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特征与问题分析*
2016-11-28祝金彪
祝金彪
(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64 )
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特征与问题分析*
祝金彪
(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64 )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特征及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其主要特征为:体育锻炼意识、态度的整体向上性;体育锻炼氛围的城乡“趋同性”;体育锻炼行为的城乡“差异性”等;存在问题主要有体育健身活动过于集中,缺乏经常性、规律性;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缺乏互动与交流等。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体育锻炼;城乡居民;特征;问题;河南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状况。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状况开展了研究。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城市居民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5份,总有效回收率为92.8%。农村居民问卷共发放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12份,总有效回收率为90.6%。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特征
2.1.1 体育锻炼意识、态度的整体向上性
随着河南省城乡居民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省政府多项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文件相继出台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建设项目的持续开展,城乡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呈现出了整体向上性。城乡居民正在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是生活幸福、家庭和睦的根本,认识到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农村居民健身意识日趋增强,体育人口逐年增加,通过体育娱乐丰富业余生活,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明显[1]。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的体育意识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城乡居民体育意识和体育态度整体向上性的特征会越来越明显。
2.1.2 体育锻炼氛围的城乡“趋同性”
近年来,河南省在群众体育发展方面多策并举,在郑州少林武术、焦作太极拳、郑开马拉松等赛事品牌的引领下,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幸福中原”战略,在加强全省城乡体育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体育锻炼项目的培育和精品赛事的推广,为广大群众积极营造体育健身的氛围。特别是“万村千乡”农村篮球赛、“三山(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同登”登山健身大会等赛事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居民的健身积极性。过去农村居民开展健身锻炼往往被讥讽为“出洋相”,而今开展体育健身正在成为共识,特别是农村中、老年人健身更是受到家人的支持、邻居的帮助与鼓励,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氛围正在呈现明显的“趋同性”。
2.1.3 体育锻炼行为的城乡“差异性”
调查发现,河南省城乡居民各年龄段间在体育锻炼频次、体育锻炼项目、体育锻炼场所、体育锻炼强度、体育锻炼时间及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城乡居民之间体育锻炼行为差异性的存在不仅表现在河南省,在全国亦如此,主因乃是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制发展模式,城市集中了主要的社会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较快,而农村则明显落后,加之较多的农村人口却拥有着较少的体育公共资源,以致城乡居民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不仅表现出体育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也表现出体育锻炼行为的差异。
2.1.4 体育锻炼项目选择的“区域性”
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除了因城乡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而出现体育锻炼项目选择的差异性之外,还表现出体育锻炼项目选择的“区域性”特征。豫中郑州市受国际少林武术节及少林武术发源地的影响,习练少林武术的人数比较多;豫西洛阳市农村地区一直有开展篮球活动的传统,加上“万村千乡”篮球赛的带动,篮球项目开展非常红火;豫北新乡市、焦作市特别是焦作市温县作为太极发源地习练太极的更是不论城乡、不分老幼;豫东周口市则长跑活动、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开展较好;豫南南阳市登山、游泳等项目较受欢迎。体育锻炼项目选择的“区域性”特征显示了中原人民善于汲取古今体育文化精髓,通过大力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达到体育锻炼目的的聪明智慧。
2.1.5 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平衡性”
调查发现,河南省城乡居民在体育观念、体育消费水平及体育锻炼行为所表现出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多年来城乡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平衡性”所造成的。特别是在体育健身宣传、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体育健身服务、体育组织建设等方面,农村均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虽然近年来国家和河南省各级政府认识到了城乡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平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积极通过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工程”、“雪碳工程”等加大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农村各村庄之间相隔较远,仅在一个行政村建设“一场两台”还不能完全满足各村群众健身锻炼的需要。
2.1.6 体育组织建设的“滞后性”
从体育生活化角度看,最具有直接影响的是与社区居民生活最密切的组织形式,即他们身边的体育组织,这一层面的组织是我国体育组织的末稍部分[2]。因此,加强基层社区、村落体育组织建设是加快河南省城乡体育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从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组织性上看,不仅农村地区,就连城市部分社区也存在体育组织建设的“滞后性”问题。体育组织建设滞后于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发展的进程,其直接的不利影响就是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缺乏组织性,并进而影响健身的科学性、规律性,给城乡居民健身习惯的形成和健身效果的提高带来无形的障碍。
2.2 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体育锻炼存在问题
2.2.1 体育健身活动过于集中,缺乏经常性、规律性
河南省城乡居民健身存在活动过于集中,缺乏经常性、规律性的问题,在农村表现更为突出一些。如当前河南省各地、市、县和乡镇农村多将体育健身公益表演、比赛、培训等活动集中在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节假日举行,其他时间段则不开展或很少开展活动,这种缺乏经常性、规律性的锻炼会使健身的效果大打折扣,难以获得理想的锻炼效果,特别是对于以减肥塑身、预防或治疗慢性病为锻炼目的的人群,更应该长年坚持科学性、经常性、规律性地锻炼。因此,河南省城乡居民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应抓节点、促平时,科学、合理地将各项体育健身活动穿插到全年的健身规划中,经常性、规律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才会取得更为理想的健身效果。
2.2.2 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缺乏互动与交流
河南省城乡居民体育健身事业一体化发展不仅包括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还包括城乡居民体育健身组织体系、活动指导与交流、体质监测、体育健身信息供给、健身活动品牌创建、体育消费等方面的同步、协调发展。而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省城乡居民之间的体育互动除了各市、县每年举行为数不多的篮球、乒乓球、广场舞等健身项目竞赛吸引少数农村居民参赛之外,很少开展其他形式的互动交流活动,尤其是由城市到乡村的“体育下乡”活动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城乡居民健身缺乏互动与交流的局面就不利于城乡体育健身事业的共同发展,特别是无法通过“以城带乡”带动农村体育健身事业加快发展。
