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旅游: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2016体旅融合发展高峰论坛综述

2016-11-30

体育教育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攀岩体育产业融合

梁 强

(1.天津财经大学 商学院,天津,300222;2博观致远微智库,天津,30022)



体育旅游: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
——2016体旅融合发展高峰论坛综述

梁 强1,2

(1.天津财经大学 商学院,天津,300222;2博观致远微智库,天津,30022)

2016年9月9日下午,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举办期间,“体旅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本次高峰论坛以“体育旅游: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为主题,就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体育旅游场景变革与价值创新发展趋势、解决方案、应用案例和发展经验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共同来解决体育旅游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加强行业内交流与合作,寻找体育旅游产业研发、生产、销售、展示、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的合作,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合作发展之路而努力。

旅游产业博览会;体育旅游;产业融合;业态创新

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作为国家级三大旅游展会之一,已在天津连续成功举办六届,2016年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首次设立体育旅游板块。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的精神,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天津市体育局、旅游局携手中国登山协会,于2016年9月9日下午,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共同主办了“2016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体旅融合发展高峰论坛”。

论坛具有十大亮点:(1)权威解读国家体育旅游发展政策;(2)全面分析体育旅游的机遇与挑战;(3)深度剖析体育旅游发展经验教训;(4)梳理体育旅游的融合路径与逻辑;(5)户外教育的营地建设与内容生产;(6)专业人才的技能比拼与经验交流;(7)洞察体育旅游需求端的场景变革;(8)建立体育旅游供给侧的合作模式;(9)独家发布体育旅游发展研究报告;(10)全民全运全域体育旅游建构宣言。

1 顶层视野解读与体育旅游年发布

本次高峰论坛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领导致辞和天津市“体育旅游年”的启动仪式;主题演讲;嘉宾圆桌对话。

1.1 主要领导讲话内容

天津市旅游局副巡视员刘桂明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体育旅游首次进入到旅博会,代表着一种时代特征,体育旅游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他强调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需要旅游局和体育局的共同配合发展,并指出各国各地区要加快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深化合作。

天津市体育局副巡视员陈铭先生在致辞中,特别指出应该加大对精品赛事和景区的建设,根据地区特色制定特色体育旅游赛事和景区,强调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新业态,加快促进登山、攀岩、露营等项目的建设。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李致新先生在致辞中指出,2016年是体育旅游文化产业融合的一年,并指出体育事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李致新先生表示中国登山协会将始终重视对户外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之际,中国登山协会推出了各种户外活动,希望共同推动户外产业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2 “天津市体育旅游年”的主要内容

“天津市体育旅游年”主要有四大内容: (1)天津健身地图正式上线。(2)启动体育旅游系统建设工程:启动天津市体育旅游基地评选工作;启动精品体育旅游线路开发与认定;开展2017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评选;开展体育旅游人才培训教育。(3)推进场地设施建设:打造海河划艇运动基地;东疆港海上运动基地;武清南湖体育休闲圈;团泊湖运动休闲圈;建设郊野公园的健身步道、自行车骑行及轮滑道;依托蓟州山林修建登山、攀岩和滑雪场地及登山步道;在郊野公园增建户外营地及配建一批运动休闲设施。(4)围绕第十三届全运会,开展体育旅游主题活动:启动天津市各区的“体育旅游季”主题活动;组织各类体育会展、城市旅游观光活动,举办2017天津体育旅游嘉年华活动、2017天津山野运动大会、2017“畅游天津”市民城市定向体育旅游赛会、2017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

2 体旅融合发展主题演讲综述

2.1 体育产业大时代: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走势分析

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体育社科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教授,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走势》为主题,给出了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给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机会。体育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着力培养和发展的一个战略性新兴行业。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健康中国2030》,为体育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目前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1)体育产业风起云涌,全国新注册各类体育企业快速增长,各类社会资本纷纷进军体育,主要包括阿里体育集团、万达体育集团等。(2)中国资本加快海外并购,2015年以来,中国资本并购了10家国外高水平足球俱乐部,涉及英格兰、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荷兰和澳大利亚6个国家。中国资本2015年在境内外体育市场的并购量大幅增加,其中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就有33起,总投入近400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并购笔数增长50%,金额增长2倍以上。(3)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体育企业达到40家。健身行业发展迅速,健身市场规模约300亿元,同比增长14%;俱乐部数量1万家以上,增长约20%;国家职业资格持证教练约3.5万人,同比增长77%。2015中国5大体育用品公司营业收入318亿元,安踏111亿元,李宁78亿元,特步53亿元,361 045亿元,匹克31亿元。2014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同比增长13.4%,占GDP比重增加到0.64%。(4)8大运动项目产业快速发展,主要包括足球产业、马拉松路跑产业、户外运动产业、冰雪运动、篮球产业、搏击类运动产业、游泳健身运动产业。

