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测定
2016-11-28罗先岑晓鹏应清香范斯敏
罗先 岑晓鹏 应清香 范斯敏
(1,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350002;2,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353000;3,福建省南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53000;4,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54200)
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测定
罗先1岑晓鹏2应清香3范斯敏4
(1,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350002;2,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353000;3,福建省南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53000;4,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54200)
选择福建省南平市某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检测合格的10头能繁母猪,分别从每头母猪所生的仔猪中随机抽取2头,共20头,25日龄断奶,不注射猪瘟疫苗,分别于l日龄、5日龄、10日龄、15日龄、20日龄、25日龄、30日龄、35日龄、40日龄用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猪瘟抗体水平,通过检测数据掌握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哺乳仔猪出生后5~10日龄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了100%,为最高。抗体水平于15日龄以后开始降低,至25日龄左右达到保护临界值 (80%阳性率),40日龄时降低到5%。
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
哺乳仔猪在一段时间内被动地获得抵御病毒的能力,完全依赖于母源抗体的存在,但母源抗体又会影响免疫接种。本研究监测了断奶前后不同日龄的仔猪猪瘟抗体水平,得出的数据便于掌握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有利于猪瘟免疫程序的合理制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样品
挑选的哺乳仔猪为福建省南平市某规模化猪场同期分娩的10头经产母猪 (分娩前均经过血清学检测,判定为猪瘟抗体合格保护力)所产,随机抽取每头母猪所产的仔猪中的2头,共20头。不接种猪瘟疫苗免疫,仔猪于25日龄断奶。分别于l日龄、5日龄、10日龄、15日龄、20日龄、25日龄、30日龄、35日龄、40日龄采集血液分离血清,并进行猪瘟抗体检测,观察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
1.2 试剂
IDEXX公司猪瘟病毒抗体 (CSFV-Ab)ELISA检测试剂盒,批号43220-Y241。包括用CSFV-Ag包被的微量反应板,阳性对照血清(Positive Control), 阴性对照血清(Negative Control), 样品稀释液(Sample Diluent), 酶标抗体(Conjugate), 10 倍浓缩洗涤液(Wash Concentrate×10), TMB 底物溶液(TMB Substrate), 终止液(Stop Solution), 均购自北京IDE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实验器材
MH-2微量振荡器、QL-901 Vortex离心机、Eppendorf 10~100μl单道移液器、 BRAND30~300μl 8 道移液器、 AXYGEN 200μl移液器吸头、Thermo Multiskan MK3型酶标仪、BioTek洗板机、500ml量筒、超纯水机、记时器等。
1.4 试验方法
(1)试验前,所有试剂需恢复到室温(18~25℃)。通过轻轻旋转使试剂均匀混合。
(2)取出用抗体包被的微量反应板,并将每个样品的位置在记录表上标记好。
(3)用8道移液器吸取50μl的样品稀释液加入每个反应孔中。
(4)阴阳性对照各设置2孔,余下的反应孔为被检样品。用单道移液器吸取50μl阴性对照血清加入阴性对照孔,再吸取50μl阳性对照血清加入阳性对照孔,然后吸取50μl被检样品加入余下的反应孔。
(5)将反应板置于振荡器中,振荡混匀。
(6)在恒温箱室温孵育2h。
(7)用洗板机洗涤每个反应孔,每孔加入300μl洗液,洗涤3次。最后一次洗涤后,将反应板在折叠好的纱布上拍干。
(8)用8道移液器吸取100μl酶标抗体加入每个反应孔中,在恒温箱室温下孵育30min。
(9)重复步骤(7)。
(10)用8道移液器吸取100μl的TMB底物溶液加入每个反应孔中。在室温条件下于避光处孵育10min。
(11)用8道移液器吸取100μl终止液加入每个反应孔中,终止反应。
(12)置于酶标仪上,用450nm单波长测定样本以及对照的吸光值(A450值)。
(13)结果计算:阻断率=(阴性对照平均A450值-样品A450值)/阴性对照平均A450值×100%;
(14)实验成立条件:阴性对照的平均A450值大于0.50, (阴性对照平均A450值-阳性对照平均A450值)/阴性对照平均A450值×100%的值大于50%。
(15)判定标准:具体见表1。
表1 猪瘟抗体检测结果判定
2 结果
母源抗体结果详见表2。
3 分析与讨论
从表2可以看出,仔猪出生后5~10日龄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了100%,为最高。抗体水平于15日龄以后开始降低,至25日龄左右达到保护临界值 (80%阳性率),40日龄时已经降低到了5%。因为本试验中规定仔猪在25日龄断奶,所以母源抗体水平在25日龄后下降的速度变快,应该与此有关。鉴于该场的现有情况看来,在不采用超前免疫的情况下,26日龄为较佳的猪瘟疫苗免疫时间。
通过试验还发现,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下降速度取决于对应母猪的抗体水平,这与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基本符合。Vandeputte[1]发现,母源抗体能在哺乳仔猪吃奶后2h后被检测到,并能持续7周以上。猪瘟强毒在仔猪7周龄免疫后不能感染机体,未免疫的对照组则呈现出典型的发病症状。刘莉等[2]通过检测400头仔猪的血清抗体发现,猪瘟疫苗按常规免疫接种后,母猪产下的仔猪其母源抗体呈现出正态分布,从1日龄开始逐渐升高,可在11~16日龄达到最高峰值,之后母源抗体将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开始逐渐降低,大约有部分仔猪(将近50%)的抗体水平于21日龄时降到1:16甚至更低。在这个阶段接种免疫疫苗不但能保持抗体在血清中的效价,还能避开干扰的母源抗体。林毅等[3]应用猪瘟Dot-ELISA试剂盒检测仔猪的抗体结果如下:7日龄猪的瘟抗体保护率为80.0%、14日龄的保护率为60.0%、21日龄的保护率为33.3%、28日龄的保护率为13.4%、35日龄的保护率为6.7%。其中7日龄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较高。
表2 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仔猪的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决定了仔猪猪瘟的免疫日龄,而这一规律必须通过抗体监测数据来确定。选择的免疫时间应该为仔猪母源抗体降低至保护率80%的这个最低临界值的日龄,这样既能维持抗体在血清中的效价,又能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由于母猪的血清抗体与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生产实践中应定期监测母猪的母源抗体水平,根据检测所得的数据对免疫程序进行调整优化,才能够更科学地提高猪群对猪瘟病毒的免疫力,有效地控制和避免猪瘟疫情在猪场的发生。
[1]灾andeputte J,Too HL.Adsorption of colostral antibodies against classical swine fever,persistence of maternal antibodies,and effect on response to vaccination in baby pigs[J].Am J灾et Res,2001,62(11):1805-1811.
[2]刘莉,金璐娟,杨旭,等.规模化猪场猪瘟母源抗体消退规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10):46-47.
[3]林毅,冯金传,张道永.规模化猪场4种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比较[J].中国兽医科技,2000,30(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