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1-30蔡信强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问题

蔡信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低下。我国一直秉承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02-02

一、引言

当今大学生因为生活环境不同、学校差异和专业区别,也就造就了各自所具有的人文素养参差不齐。人文素质教育与学生成才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生正处在人格完善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然而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令人堪忧。这既不利于他们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环境影响根深蒂固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涉及面很广,深受个体所生活的家庭环境影响。如果大学生的家人、朋友人文素养都偏低,长期受到不良言行的影响,也就很难培养出良好的人文素养。

2.校园环境影响大

大学校园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总体而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对孰是孰非也没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因此极易受到身边人和事的影响。而他们身处的环境是没法选择的,也是具有不可控制性的,所以多数的人只能“人云亦云”坦然地接受自己所身处的环境,不能改变环境更不知如何改变自己。

3.唯分数论的教育理论

目前我国选拔优秀人才依旧遵循传统的高考制度,且不论这个制度的公平性,要想成为一名大学生首先就需要用高分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也只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完全不顾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就因为分数比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文素养教育更具有说明性,而且也更能证明教师教育模式、学校管理制度的独特性和可信性。

4.个体狭隘的思想认识

虽然大学生在社会中是比较有文化水平的一个群体,但是在中国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多数大学生还是会用考试成绩来衡量自己的能力,再加上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条件有限,他们也就自然忽视了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更无法体会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对自身所带来的影响。

5.文化水平受限

大学生都是经过高等教育的,是人们眼里的精英。但是每个人接受知识水平是不同的,所以接受重点大学教育的学生要比接受专科教育的学生文化水平普遍偏高就是一个很明显的道理。由于文化水平不同,人文素养也千差万别。

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1.开设相关人文课程

大学生接受的都是专业的课程教育,学校的目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术业有专攻”。然而这却间接的导致了大学生接受知识结构的不平衡,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完全不懂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那就更谈不上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了。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大责任,因此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转变课程的开设方式,努力使教学课堂从传授理论性知识过渡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之上,教师不能机械地向学生传递应试知识,而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心理、审美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明白知识的学习和情商的培养同等重要。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狠抓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人文社科专题讲座、举办文化大讲堂,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融人文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4. 净化校园和家庭环境

校园和家庭是大学生平时身处最多的两个大环境,需要进一步净化和提升。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家庭和学校应达成共识,形成育人合力。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应身体力行,做出表率,促进形成良好家风。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借助家教传承下去。学校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并完善校规校纪和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推动形成健康和谐的校风。

5.国家政策扶持

一个国家人民的素质取决于教育,没有强大的教育就无法把庞大的人口资源转变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力资源。高等教育是教育的最高阶段,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仍不均衡,存在地区差异、文化差异,尤其是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投入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一方面要更新教育理念,真正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另一方面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把大学生从学而优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为其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的新问题日益显现,尤其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人文素质教育亟待改善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着眼于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把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摆在同样的位置;应着眼于帮助大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着眼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才能够得到长足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哲.大学生思想教育之实践[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05

[2]马俊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规划:基于首都高校的个案研究[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09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问题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贯通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