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转型需要更多的全媒体采编人员
2016-11-30朱建华
朱建华
媒体转型需要更多的全媒体采编人员
朱建华
报业转型的本质是互联网化,是要实现报纸与新媒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合二为一,成为紧紧拥抱互联网的现代传媒集团。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关键是要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未来,也许没有单纯的记者,也没有单纯的编辑,转型与融合发展需要更多的是全媒体采编人员。这将是报业转型与融合发展中的一种必然。
媒体转型 融合发展 全媒体采编
对于媒体和媒体人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影响到人、帮助到人更令人欣慰了。2016年8月,《长江日报》刊发的湖北大学2016年硕士新生刘青兰查出癌症亟须救治的报道,就是其中一例。报道刊发一天,稿件仅在长江日报头条号的点击阅读量就超过100万人次,刘青兰收到捐款有近7万元。回顾这篇以新媒体采编人员为主完成的报道,一个深刻的感受是,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关键是要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而这需要更多的全媒体采编人员。
一、从认识上而言,媒体人应具有基本的职业能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媒体人而言,只有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才可能在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年代,出品更多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1、媒体人要具有捕捉线索的基本能力
没有线索,一切都无从谈起。具有捕捉线索的能力,这是对媒体人职业能力最为基本的要求。
有篇文章最近在媒体圈挺火。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有七年新闻从业经历的老记者,苦恼找不到新闻线索了》。讲述的是一位在县报当了7年的老记者,跳槽到一家市场类媒体后,大半年下来,没做几条新闻。面对这一窘况,当事人突然发现:“我在县报这些年呆下来,已经丧失了记者基本的新闻采写能力,现在甚至连新闻线索都不知道怎么去找了。”这是因为“原来在县报时,采访任务都是领导分派好的”。
县报的十佳记者何以至此?对此,有媒体人评论说:“因为他这7年做的主要是按命令行事的重复劳动;没有创新,也没有突破。”同为媒体人,上述文章所折射的现状着实令人感到忧虑。新闻每天都在发生,但我们每天采写、编辑、刊发的报道,又有多少具有真正的新闻价值?又有多少也和那位县报记者一样,只是按命令行事的重复劳动?没有创新,也没有突破?
24岁女孩刘青兰,是刚刚考取湖北大学心理学专业的一名硕士,然而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她原本打算利用暑假跟着老师提前开始研究生期间的课题研究,但很不幸查出了癌症。长江日报报道的线索来源,既非出自她就读的湖北大学,也不来自她正在住院接受治疗的武汉协和医院,而是新媒体编辑值班时从微博上发现的。
2、提高传播力需要有更多的自采内容
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拥有数亿用户的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不仅是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同时也是重要的新闻线索来源地。
对于传统的机关报而言,来自党委、政府部门、跑口战线提供的线索或发布的内容,长期以来占有较高的比例,媒体完全自采的内容相对较少。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少单位都在建立自己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比如,大量政务微博、微信和头条号出现后,很多单位的信息可以通过自己的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不一定非要借助媒体来建立与社会公众的联系。作为媒体,尤其是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如果刊发的内容,还大量停留在简单搬运层面,那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报纸每天都要按时出版,因日常新闻生产不足,有时不得不减少版面,有时不能减少版面时需要刊发不少公益广告把版面撑起来。要加强日常新闻生产,要努力扩大线索来源,要提高自采稿件比例,除每天采前会、编前会以及编辑中心要加强组织与策划外,更多地还有赖于采访部门和一线记者要能提供更多的线索和选题。
3、采访应去现场与当事人进行面对面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曾经说过“脚底板下出新闻”,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它反映了我们认识论中的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对于记者而言,要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要求恐怕莫过于采访应尽量去现场与当事人面对面了。
不知从何时起,新闻采访能不去现场就不去现场了,而是借助电话、通过网络交流、聊天等方式完成采访。这在新闻界变得越来越普遍。诚然,时代的进步,让新闻采访变得越来越快捷、便利和高效,但这并不能取代面对面的采访。
“相比上周五刚入院时,她整整瘦了4公斤”“知道病情后的刘青兰异常平静”“今年24岁的刘青兰,比妹妹刘莹大3岁,不过妹妹外向、活泼,而姐姐沉稳、内敛”“她(指妹妹刘莹)每天都以奔跑的速度,替姐姐办理各种手续”“由于不能进食,刘青兰常常睡觉的时候都会饿醒”“考研当天的专业课考试,疼得弯不下腰,但她还是咬着牙答完了试卷”……如果不是到了现场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记者恐怕很难写出这些详实的数据,以及生动的场景和细节。
