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艺术2+1项目”中开展啦啦操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2016-11-30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湖北430000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4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中学生中学

李 娟(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武汉 湖北 430000)



“体育、艺术2+1项目”中开展啦啦操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李 娟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武汉 湖北 430000)

2011 年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 2+1 项目”的通知,该项目要求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该通知发出后取得了一些成果,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所提高,但离我们所期望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有些学校开展项目传统、形式单一、组织枯燥。现在的中学生需求多样化,喜欢标新立异,对项目传统、形式单一的体育运动项目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因此“体育艺术2+1项目”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拓展其内容、丰富其开展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啦啦操项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开展便利,可以有效地规避以往体育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形式陈旧单一、学生兴趣欠缺的不足,啦啦操项目的开展对推动“体育、艺术2+1项目”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学目前“体育艺术2+1项目”开展现状、“体育、艺术2+1项目”中开展啦啦操项目可行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探求在“体育、艺术2+1项目”中开展啦啦操项目的可行性,为中学拓宽“体育、艺术2+1项目”的内容,实现其发展目标提供依据。

1 结果与分析

1.1从理论层面分析在“体育、艺术2+1项目”中开展啦啦操项目的可行性

1.1.1啦啦操项目的开展与“体育、艺术2+1项目”的开展要求具有相似性 “体育、艺术2+1项目”是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增强青少年体质一项重要举措,要求各学校大力开展,使学生掌握至少2 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而啦啦操作为一项新兴项目,具备极高的艺术性、健身性、技巧性和观赏性,不仅可以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性和灵敏性素质,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切实提高,丰富学生的技能储备,使学生掌握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同时啦啦操超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对培养中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合作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啦啦操的开展可以改进传统的、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都与“体育、艺术2+1项目”的要求具有一致性。

1.1.2啦啦操与中学学校培养目标具有相似性 中学阶段学校的培养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各项素质,并要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在这个阶段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夯实思想道德的非常阶段,而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必将影响学生的“三观”的形成。啦啦操集中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强调集体精神、竞争精神与培养个人综合能力4个方面的特点将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健康向上的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团结合作、尊重师生、关心同学、适应社会,形成具有健康舆论导向和凝聚力的校园文化。所以在“体育、艺术2+1项目”中推行啦啦操项目与中学的培养目标具有相似性。

1.1.3啦啦操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促进性 初中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于小学,枯燥乏味、单一的运动项目和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啦啦操富有激情和时尚感,能充分满足学生追求个性,追随新鲜事物,崇尚自我发展的需要。“体育、艺术2+1项目”中开展啦啦操项目适合青少年在中学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1.2通过调查分析在“体育、艺术2+1项目”中开展啦啦操项目的可行性

1.2.1通过调查问卷得出绝大多数的中学体育教师和中学生并未接受过啦啦操项目的学习,同时就其对啦啦操项目内涵的了解程度来看,也并不容乐观,学生们对啦啦操的了解途径较为单一,而教师也从没向学生们传授过有关啦啦操的知识。从而可以证明,啦啦操项目目前并未在中学体育课堂中正式开展起来,属于一个空白领域。学生并没有接受过啦啦操教学,但中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度和渴求度都很高。旧有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要求,他们希望去尝试并参与到啦啦操项目中。当前在器材场地条件和师资力量上已基本满足开展啦啦操项目的要求,同时广大的体育教师也认为在“体育、艺术2+1项目”中开展啦啦操项目是有必要和可行的。

1.2.2“体育艺术2+1项目”中开展啦啦操项目的影响因素中,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中学啦啦操教师师资力量是首要因素,其次是学生自身兴趣,这一点在之前的调查中已表明,绝大部分中学生都喜爱并愿意学习啦啦操项目。啦啦操受场地器材以及设施的限制较小,学校只需配备基本的设施就可以开展啦啦操项目。最后是资金,这对“体育、艺术2+1项目”中啦啦操开展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中学啦啦操教师师资力量是影响“体育,艺术2+1项目”中啦啦操项目开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啦啦操项目。

1.2.3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体育、艺术2+1项目”的开展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中学师生对该项目的了解程度偏低,大部分学生不满意目前所开展的“体育、艺术2+1项目”。觉得该项目没有从他们的自身兴趣出发,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

2 结论与建议

2.1结 论

2.1.1中学“体育、艺术2+1项目”中开展啦啦操项目的可行性因素是啦啦操与“体育、艺术2+1项目”的要求存在一致性、与中学学校培养目标具有相似性、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促进性。

