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的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11-30张永平肖克凡

体育教育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马拉松赛马拉松广州

张永平,肖克凡

(广州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广东 广州 510500)



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的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永平,肖克凡

(广州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广东 广州 510500)

以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运动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内容,对其宣传力度、大众对垂直马拉松运动的认知、赛事组织管理和运营、赛事细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赛事组织与运营模式;注重赛事细节问题;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赛事安全。以期推动垂直马拉松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垂直马拉松;赛事组织;赛事运营;广州

垂直马拉松(Vertical Marathon)即登楼大赛,这项运动最早起源于1978年攀登美国帝国大厦(86层,1576级台阶)的一项大众体育运动。自传入中国以来,就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其刺激、挑战极限的特点更是得到大学生和上班族的热情追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登高望远这一本能的愿望吸引着很多年轻人去爬树,登高,攀登瞭望塔以及摩天大楼。国内一些城市相继举办过登楼比赛,如成都航天科技大厦(169.8m)、重庆世界贸易中心(283.1m)、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m)、广州IFC西塔(432m)、深圳京基100(441.8m)、北京国贸大厦(330m)、天津滨海华贸中心(180m)及台湾2005年创办的台北101(508米)登高赛等类似于垂直马拉松的登高体育运动项目。垂直马拉松运动于2012年由中国香港率先发起,旨在倡导市民关注健康生活方式。2013年中国大陆北京国贸大厦迎来首届垂直马拉松世界巡回赛之后,垂直马拉松运动便在国内掀起一股攀登高楼的热潮。如今垂直马拉松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集竞技性、休闲性、大众性为一体的健身运动,在国外素有“运动之王”的美誉。目前,关于垂直马拉松运动的研究还相对缺乏,因此通过分析研究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垂直马拉松运动在中国的后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1 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发展现状

1.1 赛事简介

目前,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事是由广州市田径协会、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联合主办并全权由广州垂马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一系列赛事。自2014年得到世界高塔竞速协会(TWA)授权支持后,通过一年的不懈努力,2015年国际垂直马拉松系列赛由去年一城六场比赛发展成多城多场比赛,更将赛事彻底升格为世界高塔竞速协会A类赛事。为保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2016年国际垂直马拉松赛事组委会推出一个集系列赛、公开赛和大满贯赛的三级体系,力求促进国际垂直马拉松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为广大健身运动爱好者及都市白领搭建专业性、国际性的赛事平台,将垂直马拉松运动带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1.2 赛事规模

垂直马拉松运动不受时间、场地、天气限制,可压缩比赛规划进程,甚至可以同城同时进行多场比赛。因场地的特殊性,每场报名人数不超过600人。为扩大参赛人数规模,组委会推出了城市系列赛,由2014年的6场比赛扩大到2015年的广州、佛山等城市陆续巡回开展的15场比赛。从之前的资格赛、排位赛、总决赛的晋级方式改为按照积分获取晋级总决赛资格,总报名人数突破3万人,总参赛人数达9千人次。

1.3 赛事宣传与保障

2015年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与新浪、PPTV、爱燃烧等互联网媒体,以及羊城晚报、CBD TIMES、广州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进行了合作。利用新闻媒体等手段进行赛事宣传,扩大赛事的影响力,吸引群众对赛事的关注,进而提升赛事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每层都配有志愿者,在转换层设立一个大的补给站,每个补给站都配有供水、医疗等设施。由于其赛道较窄,为避免赛道拥挤发生滚楼事件,赛事组织管理者每隔5秒钟发1名选手进入赛道。

1.4 赛事的组织与运营

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属于社会管理型,完全由独立的商业组织运营管理其赛事,主要以盈利为目的,首先考虑的是赛事的经济效益,其次是社会效益。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属于商业组织型运行模式,主要由广州垂马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对赛事进行运营管理。科学、合理、高效的规划组织、运营管理对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非常重要。在赛事的组织方面,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事组委会是整个赛事组织工作的最高权力机构。根据赛事需要及规模,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组织机构主要有:办公室、竞赛、裁判、宣传、保卫、行政、医疗、后勤等工作机构。在赛事的运营管理方面,主要和富力地产、一品康、水动乐等赞助商进行合作,第二届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得到了东风日产启辰的支持赞助。

