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
2016-11-29黄彪
黄彪
【关键词】留守儿童 社会适应 自我抗挫 自我调节 自我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46-02
加强留守儿童教育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事关社会和谐、教育发展的长期任务。我校地处农村,有将近6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因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成为我校的工作重点。“十一五”期间,我校完成了省立项课题《小学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在研究中积累了宝贵经验,获得了一些典型的个案,许多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得到了辅导,问题行为得到了矫正,学习上得到了帮扶,生活幸福指数在逐渐增加。但受益的留守儿童数量较少,针对性不强,其中的很多问题学校单方面难以解决。长时间围绕问题进行研究,儿童不开心,教师很烦心,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本身表现被动,只是研究者一头热,很多问题表面上看似已经解决,实际上只是扬汤止沸。
于是,我们转换了研究视角,一方面进一步对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矫正,另一方面遴选出留守儿童中的优秀对象进行研究,以期从他们身上找到路径,获得方法。为此,我们在“十二五”期间申报了市立项课题“小学优秀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在研究中,我们欣喜地发现,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儿童早期体现得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在行为习惯、生活能力、人际交往等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但这种影响具有短时性,随着留守儿童年龄的增长与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家庭所带来的心理影响会逐渐减弱,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与外界援助得以缓解和消除。与其让留守儿童被动地受制于问题,不如引导留守儿童正视现状,积极地适应环境。作为学校,培养和发展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促进其当下健康成长、未来持续发展的应然要求。
一、学校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分析
为清楚地了解学校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根据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不同情况,我们将全校667名留守儿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由父亲或母亲单方监护的儿童;二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隔代监护的儿童;三是由其他人代为监护的寄养儿童。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又将留守儿童分成了一般留守儿童和优秀留守儿童两类。通过自编问卷和儿童自尊量表,就家庭环境适应状况、学习状态、人际关系状况和自尊状况对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并通过访谈对若干个案进行分析,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了解了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结果表明,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问题:家庭认同度低,学习自觉性差,孤僻脆弱,与同伴关系失调,自控能力不强,成就感低。在对比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总体上单亲监护优于隔代监护,寄养的留守儿童状况最让人忧愁。而近90%的优秀留守儿童能深切理解父母的不易和家庭的困境,学习自觉、成绩优异、积极向上、乐于助人、懂得感恩,表现出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是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具有较高的威信。他们的家庭监护人大多文化层次较高。本研究认为,留守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出现尽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却是可以解决的,解决好这个问题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至关重要。当前背景下,学校应充当主力军,在策略上要加强对留守儿童个体的认识指引,突出对留守儿童个体的内在驱动,落实对留守儿童家庭监护水平的科学指导,唤起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关注,协调并发挥好多方面力量促进留守儿童适应、融入社会,在社会中主动发展自我。
二、学校培养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
(一)鼓励孩子正视家庭现状,提高自我抗挫能力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家庭的变故无法改变和掌控,也不能成熟地对这样的事实作出客观的判断,需要从心理上予以鼓励和疏导。而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忽视了这点,学校应当主动担责。第一,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地看待家庭现状。在留守儿童对家庭环境变化的适应阶段,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孩子直面这种变化,挖掘变化背后的合理因素和教育资源,形成正确的认知,培养孩子良好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如开展以“爸爸妈妈,我懂你”为主题的习作课,让留守儿童交流探讨父母的辛劳,体谅父母的苦衷,并从中得到正能量。第二,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地应对家庭现状。留守儿童家庭的特殊情况是其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挫折,挫折通常不是应激和冲突本身所造成的,它具有双重性,关键在于个体对挫折的看法和应对的办法,积极的应对可以帮助个体形成内驱力,提高留守儿童的抗挫能力。学校要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挫折,鼓励他们寻找路径调适挫折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如通过经常性个别交流为孩子鼓劲,通过“我是小主人,我能行”等微型德育课导行,提高留守儿童自我抗挫能力。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优秀留守儿童家庭都经常间接或直接地对孩子进行思想渗透和方法指导,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不仅赢得了孩子的理解,还增强了孩子的独立意识。
(二)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变化,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缺失主要是由家庭成员变化引起的,即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发生了变化。虽然亲子关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缺或断裂,但家庭功能的发挥不会完全受到影响,可以通过角色替代来完成,替代的效度如何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支持,尤其在心理层面需要教师进行专业的疏导。首先,种棵“心情树”,时常关注儿童。留守儿童心理上对父母是有依赖的,在情绪低落时表现得尤为强烈,时刻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至关重要。学校可在班级里种上“心情树”,用“笑脸”和“哭脸”代表心情,让孩子们每天进班将“笑脸”或“哭脸”挂上心情树,一方面引发大家关注,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心理自测能力和表达习惯。其次,建个“倾诉站”,及时关爱儿童。调查发现,多数留守儿童在遇到烦恼时,都渴望向同伴朋友倾诉,更期盼父母或老师的主动关爱。每个班级建个QQ群或微信群,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倾诉对象,教师可以教给孩子心理保健的方法,还可以发挥教师的媒介作用,创设亲子沟通的机会,缓解孩子因为环境改变带来的心理变化,帮助孩子自我调整。最后,办个“亲子节”,定期“慰藉”儿童。除了常态的远距离交流,学校可每学期举办一次带有竞争性的亲子活动,要求远在外地的父母参加,让孩子活动前有所期盼,活动中培养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活动后能有持续的情绪延展。研究表明,定期集中举行亲子活动,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参与度和参与面都较高。经常与孩子互动的留守儿童心理状态明显较好,在待人处事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发挥优秀个案引领作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仅仅引导儿童正确认识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对儿童不良心理进行调节,只是治标不治本。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自信和自尊在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学生必须的“心理营养”,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免疫系统”,这种“心理免疫系统”对留守儿童成长尤为重要。留守儿童只有充满自信,才能发挥内在能量,主动寻求生活和学习上的进步与发展。首先,学校要创造机会,让留守儿童发现自我。鼓励他们参加校运会、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与个性,获得成就感。其次,学校要树立榜样,让留守儿童赶有目标。利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平台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留守儿童的先进事迹,通过结对子、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激励留守儿童找差距与方向,积极进取。最后,家校互动,提高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水平。积极宣传优秀留守儿童家庭中的好经验,对家长进行广泛培训与指导,促使留守儿童家长提高监护水平,为留守儿童的自我发展提供保障。
注:本文系“十二五”青年专项课题“小学优秀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成果之一。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