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英世界一流高校智库成果调查分析*

2016-11-28毕长泉孙会清秦荣环

图书馆 2016年9期
关键词:知识库出版物智库

毕长泉 曹 健 孙会清 秦荣环

(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 河北唐山 063009)

·国外图书馆·

美英世界一流高校智库成果调查分析*

毕长泉 曹 健 孙会清 秦荣环

(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 河北唐山 063009)

文章通过网络调研法对十所美国和英国代表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智库成果的类型、内容体系和可获得性等三方面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分析,总结出以下对我国高校智库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做法:一是重视向公众进行自身研究成果的推广、宣传和利用;二是积极开发多种易于为决策者和公众群体理解和接受的成果类型;三是高校图书馆应通过构建机构知识库实现对智库成果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

高校智库 美国 英国 智库成果

教育部于2014年2月10日印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要求“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以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抓手,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级智库”[1]。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推动高校智库发展完善”、“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和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推动高校智力服务能力整体提升”[2]。

宾夕法尼亚大学James G.Mc Gann博士主持的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TTCSP)自2007年开始发布一年一度的《全球智库报告》(Global Go To Think Tanks Index Report),在该报告中将高校智库解释为大学的政策研究中心[3]。有学者估计,目前我国大学拥有约700-800家可以称为“智库”的研究机构[4]。中国已经初步形成官方智库、民间智库、高校智库“三分天下”的格局[5]。《全球智库报告》自2010年增设了“最佳高校智库(Best University Affiliated Think Tank) ”排名表,该表显示2010年至2015年中国高校智库进入“最佳高校智库”的数量分别是0所(Top25)、2所(Top30)、2所(Top40)、2所(Top40)、5所(Top45)、6所(Top88)[3, 6-10]。以上数字显示,我国高校智库进入世界前列的数量还寥寥无几,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还较弱,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全球智库报告》中对各类型全球最佳智库的提名遴选和名次排列的衡量标准除了包括智库领导人水平、智库员工水平、智库的财政和人事管理能力、智库的学术和科研能力等因素之外,还包括智库对学术界、决策者和大众的影响能力以及智库的成果产出能力等[3]。其中,智库的成果产出能力是决定智库学术科研能力和智库影响力的基础,因为智库学术科研能力和智库影响力都要以智库产出成果为前提和依据。智库项目通过完成并产生大量的智库成果向社会推广和发布,以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形态,影响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11]。智库专家通过发行专著、撰写报纸文章等形式发表研究成果影响学界同仁,传播学术思想,倡导理论创新,从而产生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12]。一方面智库将成果作为影响政府和公众的重要渠道,通过书籍、研究报告和论文的传播,各利益集团可以了解其研究领域和研究重点,形成自己的政治倾向;另一方面智库是同行通过获取智库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研究时的重要参考[13]。智库成果本身也是很好的信息资源,对智库开展相同或相关问题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14]。

智库成果的主要形式是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研究报告、简报等出版物,是体现智库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准。由于出版物属于正式信息交流产品,具有可靠性、权威性、系统性、可保存性和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因而具有重要的收集、保存和利用价值。《全球智库报告》将出版物的质量、数量和可获得性作为衡量智库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3,9-10]。

1 十所美英世界一流高校智库成果调查

本文以2015年度《全球智库报告》表39“最佳高校智库”为依据,按照排名顺序的先后选取十所(其中美国五所、英国五所)代表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智库,通过访问官方网站对智库成果的类型、内容体系、可获得性等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汇总为表1。

表1 十所美英世界一流高校智库成果调查[15-24]

2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IDS),University of Sussex)http://www.ids.ac.uk/主页“出版物(Publications)”板块图书专著、期刊论文、研究和案例报告、工作文件、政策简报等形成按照出版类型划分的分类浏览体系,同时提供由作者、出版物类型、研究主题、国家或区域、项目名称等不同入口的检索体系大多数出版物都能免费下载,研究人员的专著可以通过在线书店购买获取3牛津大学非洲经济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frican Economies (CSAE),Oxford University)http://www.csae.ox.ac.uk/主页“成果(Output)”板块图书专著和丛书、期刊论文、研究报告、《埃塞俄比亚村庄研究》杂志、《非洲经济》杂志、工作文件、简报、数据集合、时事通讯、年度研究总结等按照成果出版类型形成分类浏览体系研究人员的专著提供简要介绍和购买渠道,其余的出版物都能免费下载全文英国4牛津大学能源研究所(The 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http://www.oxfordenergy.org/ publications/主页“出版物(Publications)”板块论文、图书专著、工作文件、能源评论、陈述报告等提供按照成果形式、研究领域和年份等形成的分类浏览体系和检索体系,对结果可按照日期和题目进行排序大部分成果都提供全文下载5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University of Sussex)http://www.sussex.ac.uk/spru/主页“研究(Research)”板块进入“出版物(Publicatios)”图书专著、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文件、案例分析等链接到“苏塞克斯研究在线(Sussex Resear ch Online)”机构知识库,该机构知识库按照年份、主题、作者、出版类型、院系、资助者等形成分类浏览体系和检索体系图书专著提供简介及特征信息描述,所有的工作文件能免费下载,论文及研究报告提供获取链接

