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县家犬和牛羊包虫病的调查
2016-11-28袁志芸
袁志芸
(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813000)
同德县家犬和牛羊包虫病的调查
袁志芸
(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813000)
棘球蚴病俗称 “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和动物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牛、羊的危害严重,据统计全国病畜达5000万头 (只),每年新发病700余万头 (只),年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被列入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2012-2020年)》优先防治和重点防范的动物疫病之一,国家卫计委和农业部等及青海省政府做出了对本病的防治部署安排。由于该病的终末畜主为犬科动物,在农区以家犬为主,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同德县家犬棘球蚴绦虫的感染和牛羊 “包虫病”的流行情况,为防治本病提供科学依据,于2015年8~12月份对5个乡镇的90条家犬进行了棘球蚴绦虫的调查;对100头牛和250只羊进行了 “包虫病”的调查,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被检材料
(1)被检犬来自农户、牧户和规模养殖场,为1~3.5岁;
(2)被检牛羊的脏器来自清真屠宰场,为1~5.5岁的牛和0.5~4岁的羊。
1.2 方法
(1)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犬用氢溴酸槟榔碱2mg/kg体重,口服驱虫药,收集粪便,检查虫体。
(2)用肉眼观察和用手触摸的方法,随宰随检,检查肝脏、肺脏、心脏的棘球蚴包囊,登记,计算,凡有包囊寄生不论大小,都计为感染动物。
2 调查结果
(1)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阳性32条,阳性率为51.68%。
(2)调查结果显示,幼虫主要寄生于肝脏,肺脏少见,未见在心脏寄生,故对肺脏、心脏未做统计。
(3)牛肝包虫病的调查,结果详见表1。
(4)羊肝包虫病的调查,结果详见表2。
3 结果分析
(1)结果表明,同德县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高 (51.60%)。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护家犬、观赏犬等犬类的养殖数量大增,据调查同德县犬的存栏达1.65万条,由于饲养者对本病的无知,造成管理混乱,不驱虫,对犬细粒棘球绦虫病和牛羊棘球蚴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2)结果显示,同德县牛羊包虫病感染严重,羊包虫病的感染率高(74.8%),牛包虫病的感染率次之(31%),这可能与牛羊的饲养方式不同、犬的管理和驱虫等有关。
(3)结果显示,同德县不同地区的牛羊均有感染,涉及全县农业区,半农半牧区,牧业区。因此,对全县的犬进行定期驱虫、粪便无害化处理是防治本病的首选途径。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由于本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引发人的肝包虫、肺包虫,导致人的死亡,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防治机构,保障人、财、物的供给,采取群防群控的措施,做好本病的防治。
4.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知度
采取电视、广播、宣传画、影像材料、传单、社区文艺演出等方式,对重点人群 (干部、居民、农牧民、犬主、屠宰人员、儿童学生),大力宣传本病的严重危害程度、防治措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表1 牛肝包虫调查结果
表2 羊肝包虫病调查结果
4.3 驱虫
用吡喹酮、氢溴酸槟榔碱口服的方式给家犬投药,月月驱虫,并对粪便进行深埋或堆积发酵等无害化处理。
4.4 切断传播途径
对感染有包虫病的脏器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用感染脏器喂犬。
4.5 免疫预防
对犊牛、羔羊用棘球蚴苗肌肉注射1ml,可预防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