销学》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70多篇。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导读:采用实地问卷调查与统计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仪征城区农贸市场、批发市场、早(晚)市、超市、直销店等21个地点蔬菜销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仪征市城区农贸市场蔬菜价格最贵,各市场间差异不显著,受外观、色泽、新鲜度等影响明显;大型超市蔬菜最便宜;仪征菜价高于江都。市民对农贸市场环境卫生不满意,对价格反映较多;经营者普遍认为摊位租金过高。
蔬菜市场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蔬菜产业的发展,更直接关系居民生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农民蔬菜消费行为发生巨大变化,由过去供应城市蔬菜到今天的蔬菜靠城市供应,导致城市蔬菜的消费量持续增长。近些年,我国蔬菜价格波动频繁,一些品种更是暴涨暴跌,引起了政府、媒体、学者、市民的普遍关注。在价格频繁剧烈波动中,“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现象交替出现,给政府调控带来很大压力。
为准确掌握仪征市城区蔬菜市场的基本情况,摸清仪征市蔬菜产业家底,找准存在的问题,深入仪征各菜场对市民、经营者等开展问卷调查,对蔬菜销售价格、市场运行和管理、市民反映、经营者反馈等情况进行了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和座谈论证,尝试找出不同类型市场、不同品种蔬菜价格特征,并着重分析了不同销售市场、市民、经营者对价格波动的影响和贡献,以期为科学制定仪征市蔬菜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作参考。
1 蔬菜需求与调查内容
1.1 需求情况
仪征市现有人口56.52万,其中城区人口17.28万、集镇人口9.18万、农村人口30.06万。全市外来人口流动量为9.3万人,其中常年暂住人口4.3万、流动人口5.0万。按照城区常住人口27万、平均每人每天消费蔬菜350g计算,全市年蔬菜消费量3.5万t左右。
表1 相关农产品类型划分
1.2 调查内容
2015年8月,收集整理了仪征城区21个农贸市场、直销店、超市及早(晚)市的相关农产品价格,由于农产品种类繁多,为便于分析,结合季节性种类,将农产品着重划分了四大类,分别是蔬菜类(10个)、食用菌(2个)、肉类(2个)、鱼类(2个),具体如表1所示,本文主要分析蔬菜类及食用菌。
2 调查内容与分析
2.1 城区蔬菜市场主要形式及现状
蔬菜市场是指主要用于销售蔬菜同时兼营蛋品、家禽、熟肉制品、小水产、豆制品、调味品等多种农副产品的经营场所。目前仪征市城区蔬菜市场的经营形式主要有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社区直销店以及城区周围菜农自产自销蔬菜的早(晚)市等。
①蔬菜批发市场 目前,市区蔬菜批发市场有2个,即真州健康桥蔬菜批发市场(以下简称真州批发市场)、真州万年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万年批发市场),年蔬菜交易量达到5万t以上,基本辐射全市。
②农贸市场 全市比较大的农贸市场有6家,分别是真州、万年、南门、七一、浦东和石塔菜场,其中设施简单的社区小型菜市场(如红叶小区、石桥东等)以就近方便、营业时间长等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③大型超市 目前,全市有苏果、乐天玛特2个规模较大的超市经营蔬菜。
④社区直销店 是指以“基地+超市”的形式,让基地蔬菜直接进入社区销售,以物美、价廉、便利等受到市民喜爱。仪征市规模较大的为相咏农产品直销店,但其产品基本为外地菜。
⑤早(晚)市 目前市区内农民自产菜早(晚)市较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真州农贸市场早市(市政府对面巷子)、沿河路早市、扬子公园早市和石桥晚市。
2.2 城区蔬菜市场价格调查与分析
①蔬菜农贸市场价格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各蔬菜农贸市场小青菜价格差异较大,因为绿叶菜不耐运输,外地产的青菜株型偏大,且经过长途运输后,不太新鲜,口感变差,所以价格偏低;而本地小青菜大都是从种植基地采摘后直接上架销售,新鲜、口感好,受消费喜欢,所以价格较高。农贸市场蔬菜来源渠道以扬州和仪征批发市场为主,除小青菜外,其余蔬菜品种价格相对没有明显差异,相同市场或不同市场存在个别偏高、偏低现象,主要是蔬菜果形、色泽、新鲜度等原因造成,果形均匀、色泽亮、新鲜度好的蔬菜每1kg可多卖0.25元左右。
