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负责人为出发点研究武术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
——以北京市海淀区5所中小学为例
2016-11-28王瑞霞高小丽郭祥轩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王瑞霞 高小丽 郭祥轩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以课程负责人为出发点研究武术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
——以北京市海淀区5所中小学为例
王瑞霞高小丽郭祥轩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应以青少年为重要对象。武术进入中小学课程,着实推动了武术事业的发展,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中小学武术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目前各地区中小学武术课程仍存在较多问题。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东升实验小学、清华101中学、中关村一小、中关村二小、香山小学五所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5所学校在教学课程安排、师资状况、考评方式发面均存在不同的问题,文章力图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武术武术课程武术推广中小学体育
1 前言
2004年4月3日,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中明确规定:“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2008年,北京石景山区已在中小学尝试开设武术课,太极拳、一路长拳、五步拳等武术项目已陆续走进该区一些中小学。 2013 年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王填建议,“全面推行武术课程,对青少年的身体全面健康发育、思想道德建设、民族精神的培育、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3月10日,江苏省发布《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试行)》,该方案将武术列为必学内容,同时将民间传统体育列为限学内容。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武术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武术课程开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优化中小学武术课程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东升实验小学、清华101中学、中关村一小、中关村二小、香山小学五所学校武术课程负责人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以“中小学武术”、“中小学体育”、“武术开展”等为关键词,查阅中国知网、百链云图书馆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相关资料,同时搜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的相关文献,最后整理分析,获取可用的文献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
本问卷调查对象为武术课程负责人。问卷类型为封闭式问卷(结构式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安排情况、教师来源、考评方法三个方面。问卷设计后根据武术和统计学共计10位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调整,最终效度评分显示问卷可以较好达到调查目的。武术课程负责人问卷共发放15份,回收14份,问卷有效率为93.3%。
2.2.3逻辑分析法
总结查找所获文献资料与问卷所得数据资料,分析得出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武术课程开展现状,寻找应对措施。
3 结果与分析
3.1武术课程安排
3.1.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和。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是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教学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是课程安排的重要部分。据调查,5所学校对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未做硬性规定,教学内容安排均由授课教师自主决定。由于授课教师并非本校教职工,因此流动性较大,体现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即是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不利于学生对于武术课程的理解与学习。
3.1.2教学场地
教学场地,是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地点、空间。教学场地是教学内容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教学场地的科学化、专业化程度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调查发现,5所学校并没有合适的室内场地,供学生进行武术练习。雨雪天气或雾霾天气时期,5所学校大部分会选择停课,较少会选择进班级观看影片或做游戏。
3.1.3教学课时
学校武术课程一般安排在每年的3月至7月,9月至次年1月,每周每个兴趣班一个课时。课时安排较为宽松,间隔时间长,由于各种原因武术课程还会间歇性停课。这种课程安排形式极其不利于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学习,导致学生不断在新旧内容中纠结反复,难以体会到武术的真谛,也就叛离了中小学武术推广的最初目的。
3.2师资状况
教师的多少、教师水平的高低是判定教学水平、影响教学结果的重要因素。据调查,5所学校的武术教师均是通过社会培训机构外请的体育院校在校学生。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自然得不到有力的保障。首先,武术教师非本校教职工,缺乏与学生感情交流,同时由于缺乏学校规章制度的制约,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均达不到预想的结果。其次,武术教师为在校学生,学生事务繁多,难以保证教学的连续性,中途替换教师,学生又要重新适应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最后,由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以社会培训机构为中介,难免产生三方矛盾,影响教学过程的实施。
3.3考评方法
学期末的考评是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结果的检查,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验收。合理的考评方法能刺激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同理,不恰当的考评方法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据悉,5所学校中,中关村一小,中关村二小,清华101中学均没有结课考试,而东升实验小学最终以各兴趣班联谊会表演的形式考验水平,香山小学则紧跟教学进度以每日课间操形式进行每日复习巩固与检验。
参考文献:
[1]陶凌荣.中小学武术教学研究之现状与发展对策[J].搏击·武术科学,2008(04):62-64.
[2]田萌.济南市市辖区(部分)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3]岳泽军.林州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 商,2014(7).
[4]杜江.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
[5]刘飞舟,任江元,吴刚,高廷波.体育新课程背景下关于中小学武术现状与对策的几点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07(05):52-54.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ushu Course
in Primary Schools——A Case Study of 5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Wang RuixiaGao XiaoliGuo Xiangxua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Young people are the flowers of the motherland and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therefo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be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young people. Wushu in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urriculum, real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tial arts, in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However, because of the late start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martial arts, the development is not matur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martial arts courses at present.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Beijing City Dongsheng Haidian District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Tsinghua 101 Middle School of Zhongguancun, a small, two small, Zhongguancun Xiangshan primary school five schools to carry out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found that the 5 schools in the curriculum arrangement, Famian teachers' condition and way of evaluation, there are different problems, the study on the discovery of the problems and try to find the right solution.
Keywords: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WushuWushu curriculumWushu promotion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ports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1—0079—02
作者简介:1.王瑞霞(1991~),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