4、留言被大量点赞,证明去现场的重要
长江日报头条号推送这篇报道后,有数千名网友留言评论。其中,网友“斗龙战士8”的留言颇受关注。这条“为湖北大学点赞,比兰州交通大学什么学院强太多了”的留言内容,赢得了3600多名网友的点赞。
该网友之所以这样留言评论,源于报道中提及湖北大学对刘青兰的关爱:老师们前去医院探望,并送去爱心基金;同时还会为刘青兰保留学籍,并发动募捐,希望她不要因为钱而耽误了治病。
确如网友所言,湖北大学的做法,与开除患有癌症女教师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记者到医院进行了采访,不会碰巧碰到刘青兰所在的湖北大学的老师们前去探望;也很难在报道中提及湖北大学对刘青兰的关爱。这也从侧面再次证明了采访去现场的重要性。
5、采编及时互动有利于提高工作成效
新闻生产是场接力赛,一环连着一环。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瞬息万变,这客观上也要求,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能对线索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
新媒体值班编辑从微博上看到湖北大学2016年硕士新生刘青兰查出癌病亟须救治的求助信息后,在部门微信群内报了这个线索,并问了一句:“这可以做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和建议后,迅速联系了当事人家属,约在第二天医院见。
“专注、极致、口碑、快”是雷军眼中互联网思维的几个。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以互联网思维来处理工作。试想,记者报的线索或选题,尤其是在提出“这可以做吗”时,如不能得到及时答复,不仅会对工作积极性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到整个新闻的生产环节。
二、从操作上而言,把握原则并找准传播的关键点
对于一篇稿件而言,前期的采访与写作十分重要,但后期的编辑同样不容忽视,只有准确把握原则并找准信息传播的关键点,才有利于让传播效果最大化。与温情,这也是媒体舆论引导力的体现。
对此线索,采写时确定的基本原则是,这事可以报,但不要太悲伤,要有温度。最后刊发的稿件,也基本上是围绕这个原则,刊发前对家庭过于悲情的部分做了大量删减。
2、找准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的关键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篇好的报道获得广泛传播的因素可能会有很多,但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几个,而标题就是其中之一。
报道在通过长江日报新媒体平台推送前,值班编辑、主编、编委在不断地沟通、交流、碰撞和对比中,最终把标题定为了《女孩考取湖大研究生后查出癌病:我还没有谈过恋爱,好想找个医生做男友》。最后的效果说明,这个标题还是挺有效的。
标题的前半部分“女孩考取湖大研究生后查出癌病”,讲的是核心的新闻事实。大家讨论交流中,决定“父母双亡”不上题,这既是为了避免冲淡报道的主题,也是为了避免报道过于悲情。
标题的后半部分“我还没有谈过恋爱,好想找个医生做男友”,这种以第一人称的情感化表达方式,间接体现女孩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向往。这是温度与温情的体现,也是媒体舆论引导力的体现。生活因温暖而美好。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利于增强报道的可读性与感染力,同时也不至于让报道显得过于悲伤。
3、照片是移动互联网传播的重要元素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情感的传播,只有内容足够动人,受众才可能主动选择收藏和转发。内容只有足以打动受众时,才可能被广泛传播。
照片在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新闻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照片是重要的视觉传播元素之一,不可忽视。很多时候,一张照片具有一图胜千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当天,通过微信推送这条稿件时,封面图最终选定的是刘青兰7月和同学一起去厦门旅行时所拍的一张照片,替换了此前选的病房中的照片。
两幅照片对比,不难发现,病房中的照片色调不是很好,有点暗,看后让人觉得有些压抑;而旅游时阳光下草坪前的照片,让人看到的更多是青春与活力。这应该也是媒体情感与态度的体现。
1、把握好报道基调体现媒体引导力
早年父亲在外打工时车祸身亡,后来母亲又因患抑郁症离世,刘家姐妹的不幸遭遇,其实是挺令人悲伤的。更让人感到雪上加霜的是,在姐姐刘青兰本科毕业成功考取硕士即将继续深造时,却又查出了癌症。
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幸和悲伤,但生活还得继续。媒体报道令人感到过于悲伤的事时,还是应该多突出温度
三、从融合上而言,转型需更多的全媒体采编人员
《长江日报》刊发的湖北大学2016年硕士新生刘青兰查出癌症亟须救治的报道,只是媒体日常报道中的一例,但却让人感触良多。最根本的一点,莫过于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需要更多的全媒体采编人员。
1、凡事不应该简单否定应鼓励多深入
很多时候,经验有助于我们对某件事及时作出判断,避免走弯路。但凡事凭经验,有时候也难免会失去更多。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有媒体从车祸事故求助信息中,挖掘提炼出了重大典型报道“信义兄弟”,后来还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有媒体收到了同样的求助信息却没重视,这怎能不令人遗憾?