②蔬菜批发市场价格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小青菜、马铃薯、丝瓜、韭菜价格没有差异,其余蔬菜价格差异不一,万年批发市场蔬菜价格均高于真州批发市场,价差较大的是食用菌,2个批发市场金针菇差价达1.0元/500g,存在的原因:一是万年批发市场客流量多、交易量大,蔬菜积压的可能性较小,而真州批发市场日渐低迷,仅保留十二圩、马集、新城等北面的部分菜贩;二是万年批发市场本地菜批发、销售较多,且批发价格高于外地菜。
③蔬菜农贸市场与批发市场平均价格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蔬菜销售价格与批发价格存在差距,其中马铃薯、大白菜、青椒、金针菇的价格差额达到1倍,多数产品每500g差价为1.1~1.7元,最少为南瓜,差价为0.7元/500g,绿叶菜类、食用菌差价较大,小青菜、香菇在2.5元/500g,金针菇为3.3元/500g。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蔬菜通过基地收购、批发市场、运输、零售市场,最后到百姓餐桌,经多级流通,价格提高很多,利润被中间环节占了大头,由此,让菜农受益、市民普惠,调控菜价,还有许多工作亟待提高。
④菜农早(晚)市市场调查情况 菜农早(晚)市初期主要是城市周边的菜农在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地方(社区、马路、公园出口等)零售蔬菜形成,逐步壮大发展形成固定的买卖场所,因无租金,部分蔬菜商贩也加入销售。沿河路早市、石桥晚市主要依赖于周边社区和上下班的人流量形成马路集市,蔬菜种类较多,且有不少蔬菜商贩零售的蔬菜价格低于市场价,但沿河路早市蔬菜价格高于石桥晚市。扬子公园早市受周六农产品集市的影响和推动,针对的消费群体主要是早上锻炼的中老年人以及周边社区的住户,以新鲜、农家自产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由于产品供应不持续、销售人员不固定和消费群体多寡等因素,价格有所差别,若同一种类超过3家或消费者不多,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价格,若品种较少、购买者较多,则价格会高于市场价格。真州农贸早市位于真州农贸市场北面巷内,高峰期延长至市政府门前,对象主要是前来农贸市场采购的消费人群,从价格来看,真州农贸早市菜价围绕农贸市场零售价波动,且高于其他零售区域(表3)。
表2 仪征市城区蔬菜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价格调查及差价分析 元/500g
表3 仪征市城区蔬菜早(晚)市价格调查 元/500g
⑤超市、直销店蔬菜销售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直销店、苏果、乐天玛特的蔬菜价格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直销店价格最高,蔬菜主要来自于仪征批发市场。乐天玛特销售价格最低,但规模较小。苏果超市规模最大,从初期的外包经营变成统一配送销售,蔬菜主要来自于南京,有统一的检测、配送和销售渠道。
⑥仪征市蔬菜各种销售渠道价格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蔬菜农贸市场、直销店、早(晚)市、超市4种蔬菜销售渠道的价格差幅明显。受就近采购和可供选择余地较多等因素影响,绝大部分蔬菜消费在农贸市场进行,但受摊位费、电费等因素影响,蔬菜农贸市场价格最高。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配全居民必需品采购范围,大型超市蔬菜销售价格最低。近年来,蔬菜直销店等新兴业态也逐渐发展,同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相比,直销店离社区近,同时购物环境和卫生条件又优于农贸市场,且营业时间能方便上班族,因此成为将未来零售渠道的发展方向。综合来看,蔬菜价格高低依次为农贸市场>直销店>早(晚)市>超市。
⑦不同区域蔬菜销售价格差异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仪征市场韭菜、南瓜价格略低于江都市场,小青菜价格一致,其余蔬菜种类的销售价格仪征要高于江都。
2.3 经营者反映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农贸市场商贩普遍反映摊位租金高,但若在集中市场从事销售时间较长,则会有固定的消费客户和大量的消费者,产品有市场,销售有盈利。早(晚)市摊贩主要销售的是自产菜,不间断销售,故多选择一些人口密度大且有购买需求的地方临时销售,不需要缴纳高额摊位费。大型超市经营者认为,蔬菜销售比较亏本,定价高竞争不过农贸市场,刺激不到市民进超市消费甚至会流失部分群体到超市购物,为此大部分超市会进行特价菜销售,因此,超市蔬菜销售价格远低于市场,但超市的流通成本要低于市场,主要采用“公司+基地”形式直接配送。直销店作为新型业态在仪征发展不是很多,且没有真正做到本地菜进社区的引领作用。
