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历程研究

2016-11-30王光艳

武汉广播影视 2016年10期
关键词:神农架科教湖北

王光艳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历程研究

王光艳

本文从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出发,通过概念的辨析,理清本类纪录片的边界,同时,以时间发展先后为序,对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力图建构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简要历程。

自然科学纪录片 湖北 创作历史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任何个体在世间生活所必须面对的三种基本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最为基本。人们很早就关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各种形式的作品中展现这种关系,“摄影技术在发明的最初时期,动物就是其拍摄的重要对象,”[1]1882年,“法国摄影师艾蒂安·朱尔·马莱(Etienne Jules Marey)依靠一支摄影枪,研究了鸟的飞翔和其他动物的快速运动。”[2]1878年6月19日,麦布里奇则拍摄了骑马运动。“1879年,麦布里奇的《家养动物研究》拍摄了圈养动物,如狗、骡子、猪、山羊等;同时还包括了一些野生的物种,如鸽子、鹿等,‘尽管很粗糙,但这可能是最早成功地捕捉到野生动物的动态图像。’”[3]由此可见,“胶片上奔跑的马、飞鸟以及迈步的猫,都印证了电影的诞生。”[4]

根据现有资料,1987年湖北电视台郭耀华拍摄的《神农架金丝猴》可以看作是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的开山之作[5]。1995年,湖北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纪录片《溯探棕峡》(1995),在神农架无人区探寻水怪,这是中国第一部探险纪录片。本文拟以时间为序系统梳理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历程。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所谓自然科学纪录片,是指利用影视手段,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科学技术本身等作为关注对象,记录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和科技与人类之间关系的纪录片。

对于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说明:

1、自然科学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一种,它需要服从于纪录片的概念。“纪实手法是纪录片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不是充分条件。纪录片的记录真实应该强调与生活主体事件的基本同步——从一定意义上来看,这可以说是一条确保纪录片不离现实纪录而去的底线。”[6]因此,自然科学纪录片并不只是纯粹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介绍片,它应当具有同步纪录的特点,从同步纪录的过程中逐步展示科技知识。同步纪录是自然科学纪录片与科普知识专题片的重要区分点,自然科技纪录片展示的是故事,是人与自然科技的关系,而科普知识专题片主要目的在于介绍知识,并不一定需要考虑故事性。

2、自然科学纪录片最终要体现人文关怀。纪录自然科学并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真实”,而是在纪录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和科技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体现出某种人文关怀的思想。自然科学纪录片的题材是自然和科学,但是,当摄影机介入纪录之后,我们要带给观众的既有一个镜头下真实的自然、科学发展的面貌,又有编导对自然、科学观察的过程和体悟。从概念上来说,“纪录”一般只作名词用,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某方面的最好成绩;另一个意思是指对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的记载。但是用在“自然科技纪录片”这个概念里,它要体现的是以自然科技的真实状况为创作素材,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或者说,自然科学纪录片既记录自然界的真实情况,同时更主要的是反映人对自然的探索和认识。

3、自然科学纪录片要具备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就是对真相不断探索,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自然科学纪录片当然要体现和展现科学精神,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自然科学,最终达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自然科学纪录片记录的是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科学技术,但自然界本身并不能说话,因此,自然科学纪录片其实传递的是人眼中的自然形态,揭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由于自然科学纪录片要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使命使然,湖北纪录片创作者吴晓平在纪录长江濒危物种江豚的时候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记录,人类的使命”[7]之意义;而拍摄了《神农架金丝猴》的郭耀华“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每年都要去神农架,去唤醒脑海深处的记忆,去追寻自古以来就在那儿流淌着的梦想。”[8]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湖北的电影和电视对科普知识的普及十分重视,早在1958年,刚刚成立不久的武汉电影制片厂就拍摄了《土法炼钢》,介绍土法炼钢的方法,推广技术。随后的日子里,湖北的电影、电视机构一直都坚持科技专题片的拍摄。这些早期拍摄专题片十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并不注重故事载体,不能算是自然科学纪录片。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一旦发轫,随之而来的探索也引人注目。

