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融合策略

2016-11-28赵聪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太极拳高校学生传统

赵聪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南京 210000)

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融合策略

赵聪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南京 210000)

现阶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太极拳作为我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引起了我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太极拳进行简单的描述,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一系列联系。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将我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高校太极拳的教学工作中,给予一些自己的建议。

高校 太极拳 教学 传统文化 融合策

太极拳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武术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作为体育运动与健身项目,被我国各大高校积极引进相关教学课程中,不仅有利于我国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与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将传统文化引入太极拳的教学工作已成为我国高校太极拳教学工作的一大趋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该文主要针对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融合,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借此平台,与各位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交流讨论。

1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太极拳

传统文化是指由于文明演变而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与民族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代表自己该民族特色的总体表征。我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现阶段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世代相传。我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但大体来说,并没有出现中断的情形。(2)民族特色。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不相同,是独一无二的。(3)历史悠久。其共具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我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其广度与深度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延伸。

太极拳是我国的一种武术形式,其主要集合了儒学、道哲学中的太极、中医经络学等一系列我国传统文化精华,具有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竞赛对抗等多种功能,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与喜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全面性。太极拳涉及到我国古典文学、中医学、养生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2)适应性。太极拳由于其自身具有动作柔和、速度适中等一系列特点,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人们的需求。(3)安全性。太极拳拳术柔顺、圆活畅通,能够在消除练拳者拙力僵硬的基础上,避免对其肌肉、关节、韧带等造成损害。

2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2.1 太极拳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

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之一,充分表现了儒家学派为人处世、看待问题的态度与方法。而太极拳就要求相关练习者“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尾闻中正”,即是要求其在锻炼的过程中保持身体的脊椎处于中正状态,不偏不斜。此外,太极拳的练习还要求其练习者“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思想。

2.2 太极拳体现了佛教文化的禅定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文化主要强调进入“零”状态,与太极拳所强调的“空”“无”“虚”“静”等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例如:在佛教中,“于诸境上,心不染,日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主要是强调人们内心的宁静、安稳。太极拳的拳法行云流水,要求练习者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达到心静如水的境地,使其整个身心处于一种柔和、健康的状态。

2.3 太极拳体现了道家文化的哲学思想

道家中的《易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书籍之一,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被我国相关人员尊称为“群经之首”,其具有包罗万象、变化多端、阴阳结合等一系列特点。太极拳拳法将《易经》中的阴阳学说贯穿其中,使之成为太极拳的主要运动形式与文化内涵。此外,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倡“将欲歙之,必先张之……柔弱胜刚强”与太极拳拳法中侧重的“往返须有折叠,欲左先右……欲泥先顺”有着极大相似。

3 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太极拳教学工作中

3.1 对太极拳进行详尽讲解

现阶段,我国许多大学生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只是进行简单的敷衍,没有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导致其对太极拳的学习处于一知半解状态,根本无法真正了解与掌握太极拳的核心思想与内涵。针对这一现象,太极拳教学工作者应首先查阅关于太极拳的各项资料,对太极拳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并且,当其在对太极拳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太极拳的分解动作进行详尽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太极拳所包含的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向高校学生展示太极拳的真正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太极拳教学工作者在进行太极拳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其武术攻防招式进行讲解,展现我国传统武术的技巧与招数,使学生了解其一招一式所包含的我国传统兵家思想文化。

3.2 将精气神概念的精髓融入高校太极拳教学工作中

精、气、神是身体三宝,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太极拳相关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精气神三者在太极拳中的作用进行详尽讲解与描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例如:由于太极拳主要是以意行气的运动,要求心息相依、意气相随。这就要求高校相关太极拳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将呼吸与动作相结合,用以意行气来代替以力带气;太极拳教学强调神舒心静,排除杂念,因此,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应要求学生以意念为导向,放松肌肉,轻松自在,随心而动。

3.3 将经络学说理论融入高校太极拳教学工作中

据相关调查了解,人的经络遍布人身体的各个部分,具有促使全身血液通畅运行以及沟通人身体上下、内外传到信息系统等作用,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相关太极拳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全身经络的运行路线绘制,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讲解。在此基础上,将太极拳的教学动作进行分解,对太极拳每一招式分别经过哪些脉络,具有什么作用,发挥怎样的功效等均进行详细说明,让学生有目的进行太极拳的练习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太极拳与我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包含了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佛教文化的禅定思想、道家文化的哲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引起了我国高校相关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现阶段,高校太极拳相关教学工作者为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太极拳教学工作中,在进行太极拳教学的过程中,对太极拳进行详尽讲解,将精气神概念的精髓以及经络学说理论融入高校太极拳教学工作中,以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率,保障我国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

[1]钟菊华,郑健.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的困惑与反思——基于文化本源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9):118-121.

[2]韩玉冰.论太极拳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J].大众体育,2015(4):132-133.

[3]葛国政.浅论太极拳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J].搏击·武术科学,2014(12):12-14.

[4]黄宗著,程茜.融传统文化与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方法初探[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124-125.

G8

A

2095-2813(2016)10(b)-014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9.149

猜你喜欢

太极拳高校学生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