未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是: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3万亿,从业人员数超过600百万,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2025年,体育产业总值5万亿,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6万亿元,占GDP的1.3%左右。其中的发展重点主要是: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场馆服务业、体育中介业、体育培训业、体育传媒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彩票。相应的发展举措有如下6个方面:(1)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千亿级主要包括,户外运动产业 、高尔夫产业、足球产业、冰雪产业、电子竞技产业、游艇帆船产业;500亿级包括,路跑产业(马拉松)、篮球产业、航空运动产业、武术搏击产业、赛车产业、健身产业、网球产业、羽毛球产业;100亿级包括,射击射箭产业、游泳产业、乒乓球产业、冰球产业、体操产业、排球产业、击剑产业、跆拳道产业、棋牌运动产业。(2)吸引更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让战略性投资拉动财务性投资。(3)推动体育企业创新发展:由1.0产品企业(品牌提升)到2.0平台企业(流量为王),再到3.0生态圈企业(场景革命)。(4)推动运动参与,激活体育消费: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m2;城市社区建设15min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5)推动内容创新:重视玩法的创新设计,重视运营模式的创新设计,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设计,重视运动场景消费的创新设计,重视消费人流导入模式的创新设计。(6)双轮驱动:发展路径=“互联网+”+“体育+”。“体育+”领域特别看好体旅融合和体医融合。

2.2 体旅互联,共享明天:互联网思维下的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徐虹教授,以《体旅互联,共享明天——互联网思维下的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为主题,结合里约奥运会中傅园慧、张继科、中国女排等运动员的迅速走红,指出了互联网技术手段的重要性,并提到了国家旅游局关于体育旅游的定义以及体育旅游的内涵。国家体育总局在其产业统计目录里对体育旅游的范围界定为:包括观赏性体育旅游活动(如观赏体育赛事、体育节、体育表演等内容的旅游活动);体验性体育旅游活动(如参与滑雪、帆船、帆板、漂流、马拉松等运动的旅游活动);景区体育旅游活动(如户外宿营、徒步骑行、汽车露营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体育旅游的内涵则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即活动区域在日常生活、工作、休闲之外;出游活动中带有体育的动机,无论这样的动机是主要目的还是次要目的;有多种活动项目,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度假型、娱乐休闲型、民俗型和观光型;从市场的角度出发,通过旅游者的目的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竞技体育旅游与健身体育旅游。

徐虹教授论述了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看,体育、旅游呈现井喷式发展,体育、旅游关联度高,体育与旅游之间关联性强。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2010-2015年,全球体育旅游市场每年以15%的速度持续增长;我国8.4%的受访者参加过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线路目前只占旅游市场的5%左右;发展速度快,发展空间大。从需求角度来看,人们对各类有助于健康体魄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复合型品质旅游和健康休闲型的体验旅游越来越受欢迎;体育旅游的趣味性、参与性、冒险性等特点迎合了游客需求,拉动了体育旅游市场的融合发展。

此外,她还提到了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市场潜力挖掘不足,竞技体育旅游与健身体育旅游分布不均衡;产品雷同,类型单一,尤其集中于赛事旅游产品,较少涉及新型的休闲为主题的体育旅游产品;社区群体力量挖掘不足,尚未充分重视社区群体“价值共创”的力量;缺乏专业化人才等问题。

基于此,徐虹教授提出了6方面对策建议。第一,以共享的思维分享体育旅游强大的市场潜力:共享的思维需要克服思维的障碍,打破技术的壁垒,增强客户的粘性。第二,以网络的技术识别体育旅游各异的共趣社区:网络的技术有助于发现共趣休闲社区的分布,体察消费者的痛点和诉求,提高宣传促销的精准性。第三,以融合的产业创造体育旅游丰富的产品体系:融合的产业为满足消费新需求提供了可能,为创新产品新类型奠定了基础,为引领技术新方向创造了条件。第四,以创新的政策引领体育旅游不同的供应主体:创新的政策调动了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激发了相关主体的参与度,改变了政府的服务流程。第五,以有效的管理保障体育旅游优越的服务品质:有效的管理促进高品质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升融合后服务品牌的价值。第六,以多样的人才确保体育旅游持续的创新活力:多样的人才形成需要变革现有教育体制,而多样的人才供给需要完善社会消费环境。

