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篮球教练员的分工、职责与培养
2016-11-29陈国强
周 鹏,陈国强
(1.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2.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上海 200438)
美国大学篮球教练员的分工、职责与培养
周 鹏1,陈国强2
(1.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2.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上海 200438)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对美国大学篮球教练员的分工、职责与培养进行研究。发现:美国大学篮球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特点、训练时间等在训练和比赛中分工清晰、职责明确,再培训平台化、机制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
篮球教练员;分工;职责;培养
1 美国大学篮球概述
美国春田学院的奈·史密斯1891年发明了篮球,因此,篮球在美国体育运动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对其大学体育的目标是开发智力(engage the mind);印第安纳大学篮球队成立于1820年,5次(1940、1953、1976、1981、1987)获得NCAA冠军。美国大学篮球联赛办得红红火火,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遵守规则下的良性发展。
美国大学篮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特殊性。首先是学生年龄一般为18~22岁,其心智不如职业篮球运动员成熟。其次是学生的业余性,其训练时间不像职业球员那样长。参加NCAA比赛的球员都是在册全日制学生,且每学期课程不得少于12学分,学年成绩不能低于所在学校普通学生的平均成绩。业余性还表现在学生不能接受商业赞助。
2 大学篮球教练员作用探讨
教练员是美国竞技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奥委会的座右铭是:以单项协会为伙伴,以运动员为中心,以教练员为动力,以运动成绩为向导。作为大学篮球队的“中枢神经”,教练员是一个特殊群体。
美国大学篮球教练员分工保证了大学篮球的高水准,同时也为NBA和美国篮球运动的高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有若干美国大学篮球教练员的相关书籍被翻译成中文。如: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翻译了约翰·伍登撰写的《约翰·伍登的UCLA大学进攻战术体系——现代美国篮球进攻战术理论与方法解析》;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1)出版的《我相信你们》一书,是关于美国男子篮球队主教练“K教练”的故事,他曾在美国大学篮球队获得成功。
2.1 教练员的分工
目前美国大学篮球联赛有3个级别。以春田学院为例,其篮球队是D3(Division 3)级别的球队,主教练的身份是50%教练员(Coach)和50%教师(Teacher)。主教练在学校的角色首先是一名老师,然后才是一位教练员。实际上,第一级别(Division 1)的整个教练员体系和其他2个级别也差不多。第一级别联赛更具商业价值,被电视媒体关注和转播,运营更加成功。相对而言,第三级别学校球队的运动员水平略低,但这些球员对篮球及相关知识学习得更多一些,毕业后反倒更多地成为篮球教练员。
参加美国大学篮球联赛的球队都配备有主教练、助理教练和工作人员。总体来讲,主教练是球队的管理者,助理教练各有分工,包括防守教练、技术教练、各个位置的专职教练。以NCAA第三级别的春田学院篮球队为例,主教练是66岁的布洛克,另有4位助理教练。其中一位长期在春田学院篮球队工作,比主教练年龄还大,主要负责中锋脚步移动和手上动作。另外3位助教都是研究生,一位是来自中国的周鹏。周鹏在克服了最初的沟通障碍后,以协调者的身份出现,因为他是后卫出身,故协调后卫分工。另2位是技战术助理教练,主要与主教练协调,讨论训练课的具体内容、训练强度及每个时间段的练习内容等。
2.2 教练员的职责
教练员的职责可以分为训练职责和比赛职责。
美国大学篮球训练时间每周不能超过20 h,考虑到训练质量和内容,一般一次训练2 h。通常将2 h的训练课划分成若干个片段,如10 min一个片段,因此需要准备得很充分,训练内容之间的衔接很科学。可见,安排训练非常细致,不同教练员负责的内容、每组训练任务、要达到的目标等都必须明确。美国大学篮球的训练准备非常完善。在训练前的准备会上,教练组成员讨论后明确各教练的分工。具体而言,主教练是负责人、决策者;在技战术方面,助理教练是训练的执行者。
比赛是训练的一面镜子。每个赛季前,主教练会对助理教练进行分工。考虑到助理教练的流动性,主教练会组建新赛季的教练班子,然后对赛季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助理教练则各司其职,完成训练和比赛。
