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2016-11-28王中华
王中华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王中华1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从经济学、管理学和营销学出发,对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进行辩证分析,旨在找寻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策略。研究认为: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理念陈旧、运营模式单一、组织机构老化、管理体制滞后、管理效益低下。建议尽快出台相关管理政策,加强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政策引导,促进其运营管理制度的完善。提出应以市场为基准,对现有的运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制定多元化的运营策略,从而丰富体育场馆的功能,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问题
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各个城市地区兴建了大型体育场馆。大型体育场馆不仅是体育事业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服务大众的公益性事业。但是,目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运营存在一定局限性,运营效益不容乐观,场馆的利用率低下。如何提高场馆赛后使用率,提高场馆的管理水平,在发挥大型体育场馆的体育功能的同时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已成为我国体育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政策支持,法规不健全
由于缺乏政府优惠政策,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负担过重,难以维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大型体育场馆是为社会提供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属于公益福利事业,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对国家大型体育场馆制定了各项优惠扶持政策[1]。例如,在法国,体育场馆的税金只有收入的10%-24%;而在莫斯科,体育场馆可以免费使用土地,无需缴纳土地税费以及相关利润税费。大多数国家都对体育场馆在土地使用、税收以及集资等方面给予最大力度的补助,但是目前我国的优惠政策还有待完善。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需缴纳营业税、所得税以及检疫检测费等,给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1.2 运营理念缺乏创新,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理念受到传统经济的影响,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缺乏创新精神,运营理念陈旧,运营管理的手段落后,且其运营模式单一。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指导方针和运营方向是在运营理念的基础上制定的,陈旧的运营理念难以引导大型体育场馆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一些大型体育场馆在运营过程中受到行政管理思想及办法的影响,运营管理中墨守陈规,不敢尝试新运营方法,管理方法落后,导致管理水平较低。另外,仍有一些大型体育场馆在运营管理中,仍使用以往的运营方式,被动等待客户消费,缺乏有效的主动营销理念,不利于市场的开拓。
1.3 运营管理专业性人才奇缺
优秀管理人才的缺失,给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开发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人员大多是退役的运动员和教练、体育学校毕业的学生、复员转业的军人等,这些人员大部分都是专门从事体育活动的,但是他们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知识相对匮乏,社会经历也相对单一,很少掌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同时缺乏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经验。另外,在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人员编制方面,存在着两个重要问题。第一,大型体育场馆的工作人员冗杂,通常一个岗位会有多人任职,从而出现了有人签到没人干活的问题,工作效率低下;第二,工作人员年龄偏大,结构老化,由于受到传统经济思想的影响,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难以得到创新和变革。
1.4 运营管理体制严重滞后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在运营管理中受到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影响,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以被动的等待为主,不能够进行市场的开拓,不能够进行主动营销的活动。在体育场馆的对外运营方面,对外开放手段不够灵活,大型体育场馆大多注重体育赛事的举办,过分突出竞技方面的需求,而忽略了体育场馆对普通群众的开放,导致体育场馆的开放程度较低,难以满足普通群众的健身活动需求。根据对我国各类型体育场馆的调查发现,目前对普通群众开放的场馆数量占我国国有体育场馆数量的 35%,其他的大多不对普通群众开放,这些数据都能够充分的说明我国大型体育场馆不能够快速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难以主动面向市场营销,导致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效益低,造成了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停滞不前[2]。随着我国各地区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视,各个体育场馆应加大开放程度,吸引更多的群众消费,开拓体育市场,并且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提高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体育场馆的竞争能力。
1.5 收费不合理,管理效益低下
多数体育场馆的收费不合理,难以开拓市场,从而导致运营管理的效益低下。目前,我国体育场馆的功能比较单一,馆内的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大型体育场馆的收费不合理现象一直存在,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体育场馆的功能较少,大多数的大型体育场馆主要用于大型赛事的举办。但是,普通群众对体育场馆的需求则不同于赛事的需求,同时大众对体育场馆的要求更加的多样化,层次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大型体育场馆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二是体育场馆的运营成本难以控制。大型体育场馆的规模大、占地面积大、其维护等后期要求高,因此成本非常的高。如果降低对民众的收费标准,其经济效益低,难以维持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不利于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三是有些大型体育场馆的地理位置、结构布局等不科学,难以进行对外开放运营。
2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优化的策略
2.1 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相关制度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目前还不够完善,需要政府对场馆的运营进行政策扶持,促进体育场馆的良性发展。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成本非常的高,其资金来源容易受到市场、政策、制度等影响。目前我国对大型体育场馆征收额度较高的税费,给体育场馆的运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由于体育场馆的公益性质,场馆不能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给场馆的发展带来了困难。因此,国家要针对体育场馆的发展目标以及特点制定出合理的优惠政策,鼓励场馆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公共事业的推进[3]。国家要在政策方面给予场馆优惠政策扶持,例如,降低税收、水电费进行补贴、对公益事业产生的费用进行补贴等,降低场馆的运营成本。
政府在对体育场馆制定扶持政策的同时,还要注意体育市场规范制度的制定,促使体育场馆的运营标准化,引导场馆可持续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当地的政府要根据体育市场的发展情况和体育场馆的状况特点制定和完善体育市场的各项管理法,从而使体育场馆的运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通过金融政策的扶持,为体育场馆提供多种融资渠道,缓解场馆的融资困难,使体育场馆能够更好的投身于公益事业的开拓。
2.2 借鉴西方先进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
目前,国外较为先进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二种,分别是俱乐部运营管理模式、民间财团运营模式[4]。
