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的三大整合效应
2016-11-28边水燕葛莉
边水燕?葛莉
摘 要:本文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专题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具吸引力的原因,即专题教学具有三大整合效应。同时,围绕什么是思政课专题教学的三大整合效应,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三大整合效应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思政课;专题教学;整合效应
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已实施专题教学改革,专题教学现在之所以大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能有效实现三大整合。
一、思政课专题教学可有效整合教师资源,实现教师资源优势互补
思政课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思政课教师虽各有不同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但一门课程通常由一位教师通盘讲到底,再加上教师受研究范围限制,致使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不利于教师充分发挥其特长。若教师疲于备课的话,更难把时间集中用于提高教学水平上。专题教学对教师资源的整合就是发挥教师的长处,让他们讲授各自擅长的领域,集中精力准备部分专题的教学内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现于教学内容中,体现自己的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同时,在对教师资源的整合中,不同教师通过有效分工合作,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而且可以节约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实现科研和教学的良性互动。这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大有益处。
二、思政课专题教学可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思政课专题教学可有效整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以专题为单位的知识系统。思政课所涉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历史、法律、道德、外交、国防、党建等方面,知识点众多。但经过中学的学习,大学生一般对思政课的很多知识点已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全部知识点进行全盘讲授不仅课时不允许,还可能跟中学的课程内容有重复。如果对讲授的内容只是泛泛而谈,对学生也缺乏吸引力。为了避免重复,同时满足学生对知识深度探索的需求,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专题教学的内容整合是在基于教材基础上打破原有教材体系,形成专题。确定专题及专题顺序需要做到“三合一”:第一,需要认真研究教材,消化教材,掌握精髓,提炼出重点和难点,各个专题的设计要体现独立性和逻辑性。其次,要了解学生,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基础、思想实际等来设计专题,关注和解决学生思想和理论困惑,从而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三,专题设计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选择社会热点和焦点,指导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实际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增强专题教学的现实性。专题教学强调授课知识的相关度、整合度和扩展度,教师通过专题进行知识的系统梳理,为学生在短期内搭建知识框架、整合学科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思政课专题教学可有效整合多种教学手段,实现生动活泼的教学
东北大学在思政课专题教学改革中曾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征求学生对专题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很多学生期待教师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所以,提高专题教学的质量必须要整合多种教学手段,专题式教学决不能简单等同于专题讲授。除了专题讲授外,还有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问题导入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境教学、讨论式教学、原著导读教学、实践教学等。无论选择哪些教学手段,都要注意以下原则:首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不同的专题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同一专题也可采取几种教学手段。要考虑专题内容的需要、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理论基础等具体情况,探索出具体实用的教学方法,不可绝对化、教条化。其次,以服务学生为宗旨。教学手段是用以辅助教学,服务学生,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教师就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最后,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专题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大学生已经有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有参与教学的愿望,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要构建师生的互动机制。无论选择哪种教学手段,都要注意给学生更多参与、表现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总之,专题教学能有效整合教师资源、教学内容、各种教学手段,既符合思政课的课程要求,又能够发挥不同教师的特长,也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得到教师和学生双重认同,这在情理之中。
参考文献:
[1]李忠军.夯实专题教学环节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基础地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5(21)
[2]孟祥鹏.对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