2.4 市民消费调查
大多数市民将就近原则摆在购买蔬菜第一位,集中在社区附近的蔬菜农贸市场购买蔬菜,但均认为农贸市场菜价较贵、波动性大,少数市民表示蔬菜价格高时,短时间内会少买甚至不买。部分市民对早(晚)市蔬菜质量表示担忧,对农贸市场拥堵、不卫生现象表示不满意。一方面,不少市民特别是距市场较远的反映买菜难,迫切希望建设市场,另一方面距离市场近的,又反映市场周围环境差,人多噪声大,影响交通、影响休息。在实际的农贸市场选址中已经遇到不少来自居民的阻碍,这个矛盾给今后农贸市场的选择及经营形式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表4 仪征市直销店、大型超市蔬菜价格调查 元/500g
表5 仪征市蔬菜各种销售渠道平均价格分析 元/500g
表6 仪征、江都农贸市场蔬菜价格分析 元/500g
3 讨论与分析
3.1 蔬菜的经营状况
随着仪征市农业园区的发展壮大,蔬菜产量和品种增加,为壮大仪征市“菜篮子”工程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本地菜的产量也仅能满足35%左右的消费需求,60%以上蔬菜主要是从外地调入,因此蔬菜经营具有明显的销地市场的特色。仪征市销售的大部分蔬菜种类,如马铃薯、青椒、黄瓜、番茄等除早春有本地蔬菜作补充外,全年几乎都是靠外地调入,渠道主要为扬州、常州、南京等地,近的在几十公里,远的达上百公里。
3.2 蔬菜销售价格情况
以外来蔬菜番茄供应链为例,分析流通环节导致蔬菜价格波动的原因。番茄供应链为基地农户→批发商(扬州东花园)→批发商(仪征)→农贸市场(临时摊、固定摊)→消费者。
①供求信息不对称 蔬菜生产商以散户居多,大众菜的种植范围广泛,而且他们大都根据往年经验或跟风决定下一生产周期的种植品种,这样导致个别蔬菜品种产量极易出现“大小年”,从而陷入农业周期陷阱,表现在消费市场上就是菜价的急涨急落。北方部分年度蔬菜烂在田间无人问津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小年”因素或为主因。仪征市场表现较为突出的是番茄,高峰期5元/500g,低谷期0.5元/500g。
②批发成本多而复杂 批发商从原产地收购蔬菜到销售地供应的过程中存在很多费用。首先,需要在原产地雇佣经纪人,甚至租用仓库,成本包括仓库租用费、加工费、包装费、装卸费等;其次,运输过程中包括人力成本、油料成本、过路费等,且到了销售地批发市场后还有摊位费和装卸费等。在当前环境下,无论是人力、包装材料、燃油价格等哪一方面增加,都会造成运输成本增加,无论哪一块成本出现波动,蔬菜终端销售价格都会发生波动。
③零售商成本居高 零售商从批发商那里批发蔬菜后,不管是进入超市还是农贸市场,都要缴纳一定的摊位费、水电费、人工费以及清洁卫生费用等。据调查了解,仪征市农贸市场中摊位费一般为1500~4000元/月,这些费用最终都会分摊到蔬菜零售价中,“最后一公里”菜价骤然提高加重了蔬菜价格的波动。
3.3 蔬菜运输的物流水平、蔬菜质量有待提高
据了解,仪征市的蔬菜长途运输仍然选择大卡车、大货车等交通工具,具备冷藏设备的车辆较少。蔬菜的储存方式仍然很落后,基本是原始堆放,因此蔬菜损耗大、质量低。另外,蔬菜质量检测点虽然基本覆盖,但检测意识较淡薄,“放心菜”市场建设仍需推进。
3.4 市场设施档次偏低,购物环境差
大部分蔬菜市场多年来投入不足,市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脏乱差”现象严重。具体表现在:一是市场开办单位对市场经营户的后续管理不够;二是缺乏完备的给排水系统,致使畜禽、水产宰杀经营场所污水横流,杂物遍地,气味难闻;三是垃圾清扫不及时,部分地方留有垃圾死角;四是一些市场既是经营场所又是居住场所,行人与车辆出入通道不分,环境脏乱不堪;五是高峰期比较拥堵,各商贩为寻求顾客关注,偏向于把摊位设在门口,造成入口处拥堵不堪,市场中后部空置,出现“场内空,场外乱”的现状,如果不进行提质改造,终究是安全生产的隐患。
3.5 蔬菜市场数量不足,结构待提高
近几年市区人口规模不断增大,城市面积逐年扩张,按照商务部门提出的市区每万人拥有1个蔬菜市场的标准,仪征市区蔬菜零售市场网点应该建设25个左右,现在尚有缺口。蔬菜市场数量不足,辐射范围窄,使许多居民不能实现就近消费和便利消费,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同时也导致游摊散贩屡禁不止。
刘浩,江苏仪征市蔬菜生产办公室,211400姚满昌,通信作者,仪征市农业委员会,仪征市真州东路56号,211400
肖东升,刘勇军,孟钦永,仪征市蔬菜生产办公室
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