第一,俱乐部运营模式。俱乐部运营模式主要是将大型体育场馆作为大众的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的场所,通过社区成立的俱乐部进行场馆的运营管理。场馆的运营权交由俱乐部,由俱乐部根据大众的需求,采用多样化的运营方式,自主筹集体育场馆运营的成本。俱乐部运营模式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营销,吸引了顾客的消费,同时吸纳了社会资金,减轻了政府和场馆的负担。俱乐部模式以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开拓市场,能够最大化的满足市场需求。这种方式的运营内容和形式种类繁多,服务大众,吸引更多的顾客,在普及体育的同时也保证了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利用。
第二,民间财团运营模式。民间财团运营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大型经济型体育场馆,政府投资兴建体育馆,由民间财团运营,以盈利为目的进行商业化运营。民间财团具有雄厚的资金,能够保证大型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营,同时通过职业赛事的举办,不仅能够培养专业的体育人才,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增加了场馆的使用率,同时还能够提升财团的声誉,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2.3 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
大型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力资源,目前,我国缺少专业的场馆管理人才。因此,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而场馆的运营者要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运营者可以通过市场招聘的方式,招聘专业人才;或者通过猎头公司聘请专业的场馆管理人才;当然也可以选拔场馆内优秀的管理人员,通过专业的培训和进修,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大型体育场馆不仅要聘请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要以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保证优秀的人才能够长期工作在岗位上。这就要求体育场馆建立完善的人事机制,包括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薪酬福利待遇等,做到商业化的管理,为优秀的人才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
2.4 加强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改革
目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权和使用权大多由政府掌控,而为了促进场馆的全面发展,必须要做到所有权与运营权的分离。我国体育市场经济的改变,要求大型体育场馆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创建资产运营机制、运营决策机制、预算机制以及监督机制[5]。通过高效的管理机制,多种运营方式并行,以体育赛事为主,结合商业活动的推进,促进大型体育场馆的市场化发展。
我国部分大型体育场馆主要采取全额、差额预算拨款、统一调配的管理方式[6]。这些管理方式便于政府的管理,但是难以与体育市场接轨,给政府和场馆运营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还有部分大型体育场馆采用责任制和承包制进行管理,但缺乏合理的经济指标难以标准化、规范化运营,难以促进体育场馆的发展。而目前企业多采用的股份制、合作制等资本多元化的运作方式则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不仅能够增加体育场馆的收益,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同时还为政府和场馆的运营减轻了负担。
2.5 重视体育场馆设施的布局规划
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的布局规划影响着场馆的使用,合理的规划能够提高场馆的使用效率,反之则阻碍场馆的发展。要做到体育场馆设施的合理布局规划,必须要注意以下两点内容:第一,做好大型体育场馆的调研工作,以可持续发展为布局宗旨[7]。在对大型体育场馆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到场馆在举办赛事的同时还用于休闲娱乐、商业活动等,因此要合理安排场馆设施,使其不仅能够承办大型赛事,同时还要能够满足商业化需求,提高场馆的使用效率;第二,大型体育场馆设施规划时,要了解市场的需要,城市的发展水平,以及大众健身活动的需求[8]。尤其是一些欠发达的城市,要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体育赛事的举办情况以及居民体育消费的情况,来规划大型体育场馆的布局。
3 结语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中因负担过重,难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运营理念陈旧,管理手段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管理需求,导致运营模式单一;大型体育场馆受到体制影响,组织机构老化,工作人员冗杂;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体制滞后,不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大型体育场馆营销过程中收费设置不合理,导致管理的效益过于低下。建议国家、政府要出台相关管理政策,加强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政策引导,促进其运营管理制度的完善;借鉴西方先进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吸引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以市场为基准,对现有的运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制定多元化的运营策略,加强规划体育场馆的设施,丰富体育场馆的功能,提高利用率。
[1]刘小湘,胡依琴,柏勇.试论我国体育场馆投融资管理的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1):22-25.
[2]詹步强.收益管理在体育场馆运营中的应用[J].体育学刊,2009(5):24-27.
[3]陈明.政府在体育服务业市场中的角色[J].体育文化导刊,2009(5):3-7.
[4]谢正阳.中外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现状的比较研究[J].内江科技,2008(4):50-51.
[5]李乐正.关于我国体育系统结构的分析及其优化结构的设想[J].福建体育科技,2006(04):1-9.
[6]张锦年,马瑜.体育中心规划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06):47-63.
[7]蔡军.西北地区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5(12):26-31.
[8]方萍.关于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几点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68-68.
The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al Management of Stadium in China and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to It
WANG Zhong-hua
(PE college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i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carries out the dial ectical analysis of the stadium operational management mode in China, aims to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tadium operational management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t is suggested: the stadium operations, the old management concept,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single aging,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ags behi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is low; Suggestions to related management policy as soon as possible, strengthen the policy guidance of large sports venue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Should take the market as the benchmark,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the exist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 a diversified operating strategies, thus enriching the function of sports venues,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sports venues.
sports stadiums; operations management; the problem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4YJC890004);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项目(编号:JGJX2015B3)。
王中华(1990-),黑龙江哈尔滨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