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全民健身教练员培养的“最大公约数”
2016-11-29刘兵
刘 兵
(上海体育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8)
探寻全民健身教练员培养的“最大公约数”
刘 兵
(上海体育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8)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只有全民健康,才真正实现健康中国。作为实现全民健康重要的“二传手”,全民健身教练员的作用无法替代。在分析当前我国全民健身教练员培养存在的结构性、供给性和资质性等矛盾与问题之后,从社会层面教练员培养路径“最大公约数”的角度,提出加快协会改革顶层设计、社会群体广泛参与、提高全面健身教练员的地位、实现草根教练员培养全国资质的统一性等措施。
健康中国;全民健身;教练员;培养群体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论坛上,笔者作为论坛嘉宾与前世界足球小姐孙雯、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副主任席晓华等,畅谈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经验、问题与措施。论坛直面的一个重要问题聚焦在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快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青少年体育发展专业化、标准化建设的推进与教练员的数量和质量息息相关。目前已达成的共识是:教练员的培养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培养口径需要不断拓宽,培养路径的顶层设计需要改革。但在复杂的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多方利益的博弈下,教练员改革“如何改”并未形成清晰的线路图。实际上,不仅是青少年教练员培养进程滞后,在全民健身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对专业教练员的需求极其旺盛。
自2014年上海市民大联赛首次开设射箭项目以来,射箭项目凭借其趣味性和易普及性迅速激起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社会对专业射箭教练员指导的需求也呈井喷之势,但教练员资源的稀缺导致社会需求与教练员供给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在教练员供给无法跟上社会需求的背景下,上海市射箭协会于2015年着手射箭草根教练员的培养,推出“上海市大众射箭草根教练计划”,通过培训、学习和考核,合格者获得由上海市射箭协会颁发的射箭三级教练员证书。该证书资质的授予,不仅在挖掘青少年射箭优秀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教练员供给侧如果不改革,不追求培养方式和路径的“最大公约数”,那么老百姓享有全民健身的红利永远是一句空话。教练员培养步伐跟不上,其危害不仅是限制了青少年体育的发展,而且可能导致整个社会无法科学传播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科学的体育方法。继射箭草根教练员培养取得巨大社会效应之后,上海市体育局又开始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培养路径方面的创新,面向社会开展E级“草根教练”资质培训,让那些对足球有热心的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等参与到校园足球普及中来,形成一支由社会力量组成的足球师资储备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练员考级制度,挑选更多、更好的足球教练员。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针对全民健身普及的新常态,巨大的教练员师资力量缺口在短时间内很难一步到位;与此同时,全民健身教练员不但要多,而且要优。除了加大教练员的选拔、培训力度外,通过严格考核和完善激励机制,让更多的人实现依托教练员岗位服务社会的梦想,还需采取更多的创新手段。
日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规划纲要》提出只有全民健康,才能真正实现健康中国,全民健康在健康中国实施中的作用就是要做到主动健康、积极健康,并且实现生命全周期、人群全覆盖和过程全干预。《规划纲要》中还提出到2030年,我国将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如果按照全国人口14亿人计算,未来15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将达到322万人。截至2014年7月,我国已有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147万名,基本实现每千人1名,但离2030年322万的规模要求尚差175万名。这就要求未来若干年必须拓宽全民健身教练员的培养路径,并实现培养质量的提高。
基于此,在健康中国理念指导下,实现教练员培养、功能与作用的“最大公约数”,借助国际视野探索我国全民健身教练员培养路径,意义十分重大。当然,探讨全民健身教练员培养路径的一个现实前提是我国当前的社会教练员培养体系到底有什么问题?已经产生了哪些影响?