2.3 攀岩入奥背景下户外产业发展战略审视

中国登山协会经营开发部丁祥华主任,以《攀岩入奥背景下户外产业发展战略审视》为主题,指出我国攀岩30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在组织赛事、支持经费、发展岩友三个方面为攀岩入奥做出了贡献。岩友主要分为四个层次:运动员(攀岩运动的领军)、大学生(攀岩运动的主力军)、青少年(攀岩运动的未来)、爱好者(攀岩运动的基石)。他尤其强调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教育,因为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少年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消费的主力军,是竞技体育的后备力量。他提出,青少年攀岩推广的三大目标:一是发挥体育育人的作用,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二是发展攀岩运动人口,作为“岩友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培养竞技攀岩后备人才,为实现攀岩强国打好基础。同时支持“攀岩进校园”计划,推出校园攀岩标准岩壁、标准人工支点、标准攀爬路线、攀岩课程,进行青少年攀岩教师培训,定制青少年攀岩专属保险产品。户外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市场越来越大,供给却严重不足,各单项行业协会要发挥核心作用来解决这一问题。攀岩入奥是催化剂,我国户外资源丰富,户外产业刚刚起步,但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2.4 我国户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创新思考

中国登山协会培训部王云龙主任,以《户外职业培训体系创新思考》为主题,首先提出了五个国家技能鉴定工作要素:职业、标准、鉴定站、考评员、证书。其次对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做了简单介绍。中国登山协会2001-2015年开展系统培训15年,共举办各类培训657期,累计培养学员16063人次,中国登山协会开展培训的期次和人数逐年增多,培训覆盖全国31个省份。在中登协共举办的15类、35个不同培训班资格类培训中,户外以5827人次,占比64%位居榜首。国内攀岩馆数量逐渐增多,其中商业岩馆、大学生岩馆、中小学岩馆中,商业岩馆所占比例相对较高。最后在政策法规体系、组织保障体系、课程建设体系、师资培养体系、科学鉴定体系、监督评估体系方面提出了意见。

2.5 智库发布:我国体育旅游参与现状调查报告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博观致远微智库首席专家梁强教授,以《智库发布:我国体育旅游参与现状调查报告》为主题,就体育旅游调查人群及概况、项目现状及需求、消费现状及趋势、发展现状及建议这四个方面为主题进行了报告。梁强教授指出,对体育旅游“非常感兴趣”男性比例大于女性、人群集中在25-45岁,体育旅游高学历人群居多,亲朋好友推荐和微信微博等网络传播方式,成为了解体育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时指出,在体育旅游的项目选择中,大众更偏向的三大项目是登山、徒步和露营,海钓或将成为朝阳产业。体育旅游爱好者参与动机前三位为健康适能、社会交往和逃避喧嚣,他们为追求旅程的舒适度,更愿意在装备和住宿上付出,最不愿意在门票上花钱。梁强教授对体育旅游的未来发展持肯定态度,并在潜在市场、区域联动、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上提出了建议。

2.6 圆桌对话:体育旅游垂直细分市场和营地教育的热点与痛点

中国登山协会国家级教练马欣祥博士、户外探险杂志出版人吕晖先生、迈橙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先生、中国皮划艇同业会会长邓继先生、营地教育网总经理刘胜海先生、户外星球产品研发总监张剑女士,展开了精彩的圆桌对话,针对如何看待体育旅游垂直细分市场和如何看待营地教育的热点与痛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指出,体育旅游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国家经济政策的扶持以及国内百姓对户外需求非常旺盛,因此在体育产业中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应该如何作为是每一个从业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他们提出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紧跟时代步伐,将户外项目户外产业等集中在一个云端上,方便大家使用分享。在营地教育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继续发展与完善,致力推进健康营地教育生态,培养人格、体魄健全的中国公民,让每一个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3 聚焦体育旅游:资源发布与主题分享综述

9月10日下午,以“聚焦体育旅游:资源发布与主题分享”为主题的分论坛在梅江会展中心召开。在分论坛中,由《户外探险》媒体平台发起的“中国户外战略联盟”隆重启动。中国户外战略联盟囊括大户外产业中各领域优秀成员,是一个大户外产业跨领域的战略合作平台。联盟成员来自户外运动、户外体育、旅游、媒体与传播、环保与公益、学术研究等各个方面。首批加入成员包括《户外探险》全媒体平台、乐视户外、绿野网、戈尔中国、野性中国、旅游卫视、巅峰山学院、班夫中国、悦跑圈、破风骑行、 GoSki去滑雪、壹季体育、磐拓户外、优选商会、全国皮划艇同业会、博观致远微智库等。

