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信息协同研究
2016-11-30常金玲任照博
常金玲 任照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信息协同研究
常金玲 任照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在信息生态环境下,信息资源日益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本文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背景下,运用信息协同视角分析对示范区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最终得出信息协同之于“郑洛新”的有益影响。文章最后以郑洛新示范区如何构建信息协同模式为总结,提出了同构管理信息系统、智能云平台建设、新型数据管理技术应用等相关建议。
自主示范区;信息协同;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2016年3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要在现有1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基础上,再新设河南郑洛新、山东半岛、辽宁沈大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推进各种创新模式的协同[1],主要包括科技、制度、业态、工艺、信息等的协同。其中信息协同应当是自主示范区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协同模式的建成有利于省政府在发展战略整体层面上统筹协调郑州、洛阳、新乡三市区域经济建设,有利于长远谋划郑洛新未来发展前景,也有助于推进产学研金的协同,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完善多赢的利益共享机制,打破区域间的信息壁垒,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加速释放。同时,在整体推进郑洛新三市区域的协同过程中,需要“省里搭好平台、搞好服务”[1],郑洛新三市各展所长、各显身手,打造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特色明显的产业格局。
1 研究背景
1.1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2016年3月,河南郑洛新被列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列,在《国务院关于同意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中,明确提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
郑州、洛阳、新乡是我省创新资源集中、创新体系完备、创新活动丰富、创新成果显著的区域,以郑州、洛阳、新乡三家国家级高新区为核心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在中原腹地建成一块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弥补河南省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动力转换的重大工程,是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实践。
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是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努力建成开放创新先导区、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一心,四区”的战略定位是国家赋予郑洛新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和历史重任[2]。
1.2 信息协同
“协同”概念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1971年提出。在其创立的“协同论”中,协同是在外界的能量、物资交换的基础上,很多复杂的开放系统通过内部各个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宏观尺度上产生的有序时间、空间或功能结构。从协同学观点来看,“协同”即协调与合作。信息协同是以信息集成为手段,建立相应的协同机制,实现信息的组织管理,使相关多元化的信息有机的融合并优化使用[3]。协同是信息资源精细化发展的趋势,通过不同的组织和个人之间保持协作,各种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和流转,从而实现各自的工作目标。
信息协同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组织间信息系统的集成,实现政策数据、经济数据等信息的实时、准确、高效共享和交流,从而使得组织内部能够更快、更好地协同响应用户需求。从这一要点分析,信息协同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做好技术保障。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协同的必要条件和先决条件,信息技术不达标,协同就没有技术平台,没有平台,信息就不能有效传递和共享,也就没有协同[4];二是数据的实时传输。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因此数据是信息协同的核心内容。信息的时效性决定了信息必须实时传输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三是充分利用数据创造价值。信息技术是手段,是平台,数据是内容,组织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真正地实现协同,达到创造价值的终极目标。
2 信息协同于示范区的重要性
2.1 优化资源配置
区域间内部的沟通互动,不仅体现在物资、资金等的上面,更体现在信息的交互层面上,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信息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目前我国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都受到较大浪费的状况下,通过信息协同,能够进一步促进组织内部各个经济体的发展,在社会层面和企事业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综合利用,进而能够实现现有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实现循环区域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通过信息协同,能够有效减少组织内部各经济体发展过程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效应,从而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和效率,降低资源重复开发建设,减少资源的流失和损失,降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浪费对社会的负面效应。
在郑洛新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区域内各经济个体的生产、销售、经营数据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如同资本、劳动力、和原材料等其他要素一样,也慢慢演变为示范区在发展建设过程的一种必要需求。政府方面只有在整体层面把握了信息资源的脉络才能更好地分配相关资源,制定相关支持政策。经济个体之间充分的信息共享,才能高效合作以达成基于双方或多方优势的有针对性地交流合作甚至强强联合。
2.2 信息交互产生增值