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也应该成为媒体和媒体人做新闻的基本理念和追求。单纯从经验判断,患病求助的报道不仅难发稿,即便发了稿也不一定会有多大的效果,但之所以是坚持去做了,基本考虑就是报道后即便没有大的帮助,哪怕稍微有所帮助,那也是值得的。鉴于此,稿件通过微信平台推送时,除公布妹妹刘莹的联系电话外,同时还通过“阅读原文”的方式链接了捐助网址。
报道最后所产生的良好社会效果也再次说明,哪怕是面对司空见惯的线索,也不应简单的否定或放弃。只有深入方可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应该多鼓励采编人员去尝试。
2、报道刊发后要对传播效果进行跟踪
移动互联网时代,稿件刊发才是传播的真正开始。这是因为,稿件刊发后,才是报道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的开始。
报道的内容是否得到受众的认可,点击阅读数、留言互动数都是最为直观地反映传播效果的核心数据。这也要求,采编人员应及时关注报道刊发后的反响,并根据反响能及时再次进行新闻生产,从而形成滚动与持续。
当晚,报道通过长江日报新媒体平台推送后,就被腾讯、一点资讯等客户端转载,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获得了广泛传播。一天时间,仅在长江日报头条号上的点击阅读量超过100万人次。在长江日报官方微信下面,多位网友祝福刘青兰早日康复的同时,还通过捐款进行鼓励和帮助。
报道见报后,一位20岁出头的小伙骑着自行车到了医院门诊,把钱送给刘莹。“他让我对姐姐说,一定要坚强。我非常感谢他。但是,连他叫什么名字,我都不知道”。刘莹感慨:“真的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心我们。”
长江日报还通过《城市留言板》栏目刊发追踪报道。在摘录、刊登网友写给刘青兰祝福和鼓励的同时,也转达了这对姐妹对网友、读者的关心和帮助的感激之情。通过追踪报道,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刘青兰的病情令很多网友和市民牵挂。她何时能筹齐治疗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又会何时进行手术?未来手术后身体何时康复?这些都应成持续关注的内容。
3、全媒体采编将是融合发展中的必然
报业转型的本质是互联网化,是要实现报纸与新媒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合二为一,成为紧紧拥抱互联网的现代传媒集团。
“小编”是很多新媒体编辑一种自嘲式的称呼,但新媒体编辑不能仅仅是“小编”。 新媒体编辑不能简单地“等、靠、要”,不能简单地做“搬运工”“二道贩子”,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闻生产中,及时跟踪所发布内容,通过对传播效果的分析,不断提升传播效果与引导水平。这点在湖北大学2016年硕士新生刘青兰查出癌症亟须救治的报道中也有鲜明的体现。
自长江日报设立专职新媒体编辑一年多以来,新媒体编辑不仅能编,还能采,还不时有一些独家原创报道,原创报道同时为新媒体和报纸供稿,新媒体编辑必要时还能客串下报纸版面编辑。新媒体编辑对视频、语音、HT5等的应用,也有效丰富了报道形式和传播手段。
可以说,这些原本为记者或编辑的采编人员,在成为新媒体编辑之后,无论是采写能力还是编辑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传统的网站、报纸版面以及各种新媒体平台,都是媒体所生产的内容的出口。未来,也许没有单纯的记者,也没有单纯的编辑,转型与融合发展需要更多的是全媒体采编人员。这将是报业转型与融合发展中的一种必然。
(作者系长江日报编务部主编)
责任编辑 叶宝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