比赛中主教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临场指挥上。一般大学篮球队配备3名及以上的助理教练。以春田学院篮球队为例,比赛一般配备3名助理教练。其中,1人负责本队进攻点的统计,包括本方球员以什么方式投篮、是否投中、对方采取什么方式防守等。另1名助理教练统计球员的上场时间。主要是主力球员的上场时间,看其是否有足够的精力、体力继续比赛,目的是保持球队的高水平进攻性。第3名助理教练坐在主教练旁边,告诉主教练比赛中的一些最新情况,包括突发情况和临场状况,同时提出建议供主教练参考。可见,主教练和助理教练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通常,其他助理教练向主教练旁边的助理教练提出建议,再由其传达给主教练。如某位队员休息时间较长,可以再次上场,负责统计球员时间的助理教练会把意见传递给主教练。此外,比赛前主教练会做一些比赛攻略。如春田学院篮球队主教练把写有攻略的纸张放在西服内侧口袋中,纸张上写着可能遇到的比赛情况及应对措施。这样,比赛中一旦真的发生此类情况,他也能镇定自若,不会忙乱。比赛暂停时,主教练提出要求,这些要求由助理教练落实到球员。
2.3 教练员的培养
美国大学篮球教练一般都有篮球背景。从职业生涯发展看,主教练一般从志愿者教练(没有收入)开始,然后做助理教练,最后才是主教练。约翰·伍登从普渡大学毕业后,先到肯塔基州的一所高中执教,2年后回到印第安纳州北部的南本德(South Bend)执教于另一所高中,后来才执教知名的UCLA篮球队,并创造27年10次夺得NCAA总冠军的神话。现任春田学院篮球队主教练的布洛克成为主教练已经19年了,在美国的明尼苏达、德克萨斯和肯塔基州都曾担任过篮球教练员。他本科和硕士阶段都在春田学院度过,读硕士时做过助理教练。
美国大学篮球联赛3个不同级别球队对教练员的要求也略有区别。以第三级别的春田学院为例,教练员一般既做教练,又做老师,都要有硕士学位。相反,一些第一、第二级别的大学篮球教练则没有硕士学位要求,这些学校更看重教练员的运动背景和执教背景。
美国大学篮球教练员除具备篮球背景外,通常需要学习体育管理、心理学等专业课程,而学习体育教育专业的并不多。
美国大学篮球教练员培养的一个突出方面就是教练员的“再教育”。
美国有一个篮球教练员协会(NABC,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asketball Coaches),大学篮球3个级别的教练员都可以成为会员。由于春田学院在美国篮球发展中的特殊性及该校是美国篮球名人堂的所在地,因此,下一届主席很可能由该校主教练担任。春田学院教练员在这个教练员协会中往往担任一定职位,以表达对春田学院这所悠久体育传统学校的敬意。
教练员再培训主要是一个“Coach Clinic”项目。这是对教练员再教育的常态机制,大致等同于学习班或培训班、研讨班,是一个同行交流的平台。该培训会吸引全美各地教练员到一个地方集中学习,有的培训发证书,有的不发,能极大增加教练员的关系网(Connection),因此,美国大学篮球教练员的流动性很强。在这里,存在一定的师承关系、人脉资源、名校情结。以美国东部地区马萨诸塞州为例,每年大学篮球教练员集中在一起,邀请第一级别的教练员甚至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等NBA球队的教练员前来讲座,对大学篮球教练员的水平提升、增加与高级教练员接触的机会、扩大篮球圈人脉关系等都大有裨益。同时,通过人脉圈的拓展,大学篮球教练员能寻找更好的执教机会,甚至到职业篮球队执教。参加这些培训的费用低则150~180美元,高则1 000多美元,培训时间通常与大学、高中的招生季相结合,确保孩子入学去球队探访、试训时,大学篮球教练能给予指导。
美国大学篮球教练员经常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活动。为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发现、挖掘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和参与体育运动,NCAA每年都举办青少年训练营,指派顶尖教练员和体育明星从事训练营的训练工作。据统计,每年大约有1.1万名10~18岁的青少年参加训练营的培训。NCAA通过合作计划(Cosponsored Programs)使绝大部分10~16岁的参训青少年能免费参加,这使部分具有运动天赋但家庭收入较低的青少年也能享受同样的参训机会。这也是美国大学篮球教练员接触社会、反馈社会的常态性活动。
3 小 结
美国大学篮球是美国篮球强势的基石,而大学篮球教练员的整体高水准则是美国篮球长盛不衰的保障。美国大学篮球教练员的分工、职责和培训有一套成熟机制和体系:教练员分工清晰,职责明确,再培训项目机制化,以及与社会、社区互动常态化。在我国推进“三大球”项目的背景下,美国大学篮球教练员的分工、职责、再培训值得我国从业者借鉴和思考。
[1]池建.走近美国——竞技体育发展之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3
[2]池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97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十二五规划青年课题《中国高等院校篮球教练员队伍管理现状比较研究》(ELA13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