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2016-11-29苏建生
苏建生
所谓优化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效益;就是要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因素更科学、更完美地组合起来,达到一种教学上的最佳境界。本文依托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优化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谈若干看法。
1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现代教育家认为,师生问的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中职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对数学课存在抵触情绪,如果教师采用权威说教或放任自流的教学方式会对中职生学习数学产生不良的影响。只有在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求知。数学教师要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鼓励学生,采用多表扬少批评的教育策略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喜欢上数学。
如上课前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弹性的教学方案,课堂上教师应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讨论、交流与合作,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反应,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为学生补缺补漏。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对学生寄予一种真诚的期待,引导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注重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数学密切相关。课标课程实施后的数学教材,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数学的实用性,比以前的教材更贴近生活,更突出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提高应用能力。这意味着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知识点或单元知识体系中的“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要尽量联系实际,教会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如,在讲解《函数的单调性》时,笔者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视频中的旅游车随着山势不断起伏一上山、下坡。视频中的片段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其实这正是函数的单调性在图象上的反映,随后的讲解学生听得分认真,水到渠成地完成了从数据上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的学习。接着笔者又让学生观看最近股市行情中几种股票的走势图,让学生去分析哪段时问上升,哪段时间下降。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回答,他们亲身体会到了《函数的单调性》并不单调,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巧妙地把教学内容附着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架起了知识与应用的桥梁,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创新。
3构建数学教学体系,突出中职数学的功能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中职数学教学要突出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通过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改革常规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1以专业需要为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中职学校开设了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专业和课程,而不同专业对数学的要求又有所差别。这就要求在中职数学课教学中,一定要依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对数学知识进行必要的整合与迁移,使教学内容与相关专业相适应,以便更好地为专业发展服务,使学生在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认识到学好数学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现行中职数学教材采用的是代数、几何混合编排体系,这与笔者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机械专业一般在中职一年级上学期就安排了《机械制图》课,课程要求学生学会看图、识图、绘图甚至按图样加工工件,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立体感。然而培养学生空问想象能力的立体几何却安排在教材第一册的最后一章,学生由于缺乏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学习《机械制图》感到较为吃力。这就必然地数学教师必须加强与专业教师之问的沟通,了解学生专业课的学习状况,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精心选择并适当调整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构建以专业需要为目标的数学教学体系。
3.2挖掘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打破学科之间的本位主义,主动挖掘数学与专业知识问的内在联系,填补数学教材中专业知识的短缺。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数学课与专业课之间是密切相关的,这样学生既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用途,又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选取与专业课相关的例题、习题进行讲解。
如,财会专业可联系利息、分期付款、方程的应用、市场统计、成本、折扣、利润等问题进行讲解。在上《等差数列应用举例》这节课时,笔者结合财会专业的特点设计了一节活动课——探究有关购房还贷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把学生分成3个调查小组,小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好活动方案。我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房贷的资料并利用周末到银行、购房家庭了解有关房贷的相关政策及利率问题,小组成员将调查活动后取得的成果进行交流整理,形成书面材料,在活动课上各小组汇报制订的还款计划,并讨论出最佳的还贷方案。通过这节课,学生既了解到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同时提高了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使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真正接轨,达到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目的。
4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动手实践与其他数学学习方式的结合能够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学习数学原理提供帮助。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如,教学《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时,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熟悉的立体图形,并根据想象利用不同的图形构造生活实景,最后学生们总结、交流对立体图形的感受。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背景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开始,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数学活动,逐步形成对空间与图形的认识,培养了观察、比较、概括和探究等能力。
再如在教学《概率》时,笔者让学生玩“博饼”游戏——闽南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学生积极性很高,主动参与探究,笔者通过游戏引出“随机事件”“概率”等概念和“频率”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过程做到了“寓知识于游戏,化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们通过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等过程,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了积极的科学态度。
5组织学生分层互动、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由于中职生的基础差异较大,如果教师仍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分层互动、合作学习”的模式,即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促使人人成功。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做到教学目标分层、练习分层、评估分层。教师要通过观察,了解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状况、特长爱好与家庭环境,将学生按学习基础和心理特点进行分组,形成若干个学习小群体。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分出“基本题”、“中等题”、“提高题”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完成。对于个别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题目,通过“开小灶”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分层互动、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而且能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和进步。由于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帮扶,许多同学扭转了“畏数”心理,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中职数学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勇于实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