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家庭中开展幼儿体育教育的途径探析

2016-11-30冷庆红黄浩洁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24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4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家庭家长

冷庆红,黄浩洁(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在家庭中开展幼儿体育教育的途径探析

冷庆红,黄浩洁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24)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幼儿体育的概念

幼儿体育有广义的体育也有狭义的幼儿体育,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是狭义的幼儿体育。幼儿体育是遵循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结合多种因素和安全、卫生等措施,以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以增强幼儿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为目标,以基本动作的练习、体育游戏等为主要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幼儿体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幼儿生活的中心。

1.2幼儿的年龄界定

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1984年3月31日 《关于当前办理拐卖人口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不满 1岁的为婴儿,1岁以上不满6 岁的为幼儿 ,6岁以上不满 14岁的为儿童。李天燕在《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婴幼儿期是指人出生后到7岁前的年龄阶段。其中,3岁~6岁称为幼儿期,这是人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所以,我们把幼儿阶段定义为,1岁以上不满6岁的孩子。

卢梭把受教育者划分为4个年龄阶段 ,并阐明了每一阶段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相应的教育任务和方法,他认为幼儿阶段是体育锻炼,发展运动机能的最佳阶段。

2 幼儿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幼儿发育特点

2.1幼儿教育存在的误区

家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子女全面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这其中包括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在家庭中开展体育最基本的是保证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的身心健康,达到增强体质,锻炼意志,愉悦身心的目标。幼儿教育目标是把幼儿培养成体、德、美、智全方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符合我国人才发展的要求,但早期家庭幼儿教育出现了许多偏差。

2.1.1培养目标定位错误 许多家长把早期家庭教育视为提前教学,提前定向。把识字、背诵、算数、拼音、英语当作早期教育的主要课程。有专家对南京几所幼儿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有不少 的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提前教育。但许多事例证明这种教育是有害的,当今大量研究表明,幼儿的认知能力不等于认字能力,而是人发展的一些基础能力。

一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专长,只攻一点,不及其余,破坏了儿童和谐正常的发展。总之,培养目标的错位, 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 积累知识、技能占据了孩子们身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减少了用身体、用活动、用游戏感觉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机会和能力。

2.1.2重文轻体 大部分的家庭都比较重视孩子学习文化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艺术气息。但对孩子的体育锻炼不很重视,这些是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相背离的、不可取的。中外许多教育专家认同儿童早期智力的开发应建立在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早期的体育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据报道:农村营养不良的学生和城市肥胖儿童的比例都在增长,视力不良率逐渐增高。小学中的“肥胖型”和“消瘦型”学生人数在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并有随年级的增高而身心素质下滑的趋势。国内某一大学所录取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来自各省市的高考状元,该校对新生入学的体能测试结果表明,他们大多是体育低能儿,体能测试不及格率高达71%。据单大卯的研究报道:我国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在50%左右。这些数字很让人感到震惊。如果我们的家长再不走出幼儿家庭教育的误区,将孩子定在父母设计的框框内,强迫孩子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忽视孩子好动的天性, 将来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家长、学校和社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从婴幼儿体育教育抓起, 改变这种状况。

2.1.3期望值过高 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是当今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家长为还没出生的孩子设计好成长的道路:名牌幼儿园→实验小学→实验中学→211、985名牌大学 ,为了实现上述期望,许多家长不在乎花费为孩子投资,买大量的阅读图书 、玩具、营养品,结果让孩子享受不到童年应有的乐趣。相反,在家长高期望的压力下,孩子的发展极易背离家长本来的期望值。

当然,除了以上误区外,还有过度溺爱、过度专制,重视智力开发、 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重分数、轻品德,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兴趣的培养,重智轻能等误区。都值得家长深思与反省。

2.2幼儿身心发育特点

2.2.1幼儿的生理特点 幼儿的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骨组织的水分和有机物质多,所以幼儿不易骨折,但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幼儿的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活动范围也大,但关节的牢固性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脱位。幼儿肌肉中水分多,脂肪、蛋白质、无机盐少,收缩能力弱,易疲劳。幼儿的心脏体积相对较小,心脏收缩力量较差,随着年龄的增加,心收缩力量逐渐增加,心率减慢。幼儿的胸廓较小,呼吸肌力量差,肺活量小,呼吸频率快。幼儿神经过程不稳定,易兴奋,神经系统活动的集中注意力能力较弱,容易出现多余动作,注意力不集中。