1 我国社会体育教练员培养路径与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教练员结构性矛盾——全民健身教练员培养的核心问题
《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青少年、妇女、老年人、职业群体、残疾人等群体共同构成健康中国群体。由此可见,全民健身的群体对象横跨整个生命周期。这些不同对象群体的需求要求教练员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现实的困难是当前我国全民健身教练员数量较少,且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结构不合理。我国从1993年开始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从形式上来说,相当于培养了全民健身的教练员。在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一定时间的基础上,只要他们能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就能成为三级社会体育教练员;然后随着运动技能的提升和服务时间的增加,逐步升级。但对掌握哪些群体需要的运动技能、指导员群体结构特征有什么要求等,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和要求,导致目前我国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六成以上是老年人,主要指导老年人的体育活动。这种结构性的不均衡,导致全民健身功能效应的“最大公约数”面临诸多困难。
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结构上的合理规划与布局是满足不同群体体育需求的重要举措。德国等大多数欧洲国家就是根据不同群体规划和布局全民健身俱乐部,依据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对教练员进行培训与考核,从而做到区别对待。如针对残疾人俱乐部,教练员除了懂得科学传授运动技能外,还要依据残疾人特征把心理训练与运动技能结合起来,培养残疾人乐观的生活态度;青少年俱乐部主要培养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的习惯和能力等。最重要的是,尽管不同俱乐部打上不同群体需求的色彩,但教练员的适应面相当广泛,因为他们都获得国家单项运动协会的执教资质,只是针对不同群体稍加学习适合该群体的身体心理特征的方法即可,这样就从结构上解决了教练员“最大公约数”的问题。如何响应不同群体的体育需求,在健康中国视角下,必须要作出回应。因此,除了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转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外,应疏通社会大众参与全民健身教练员资质的申请渠道,弥补现有教练员“最大公约数”的不足。
1.2 供给矛盾——全民健身教练员培养路径的现实尴尬
全民健身教练员既然存在“最大公约数”的结构性需求矛盾,那就势必要回答谁对这种需求矛盾进行协调?教练员供给应来自何方?
日本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路径具有鲜明的特色。原先由日本文部省和日本体育协会共同管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模式中,文部省主管青少年体育指导员调配,日本体育协会主抓社会体育指导员调配,但由于青少年和社会群体间存在人员交叉,造成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不畅,协商后决定由日本体育协会统一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按照不同群体的体育需求派出相应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有针对的指导,从而满足多元性的需求。
美国的社会体育教练员供给更具科学性。在美国,单项运动协会是管理社会体育的职能部门,协会具有非常高的社会认同感和专业水准。任何人都可以申请成为社会体育教练员,但必须通过专业运动协会的认证。因此,美国社会体育教练员的供给通道非常通畅,但获得资质却并不容易。
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请也是开放的,但参与社会体育服务的积极性总体不高,或者说不合理。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社会体育指导更多是靠热情和奉献去实现,缺乏参与社会体育工作应有的激励措施;二是老年体育指导员占六成以上,中青年群体参与比例较低,尽管他们有愿望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但因为吸引力不够,加之工作繁忙,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不同群体体育需求的社会指导无法匹配,尤其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的指导员数量较少,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招募时需带有一定年龄特征的倾向性;四是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缺乏中青年喜爱的运动项目,如户外、山地、水上等运动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青年进入社会体育指导员行列;五是大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性仍有质疑,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身份理解存有偏差,往往认为只要有兴趣和服务热情就可以加入,其实这与职业教练员相去甚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多元群体的广泛参与。
1.3 资质矛盾——全民健身教练员执教范围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尽管上海市部分体育运动协会对民众热情度较高的运动项目放开草根教练的准入门槛,自行设立相应的教练等级,并赋予相对专业的教练员称号,以区别于社区中体育服务的老年体育指导员和专业教练员。但草根教练的称号毕竟是新增设的,与国际单项协会颁发的执教教练资格证书有较大的社会信任差距。例如,持有该证书的全民健身教练员在多大范围内可以执教?持证上岗的全民健身教练员能不能进入中小学校指导训练?草根教练员的专业程度和教学能力到底符不符合社会要求?持有证书的草根教练员进行社会性或商业性办班符不符合教练资质要求?由协会颁发草根教练员证书会不会与其他部门颁发的草根教练证书(如教育部门等)发生冲突等系列问题。
国际上,全民健身教练员证书的颁发通常来源于2个渠道:一是由国际或区域性单项运动协会颁发,协会对教练员获得资质的培训有严格的要求,当然相应的教练员人数较少,获得证书者大多从事职业体育和相对专业的运动项目的教练员工作;二是由某国的体育运动协会颁发,教练员证书具有国家范围内的标准资质认证,至少在本国范围内被认可。这类教练员数量相对较多,也比较符合本国体育发展的国情。目前很多国家运动协会所颁发的教练员证书也被推广至其他国家使用,旨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运动项目,如跆拳道、空手道、瑜伽、体适能等。