2.2.3 农村体育锻炼指导力量薄弱
河南省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需大力搞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近年来河南省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大力开展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截止2014年4月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已达115561名[3]。河南省各市、县的体育行政部门还专门与群众体育社团组织紧密结合,专门从各乡镇、村抽调人员开展体育健身技能培训,以壮大农村体育社会指导员的队伍。但由于河南省人口基数大且70%的人口在农村,使得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比例仍然偏低,农村体育锻炼指导力量就更为薄弱。河南省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率及体育锻炼原理与技能掌握程度与同年龄段城市居民相比均存在差距的原因之一就是体育指导力量方面存在显著的城乡差距。
2.2.4 体育锻炼组织化、科学化程度不高
从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可以看出,目前河南省城乡居民通过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社团组织开展体育锻炼的比例较低,城市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比例分别为12.5%、7.1%和6.5%,农村居民同比更低。在体育健身科学性方面,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是农村中年和城乡老年人群对体育锻炼频度、强度等概念较为模糊,普遍存在健身时间过长或过短及不能根据自身体质实际掌握健身强度的状况,特别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不敢开展体育健身锻炼,要么因缺乏健身指导而出现锻炼时间、强度不适宜的情况,容易导致意外发生。
2.2.5 中年人群的健身热情受压抑
调查发现,河南省城乡中年人群在体育认知、对体育喜欢程度及体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方面的整体状况略低于老年人群,但高于城乡青年人群,特别是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显著高于青年人群,对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也与青年人群接近,但在体育参与频率及时间方面在城乡三个年龄段中整体表现最不理想,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城乡中年人群的体育健身热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其原因是多元的,而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就是家务重、工作忙、缺乏空闲时间。城乡中年人群正值干事业的“黄金时期”,一般都处于上有老人需要孝敬、照顾,下有成长期的孩子需要供养,处在“夹层”中的城乡中年人群经济压力一般都较大,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可用于锻炼的空闲时间极少。
2.3 推动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活动开展的对策
推动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活动开展的对策主要有: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因为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是体育健身习惯养成的重要条件[4];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和省一系列关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相关法规、政策;积极推进城乡体育交流与互动,创建城乡群众体育双向交流平台;强化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积极构建以省、省辖市大型场馆为主体,以县(市、区)场馆设施为支撑,以乡镇(街道)体育健身场所为基础,覆盖行政村(社区)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5];完善城乡基层体育组织,把体育组织建设纳入体育事业长远发展规划;提高城乡居民体育健身科学化水平;发挥“全民健身月”和“节假日”的作用,开展有规模、有声势的全民健身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全民健身;利用小城镇的纽带作用带动农村居民体育参与。
3 结论
总体而言,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意愿处于逐步提高的过程中,体育锻炼中呈现的主要特征有:体育锻炼意识、态度的整体向上性;体育锻炼氛围的城乡“趋同性”;体育锻炼行为的城乡“差异性”; 体育锻炼项目选择的“区域性”;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平衡性”;体育组织建设的“滞后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体育健身活动过于集中,缺乏经常性、规律性;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缺乏互动与交流;农村体育锻炼指导力量薄弱;体育锻炼组织化、科学化程度不高;中年人群的健身热情受压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效率亟待提高。同时提出了促进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活动开展的对策。
[1] 陈丽,海景龙.“三农”背景下河南省农村体育设施与农民健身意识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6):102-103.
[2] 任大方.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基层组织发展停滞现象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41-46.
[3] 河南省群众体育处.完善标准创新方法 形成合力努力开创群众体育工作新局面[EB/OL].
http://www.henantiyu.com/ 2014-09-18.
[4] 王红艳.江苏省城市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1):93-95.
[5]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建设体育强省规划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EB/OL].
http://zzdrc.gov.cn/2013-07-10.
The Characteristic and Problems of the Physical Exercise of Different Aged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Henan
ZHU Jin-Biao
(Zhengzhou Shuqing Medical Vocational School, Zhengzhou 450064, Henan, China)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 of the physical exercise of the different aged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Henan ar 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 ferent age the urban and rur al residents in Henan province of physical exercise to present the main features include: physical exercise awareness, attitude of the overall upward; Sports exercise atmosphere of "converg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of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etc., existing problems are m ainly sports fitness activity concentration, a lack of regular, regularity;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physical training such as lack of interaction and exchange. At the same time puts forw 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physical exercis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characteristic; problem; Henan province
河南省体育局2014年体育课题研究项目:《河南省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状况比较研究》子课题(课题编号:201413)。
祝金彪(1985-),河南新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