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沈阳市畜间牛羊布病的防治对策

2016-11-28吴佳宁辽宁省沈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10131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布病沈阳市牛羊

吴佳宁 (辽宁省沈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10131)

浅议沈阳市畜间牛羊布病的防治对策

吴佳宁 (辽宁省沈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10131)

布病在沈阳市部分地区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人群健康,阻碍畜牧业发展。沈阳市多年以来对布病的防控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具体浅析如下。

1 布病的简述

布鲁氏杆菌病 (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性变态反应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羊、牛、猪感染意义最大,羊布鲁氏菌的致病力最强,感染人的几率最大。我国将其确定为二类动物传染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其它大部分为散发。

2 布病的危害及传播特征

发病畜及排泄物为本病主要传染源。先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主要侵害动物生殖器官,造成流产、不育、睾丸炎等生殖障碍。并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乳、精子、阴道分泌物、粪、尿)及病死胎不断向外排菌。人为终端宿主,感染后发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类似感冒容易误诊,病程长,且易复发。布病主经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交媾等传染;也可通过结膜、吸血昆虫进行传播。人常因接触污染物及食品而感染。从事饲养、兽医、屠宰及皮毛加工人员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3 沈阳市布病的发生情况

2006~2015年沈阳市8个涉农县 (市、区)牛、羊布病发病情况详见附表。

牛布病的防控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最高,之后几年持续降低,这与牛饲养周期长,政府加强布病检测力度,及时淘汰阳性牛有关。羊布病疫情有一定波动,这与羊养殖量大,饲养周期短,羊只跨区域流动大有关。沈阳市布病在8个涉农区县中均有阳性病例出现,尤其在羊流通频繁的区域更为严重。

4 浅析布病发生的原因

(1)输入性疫情是沈阳市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沈阳市奶牛、肉牛、绒山羊及肉羊的养殖业近几年发展迅速,自繁自养已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大量外购,流动频繁,增加外疫传入几率。

(2)饲养场户规范化管理观念不强,防疫观点淡薄;对饲养场及污染场所消毒不彻底,饲养及兽医工作人员没有进行有效个人防护,导致人时有感染。

(3)布病阳性畜平时临床症状不明显,只有突然发生流产才引起注意,疫情得不到及时发现,导致同群畜以及人感染。

5 防治措施

沈阳市布病防控以免疫和监测相结合方式进行,对所有种用、乳用牛羊 (包括犊牛、羔羊)只检不免,100%监测,每年净化两次,阳性畜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对普通牛羊进行疫苗免疫。对其它非免疫易感动物进行抽检。

(1)家畜定期检疫,坚持自繁自养,在必须引进种畜或补充畜群时,要严格执行检疫。对布病阳性畜群连续普检三年,阳性扑杀,阴性免疫;种用乳用只检不免,对疫区家畜实施计划免疫接种。

附表 2006~2015年沈阳市牛和羊布病发生数量 (单位:头、只)

(2)强化奶牛档案管理工作。填写内容要及时、准确、详细,并纳入软件系统实行微机动态管理,市、县、镇三级联网,引入种牛或奶牛时必须及时建档。

(3)培育健康畜群:幼畜对布鲁氏菌的抵抗力较强,出生后可哺乳3~7d,用3%来苏儿消毒后进行隔离饲养,定期做布病检查2次,每次间隔2~3周,均为阴性者,继续单独饲养,半年再检查一次,直至第二次产仔,血清学和菌检均为阴性时,健康畜培育成功。

(4)发生疫情后,县以上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立即派人到现场,指导工作,封锁疫区,禁止染疫动物、污染物移动,加强环境、人员及运输工具等消毒及限制性措施,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个别经济价值较高的动物可采取限制其流动、隔离饲养的方法,专人管理,并有兽医监督。

(5)加强诊断技术的研究,建立和推广微量、敏感、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现阶段布病的病原非典型菌株较多,并有非特异因素干扰,给血清学诊断增加了一定难度,另外,与某些细菌的交叉反应、免疫抗体与自然感染抗体的鉴别等也给诊断带来了困难。

(6)加大宣传工作,取得全民共识,对基层防疫人员队伍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的科技水平,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提高防疫科学技术含量。

猜你喜欢

布病沈阳市牛羊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爱是逐梦的翅膀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牛羊各几头
草原的牛羊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
牛羊市场近期行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