1.5 赛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的举办,不仅可以向世界展示广州独特的优美环境和浓厚的人文气息,而且可以借助赛事的力量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并为加快推动全民健身起到积极作用。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事场地主要选择在代表广州形象的小蛮腰——广州塔、双子塔、VT101维多利广场、粤海天河城大厦等标志性建筑举行。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事组织管理者在对赛事进行市场开发时,除了给赛事本身带来经济效益外,还促进了城市的旅游、餐饮、商业等其他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

2 广州举办垂直马拉松赛事的条件分析

2.1 深厚的群众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2010年广州亚运会结束至今,广州健身氛围浓厚。广州市体育局介绍,2014年广州的体育人口为广州总人口的48%,而到了2016年体育人口将达到一半;相比之下,全国的体育人口在2010年官方统计时只有不到40%,而在2012年有学者表示“体育人口”仅为8.3%。广州无疑是运动之城,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2.2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比赛场地

广州属南亚热带季风气侯,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22℃,一年四季都不影响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实施,也有利于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除了天然的地理优势外,广州市还有像小蛮腰——广州塔、珠江新城双子塔、中信大厦等诸多大厦,适合垂直马拉松赛事的开展。广州地处中国大陆南部,临南海,毗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东南亚,又是通往世界的南大门。赛事的举办在吸引华侨、港澳台同胞参与的同时,还具有增进两岸交流、促进民族团结、提高赛事影响力等优势。

3 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宣传力度不够

大部分参加垂直马拉松运动的参赛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微信等网络平台,但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容易导致一部分人群无法接触到信息。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事组委会对赛事宣传针对性不强,参赛选手从电视、广播、广告、报纸上获取的信息较少。

3.2 大众对垂直马拉松运动的认知不足

垂直马拉松运动虽然在跑步爱好者中开展得比较好,但是广州市群众对垂直马拉松运动的了解和认识比较缺乏,不知道垂直马拉松运动是什么,或认为垂直马拉松就是单纯的爬楼梯,没有正确地理解垂直马拉松运动。更有一些群众错误地认为,重复交替的爬楼梯对膝、踝关节有损害而不愿参与其中。

3.3 赛事组织管理和运营尚不成熟

赛事组织的专业化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到垂直马拉松运动的后续发展。与国内发展已经很成熟的马拉松赛事相比,垂直马拉松赛事组织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事的运营模式属于商业组织型,这种运营模式在效益方面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其次才是社会效益。为保证其后续正常发展,最常见的做法是收取高额报名费,而高额报名费势必会影响到参赛者的情绪,所以赛事组委会理应协调相关群体,做到兼顾各方利益。

3.4 不注重赛事细节

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前两届比赛都举办得很成功,但是赛事还存在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比如入场顺序没有事先排列好,导致入场时场面混乱拥挤、比赛时楼道堵塞影响参赛者成绩;有一些大厦竣工后刚刚投入使用,楼道灰尘严重、通风设施不好导致参赛者呼吸系统不适;没有设立换衣服设施,大多参赛者选择在洗手间换衣服,从而引起洗手间设施紧张等等。

4 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的发展策略

4.1 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微信等各种媒介宣传垂直马拉松运动,并借助媒介大力倡导“垂马”精神,传递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健康生活理念。开展与垂直马拉松运动相关的配套活动:垂直马拉松论坛讲座、垂直马拉松吉祥物征集大赛、垂直马拉松摄影大赛等。