2 美英世界一流高校智库成果分析

在对十所美英世界一流高校智库成果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总结出对我国高校智库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做法, 以期为提升我国高校智库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整体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2.1 重视智库成果的推广

“政府是智库研究产品的最终消费者”[25]。智库通过架起知识(学术界)和权力(政治家和决策者)之间的桥梁从而发挥在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键作用[10]。在过去,当智库提出了战略思想,决策者们会想办法去上门求问;现今,全球一体化、因特网、24/7全天候的新闻和社交媒体网络等新的信息应用环境正在重塑智库的运作模式,信息要以适当的形式、在适当的时间、传递给适当的人,才能发挥力量。目前智库面临的挑战是必须针对一个国家的关键问题研究出及时的、易于获取的、对决策者、媒体和大众都有价值的决策性成果,这种成果要求既有知识深度,又有政治影响,还必须获得公众认同[3]。智库需要改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重视对自身成果的推广。同时,不能只注重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影响高层领导者或决策层,还应该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影响大众,智库研究成果既需要上传还需要下达。

由表1可以看出,美英世界一流高校智库大都很重视对自身研究成果的推广利用,不仅在其主页设立专门板块进行研究成果的报道和揭示,而且将各种类型智库成果通过形成多种分类浏览体系和检索体系方便用户查找和使用,如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和牛津大学能源研究所等。除此之外,表1中的这些高校智库成果,除了图书专著需要付费获取之外,其余形式的出版物几乎都提供免费全文下载链接,为用户保证了较高的可获得性。

而中国智库经常以大型论坛、专家研讨会、闭门会等形式,所撰写研究报告通过智库内部渠道报送相关决策部门,由此对中国高层产生决策影响力[26];许多属于政府和大学的智库,主要任务是通过内参向上级提供研究产品,自身主动向公众推广、宣传政策的动力不足,这与欧美智库向社会公开发布政策研究报告和建议、通过引导舆论最终达到影响政策制订形成了鲜明对比[27]。有研究发现,中国智库网站与美国智库网站相比在内链接数、文档链接数、外链接数、被链接网站数、总链接数以及总网页数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距,反映出中国智库网站在对研究成果宣传的重视程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8]。

《全球智库报告》强调,全球最佳智库评选标准中使用的“产出力指标(Output indicators)”与“影响力指标(Impact indicators)”是两个不同的量化指标。智库产出力包括政策建议的数量和质量、出版物、新闻访谈、会议和研讨会、被提名承担顾问和政府要职的职员数量等衡量内容;智库影响力包括被决策者、公民社会或组织考虑或采纳的建议数量、被授予的奖励、成果出版数量及成果在影响决策的学术期刊、公众、和媒体中的被引用数量等[3]。可见智库影响力是以智库产出力为基础,但表征的是智库成果产生的影响。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缺乏渠道或转化效率低下一直是制约智库影响力发挥的重要原因,从而造成许多有份量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无法对决策起到必要的影响[29]。因此我国高校智库应在注重提高智库产出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高智库影响力,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地位和作用。

2.2 拓展智库成果新形式

随着因特网、新媒体、社交网络和云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用户的信息环境正在不断发生变化。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美国民众通过因特网获取新闻;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因特网、传统和新兴媒体、社交网络等途径获取信息[10]。因此,智库需要用适当的形式及时地传播研究成果,并有意识地生产被各类公众群体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多种成果类型。为了增加智库的总体影响力,成果的通俗性与易于获取性同样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PDF是通过因特网传播的一种传统的文本格式,但以PDF格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所具有的专业性强、内容艰深的特点却限制了其传播和流通的效率。世界银行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称,世界银行发表的PDF格式报告中有将近1/3从未被下载过,另外40%的报告被下载的次数低于100次,在有效期内只有13%的报告下载量超过250次。这一现象被称作“正在消失的PDF”[3]。如今PDF格式的白皮书和研究成果已不能吸引智库的目的人群,被迫以新的成果形式和传播渠道传播分析结论和政策建议。冗长的数据和深度的研究必须转换成简洁的、通俗的、适合广大受众个人水平层面的形式,才能实现知识共享的最终目的。