信息具有可增值的特性[5]。将信息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信息的量、质和价值的增加,称为信息增值,信息的增值现象和增值作用无处不在,形成了信息的最重要的属性之一。信息增值的本质,是信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一个动态的,无穷无尽的循环过程,其结果是产生新的信息和新的知识,或者使信息的可利用性提高,同时能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信息协同利用信息集成的功能把零散信息或孤立的信息系统整合成不同层次的信息资源体系。并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把信息有针对性的分发给他们,这样就避免用户在直接面对繁杂的信息库,从而使信息用户节省了相关时间用来创造更大的产业价值,这个价值的产生就是信息的量和质科学相加而产生的,这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信息增值效应。
伴随着信息交换,信息输出各方信息量总是以总投入交换量为极限而同时增加,当交互深度不断增加,各方综合应用这些数据便会带来新质的信息。当然它并不会直接提高生产率和生产力,而因其独特的信息环境,信息会不间断的应用于实践之中,这种增值是潜在的,但却是至为重要的。可见,信息交互的本质与其说是传递,不如说是生成与创造,达到信息的最大增值。
2.3 信息共享的最终目的
信息共享的最终目的即是信息协同[6],区域级信息协同模式的内涵就是深度开发和整合区域中各类信息资源,并与其所在的区域主体相关联,发现并挖掘数据信息间的内在联系,优化和整合资源的分配与使用。通过信息协同建设与应用,信息共享的最终目的也会得以实现。这样能行之有效地理顺区域建设、管理、运营和服务的政府管理体制与经济个体化机制,理顺信息数据生产、管理、服务与更新维护的关系,加强政府各部门的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实现各个经济主体的业务应用系统的无缝集成。同时,通过信息共享与充分利用,将促进示范区内各个办公部门的数据资源深度整合,打破区域内不同行业、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各级部门提供信息支持,增深信息共享深度,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区域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信息协同还可以为各经济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信息服务平台,使示范区内的从业者及原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方式进一步融入信息协同模式带来的便利之中。
3“郑洛新”信息协同模式构建
3.1 同构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拓展和维护的计算机或者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7]。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等方面组成。
对郑洛新示范区的建设过程来说,人、物资、能源、资金和信息是5大重要资源。人、物资、能源、资金这些都是可见的有形资源,而信息是唯一一种无形的资源。传统观念比较看重有形的物质资源,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信息资源显得日益重要。掌握了信息资源,就可以更好地利用有形资源,使有形资源发挥更好的效益。如何有效管理信息资源,就要运用功能齐全的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经济个体系统差异性较大,加之数据标准不统一,在进行信息交互过程中出现了数据不一致等种种问题。同时,系统环境各异而导致信息难以正常交互,严重制约了区域信息协同的发展。
因此,郑洛新示范区建设之初,有必要进行统筹规划,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上采用相同的开发工具、开发方法,采用相同的数据标准、协议,以促使郑州、洛阳、新乡在逻辑上整合成一个整体,消除异构环境下各信息系统间数据交换框架中的种种弊病,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减少投资浪费等。
3.2 建设基于智能云的信息整合平台
随着云服务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各行业重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信息协同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一心,四区”的战略定位昭示着示范区的云平台建设势在必行,三块物理独立的地区虽然使用同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通信技术的应用使郑州、洛阳、新乡三个块区在逻辑上面成了一个整体,但信息交互能力明显提升的同时数据实时传输能力却没有得到明显地改善。区域内部信息协同有必要借助“智能云平台”来实现。所谓智能云平台一般指对信息资源进行储存、整合、重构,构建统一的共享平台,以实现各部门之间纵向、横向的互联互动为目的的,从而有效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集中式管理平台[8]。
云平台下的云存储技术的应用,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设备通过网格计算、集群应用或者分布式文件系统等集合起来并进行协同工作,以此提供数据存储等功能[9]。云平台中心存储着示范区内所有的节点信息,其负责收集、协同与发送节点信息,并以服务的形式满足各节点的业务需求。在整个云平台建设过程中,开发部门需要做好对各部分的协同工作,包括界面协同、数据协同、控制协同与程序协同。多种协同模式能够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流通和信息共享。云平台的构建也将极大促进信息资源在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交流和共享,进而促进了信息资源流动,提高了信息共享率。
通过智能云平台,使用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在网络中找到满足不同区域内部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从而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云平台应使用现代虚拟化技术的资源调度管理技术,这样能够有效分配和调度相关的信息资源基础设施,进而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云平台下,信息资源的基础设施都通过虚拟化技术映射在网上,通过整合、重构的网络资源利用率提高,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
3.3 引入先进数据管理技术
