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通变”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2016-11-28刘春芳李俊郭鹏妥静
刘春芳?李俊?郭鹏?妥静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文心雕龙》“通变”理论中继承与发展的内涵,对一些研究结果中将“通变”定位为“复古”思想的论调进行辨析,并探讨这一理论中所体现的继承与发展辩证统一思想。
关键词:文心雕龙;通变;继承
《文心雕龙》所阐述的理论,很多都涉及了文学创作的继承与发展,其中“通变”理论体现得最为突出,对后来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变”属于文学创作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刘勰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了各个时代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主题特点、文辞运用等方面的变化,并针对当时文坛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即文学创作如何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他提出,文学创作应坚持的规律是继承与发展,即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在发展引领下的继承,这一文学创作理论的辩证观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通变”理论中继承与发展内涵
六朝时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文坛上形式主义风气严重,过度地追求言语的对仗和辞藻的华丽,而且浮糜之风愈演愈烈;到齐梁时期发展到了极致,后世称为“六朝遗风”。刘勰生于这个时代,对文坛的不良风气感触很深,他认为当时的文风已经严重偏离了文学创作的规律,舍本逐末,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扭转,至此提出了“通变”说。
“通变”理论中的“通”,首先指文学外在的创作规律不变,如风格多样化、人文社会题材、文辞的流畅优美等。在刘勰看来,这四者是文学之“体”,文之体要“有常”。其次指文学创作内在规律的“有常”性,如“序志述时,其揆一也”,即文学通过文字艺术来表达情感、反映观点、映射现实社会,在这一点上要坚持创作原则,不能改变。“通变”中的“变”,指的是文学的外在形式不应是单一的,而应该与时俱进,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文明传承、表达的载体,要实现多样化、不拘一格。在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上,应避免空洞无物,而应做到形式与情感、观念与主张的统一。因其“不变”性,所以要做到对传统文学创作理念的传承;因其“应变”,所以要大胆进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通变”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是继承与创新的融合。
二、“通变”理论复古学说辨析
自刘勰所处的时代,就有人将其“通变”理论批驳为文学创作的“复古”。从《通变》的整体理论来研究刘勰对“竞今疏古”的批判,也许更为全面而客观。刘勰《通变》:“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这传达出了一体两面的思想,文章在体裁上要借鉴传统,但在形式和言辞上又要敢于创新。而“望今制奇,参古定法”,亦指要靠创新彰显文采,但在规律上要遵循传统。由此可知,刘勰反对“疏古”,但也不赞成“泥古”,要把参古与创新联结在一起。所谓的参古,指传承古代探索和积累的文学经验和规律,这是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但不是一成不变地模仿、拘泥于传统。另外,针对刘勰的“还宗经诰”说,有人认为就是倡导复古。对此,也不应妄下定论,而应客观考察其时代特征及思想本质。刘勰认为,当时文风过于夸饰、讲究形式,而真正的美是质朴、自然、不加修饰、顺应天道,而天道应是“至简”的。古代的经典之作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而当时的文风则偏离了质朴自然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还宗经诰”正是针对时弊的一剂良药。刘勰提出来的另一个理论是“欲变今必先法古”,这也给复古说提供了口实,但综合其学说体系,其本意也不在复古。
刘勰曾说,历史名家如司马相如、枚乘等人的文章,之所以成为传世典范,最重要的是他们传承了传统的“不变之文”,同时又能够明了“常变之理”,这才是“通变”的真正含义。由此可见,“还宗经诰”并不是“借古非今”,而是主张传承传统的优秀文风,改善当时的文风,具有很强的时代针对性,也具有传于后世的普遍价值。当然,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思想来讲,刘勰无疑也具有时代局限性。如“厚古薄今”论,他认为古代的经典是文学发展的极致,越往后越偏离文学真理,文学发展在本质上仍要沿袭传统的规律,其“弥近弥淡”说就有所偏颇。但是,衡量古代文学理论家,不能以现代的眼光来判断,其不可避免地受理论环境、传统的约束,而且这种思想也不能代表刘勰思想的主旋律。
三、“通变”理论中传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在我国文学理论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文学创作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并且体现出辩证统一的思想。在研究历代文学创作特点的基础上,他提出文学创作“日新其业”,从历史观的角度诠释了文学发展的宏观规律。他将“名理有常”与“资于故实”、“通变无方”与“酌于新声”、“凭情会通”与“负气适变”、“质”与“文”“雅”与“俗”相提并论,表达出传承与发展是文学发展规律的一体两面,体现出可贵、朴实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关于对文学传统的传承,刘勰认为,在文学创作规律中有恒定不变的因素,在文体上“名理相因”“文体有常”,基本的文体及其特点相对稳定,如四言诗强调雅润,五言诗要清丽,赋则要义雅词丽等。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对此不能有所混淆,如颂体与诗赋在形式上虽然接近,但颂体的内容以褒义为主,要遵循辞彩和雅正,但不可过于艳丽和浮糜。他还举例,《西巡颂》和《北征颂》赞美过度,有损体制;《上林颂》和《文成颂》则过于追求辞藻,也不符合雅正的要求。古代文章的文体很多,但各有其特征与要求,不可模糊了界限,要使它们在各自的空间内得以发展。
与其传承理念相比,“通变”理念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创新与发展。刘勰认为,“言辞气力”就不需墨守成规,而要勇于创新。如在诗歌创作中,虽然有“诗言志”的要求,但是作者才之庸俊、气之刚柔、学之浅深、习之雅郑、性情所铄,所以他们用于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形式也必然有所不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辞采、文气也各有所不同。这是文学创作发展变化的原因,也是文学作品个性化魅力之所在。从历史视角来衡量文学创作的发展,刘勰认为,创新也是重要因素。他主张在文辞气力方面要创新,不仅要“采故实于前代”,还要“观通变于当今”;不仅要“刚柔以立本”,还要“变通以趋时”;不仅要“立本有体”,还应“意或偏长”。
在刘勰的“通变”理论中,“通”与“变”并不孤立,更不对立,而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发展,通过发展来传承优秀传统,其“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等论说,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四、结语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通变”理论,针对当时文坛盛行的浮糜之风,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是重要内容。虽然刘勰的理论有时代局限性,但其相关理论的提出有一定的针对性,不是一味复古,而是更侧重于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在“通变”理论中,继承与发展并不对立,也不是孤立的发展,而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这使“通变”理论有了跨越时代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佀同壮.《文心雕龙》“通变”论的文化归途[J].文艺评论,2012(12):33-39.
[2] 张翰.从《文心雕龙·通变》看刘勰的文学发展观和创作论[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