1、发轫:成长之初的艰难探索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的真正发端是1987年湖北电视台郭耀华拍摄的《神农架金丝猴》。本片从1987年5月开始拍摄,摄制过程三年半。在茫茫无际的林海中,摄制组踏遍了神农架所有3000米以上的山峰,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其艰辛难以用语言表述。郭耀华在一篇回忆录《在神农架拍金丝猴》中详细记录了当年拍摄金丝猴的场景,“那些日子我们像疯了一样,几乎把神农架翻了个底朝天。像神农顶、杉木尖、大小神农架等6座3000米以上的山峰我们都折腾了至少一遍以上,可连金丝猴活动的痕迹也没有发现。”[9]为了完成影片,郭耀华“在神农架一共住了13个月。”[10]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拍摄到了金丝猴。

1993年,湖北电视台吴晓平等开始了电视纪录片《腾龙洞》的拍摄。摄制组带着“这个洞是怎么形成的?那里真的还隐藏着蛟龙?”“清江如何在地下流动呢?”“清江到底是何时改道?是什么力量使它改道呢?”[11]等等疑问,决定探秘这个号称“天下第一洞”的秘境。于是,编导“带领摄制组满怀激情奔赴利川,和土家族艺人们一起,深入几十公里长的世界特大溶洞——腾龙洞中,经历了一次生命的熔炼,饿了3天后才找到出洞口。”[12]编导用镜头真实记录了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1993年7月,为拍摄到腾龙洞的真实镜头,我们组成了数十人的摄制组开进了洞穴。”[13]紧接着,探险队经历了盛产鲢鱼的鲢鱼洞、急流险滩、龙骨洞、妖雾山、白玉峰、黑龙洞、白龙洞、玉龙洞等,成功走出山洞。这是一部自然探险类的纪录片,它记载了探险的过程,同时,也讲述了腾龙洞的地形地貌、地质成因以及土家族世代与之伴生的故事,内容十分丰富。

发轫期也是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探索期,在这个期间,湖北纪录片人凭着一股热情,几乎是凭着个体的热情参与创作,尽管数量不大,但是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的自觉性已经凸显出来。

2、圈地:仰望星空的栏目运营

1995年,武汉电视台推出大型杂志性电视科普栏目《科技之光》,“1995年5月8日开始,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频道向全国和亚太地区播出。同年11月13日,进入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2001年7月9日,又在中央电视台新推出的第10套(科教频道)节目中播出。”[14]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专题片、新闻片等终于走出湖北,覆盖全国。

在《科技之光》栏目中,子栏目《科技影视长廊》每期15分钟,全部播出国外科技译制片,其中绝大多数是自然科学纪录片,如《奔向2000年》、《比克曼科学世界》、《益智科技秀》等,这些自然科学纪录片大大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科技之光》打破了地域限制,为自然科学纪录片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批国外优秀的自然科学纪录片通过《科技影视长廊》栏目得以与国内观众见面。

《科技之光》创作的很多节目直接被冠名为自然科学纪录片的几乎没有。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还是受时代和认识上的局限。从时代局限上来说,《科技之光》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来从事类似于BBC、NATIONAL、DISCOVERY等一样的自然科学纪录片的创作。《科技之光》主编赵致真曾说“英国片《与恐龙同行》耗资300万英镑;瑞典片《爱的奇迹》长50分钟,耗资200多万美元。美国科普片平均每小时成本100万美元,是我们《科技之光》一年的用度。”[15]穷国办科普,自然不能有太多创作自然科学纪录片的奢望。从认识局限上来说,我们对纪录片的概念一直局限于对故事性的要求上,《科技之光》的编导多出身于理工科,对自然科学知识很了解,可是对纪录片创作并不在行,加上栏目本身限制,创作自然科学纪录片的动力自然缺乏。但是,《科技之光》中的一部分节目是按照纪录片的模式拍摄的,可以视作自然科学纪录片,如《水真的能变成油吗?》(1995)、《黄河断流启示录》(1995)、《中国桥话》(1995)、《观星之旅 科普之行》(1997)、《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等,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联合开办上星节目的方式传播科学,这是武汉电视台的创举,也是“仰望星空”的“圈地运动”,这个时期,尽管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并不多,但是,在引进、传播国际优秀自然科学纪录片方面成就突出。

3、发展:融入世界的多头跋涉

2000年后,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的发展主动融入世界,并在题材、平台等方面进行多头跋涉,取得了很好的影响。