2 我国全民健身教练员培养路径的解决方案
2.1 加快体育运动协会改革的顶层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运动协会隶属于体育行政部门,即使形式上独立了,仍摆脱不了主要为竞技体育服务的思想,缺少协会职能应有的独立性、社会性和广泛性。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协会改革在顶层设计上要积极推进协会职能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购买服务方式扩大体育协会的社会影响与交融,做好接管政府体育服务的专业“搬运工”。政府仅从制度、规范和法律层面对其进行监管。综观全球体育发展,体育人口发达国家普遍拥有影响力广泛的单项运动协会,这些运动协会完全独立履行项目的培训、推广和资质认证,承接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定期发布该运动项目不同群体参与人数、社会需求和大众消费情况,为政府体育决策提供依据。
可见,顶层设计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赋予单项运动协会多大的决策权力,同时单项运动协会的社会化程度有多高,承接社会服务的能力有多强亦是评判的标准。当然,政府设计出能有效监管和评估单项运动协会工作绩效的措施、制度和办法,让单项体育协会发展既充满活力又不失持续发展动力,同样非常关键。
2.2 促进社会群体广泛参与社会体育治理
社会体育治理重在参与群体的广泛性。目前我国的非营利体育组织较少,尤其是专业性较强、有领导能力且全面开展社会体育各项活动的非营利体育组织少之又少。由于非营利性体育组织数量缺乏,在吸引、发动和推进全民健身教练员工作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从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来源构成看,参与者良莠不齐,体育指导员素养总体不高,且分布很不均匀,年龄结构不尽合理。
调查表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活力会影响群体的体育参与情况。这种活力既表现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激情,也表现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性、可沟通与交流、幽默和趣味性等。在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普遍偏大、退役运动员和转型教练员参与社会体育指导人数偏少的情况下,发挥高校学生群体参与社会体育指导,既能改善全民健身教练员的结构性问题,对大学生个体来说,也是主动追求科学锻炼习惯、肩负社会责任的应然之路。况且,这些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能很自然地走进全民健身教练员的行列之中。因此,单项运动协会应着重调研在校大学生参与草根教练的热情和愿望,并为之提供培训和考级的方便措施。
2.3 提高全民健身教练员的地位
早在1993年,我国就开始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到目前已培养了约150万各类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会体育指导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仍应清楚地看到,社会各界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认识仍处在较低的层次,社会体育指导员所付出的努力和劳动与来自社会的尊重还不相称。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任务主要集中在传授项目技术和技能,对组织体育活动和赛事,尤其是群体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和赛事缺乏应有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并未通过大的体育活动事件传递给社会大众;二是体育主管部门和协会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的作用与地位宣传不够,没能很好地传递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在社会发展中的正能量。当然,从2015年开始,一年一度的体坛风云人物奖开始关注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王荣获得大众体育精神奖提名。尽管这是一个迟到的提名,但说明国家开始意识到该群体的重要性。
2.4 加快草根教练员培养并实现全国资质的统一性
目前上海、北京等个别城市开始设立了自己的草根教练培养计划。从实际效果看,社会参与群体热情高,草根教练计划的实施取得不错的效果,特别像射箭、轮滑、足球、篮球、攀岩等运动项目的草根教练,大多来自青年人群。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草根教练的星星之火远未成燎原之势,仍需国家的顶层设计来推动。可以借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成功案例,一方面把没有资质的草根教练纳入到资质范围内;另一方面,努力实现草根教练全国资质的统一性,构建出较为权威的全国草根教练员培养体系,颁发统一证书,全国通用。
我国一些运动项目爱好者由于无法取得国内教练资质,只能参与到其他国家教练体系(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教练考证体系是对外开放的)的考证之中。他们获得这些国家的教练资质后回到国内工作,业余时间从事草根教练工作。还有部分获得教练资质的国外留学生在中国进行执教,如笔者今年所带的德国和西班牙留学生,他们大多获得本国的教练员职业资质,一边读书一边在上海从事相关运动项目的社会教学工作,普遍受到社会欢迎。因此,从顶层设计上,重视我国各运动项目尤其是广受社会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草根教练员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加快培养速度,提高培养质量,还要以开放的姿态、便捷的措施和高效的服务影响社会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使其融入到草根教练的资质申请之中。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结构才能更趋合理,草根教练的奉献才会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尊重。
3 结束语
教练员“最大公约数”的实现,就是要努力消除社会群体参与草根教练资质申请的瓶颈与障碍,实现广泛参与的“开放式”准入,而不是有限个体的“有限进入”。唯如此,社会百姓的体育需求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才能得到真正落实。
[1]刘洋,王家宏,张宏杰.中德教练员岗位培训体制比较[J].体育学刊,2009,16(3):83-86
[2]汪旭楠,萨姆·霍克罗夫特.英国体育教练员网[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1,19(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