2.1.2啦啦操运动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全面开展,其原因是中学体育教师和中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并且中学体育教师对啦啦操运动的接受程度也不容乐观。中学体育教师对啦啦操运动的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啦啦操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2.1.3中学生对啦啦操的了解途径较为单一,尤其是缺乏教师的介绍和传授。

2.1.4中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自主的思想,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在运动形式和内容上过于单一,而且无法满足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要求。调查中发现,中学生对目前所开展的“体育、艺术2+1项目”的喜欢程度较低。啦啦操项目是一项新兴运动,有着自身的运动特点,其运动内容和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塑造完美人格、发挥学生自身的运动潜力。

2.1.5啦啦操运动是一项时尚的运动,同时也是一项年轻人的运动,它符合中学生追求新鲜乐于探索发现、乐于张扬个性的需求。中学生喜欢参与其中,希望能够将啦啦操运动纳入“体育、艺术2+1项目”之中。

2.1.6从开展啦啦操运动的硬件条件来看,绝大部分的中学学校都已具备了开展啦啦操运动的硬件条件,这为在“体育、艺术2+1项目”中开展啦啦操项目提供了必备条件。

2.1.7从师资条件来看,在教师年龄和学历条件上来看对啦啦操的开展是有利的,但大部分的中学都缺乏啦啦操的专项教师,这对啦啦操的有一定的阻碍。

2.1.8目前有关啦啦操项目的培训较为缺乏,教师们对啦啦操的了解程度较低,同时又缺乏专门的培训活动,这对“体育、艺术2+1项目”中啦啦操项目的开展无疑是一种阻碍。

2.1.9从中学“体育、艺术2+1项目”中啦啦操项目开展的影响因素来看,啦啦操正处于发展初期,学校人员对啦啦操认识不全面,缺乏重视,缺乏专业啦啦操师资,学科体系有待完善,是影响“体育、艺术2+1项目”中开展啦啦操项目的重要因素。

2.1.10虽然中学“体育、艺术2+1项目”中开展啦啦操项目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但绝大部分中学已经具备了开展啦啦操项目的基本条件,因此可以说在中学“体育、艺术2+1项目”中开展啦啦操项目是可行的。

2.2建 议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虽然得出“体育、艺术2+1项目”中开展啦啦操项目是切实可行的结论,同时还折射出一些目前阶段存在的问题,如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啦啦操运动专业教师、师生在啦啦操理论知识认识上欠缺等问题,因此根据这些问题,本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的方法。

2.2.1提高各中学师生对啦啦操的认知,尤其是在理论认知层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2.2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加大对啦啦操运动的推广和宣传,让学生逐渐了解啦啦操运动,同时多开展一些校园啦啦操运动竞赛和表演活动。

2.2.3一项新兴项目的开展需要校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只有校领导足够重视,啦啦操项目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很好地落实,学校应提供必

需的财力和物力支,同时重视对教师资源的培养,增加啦啦操运动专业教师,才能为“体育、艺术2+1项目中”啦啦操项目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

2.2.4 “体育、艺术2+1项目”中啦啦操项目的开展,首先要从源头抓起,教师是推行该项目的关键和基础:(1)针对目前中学体育教师对啦啦操项目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对体育教师进行再培训,让体育教师掌握并熟练啦啦操项目的技术动作,提升体育教师对啦啦操的教学能力和水平。(2)要加强人才引进工作,人才是相关教学活动幵展的关键,在现有教师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针对啦啦操的教学特点,可放宽要求,釆取多个渠道吸引人才,缓解目前各个中学啦啦操教师暂时短缺状况。(3)定期组织各中学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啦啦操比赛,比赛是课程开展绩效的有效评价渠道,建立中学啦啦操联盟或协会,以协会的方式来促进教师交流和学习,促进师生教与学的动力,同时要完善教师的考核与监督机制,促进啦啦操师资队伍合理化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马洪韬.啦啦操运动[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2 ] 盛以福,袁志良.江西省高校啦啦操开展现状的研究[ J ].科技信息,2011,28(1):78-79.

[ 3 ] 王琴.对啦啦操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探[ 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20(12):37.

[ 4 ] 聂英涛,刘成香.广西高校设置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研[ J ].体育科技,2001,28(3):82-85.

[ 5 ] 刘文莉.啦啦操融入武汉市高中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 D ].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4.

作者简介:李娟(1991~),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收稿日期:2016-03-16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4-061-03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中学生中学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