传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复杂,在数据大量并发读取操作中,容易造成性能不稳定的问题,且操作更倾向于专业的数据库管理员。新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更加重视操作应用的便捷程度,随着用户对于操作性能的要求提升,在进行数据管理软件选用的过程中,区域内相关负责人员应对于操作便捷性的重视程度有逐步提升。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进行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过程中,各软件开发公司已经开始重视到了数据管理技术的全面发展。例如TeraData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的过程中,就采用了数据结构优化的方式,进而对数据库内部的信息进行了智能化处理,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对于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压缩处理,有效地提升了数据管理技术发的I/O效率,获得了比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更加高效的数据管理效率[10]。与此同时,在微软的noSQL技术研究过程中,充分地重视到对于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的数学模型建立,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利用相关的数学模型实现数据库信息的有机整合,有效地提升了数据管理的延展性,为促进性数据管理技术的性能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海量数据信息的逐步增长,数据管理技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新型数据库系统更加重视数据信息的深度集成,以提升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效率。例如,目前广泛使用的数据管理软件HBase一天的吞吐量数据信息量超过200亿个写操作,如果不能够将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深度的整合处理,这些数据信息就会杂乱无章的分布在数据库系统之中,用户想有效地进行数据搜集无异于大海捞针。在郑洛新国家创新自主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优势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类似于上述非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则能更好地适应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管理的要求,示范区建设负责单位应该了解大数据并发操作是信息协同模式中的日常存取动作,会频繁执行此类命令,基于此应从信息协同角度出发并结合实际情况引入先进数据管理技术,为信息协同模式的最终建成提供强大的数据管理技术基础。与此同时,随着数据管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数据管理技术和数据库信息集成的一致性研究也会进一步加深,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及时联系数据管理技术提供商获得最新更新和维护也是必要考虑的问题,当然技术先行也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信息协同的持续支持力量。
4 结语
在河南省着力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引领带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综合载体和增长极的努力下,通过科技、制度、业态、工艺、信息等的各类协同,尤其是信息协同,能够把示范区建设稳步向前推进。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利用信息协同模式,掌控信息资源发散方向,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其他有形资源,使有形资源发挥通过优化组合以更好地发挥效益,更好地服务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
[1]陈润儿.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第一次协调推进会议上强调打好开放牌念好人才经下好改革棋唱好协同戏[EB/OL].http://www.henan.gov.cn/jrhn/system/2016/09/09/010670501.shtml,2016-09-09.
[2]林园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研究[J].创新科技,2016(5):9-11.
[3]刘明广.复杂群决策系统决策与协同优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张艳,李景峰.信息协同视角下煤炭运销企业绩效研究[J].理论探索,2014(3):104-106.
[5]王丙炎.论信息增值和图书馆信息增值服务[D].湖南:湘潭大学,2006.
[6]张晴,刘志学.供应链信息协同及agent在其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8):2265-2269.
[7]常金玲.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与实践[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5.
[8]高向军.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云平台构建[J].科技信息,2013(10):25.
[9]谢华成,陈向东.面向云存储的非结构化数据存取[J].计算机应用,2012(7):1924-1928.
[10]余路.数据管理技术的新格局[J].信息化建设,2015(10):134.
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 Collaboration of Zhengluoxin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Chang Jinling Ren Zhaobo
(Schoolof Information Science,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Industry Management,Zhengzhou,Henan 450046)
In the information eco-environment,information resources 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kind of strategic resourc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Zhengluoxin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monstration z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collaboration,and finally obtain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information collaboration on"Zhengxinluo". In the end,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information collaboration mode of Zhengluoxin demonstration zone,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related tothe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ntelligent cloud platform,an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data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dependentdemonstration zone;information collaboration;information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
G203
A
1671-0037(2016)09-7-4
2016-8-12
常金玲(1967-),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