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理念下陕西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①

2016-11-28李东颖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体校后备陕西省

李东颖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54)

文化理念下陕西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①

李东颖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5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当前的文化理念下,人们更加理性,越来越重视注人才的全面发展。该文将对文化理念下的陕西省体育后备人才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培养后备人才,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

陕西省 文化理念 后备人才 培养 研究

在当前文化理念下,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人才全面化,而非培养单一的专业人才。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直采取单一的模式,严重忽视了社会的发展需求,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人才培养理念非常的狭隘,较之于文化理念下的理性诉求,不利于后备人才的培养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陕西省体育后备人才现状

通过对陕西省内的西安、宝鸡以及咸阳和汉中等地的体育局、体校以及体育俱乐部等地区的后备人才培养和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1.1 思想观念重视程度

陕西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储备过程中,主管部门支持力度直接决定着人才训练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效果。如果上级部门以及主管领导不够重视,无论政策还是法规支持不够,体育人才培养和储备将无从谈起。从当前陕西省以及地方政府对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视程度来看,在培养后备人才方面给予了一定关注和重视,比如1200316号文件,针对省内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工作部署,组织体育局、教育厅、财政厅以及机构编制委员会共同推进体教结合,就如何加强体育教育事业建设和发展,给出了意见。然而,因相关部门对体育后备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关注度不够,体校建设文件仅从大方面来谈,未论及具体细则,最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有效的落实。

1.2 组织机构与具体落实情况

调查发现,在体育人才培训和管理过程中,半数以上的领导和专家认为体育管理机制问题非常重要。陕西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管理机构,采取逐层管理模式。陕西省目前市县级均保留着行政机构,而且工作状态未发生较大的变化。多数县、区体育局以及文化局和旅游局等,通常都合并在一起,体育部门的独立行政地位丧失,经费投入以及对训练重视度明显被削弱。陕西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管理工作,虽然评估体系基本完善,但是在具体落实相关工作时,很多方面还不够,尤其是科学性、合理性有待商榷。

1.3 管理责权落实不明确

以咸阳市为例,少儿体校原来与运动技术学校挂靠在一起,然而现在运动技术学校又与包括乾县师专在内的6所学校进行了合并,成为现在的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在该种情况下,原来的少儿体校接收被合并了,教练员就职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基本上都被遣送回家,原本比较完整的单位就此解散。在此次调查中发现,陕西省以及咸阳市体育局均知道该事,然而,他们都听之任之,责任落实不明确。

除以上问题外,在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各地区用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器材、场地和工具设施,基本上可以满足客观需求。然而,部分县级以及地方体校无论是场地还是器材设施,都非常简陋,严重影响了体育人员的培养。

2 文化理念下的陕西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建议

基于以上对陕西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本省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思想上应当先给予高度的重视

后备人才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领导重视以及支持,无论是管理工作还是相关设施的投入,都应当跟上发展的步伐。具体表现在2个方面:第一,体育工作者应当坚守岗位,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通过不屑的努力,做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体现后备人才培养在现代体育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将后备人才储备和培养工作,作为领导干部的绩效进行考核,以此来促进他们对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意义重视。

2.2 理利用资金,扩大资金筹集渠道

经费是做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物质保障,经费缺乏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尤其在地处西北地区的陕西省,经费不足是影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落实、资金不足,导致政府不可能给体育后备人才投入太多的资金。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当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广泛筹集与合理利用资金,从而实现经费绩效的最大化。出现经费不足现象的另一原因为,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未挖掘和应用社会资源。笔者建议与企业加强合作,联合培养体育人才,应当对有潜力的运动员进行签约,出成绩以后可以代表企业参加比赛,或者为企业做广告,以此来实现双赢。

2.3 坚决走教育与体育相结合之路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好学训之间的矛盾和问题,给体育人才提供可全面发展的平台在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和培养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体育发展之需和个人追求,给他们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发展空间。在当前文化理念指导下,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和培养过程中,应当坚定不移地将体育教育与教学结合起来,取消效益相对较差的体校,将运动队安置在条件较好的中小学校。原来的体校人员进入中小学进行执教,政府从公益金中抽出一部分资金扶持。这样既可以有效解决好运动员学、训问题,又可以解决好当前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在有效解决好学训之间的矛盾问题时,不可再像传统教学那样做出让步,对运动训练加强控制,绝不放松,并对人才进行严格培训,使他们适度训练、学习。采用动机原理,对内外学习动机和训练动机培养,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学习与训练,得以全面发展。比如,在训练和学习过程中,应当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为他们进行目标定位,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训练过程中得以体验,并且鼓励他们自强不息,正确认知自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效能。

2.4 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从整体上来看,陕西省基层教练员以及体育人才教育和训练人员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执教水平有限是影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为了能够有效改变该种现状,应当不断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以学历和技能进修作为基础,进行短期岗位培训,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知识讲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教练员培训机制。对于主管部门而言,应当从政策上对其进行鼓励,在经济上对教练员予以支持,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教练水平。同时,还要结合实际,为教练员创造岗位培训和技能比武机会。以岗位培训为例,作为体育教练员的有力充电机会和途径,通过培训能够使他们掌握最新、最有效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对于提高教练员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省还可利用本地高校,比如西安体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内部资源及其办学优势,为体育教练员组织开设讲座,从而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先进的知识以及训练技术。同时,还可邀请省内外一流教练员,讲述他们的训练心得以及分享成功经验。

3 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体育文化理念就是要实现人类的共同体育文化价值观,培养健康的体育运动价值取向。为此,应当先从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入手,使体育后备人才对体育文化形成理性认识,以满足时代发展要求。这与理性诉求并不冲突,采用该种理念对后备人才进行培养,有利于建立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可有效解决当前的问题,使后备人才得以成长和成才,这对他们自身价值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促进陕西省乃至全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郭建军.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 培养优秀竞技后备人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4):1-9.

[2]阳艺武,吕万刚,郑伟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评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44-49.

G80-05

A

2095-2813(2016)10(b)-013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9.138

①文化教育理念下陕西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N02)。

猜你喜欢

体校后备陕西省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聚焦两会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