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19世纪德国民族主义教育思想视角浅析德国“欢迎文化”

2016-11-28贵琳张丽娜

文教资料 2016年22期

贵琳+张丽娜

摘    要: 难民危机是目前欧盟面临的主要问题,欧盟各国对此态度不一。与其他国家不同,德国倡导“欢迎文化”并在德国各地受到市民拥护。为什么德国能够出现“欢迎文化”?本文结合欧洲难民危机的时代背景,从19世纪德国民族主义教育思想出发,介绍了费希特等人的主要观点及这一思想影响下德国国民教育的发展,进而总结出德国国民教育的特点及对德国民众的影响,并试图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 欧洲难民危机    “欢迎文化”    “世界公民”    费希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国民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流动也变得日益频繁。在这一群体中,难民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个焦点。20世纪的难民最早产生于欧洲,同时欧洲是难民最主要的集中地。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大批来自于东欧和前苏联国家的难民涌入西欧各国。其结果造成原有难民还未得到及时妥善的安置,大批新的难民又不断产生,使得难民问题成为跨世纪的顽疾,也成为发达国家面临的一场挑战。难民问题一方面影响接受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影响着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国家政局的不稳定、经济发展的失衡、冲突与战争的时而发生、环境的日益恶化,导致数以百万的避难申请者选择了欧洲,尤其是西欧与北欧国家作为避难场所,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欧洲难民问题最终形成。

可以说,难民问题是欧洲近年来面临的主要问题,欧盟国家对难民问题的态度各不相同,如德国对难民敞开大门,倡导“欢迎文化”。笔者认为德国民众之所以有如此态度,与德国民族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国民教育有着密切联系。

二、德国“欢迎文化”

在难民涌入欧洲的2015年,“欢迎文化”(Willkommenskultur)一词入选了奥地利“年度词汇”,但目前仍很难找到这一概念的词源等相关研究资料,对其定义和内涵亦尚无定论。根据维基百科德语网站上的资料,这一概念有三层内涵:第一层,指政治家、企业、教育机构、运动协会与其他组织针对移民的积极态度;第二层,表达了希望移民被所有他们遇到的人欢迎的愿望;第三层,指能够促进他者产生对移民的积极态度及在现实生活中为移民的受欢迎感提供基础的所有措施的整体。这一说法显然模糊了所谓“新移民”和“老移民”的界限,而在德国政府负责处理移民与难民事务的专门机构德国移民局(BAMF)官方网站强调,“欢迎文化”仅面向所有合法新移民,“依赖于有吸引力的框架条件欢迎新移民并以认同的态度接纳他们进入社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认同文化”(Anerkennungskultur)一词越来越多地在公共话语中与“欢迎文化”同时出现,并称为“欢迎与认同文化”(Willkommens-und Anerkennungskultur),这一概念所面向的人群就更复杂,甚至包括女权主义者、少数民族、同性恋者、长期脱离就业市场的人和没有移民背景的来自闭塞内陆地区的本国人等。德国移民局依此将德国称为欢迎他者的“多元文化的接受社会”。

德国“欢迎文化”由来已久,在当下欧洲难民危机的背景下因其体现的德国式人文关怀再次引发世人关注,但我们更要追溯其深厚的历史传承,进一步深入德国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体察其对德国国民教育的发展进而对德国人“世界公民”和“民族国家公民”心态的深远影响。

三、德国民族主义教育思想与国民教育发展

(一)民族主义

德国由于其政治道路的独特性,其民族主义的形成也具有相应的独特性,民族主义概念最早由赫尔德于1774年提出。此后因为立场、观点和角度不同,以及民族主义自身有着一个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所以各派学者对民族主义的内涵一直争论不休。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思想状态,每个人对民族国家怀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的忠诚”。而埃里·凯杜里和厄内斯特·盖尔纳则将民族主义建构为一种学说或原则。我国出版的辞书中多将民族主义定义为资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上述观点各有侧重,但笔者更倾向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强调民族情感,认同民族文化,将民族价值位于首位。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政治、经济、思想背景和教育的发展,民族主义在西方国家得到传播。新建立的民族国家迫切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新一代公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感,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于是产生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二)费希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民族主义教育思想,是围绕以国家为中心、以民族与民族文化为至上而进行教育的一种思想,其理论根源为民族主义,其实践目标为教育的国家化、大众化。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兴起于18世纪的法国,并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费希特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他从精神入手,力图发掘出蕴藏与德意志传统、历史和语言中的民族精神,唤醒沉睡的德意志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其民族主义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