因此,许多智库开始从图书和冗长的研究报告中脱离出来,找到适应更快节奏和数字环境要求的途径和办法影响决策者和公众。由表1可以看出,十所美英世界一流高校智库的成果形式非常多样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成果除了包括图书、期刊、论文等出版物外,还开拓了多种新形式以传播其研究成果,包括胡佛频道(Hoover Channels)、研究者博客(Fellows Blogs)、视频系列(Video Series)、播客(Podcasts)等。胡佛频道中的“Military History in the News”是胡佛研究所的一个每周专栏,通过研究过去发生的事解释现今每天发生的令人困惑的暴力事件并传达智库的观点和思想;“Immigration Reform”则是在过去一个年度里由学者、政治家和胡佛研究人员召开的大量有关美国移民体系的结构和成就方面的会议、会面、会谈的成果,为公众和立法机构提供关于移民改革方面的讨论内容,为决策者和政党提供无偏见的信息。研究者博客指的是由每一位研究人员开通的博客,如“Economics One”就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John B.Taylor的博客。视频系列中的“Uncommon Knowledge”是胡佛研究所十多年以来一直在坚持制作的系列视频节目,为政界领袖、学者、新闻记者和当代著名思想家与全世界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思想所提供的一个平台,1997年开始时是电视系列节目,目前则通过网站独家传播,已经打造成为广泛影响大众的一个品牌栏目;另一个视频系列是The Numbers Game with Russ Roberts,汇集了与学者关于公共政策方面的重大时事问题进行的简短谈话视频,每一集都贯穿了图、表、曲线和配有声音的动画,意在使复杂的概念通俗化,以便让经济学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播客则是由胡佛研究人员做固定主持人、按照不同的话题形式进行的人物专访集,其中“EconTalk”是就日常经济生活为主题每周一次的访谈节目,采访嘉宾包括小企业主到诺贝尔奖获得者;“The Libertarian”是就美国国内公共政策和法律方面的发展状况每周一次提供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18]。

另外,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由于其学术性一直以来被视作“没有学生的大学”,但为了适应正在变化的环境,其政策性研究成果采取了复合型的交流和传播模式,除了长篇形式的成果外开展了博客这种新形式,所有的主要研究人员都为自己的项目撰写500-800字的博客,而且鼓励研究人员经常在社交网站和社交媒体上撰写文章[3]。有些智库在新兴社交媒体开设了公共账号,开展众多线上线下交流活动”[25]。以上这些案例说明,即使世界上最卓越的智库为了适应全球思想市场的压力都在不得不进行改革和创新。而中国智库普遍对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不太感冒,公众参与程度也不是很高[27]。我国高校智库应借鉴美英世界一流高校智库的做法,通过开发多种新型智库成果形式,增加智库成果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2.3 通过高校机构知识库收藏和传播智库成果

加拿大温尼伯格大学(University of Winnipeg)图书馆Linwood De Long在2007年曾经选择加拿大5所规模不一的高校图书馆调查对加拿大不同政治倾向的7所智库的28种出版物的收藏情况。调查结果很不乐观,其中2所著名智库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 和The 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的出版物都没有被收藏;有3所智库的出版物都未被加拿大四大主流数据库(Canadian Periodical Index, Canadian Business and Current Affairs, Canadian Reference Centre, Public Affairs Information Service)收录,未收录的原因大概是图书馆认为这些智库成果无法与学术期刊相提并论,说明高校图书馆对智库成果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30]。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通过某些名单目录或去智库网站等其他途径检索查找这些出版物。除了图书和期刊论文外,智库发布的研究报告、内部刊物、专栏、博客、访谈视频等成果由于未通过公开渠道出版发行,属于半公开出版物或非公开出版物,尽管其中部分成果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商业性开发使这部分灰色文献转变为白色文献,如我国已有的皮书数据库(http://www.pishu.cn),但目前这种商业性开发还非常少,被开发的智库成果类型也很有限。以上这些情况都限制了用户对智库成果的获取和利用。