3.1 基于体育旅游的皮划艇运动发展历程

中国皮划艇同业会邓继会长,以《基于体育旅游的皮划艇运动发展历程》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他谈到,无论是对体育事业的执着,还是对旅游产业的前景秉持乐观的态度,亦或是对大健康产业的美好愿景,都必须意识到体育产业形态还处在初级阶段,公众的理性消费意识仍需增强,情怀留在创意设计中,不要带入商业运营中。并提出了解决方法:转换思维方式,站在旅行商和资源方的角度,去体会用记的需求。站在用户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对健身运动、个性旅游、主题旅游产品的需求。站在行业自身的角度,去发现潜在的合作障碍,推动行业自律,面向成熟的产业链结构潜心学习。行业的发展,必须务实合作,实现行业自律的统一规范,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需求,明晰发展前景,以更包容的态度进行合作。

3.2 用ISO管理户外俱乐部

上海普动旅行运营总监乐猪先生,以《用ISO管理户外俱乐部》为题,分析了现阶段俱乐部的普遍现状:以朋友圈、个人魅力、人气积累、氛围传承为核心竞争力,以找线路、发活动、招队员、带活动、勤宣传为运营思路,以散客活动打基础、定制活动养组织为盈利模式,面临着起步阶段(线路不够丰富,持续性不强,人力资源短缺,核心力量热情减退,运营成本上升),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短缺,核心力量时间减少,运营成本上升)的发展瓶颈,处于监管与规范缺失、培训体系不够统一、质量堪忧、侥幸心理、救援组织难以协调统一、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户外运动不够普及、多数民众及部分媒体存在误解的不利环境中。并在最后提出了用标准化的流程管理户外俱乐部的理念,讲解了普动旅行用标准化的流程管理户外俱乐部的实践经验。

3.3 体育旅游目的地资源发布

第一,寻佳户外总经理强子,以《引领你攀登人生的第一座雪山》为题,提出了要科学安全环保攀登,坚持安全第一、告别价格战、服务差异化和尊重专业的原则,坚守住攀登的底线。第二,营火国际CEO徐海森先生,以《营+地:教育旅游的最优载体》为题,提出了营+地,在原始自然的营地环境中进行社会与情感的学习,营地旅游教育与家庭旅游教育、学校旅游教育、社会旅游教育一样,成为了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三,游美国际营地创始人、CEO李璟晖先生,以《游美国际营地的六个国际化标准和实践》为题,介绍了美国夏令营的发展史及时间和分类。第四,张家口万龙运动旅游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聪佳先生,以《“万龙度假天堂”滑雪产业发展之路》为题,介绍了中国2015年的整个滑雪场数量568家,滑雪人次1250万人次,并预测2028年中国雪场数量可能达到顶峰,预计达到1 400家左右,滑雪人次将接近6000万人次。

4 结语:体育旅游发展的大时代

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是三大国家级旅游展会之一,已在天津连续成功举办六届;而2016年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全国率先设立体育旅游板块,将“体育旅游”首次纳入到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被外界誉为本届旅博会最大新亮点。尤其是以“全运惠民、健康中国;天天乐道,津津有味”为主题,在体旅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举行的“天津市体育旅游年”启动仪式,更使得“体育旅游”不再以探讨的形式停留在本次论坛上,向社会实践迈出了新的步伐。

作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风向标的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其实正在释放这样一个信号:户外运动正在成为现象级的生活方式,而全民健身也上升为了国家战略。体育和旅游的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正在成为旅游业升级发展的方向。正如天津市体育局李克敏局长所说,体育和旅游相结合是一个比较新的业态方式,也是体育产业的一种新形式。大力发展这样一种体育旅游新形式,对于拓展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旅游业的发展升级都有重要意义。在体育旅游发展的大时代,如何抓住体育旅游发展的契机,促进体育旅游健康发展,应该成为政府及企业部门共同思考的问题,我们相信体育旅游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健康发展。

Sports Tourism: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Industry

LIANG Qiang1,2

(1. Commerce Dept., Tianjing Finance Univ., Tianjing 300222,China;2. Boguanzhiyuan Micro Talent Reserve, Tanjing 30022, China)

Chinese tourist industry expo was carried out in Sept. 9th 2016, during which the Sport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Forum was held in Mei River Expo Center in Tianjing. The theme of this forum is sports tourism: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industry and the forum participants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sports tourism reform, sports tourism value and creation, settling plan, application cases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solved the problems in this process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in the industry in the aspects of research, production, sale, demonstration and client’s experience of the sports tourism.

2016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expo; sport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um;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tegration; innovation of industry

G80-05

A

1672-268X(2016)05-0067-05

2016-08-26)

猜你喜欢

攀岩体育产业融合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波比攀岩
徒手攀岩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攀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