费希特认为普法战争普鲁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德意志民族精神颓废,道德败坏。因此提出实施教育是德意志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他致力于弘扬“理性王国”,而要建立这样的国家,一个民族首先必须获得文化素养,教育水准必须得到提高。费希特认为彻底改造现行的教育制度是使德意志民族延续下去的唯一办法。而新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激发民族感情,培养民族道德。在费希特看来,德意志民族只要恢复民族自信心,依靠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道德意志,振作精神,奋发图强,就必定能建立一个新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因而国家的根本任务不是保障公民权利,安排组织生产,建立国家机器,而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的道德品质,激发爱国之情。他指出:凭借新的教育,我们要将德国人塑造成一种共同体,这一共同体将使其所有个体成员受到相同的利益的鼓舞和激励。并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的目的是将精神融入对国家的热爱之中,因此民族国家是实施新教育的履行者。国家要兴办国民教育,将教育普及于全体国民。并主张把国家的收入集中投入民族教育事业。对于如何实施这种新教育,费希特主张采用裴斯泰洛齐教育法,正是由于费希特完善的国民教育理论支撑,普鲁士的国民教育得以领先于其他国家,进而推动德国19世纪末的快速发展。

19世纪德国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另一代表人物是第斯多惠,同费希特一样,第斯多惠同样提倡国家办学。与费希特“全民教育”相比,他提出的“全人教育”更有进步性,他批判德国狭隘的民族主义,认为在人们身上,爱人类精神与爱国精神应当密切结合起来,德国学校培养出来的不应是“真正的普鲁士人”,而应是人,是公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人的自由的发展,其民族教育思想在今天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德国国民教育

在民族主义教育思想主导下,德国学校历来特别注重德语教学,把德语当做国民思想和促成国家化的科目,尤其重视爱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因为公民身份的认同通过语言的一致来实现。一战后,魏玛共和国先后颁布《魏玛宪法》和《基础学校法》,作为国民教育制度法律基础。德国的义务教育又是一种“双轨制”的义务教育,也就是说一部分学生接受12年普遍义务教育,另一部分学生接受8年普遍义务教育,再接受4年职业义务教育。而到了纳粹时期,德国的学校教育全面倒退。各级学校教育的重点并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强调健康身体和品行训练,以使学生效忠于纳粹政府。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分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开始两个德国平行发展的时期。在东德,受前苏联的影响,学校实行统一学制以取代德国传统的双轨制结构。实施普及十年制中学义务教育和义务的职业教育训练。此后,东德的教育制度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教育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西德国民教育经过三个时期的发展,逐步完善,规定九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强调学制的双轨性应适合于高等劳动分工的德国社会结构,重视高级中学的选择职能,激发学生的天赋能力,使学生最终进入的学校更符合儿童的个性特点。两德统一后,国民教育以西德教育体制为主,并加速发展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实现了普及化。同时注重民主化改革,重视将学习者从教育对象变成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者自由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发展学习者个性。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民族主义教育思想体现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两种思潮,德国教育在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摒弃民族中心主义,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世界公民”与“民族国家公民”的统一,采取了多元化教育策略,重视国家公民的培养,一方面要求培养胸怀世界、理解他人的“世界公民”,一方面又要求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民族国家公民”。由此,人们不难理解德国社会在2015年至今的难民危机中做出与匈牙利、希腊等国形成鲜明对比的做法——倡导“欢迎文化”,而德国在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化解危机方面的努力也赢得世界的尊重。

四、小结与启示

德国社会倡导“欢迎文化”,虽然也存在少数极右翼势力针对难民的暴力排外行径,但人道主义的“欢迎文化”无疑占据了德国社会的主流。回到本文最初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在德国能够出现“欢迎文化”并被广大民众接受?这其中虽有对二战纳粹暴行的赎罪心理及国家政治经济需求方面的原因,但国民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国民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德国民众从小接受民族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国民教育,这令他们从很大程度上摒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具有能够尊重他人的立场和观点,能够关心他人,关心人类,追求平等,热爱和平,同时他们肩负德国的责任感,拥有融合其他民族的信心,这些正是德国国民教育追求“世界公民”与“民族国家公民”的统一的体现。德国民众已将自己定位于“世界公民”,他们的行为不单单代表德国民族,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欢迎文化”是其所接受的国民教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彭正梅.德国教育学概观:从启蒙运动到当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兆璟,王春梅.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荷]叶普·列尔森,著.骆海辉,周明圣,译.欧洲民族思想变迁一部文化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4年度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9世纪德国民族主义思想起源研究”(项目号:QW201423)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