4.2 完善赛事组织管理与运营模式

“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的赛事组织模式,是近年来国内体育赛事的主流形势,政府的介入程度与赛事的规模和影响力有很大关系。垂直马拉松赛在举办初期可由体育局承办,体育局通过委托代理的方式聘请专业的体育经济公司运营赛事。这种模式政府介入较少,适用于赛事规模较小,但市场前景较好的体育赛事。其特点是政府除了在赛事运营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外,主要负责对委托代理方的监督。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作为一项年轻的赛事可以采用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赛事组织模式,借助政府的力量减小赛事组委会的社会经济等压力。除此之外,在市场开发方面,加大对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的有形资产资源和无形资产资源及其他相关赛事资产资源的开发。如:纪念币、纪念牌、纪念邮票、纪念衫等产品的特许经营授予权及赛事转播权;赛事相关活动冠名权、赛事产品专有权及赛事各等级赞助商、供应商;体育彩票发行经营等相关赛事资产资源。此外,设置多种多样的比赛形式,在比赛过程中注入一些有趣新鲜的元素,增添赛事特色并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比赛项目上除了男女子个人赛和团体赛外,还开展情侣赛、亲子赛、接力赛,等鼓励大家踊跃参与并扩大受众面。

4.3 注重赛事细节问题

赛事等一切工作应以人为本。赛事举行之前组委会做足调研准备工作,赛事结束之后进行反馈做到查漏补缺。比赛场地的特殊性势必会导致出现赛道拥挤的现象,而改善甚至解决这一现象是对每一位参赛选手人身安全的保障。为避免赛道拥挤,可以采用“积分优先制”的方法安排入场顺序,即在开赛前根据参赛选手比赛积分由高到底进行排名,以“高则进、低则退”的方式安排入场顺序。

4.4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赛事安全

良好的安全保障是赛事成功运作、实现赛事效益最大化的前提。2012年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两名参赛选手的猝死事件,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事组委会应加强赛事安全管理。一方面,参赛选手在报名时必须到赛事组委会规定医院做相关检查,并在参赛前再次做相关体检,如心率、血压等。另一方面,赛事组委会可邀请专家教练对赛前训练、饮食、身体不舒服等紧急情况的处理及其他注意事项等进行赛前常识讲座。其他安全方面如供水、供电、医疗等方面赛事组委会应提前确保无误。

5 结束语

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自2014年举办以来,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其刺激、挑战极限的特点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赛事于2015年晋升为世界高塔竞速协会A类赛事,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国际体育赛事。但是与国外成熟的垂直马拉松赛相比,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宣传力度不够、大众对垂直马拉松运动的认知不足、赛事组织管理和运营不够成熟、赛事细节等方面需要改进完善等。广州国际垂直马拉松赛事想要往更专业、更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还任重道远。

[1] 戴尔·古德.康普顿百科全书·文化与体育卷[M].赵景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81.

[2] 王勇.体育赛事规法:边界规则与政府干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4):11-14.

[3] 邬嘉宏.2015国际垂直马拉松系列赛启动——下月广州拉开帷幕[EB/OL].[2015-05-14].http://news.sina.com.cn/o/184331833056.shtml.

[4] 王丹阳,许蓓.广州离全民健身有多远[N].广州日报,2014-11-07(AⅡ6).

[5] 黄海燕.体育赛事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6] 李停停,孙耀.重庆国际马拉松赛事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4):37-39.

[7] 肖锋,沈建华.大型体育赛事安全防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7(8):52-56.

Development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Vertical Marathon Event

ZHANG Yongping, XIAO Kefan

(Graduate Dept., Guangzhou Inst.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zhou 510500, China)

The paper analyses the marathon publication, people’s recognition of the vertical marathon, marathon event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and marathon event details 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vertical marathon.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vertical marathon; marathon event organization; marathon event operation

G822.8

A

1672-268X(2016)05-0026-03

2016-06-29)

猜你喜欢

马拉松赛马拉松广州
冰上马拉松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男子蹭跑广马被终身禁赛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一起来跑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