(1)题材聚焦:环保成为主题

2000年后,湖北影视界十分关注生活周围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人类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2000年开始,我将目光转向了关注、保护自然环境和正在消失的文化遗产。”[16]于是,一批与环境有关的纪录片被创作了出来:《母亲湖》(2000,湖北台)、《两碗水》(2000,湖北台)叩问生命之门,记录东湖和梁子湖的生态环境变迁。《两碗水》着眼于湖北境内的梁子湖和官桥湖今昔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这两个湖的水质很好,如今一个水质污染严重,年年翻塘;另一个水质清澈,碧波荡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作者通过采访梁子湖102岁的黄朝贵老人的生活、武汉大学生科院教授于丹和学生考察两个湖的科研活动,逐渐找出答案:人类对两个湖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同。“作品跳出了原有题材专题作品的套路,不是以直接的介绍和议论切入主题,而是在‘自然—生命—人’这一动态系统和关系网络中考察自然和人文之间的相互关系,给‘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一命题投注了更加丰厚沉实的人文内涵。”[17]这部影片拍摄完成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环保纪事》等栏目反复播出8次,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被国家环保总局誉为水生物保护教科书。”[18]

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不少的纪录片工作者也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自然的纪录。1998年长江发生的那场全流域性大洪水,引发人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反思。武汉电视台李炳钦拍摄《与湖泊共存》,溯长江、走洞庭、下鄱阳,探寻江汉湖群,揭示了湖泊的减少与长江大洪水的消涨关系及其与人类自下而上环境的微妙关联。这一时期比较突出的有中国第一部系统记录森林版图的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全片共11集,每集50分钟。湖养的江豚、中华鲟的生存状态,“以濒危水生动物为主角,以拯救江湖的中外首席水生动物科学家为辅线,道出了人类如何与动物休戚与共的大问题。”[19]北纪录片创作者没有致力于这一类纯自然环境的纪录,而是另辟蹊径,从生活环境入手,着力探讨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80年代末,长江中尚有300头白鳍豚,时间跨越30年,我们却要与这一可爱的物种说再见。长江流域因污染、航运、捕鱼等因素,豚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面对不足千头的濒危物种——江豚。湖北电视台吴晓平拍摄的《豚殇》(2007,湖北台)因题材震撼人心、拍摄视角独特、小成本投入从多部投资数十万的“大片”中突围,入围德国国际自然与动物电影节、809国际新影像艺术节、世界动物与环境保护电影电视节展播,并荣获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银奖、改革开放30年中国纪录片银奖。

2010年,湖北电视台吴晓平拍摄了纪录片《麋鹿家园》。影片记录的是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麋鹿的生存状况。揭示出在当今环境下,自然保护区试图采用纯自然的方式来恢复麋鹿种群的艰苦努力,同时,也客观反映了麋鹿的生存与生活所面临的洪灾、雪灾、疾病等问题。

2012年,湖北电视台吴晓平拍摄了纪录片《迷失江湖》。这是一部环保题材的纪录片,记录了生活在长江中的江豚、中华鲟,人工饲

2015年,湖北电视台朱力军、姚军创作了纪录片《湿地·生命》。湿地一词,1956年首次出现在美国鱼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的《39号通告》中,直到1971年,湿地才有了自己正式的名字。据统计,中国湿地面积5360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位。湖北是千湖之省,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8%,建有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85个,保护面积858万亩,数量居全国第一。

环保,或许将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湖北纪录片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2)创设平台:迈向世界的直通管道

走出湖北,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除了需要相对固定的播出平台外,还有赖于各种电影节的推广。武汉电视台从2000年起,推动并举办了每两年一届的“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评研讨会”,先后在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举办了四届。每次盛会都对两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各国生产的科教影视节目进行评奖,并举办科普影视的理论和实践学术研讨会。通过国际科教影视展评研讨会,一大批国际上最新创作的优秀科技影片得以在国内首映,一批国际上有影响的科教影视制作人纷纷前来交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平台,国产科教影视片找到了与国际最新潮流接轨的通道。当然,对于武汉电视台乃至于湖北的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来说,展评研讨会提供了一个连通全球的科普平台(见表1)。

表1:历届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评研讨会情况一览表[20]

