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与大课间活动的思考

2016-11-30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课间班主任内容

唐 锋

(江苏省常州市觅渡桥小学,江苏 常州 213023)

小学体育教学与大课间活动的思考

唐 锋

(江苏省常州市觅渡桥小学,江苏 常州 213023)

1 大课间活动的由来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作为省教科所的实验基地,一直以来致力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转变教学行为”的教学课题研究,贯彻《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落实“生命——和谐”的教育理念。以下是针对校园小场地、多班级的特点设计的大课间活动计划。

2 课程设计

2.1 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将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作为开拓途径。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中小学除了体育课以外,很少有其他的体育活动内容,学生缺少锻炼身体的时间,一个星期只有标准要求的3~4节体育课,这对学生的身体很不利。因此,拓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是增添学习生活的着色剂,还可以一改往日单调乏味的课间操,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

2.2 活动目标

保证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促进其健康成长,并能够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养成终身体育观念;利用大课间时间充分放松,享受体育的乐趣,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保证学习的高效率;加强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提升学生自身的合作意识与交际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活动兴趣。

2.3 实施措施

2.3.1 时间安排拟设定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和时长,时间段具体设定,时长为30min。在这段时间内,其他教师不得占用,遇到天气状况等原因不能进行室外活动的,可以改在室内进行。具体活动内容由班主任安排。

2.3.2 施行保证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学校督导应该担负起检查、督促的责任,班主任之间定期交流活动内容与成果,互相学习,各取所长;学校也会定期设定评比活动,选出活动开展最好的班级,并给予奖励。

2.3.3 资源保障以投票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决定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以及相关器材,并由学校统一添置购买。细化到具体的活动内容,则需要小型的、易损性器材,由各班级自行决定并自带。

2.3.4 安全措施为了保障学生在活动期间的安全,应划定各个班级的活动场地范围,禁止学生乱跑,避免因意外摩擦发生混乱事故。班主任要随时警惕,另设几名教师负责整体的协调和安全性监督,保证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

2.3.5 奖励制度首先是对教师的考核。主要考察班主任的态度和责任意识,因为班主任是活动开展的保障和维护者,决定了大课间活动完成的质量。评比标准可以参照活动开展的内容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其次是对活动内容的考核。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将活动开展的相关情况提出来让家长来评价,引导家长对活动的讨论;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进行自我考察,通过与其他开设相关活动教学的院校进行比较,寻找自己的不足,学习对方优秀的地方等。

2.3.6 不断创新要保证大课间活动长远的发展下去,就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增添活动的新形式、新内容,避免沦为课间操的“翻版”。因此,大课间活动应该要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除了一些必要的时间、形式安排以外,学校不应该规定到方方面面,应该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自身特长,鼓励开展多种活动项目。

Perinelli等在近期研究中报道了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鼠李糖脂具有令人满意的毒理特征[126]。已知鼠李糖脂可作为渗透增强剂(permeability enhancer)。他们也报道了鼠李糖脂对大分子药物的上皮渗透性的影响。

2.4 场地安排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可以安排在跑道区、篮球场、小花园活动区、前操场、地下乒乓室等各个活动区,每个班级的活动区域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定期按照活动内容的需要交换场地。三、四年级的大课间安排在上午第4节课,五、六年级安排在下午第3节课。各班定场地,定内容,然后领器材由各班上课教师带领学生在固定的场地进行活动,做到相互不干扰,而且活动项目丰富,使学生每次大课间都能体验不同的活动项目。

2.5 活动内容安排

活动内容主要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为原则进行。不同的年级应该开设不同类型的活动,如低年级学生应该以素质练习为主要内容,加入一些体操的练习,适当地增添益智类小游戏,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活动的内容则应该侧重于身体的锻炼,设置球类游戏和比赛,更高一些水平的学生可以加强其体能方面的训练,使活动内容趋向正规化。

2.6 活动效果

近年来,虽然一直受困于场地小、人数多,但是大课间一直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一致认可。这主要得益于学校领导的合理安排及班主任的有效管理,各位班主任都能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挥想象,甚至把学校的课本剧的排练及航模等也充分利用到大课间中来,他们也能与体育教师协同配合,一起来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各项目的练习,使学生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阳光的沐浴下,学生们可尽情地享受生活、寻找乐趣,把学习带来的压力与紧张的气氛及时地宣泄出去,享受童年应该有的欢乐。学校定期对各班大课间活动进行满意度调查,主要是活动内容的安排、学生参与程度等,看一下各班活动内容是否有创新,是否有其他各班可以借鉴的活动内容,是否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等。这样既达到了活动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还促进了班主任发挥想象力,不断更新活动内容。

3 大课间活动案例分析

以年级为单位,一~三年级参与室外活动,四~六年级参与室内活动,采用隔天轮换的方式。既可以规避学校场地有限、学生活动范围小的弊端,又便于教师统一管理,减少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另外也让大课间活动的形式更加具有变化性,让每一位学生对每天的大课间活动都有所期待。

3.2 活动项目

在保障学生安全性前提下,室外活动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竞技类活动(如躲避球、拔河、接力赛跑等)、益智类活动(如下棋、猜谜语等),室内活动可以安排诸如练反应(教师分别喊出举右手,放左右手,看左边,看右边等口令,学生要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出相反的反应),推手掌(选择2位同学站稳之后,互相推动对方手掌,谁先移动脚步即视为失败),并定期(一般为每周更换,或者采用每月轮流)变更大课间游戏内容与形式,从而一方面可以凸显大课间活动的多样性,让每一位小学生都愿意去主动参与,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课间活动中能有所收获,得到启发,如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思维等。

4 对大课间活动的思考

当前,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在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与新思路。大课间的时间相对较长,也更为集中,是组织与推行多样化活动项目、丰富学生课间生活的重要时机,更是践行素质教育基本精神的必然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开展大课间活动必须遵循安全性、可操作性、教育性、趣味性等原则,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接受能力、个人喜好、生理特点等,优选更为新颖、丰富的活动项目,同时更要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在确保大课间活动顺利推进的前提下,让他们自主安排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从而进一步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调动小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除此之外,为了实现大课间活动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学校还应设定安排制度表,让学生每周写一份活动内容,及时记录自己在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得到的感悟与启发等,促进学生对活动本身的意义进行思考,只做不思无所进。当然,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除了强调活动的锻炼性之外,更要突出教育性,也就是说,大课间活动可以选择一些与智力锻炼相关的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为出发点,以尊重学生参与意愿为宗旨,以实现大课间活动娱乐性与教育性有机融合为根本目标,组织与设计活动项目,并定期变更与创新活动内容,始终确保大课间活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校推行大课间活动的既定目标,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大课间活动的乐趣,并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展现自我,锻炼能力,张扬个性。

[ 1 ]段庆祥.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J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9).

[ 2 ]姚罗霄,姜涛.创建“体德兼修,健康成长”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2012(20).

[ 3 ]于卫军.体育大课间活动“组合式”管理探究[ J ].中国校外教育,2011(17).

G807.03

A

1674-151X(2016)11-069-03

2016-09-01

唐锋(1986~),小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田径。

猜你喜欢

课间班主任内容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主要内容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