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6-11-30黄燕飞
黄燕飞
【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观察组给予常规方案+阿托伐他汀;通过对比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以突出阿托伐他汀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完成治疗后,在LVEF水平方面,同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升高程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VEDD以及LVESD方面,同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准备实施临床治疗前,在血浆NT-proBNP水平方面,同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在血浆NT-proBNP水平方面,同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治疗药物选择阿托伐他汀,可以将患者的心功能显著改善,最终显著提高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3.00.02
对于无症状心衰患者,其LVEE水平通常小于50%,未表现出显著的心力衰竭症状,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此类患者表现出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未给予充分重视,最终往往会表现出有症状心衰的情况。对于此种疾病需要做到早期治疗,将患者心衰症状的严重进行有效缓解,防止表现出不可逆损害的现象[1]。为了探讨采用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采用阿托伐他汀对观察组56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程度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62.52±9.73)岁;疾病病程9个月~12年,平均病程(5.71±3.29)年;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62.69±9.82)岁;疾病病程10个月~12年,平均病程(5.79±3.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以及利尿剂等实施疾病治疗[2]。观察组患者除选择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之外,配合选择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10~40 mg/次,1次/d,治疗疗程为12个月[3]。在对所有患者进行疾病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展开疾病随访,要求患者在固定时间于医院进行血浆检查以及实施心功能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完成治疗后,在LVEF水平方面,同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升高程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VEDD以及LVESD方面,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
准备实施临床治疗前,在血浆NT-proBNP水平方面,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在血浆NT-proBNP水平方面,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表现出的疾病死亡率较高。对于无症状心衰患者,通常会导致忽视自身所患疾病,从而对疾病的临床治疗造成了耽误,最终往往会表现出有症状心力衰竭的情况,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对于无症状心衰患者,临床对其实施早期诊断以及治疗,针对患者的疾病发展可以进行有效延缓,将预后质量有效改善[4]。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同正常人比较,其血浆BNP水平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升高,对此通过对NT-proBN浓度进行判断,针对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可以进行有效反映。此外通过对LVEF水平、LVESD水平以及LVEDD水平进行判断,针对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可以进行有效放映。阿托伐他汀作为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以将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载脂蛋白进行有效降低,避免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5]。此外其针对RASS对神经内分泌调节可以进行有效抑制,可以将心肌细胞复制以及蛋白合成有效减少,针对心肌重构进行有效抑制以及逆转,将患者的心室功能进行有效改善。此外其可以将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有效增加,针对一氧化氮的分泌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将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对于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临床选择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在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以及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方面,疗效确切,避免出现无症状心衰的情况,将预后质量显著提高,最终将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疾病死亡率显著降低。
参考文献
[1] 吕晓伟.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评价[J].北方药学,2015(01):71-72.
[2] 禤惠连.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7):116-118.
[3] 郑 华,孔庆海,刘梦婷.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5(12):75.
[4] 山菊鸣.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4):28-29.
[5] 李洪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疗效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03):121-122.
本文编辑: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