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体育梦理论基础若干问题的探讨①

2016-11-28戴奇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认同

戴奇(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对中国体育梦理论基础若干问题的探讨①

戴奇
(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体育梦理论基础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体育能够让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或者由上述范畴所组成的任一团体凝聚起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那些包含在国家梦、成功、个人主义以及体育成就之中的各种问题,都在体育领域中不断地再现。体育视为透过竞争性、纪律、人格塑造甚至爱国主义等观念来延续国家梦的表现形式。因此,体育已成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就本质上来说,体育也和那些存在于社会内部并与国家梦密切相关价值观的延续。

关键词:体育梦 社会认同 象征价值

1 中国体育梦的象征价值

体育何以成为反映较大社会中各种活动的象征。然而,与这类象征相关的论题内尚有许多重要的差异有待我们去发掘。此论题中最重要的两个论点就是体育反映了社会,以及体育强化了该社会中若干形态和进程。第一个论点可以用一个概念来解释,即,在体育领域中可以发现的各种价值观和规范同样存在于其他社会领域中。体育提供我们一个管道去发现那些存在于更广大的社会范畴里。体育已成为彰显广大社会范畴众多面貌的表征形式。那些包含在国家梦、成功、个人主义以及体育成就之中的各种问题,都在体育领域中不断地再现。体育视为透过竞争性、纪律、人格塑造甚至爱国主义等观念来延续国家梦的表现形式。因此,体育已成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就本质上来说,体育也和那些存在于社会内部并与国家梦密切相关价值观的延续。同样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已成为英国足球特征之一的足球流氓行为也被部分评论家视为英国社会内部在社会风气和道德上败坏的象征。很多媒体都从各种不同的资料来源和广为流行的观念来反应相同的观点,亦即在这段时间亦即其他时间内,英国足球支持者的所作所为的确成为英国社会的表征。

2 中国体育梦的社会认同问题探讨

社会认同在社会科学的范畴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所建构的社会世界。社会认同不应该被视为一个僵化的词藻。将我们截然的划分到一个团体或其他团体中,它通常被用来确认出足以标示出社会内成员彼此间重要共通点的那些共同属性,同时又彰显此团体与其他团体间的差异性。如同体育在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重要性,体育亦可作为各种社会认同的提供者和来源。许多先前的讨论呼应了人类对于体育领域的大量投入。这些投入大多都与某些可以在人类经验、公民、民族、地区性以及文化领域中被发掘出来的重要认同产生相互连结。经由体育参与和体育成就可以赢得团体的或个人的自尊。在个人的层次上,透过体育所获得的社会认同可以提供收入、名声甚至财富。

体育能够让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或者由上述范畴所组成的任一团体凝聚起来,因为体育场上的失败和胜利而显得挫折消沉或与兴高采烈,都象征了体育如何成为一种工具来展现各种表面上看似无关体育的激情。

3 中国体育梦的根基在于身体的存在

以尼采哲学主题来看,体育运动哲学研究大致是从三个面向与尼采哲学结合。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论身体蔑视者”一节是其身心观点的著名论述。在探讨体育运动中的身心问题时,便以“我是身体,除此之外别无他”作为唯物论身心观点的例证。在此必须说明的是,虽然拿这句话作为唯物论身心主张的叙述,但在文中他所指的唯物论者乃是科学主义者对身心的看法,因此,无法断言是否认为尼采的身心主张属于唯物论。关于这部分,研究者曾经对尼采的身心主张做过初步探讨,同样是从“论身体蔑视者”一节中提取论述,以身体是一个理性作为研究命题,结合《悲剧的诞生》中太阳神与酒神的隐喻,说明在尼采的概念中,肉体官能以及精神意识皆是不可分离地并存于身体之中,这种并存与交织下所产生的理性能力是人类的理性发挥,尼采谓之理性,而身体便是人类存在的理性展现。尼采将身体提升到高于精神的位置,从而改变了哲学上的身心观点。

4 中国体育梦的理想主义叙事

后现代主义者提出了现实存在的体育竞争价值,后现代的现实主义者的人生哲学就如运动一样符合潮流,一种伦理哲学就如人生哲学一样,这样便使得理想(不管多么微小)总是出现在每一个体育的情况中。自荷马时期,在其《伊里亚特》中便提到体育梦的价值,一直到现代的后现代体育去接纳职业足球对手间相互恭贺,他们充分了解到球季中的胜负重要性,这其中隐含了高贵的理想及体育梦想,所以,不顾一切的奋斗努力来争取成绩。哲学家康德曾说到义务的意义就如闪亮的珠宝一样,但是体育精神比康德式的梦想更为闪亮,在达到最高点时,它是一种正面爱及令人赞赏的表现,也具有宽容的行为,其尊贵性为一种补偿作用,且根据游戏的规范来全力争取胜利。透过历史来了解体育梦,像这样的表现一直都是体育精神的仪式。在历史中,人们了解到体育精神是接受失败,亦是胜不娇并尊重对手的表现,身为父母或教师,除非人们已经也想要一同满足自身的自私欲望,人们都是一直在加强这样的一个态度从纸牌游戏到体育运动。正是因为它必须存在于这种有机的平衡与柏拉图所称的好胜心的状态,就是因为体育运动在于尽全力来满足欲望及胜利的荣耀,体育精神的宽容谦虚性具有一种尊贵美,一种特殊的风范,而在人性中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

参考文献

[1]张昱辰.本土化的积极探索——2013年国内媒介文化研究回顾[J].文化与传播,2014(2):61-70.

[2]王成.青奥会精神遗产探究:缘起、视点与框架——南京青奥会精神遗产研究之二[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6):5-9.

[3]黄璐.中国体育梦的现实价值[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3):27-30.

[4]黄璐.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全景时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 (4):17-24.

[5]翟维佳.NBA的媒介奇观化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4.

[6]刘海平.对“林书豪现象”的文化学剖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5-89.

[7]黄璐.美国篮球梦的轮廓与文化精神——《高中篮球、种族与美国梦》评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2):1-7.

[8]王相飞.我国大型门户网站体育信息传播的受众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5):1-5.

[9]王相飞.我国大型门户网站体育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多维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191-194.

[10]黄璐.运动员跨国流动的国家边界问题:在荣誉外包与民族情绪之间[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1):27-33.

[11]黄璐,吴新宇,佘梦兴,等.中国是否产生过体育——论体育起源兼评《理解的艺术》一文[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1):1-6.

[12]郭霞.新世纪华语体育电影中女性形象塑造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

[13]黄璐.中国没产生过体育——兼评《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文化》一文及其评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3-6.

[14]王木子.符号学视角下中美篮球电影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15]李洋洋.刻板印象的嬗变——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J].湘潮:理论版,2014(3):86-87.

作者简介:①戴奇(1987,5—),男,汉,山东济南人,本科,助教,北方民族族大学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1.147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1(a)-0147-02

猜你喜欢

社会认同
进城农村青年社会认同问题探析
司法公正社会认同的价值、内涵和标准
国内针对农民群体角色转换的认同研究综述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彩虹艳尽半边天》对黑人女性的社会认同
略论我国中小城市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瓶颈及破解
核心价值观:重构微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与根本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个体化趋势及社会治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