2.2.2幼儿的心理特点 依据人心理发展规律和身体增长规律,幼儿时期大脑发育的是具体的形象思维,稳定性较差,发育还不成熟,记忆、想象、感知、言语能力都相对较低,其在心理上社会适应性较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表现不明显,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差,情绪、个性、性格都有待于后天的培养,但幼儿喜欢玩耍、做游戏、和熟悉的人一起运动。

3 开展幼儿体育教育的途径

3.1政府、社会、学校途径

3.1.1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并加大对幼儿体育的资金投入 完善并建立相应的法律政策,让家庭体育的进行具有法律的保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关注儿童锻炼的需求,加大社区、学校、公共场所体育健身器材、场地的建设,并保证场地、器材的安全与卫生。可以发动组织社会各界,积极筹措家庭体育活动经费,为家庭体育的顺利开展做资金保障。

3.1.2增强体育宣传力度 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信息传播快而便捷。可以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如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对体育活动、体育知识进行大力宣传,对体育健儿给予荣耀与赞扬,让人们崇尚体育,崇尚健身。倡导全民锻炼,全民参与,增进人们对体育的热情,呼唤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养成体育意识,为幼儿体育意识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氛围。

3.1.3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相统一 幼儿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场地、器材,保障科学安全,聘请具有较强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并懂得幼儿教育心理、懂得科学施教的人作为体育教师。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幼儿运动会,组织幼儿观看体育表演,丰富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适当减少文化课的作业量,布置部分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作业,如让孩子帮父母做一次家务活、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做某一游戏、堆一个雪人、一起到户外去放风筝等。家庭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延伸,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统一有利于幼儿良好体育习惯的形成,为幼儿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2家庭途径

3.2.1提高家长体育锻炼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人们虽有体育锻炼的意识,但大部分人因缺乏体育技能和体育专业知识,参与热情较低。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度,家长应有计划地学习体育技能、体育知识,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重视体育教育。在生活中多抽出一些时间陪孩子进行体育活动或体育游戏。

3.2.2充分发挥家务劳动的体育价值 现代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孩子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就怕孩子累着,或担心孩子不会做而磕着、碰着。以至于常听一些教育学者说:“现在的孩子过于娇气,肥胖儿越来越多,体质也越来越差。”对于家中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到楼下扔一小袋垃圾,打扫自己掉在地上的饭粒,帮父母洗蔬菜,把自己玩过的玩具放回原处等,这些简单的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消耗一些体力,还能促进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

3.2.3适当参加体育类培训班体育活动需要一定的技能,技能掌握得越好,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就越强烈。在众多学习类辅导机构、各式培训班繁杂的今天,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更应理性对待,综合考虑孩子的全面发展及孩子的兴趣,进行适当选择,不要见别的家长为孩子报什么培训班自己就报什么,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负担,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对于体育类的培训班,如乒乓球、幼儿跆拳道、幼儿轮滑、暑期游泳培训等,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这些体育类培训可以减轻孩子学习

的压力,掌握一些基本的锻炼方法与技能,为孩子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打下基础。

3.2.4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良好习惯与行为的养成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家长要有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学校培训等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鼓励孩子经常与自己一起锻炼,并给与孩子一定的辅助与指导,注重多样性与坚持性。培养孩子体育锻炼意识,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感情,促进家庭和谐。

4 结 语

幼儿阶段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幼儿体育作为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本文通过揭示家庭教育对幼儿体育教育的缺失,开辟幼儿体育的途径,旨在呼吁家长要根据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在重视幼儿智力开发的同时,应意识到体育锻炼对幼儿全面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中采取科学的方法积极指导幼儿进行体育锻炼,为学生将来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 ] 苏伟丽.从目前中小学生体质状况谈儿童家庭体育教育[ J ].山东体育科技,2000(9).

[ 2 ] 徐敏.早期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 3 ] 单大卯.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在幼儿体育中的应用[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

[ 4 ] 徐群.关于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作者简介:冷庆红(1990~),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康复与健康。

收稿日期:2016-02-01

中图分类号:G8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4-086-03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家庭家长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