作为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知识存储和中介机构,高校图书馆有责任承担起对智库成果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等任务。可以通过建立机构知识库将智库所产生的文字、图像、音视频等一切可供利用的知识资源进行构建[31]。表1中的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主页上的成果出版物板块链接到的“苏塞克斯研究在线(Sussex Research Online)”,就是该学校的机构知识库,收藏了包括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在内的所有教师的研究成果。该机构知识库收录成果类型包括论文、图书、报告、工作文件、会议或研讨会资料、学位论文、专利、声音或影像视频资料、教学资源等等,按照年度、主题、作者、期刊名称、出版类型、资助者和院系等形成分类浏览和检索体系。在通过院系分类浏览时能够链接回到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成果出版物的页面[32]。通过这种互相参照体现的方式为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增加被收藏、传播和利用的渠道。

从国外机构知识库建设实践看,高校机构知识库主要由高校图书馆负责建设与维护[33]。《全球智库报告》系列报告的网络版收藏网站“Scholarly Commons”就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以下简称“宾大”)全校研究人员的成果知识库,由宾大图书馆建设管理,包含由宾大各院系、研究中心和学会筛选入库的研究资料,对这些研究成果起到传播交流、免费获取、长期保存的作用,并减少那些想了解和跟进宾大学术研究趋势的研究人员及全球读者获取新知识的困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图书馆设有“智库和政策中心(Think Tanks & Policy Centers)”板块,内容包括“在线目录”、“图书、期刊和论文”、“智库目录”、“相关资源和指南”。其中在线目录包括CLIO( Columbia Libraries Online Catalog,哥伦比亚图书馆在线目录)和CIAO(Columbia International Affairs Online,哥伦比亚国际事务在线)。CIAO包括大量自1991年以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方面的学术出版物,如研究机构的工作文件、非政府组织的临时文件、组织资助的研究项目和会议文件等等,从内容和功能上接近于专为智库量身定制的机构知识库[34]。

有关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绝大部分“985”高校还没有建设机构知识库[35];大部分已建设的高校机构知识库收录资源类型比较单一,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及著作这三种类型比较多,其他类型成果较少[36]。因此,通过构建高校机构知识库对高校智库成果进行保存和利用,需要引起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图书馆界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3 结语

智库成果是决定智库学术科研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基础性因素,对衡量一个智库的地位和价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对十所美英世界一流高校智库的研究成果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对我国高校智库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做法。第一,这些高校智库都通过网站设置专门板块宣传研究成果,不仅成果类型丰富多样,而且具有较好的内容体系,除图书外的各种类型成果具有较高的可获得性,这些都体现了它们向公众进行自身研究成果的推广、宣传和利用的重视程度。第二,积极开发拓展出多种易于为决策者和公众群体理解和接受的成果类型,体现了它们为适应新的用户环境为智库成果开辟高效传播渠道和创造新型交流模式做出的卓著努力。第三,美英高校图书馆通过构建机构知识库实现对智库成果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发挥了其公益性的知识存储和中介机构的作用,而我国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建设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来稿时间:2016年4月)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EB/OL].[2015-12-15].http://www.gov.cn/ gzdt/2014-02/28/content_2625304.htm

2.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2015-12-15].http://www.gov.cn/xinwen/2015-01/20/content_2807126.htm

3.MCGANN J G.“2015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EB/OL].[2016-02-10].http://repository.upenn.edu/think_tanks/10/

4.侯定凯.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化机制探析——兼论优质大学智库的培育[J].复旦教育论坛,2011(5):33-38

5.张林.最新十大智库排行出炉,新型智库风头很劲[EB/ OL].[2015-12-16].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 2015-01/15/content_34570513.htm

6.MCGANN J G.“2010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EB/OL].[2016-02-10].http://repository.upenn.edu/think_tanks/5/.

7.MCGANN J G.“2011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EB/OL].[2016-02-10].http://repository.upenn.edu/think_tanks/6/.

