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塑料污染波及南极海域

2016-11-28

发明与创新 2016年41期
关键词:潮汐微粒南极

海洋塑料污染波及南极海域

日本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南极海域已被塑料微粒污染,部分地区污染水平与北太平洋地区相当,这反映了全球海洋塑料污染的严重性。

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日前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提出,大地震更可能在新月或满月时发生。这一研究结果意味着,了解地震区的潮汐应力状况或许有助于评估地震可能性。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甚至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无法精准预测。虽然已处在破裂边缘的断层可能会在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发生滑动这一理论十分符合直觉,但潮汐触发地震的说辞始终缺乏确凿证据。

此次的研究不仅确定了涨潮或潮汐相位的时间点,还重建了过去20年内大地震(里氏5.5级或以上)发生两周前潮汐应力的振幅和大小。虽然并未建立潮汐应力与小规模地震的明确联系,但他们发现,一些规模巨大的地震,比如2004年的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2010年的智利莫莱大地震和2011年的日本东北大地震,都发生在潮汐应力振幅高的时期。

塑料垃圾约占海洋漂流垃圾的70%,在风吹日晒下塑料垃圾逐渐碎片化,而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垃圾就被称为塑料微粒。塑料微粒易吸附有害物质、易被海洋生物摄入,从而危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此前已有对太平洋、大西洋、北极海域以及世界各地的沿岸海域和边缘海域的相关研究。日本九州大学和东京海洋大学研究人员合作,首次对南极海域进行有关塑料微粒污染的调查研究。

研究小组今年初在南极海域的5个调查点采集到44个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其中38个都是在距离南极大陆很近的两个调查点采集到的。研究人员根据采集数量、风速等数据推测,南极海域塑料微粒密度最高的采集点达到每平方公里28.6万个,这一数字和北太平洋塑料微粒的平均密度相当。

研究小组认为,这一发现显示了全球海洋塑料微粒污染的严重性,各国有必要采取相应对策。

(据新华社)※

猜你喜欢

潮汐微粒南极
潮汐与战争(上)
SIMS微粒分析制样装置研制
南极大逃亡
绝美海滩
基于单片机的潮汐车道设计与实现
难忘的南极之旅
畅游南极之乔治王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神奇的潮汐
高考中微粒间作用力大小与物质性质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