武汉电视台曾积极推动并承办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评研讨会,为中国自然科学纪录片走向世界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借助北京国际科技影视展评研讨会,国内的影视科普工作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世界科普影视发展状况,获得与世界最优秀的制作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在湖北,还有一大批优秀的科普片,如武汉电视台创作的《欢迎你,哈雷彗星》(1985)、《我们应该长多高》(1989)、《怪坡揭秘》(1994)、《让科学的光芒照耀山河》(1996)、《当彗星撞击木星的时候》(1996)、《当我们站起来之后》(1996)、《追寻永乐大钟》(1997)、《守护敦煌》(1999)、《我们的宇宙》(3集,2000)、《方兴未艾转基因》(2003)、《艾滋病警示录》(2003)、《科技与奥运》(35集,2008)等优秀科普电视片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些影片多以解说词优美、科学知识丰富而深入人心,属于科普知识片,与本文所要讨论的纪录片有一定的距离,“自然科学纪录片应该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而不是在给观众上一堂科教或生物课。”[21]这些优秀的科普片也值得关注。

自然科学纪录片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界的生命或者物质,但是,真正打动人的是影片背后的人文关怀,或者说,自然科学纪录片最终的目的是观照我们的心灵。通过对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的系统梳理,我们可以窥探到这类纪录片创作的艰辛,也可以充分感受到“人”在其中的作用与价值。

注释:

[1]冯欣:《动物纪录片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9月,第1页。

[2](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范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第23页。

[3]冯欣:《动物纪录片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9月,第37页。

[4]冯欣:《动物纪录片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9月,第1页。

[5]1978年1月,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在科学大会精神的鼓舞下,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纷纷充实了编辑力量,开办了多种名目的科普节目专栏,湖北电视台创办了《科技与卫生》等栏目。1991年,武汉电视台成立科技部,开办《科技天地》《祝您健康》《荧屏医生》等栏目。这些栏目对于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栏目所创作的大量电视片还不是自然科学纪录片,绝大部分都是科技专题片,介绍科学知识。

[6]倪祥保、邵雯艳:《纪录片专题片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11页。

[7]吴晓平:《用生命记录梦想》,张良成主编:《凤鸣九天——湖北电视50年回忆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56页。

[8] 郭耀华:《在神农架拍金丝猴》,唐源涛主编:《夏润:湖北电视台回忆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1月,第228页。

[9] 郭耀华:《在神农架拍金丝猴》,唐源涛主编:《夏润:湖北电视台回忆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1月,第225页。

[10] 郭耀华:《在神农架拍金丝猴》,唐源涛主编:《夏润:湖北电视台回忆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1月,第228页。

[11] 纪录片《腾龙洞》解说词。

[12] 吴晓平:《用生命记录梦想》,张良成主编《凤鸣九天——湖北电视台50年回忆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54页。

[13] 纪录片《腾龙洞》解说词。

[14] 赵致真主编:《科技之光》画册,武汉电视台,2000年印刷,第3页。

[15] 赵致真:《中国电视与中国科普》,赵致真:《中国科普与新世纪——〈科技之光〉开播五周年理论研讨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44页。

[16] 吴晓平:《用生命记录梦想》,张良成主编《凤鸣九天——湖北电视台50年回忆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55页。

[17] 陈巍:《叩问生命之门——一析电视纪录片〈两碗水〉思想开掘和艺术构筑的特色》,《当代电视》,2001年第4期。

[18] 吴晓平:《用生命记录梦想》,张良成主编《凤鸣九天——湖北电视台50年回忆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55页。

[19] 吴晓平:《人类“精神自审”的一面镜子——高清电视纪录片〈迷失江湖〉创新创优思考》,《中国电视(纪录)》,2013年第8期。

[20] 笔者根据历年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评研讨会的资料和相关报道汇总而成。首届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评研讨会由武汉电视台发起,并于2000年在北京召开。2002年、2004年、2006年,仍然由武汉电视台承办,主办单位则多有变化。遗憾的是,笔者多方寻找首届研讨会的资料,至今尚未找到。2008年9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复,“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评研讨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展评暨制作人年会”,由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联合相关机构主办,内容主要有中国龙奖颁奖、国内外精彩影片展播、科教影视前沿话题研讨等。表25所列的是武汉电视台承办的四届研讨会。

[21] 欧阳宏生主编:《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99页。

(作者系武汉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

责任编辑 朱帆

猜你喜欢

神农架科教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神农架进入最美季节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探秘神农架 第二集 潮涨潮落潮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