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

2016-11-30郭丽华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阅读活动习作教学阅读教学

郭丽华

【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的深入实施,培养小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拼音、汉字等理论知识,而更加强调学生语文日常积累和运用水平。习作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如何将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加入适当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形成学生良好阅读、写作习惯。

【关键词】习作教学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 阅读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60-02

群文阅读教学简称群文阅读,是我国现代化教学改革的产物,是一种创新型、突破型阅读教学实践[1]。简而言之,该种教学模式是指将某组文章以科学的方式组合,系统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语文知识,从而提升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活动时,主要教授习作技巧,再通过机械性训练方式,锻炼学生写作能力,但这种方式拉开了习作与阅读的距离,使得学生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语文素材较少,从而无法写出更有深度、更优美的文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予以重视。

一、创新语文阅读方式,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

融合语文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应将阅读教学视为语文知识积累的基础,只有先教授学生实用的阅读方式,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获取到习作中所需素材。同时,教师必须更新传统教学方式,转变课堂角色,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开展有效的群文阅读

经过教学实践证明,群文阅读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构建学生课外阅读知识体系。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阅读素材,积累学生语文知识。首先,以学生课本为准,整合其单元重要内容,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课后阅读。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触摸春天”时,教师可以将课本中所有描写季节的课文整合在一起,再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从而形成学生“季节”的印象,使得学生能够将知识灵活的运用在习作课中;其次,教师在选择阅读教材时,应适当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

2.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对所有的事物都有着极大的好奇心,但其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应注意创设良好氛围,形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角落中创建“阅读角”,以方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阅读,摆放的阅读资料应丰富齐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以便为习作奠定坚实基础。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摘抄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或者名言警句,更好地丰富学生习作素材,也更有利于融合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

二、丰富语文习作内容,开展积累性阅读活动

教师应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更好的相结合,群文阅读作为阅读教学中重要教学方式,其强调“课后阅读”的重要性,能够很好的提升小学生习作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积累性阅读活动,丰富语文习作内容,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在习作过程。

1.积累学生语文习作素材

习作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习作素材积累,教师不仅需要用阅读教学指导习作教学,更要用有目的的群文教学指导习作教学。在进行习作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扩写、仿写、续写等方面的写作能力[3],用群文阅读中的素材,如排比句、拟人句和比喻句等,让学生在阅读中、写作过程中掌握较全面的语文表达方式。通过类似的方式,以阅读能力带动习作能力,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2.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当前培养人才中着重强调的内容,教师在结合习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阅读与习作经验,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如教师可以布置“写诗”等创新型类型的写作题目,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对于完成得较好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进行表扬。特别是发现学生将阅读知识运用在写作过程时,应倡导其他学生向其学习,以提升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三、融合习作与阅读,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习作和阅读两者关系密切,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会将其分开进行教学,从而降低了两者的实效性,使得学生只掌握片面的写作技能。在新时期,教师必须融合习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找到两者的共同点和相互促进点,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如当学生进行阅读后,可以布置“读后感”、“续写故事”等习作任务,使得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阅读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确保学生能有效融合习作和阅读,定期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通过分享读书笔记等方式,提升学生对习作和阅读的重视程度。在融合习作和阅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习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块,两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教师在渗透习作技巧知识时,也应注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丰富学生阅读活动,通过群文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阅读,在日常教学中积累学生知识,并在习作课上鼓励学生将阅读的内容运用到写作中,重视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从多角度融合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语文知识体系,从而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创造更好地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敏,郑勇,惠涓澈.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推广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西安市莲湖区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06:13-16.

[2]潘卫荣.高校阅读推广活动成效实例及启示——以广西百色学院图书馆为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05:117-120.

[3]金晶.在涵咏中品读语言文字的魅力——阅读指导课《夹竹桃》教学所感[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93.

猜你喜欢

阅读活动习作教学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城市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