8.MCGANN J G.“2012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EB/OL].[2016-02-10].http://repository.upenn.edu/think_tanks/7/

9.MCGANN J G.“2013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EB/OL].[2016-02-10].http://repository.upenn.edu/think_tanks/8/

10.MCGANN J G.“2014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EB/OL].[2016-02-10].http://repository.upenn.edu/think_tanks/9/

11.吴育良,潘志良,韩松林.基于智库理念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以社科院图书馆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4(3):70-73

12.刘亮,吴笙.关于智库成果评价的一些尝试[EB/OL].[2015-12-16].http://tt.cssn.cn/zk/zk_rdgz/201512/t20151201_272 1199.shtml

13.方婷婷.美国大学智库影响力形成途径分析——以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5(1):160-162, 165

14.吴育良.国外智库信息服务的分析及启示[J].情报杂志,2015(2):188-193

15.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Publications [EB/OL].[2016-02-25].http://belfercenter.ksg.harvard.edu/publication/

16.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Publications[EB/OL].[2016-02-25].http://www.hks.harvard.edu/centers/cid/publications

17.Rice University’s Baker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Research Library[EB/OL].[2016-02-26].http://bakerinstitute.org/research/

18.Hoover Institution.Publications [EB/OL].[2016-02-26].http://www.hoover.org/publications

19.Stanford University|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Publications[EB/OL].[2016-02-27].http://cisac.fsi.stanford.edu/publications

20.LSE| IDEAS.Analysis[EB/OL].[2016-02-27].http://www.lse.ac.uk/IDEAS/publications/publications.aspx

21.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Publications[EB/OL].[2016-02-28].http://www.ids.ac.uk/publications

22.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frican Economies.Output[EB/ OL].[2016-02-28].http://www.csae.ox.ac.uk/output/

23.The 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Publications[EB/ OL].[2016-02-29].https://www.oxfordenergy.org/publications/

24.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Recent publications[EB/OL].[2016-02-29].http://www.sussex.ac.uk/spru/research/publications

25.光明日报.中国智库建设10大关键词[EB/OL].[2015-12-1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04/c_1274546 78.htm

26.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2014年中国智库报告——发展特点与政策建议[EB/OL].[2015-12-16].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5-01/14/nw.D110000gmrb_201501 14_1-16.htm

27.知乎日报.2014 年全球智库排行榜发布了,亮点有……[EB/OL].[2015-12-16].http://daily.zhihu.com/story/4489731

28.黄开木,樊振佳,卢胜军,等.基于链接分析法的中美智库网站比较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11):129-133

29.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项目组,李凌.中国智库影响力的实证研究与政策建议[J].社会科学,2014(4):4-21

30.Linwood D L.Do Think Tanks Matter to Libraries? Assessing the Availability of Canadian Think Tank Publications in Canadian Libraries and Databases[J].The Serials Librarian,2007, 51(3/4):157-164

31.黄如花,李白杨,饶雪瑜.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知识服务:图书情报机构的新机遇[J].图书馆,2015(5):6-9

32.University of Sussex.Sussex Research Online [EB/OL].[2016-02-29].http://sro.sussex.ac.uk/

33.肖可以.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情报资料工作,2010(6):90-93

34.Columbia University libraries.Think Tanks & Policy Centers.[EB/OL].[2016-02-29].http://library.columbia.edu/ subject-guides/social-sciences/ttanks.html

35.王淼.高校机构知识库调查分析及建设策略研究——以“985工程”高校机构知识库为例[J].价值工程,2014(21):299-300

36.樊文强,刘庆慧.开放存取视角的大学科研成果网络影响力评价研究——以“985”高校为对象[J].情报杂志,2014 (4):35-40, 34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Output of World-class University Affiliated Think Tanks

Bi Changquan Cao Jian Sun Huiqing Qin Ronghuan
( Library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rticle surveys and analyzes on the type, content system and accessibility of the output of ten world-class university affiliated think tank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by means of network research method, and sums up some practical conclusions meaning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affiliated think tanks in China, including that: firstly,paying attention to popularize, disseminate and utilize the output of one’s own to the public; secondly, developing multiple type of think tank output easily understood and accepted by the policymakers and the public; thirdly, collecting, organizing, saving and disseminating the think tank output through constructing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by university libraries.

University affiliated think tank United States United Kingdom Think tank output

G258.6

格式〕 毕长泉,曹健,孙会清,等.美英世界一流高校智库成果调查分析[J].图书馆,2016(9):71-76

毕长泉(1965-),男,硕士,高级工程师,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曹健(1967-),女,硕士,副研究馆员,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信息部主任,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组织与利用;孙会清(1968-),女,硕士,副研究馆员,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信息部副主任,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组织与利用;秦荣环(1972-),女,硕士,副研究馆员,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信息部副主任,研究方向:信息素质教育。

*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智库理念的京津冀区域科技信息增值服务研究”(项目编号:HB15TQ010)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知识库出版物智库
基于TRIZ与知识库的创新模型构建及在注塑机设计中的应用
2017年出版物
微智库
微智库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基于Drupal发布学者知识库关联数据的研究
2015 年出版物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