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宗视域下少林武术“禅武合一”思想的义理探析

2016-11-28张纬国盛泽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28

武术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义理少林禅宗

张纬国盛泽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228



禅宗视域下少林武术“禅武合一”思想的义理探析

张纬国
盛泽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28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在禅宗背景下少林武术的“禅武合一”思想进行义理探究与分析,认为在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主要内容的禅宗义理思想和修行方式的长期影响下,少林武术已褪去其杀伐的本性成为少林僧人参禅悟道的宗教修行手段,在义理思想上具体表现为:禅武合一的义理基础——“离相无住”; 少林武术戒律的终极形式——“无相戒”; 少林武术修炼的心意法门——“无念为宗”; 少林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见性成佛”。

关键词:禅宗少林武术禅武合一义理

1 前言

经考证,自佛教约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由印度经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传入汉族地区,并于公元7世纪分别传入西藏地区和云南傣族等地区以来,在漫长的佛教中国化进程之中,佛教原有的义理思想、仪轨制度和修持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佛教打上了深刻的中国烙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并最终产生了中国化佛教。禅宗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化佛教之一。禅宗站在佛教的基本立场,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以传统佛教的大乘般若中观思想与涅槃佛性等学说为基础有机地融合了道家的自然主义还本思想以及儒家的心性学说,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主要内容的禅宗义理思想和修行方式。而诞生在“禅宗祖庭,武术圣地”的少林武术,经过佛教禅宗义理思想的长期浸染与改造后,形成了特征鲜明的禅武合一的少林武术,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武术的多元化发展。

2 印度之“禅”与禅宗之“禅”

据史料考证,第一部阐述禅法的经典著作是印度婆罗门教传统吠陀文献中的奥义书[1]。在奥义书中,“禅”被称为梵文Dhyāna,即“禅那”,意思是静虑、御心、摄念,是一种通过御心摄意静思寂虑的冥想从而达到使心神凝然不动的入定状态的宗教修持方法。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不论是公元二世纪左右,安息国高僧安世高翻译的《大安般守意经》中所介绍的禅法,还是南朝梁武帝时期,东渡弘法的天竺高僧菩提达摩所宣扬的禅法,均为这种思想集中,专注一境的“安静而止息杂虑”的佛教修持方法[2]271,即所谓“习禅之禅”或“工具之禅”,而非禅宗之“禅”。

禅宗作为中国佛教儒学化的典型代表,它的最大特点是把佛性心性化、人性化,将印度佛教的真如、佛性、法性、如来等原本具有抽象本体性质的真心转变为当下鲜活的现实人心,建立了一个以当前现实人心为基础的心性本体论体系,完成了中国佛教由出世到入世、由宗教到现实、由佛国到人间的重大改革,彻底改变了佛教的禅学观念和理论导向。因此,什么是中国禅宗的禅? 中国禅宗的禅是一种文化理想,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修持方法、或者说是一种生命哲学、生活艺术、心灵超越法[3]。

3 禅宗义理思想对少林武术的浸润与改造

3.1禅武合一的义理基础——“离相无住”

毋庸置疑,禅宗尽管在义理思想、仪轨制度和修持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中国传统儒道文化思想的巨大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外佛内儒”和“外佛内道”的特点,但禅宗终究还是佛教的派别之一,传统佛教所倡导的“不杀生、不伤生、不害生,自觉觉他、自度度人”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教义思想依然被禅宗所肯定与坚守,当佛教与作为“杀伐之术”的武术相遇时,武术的杀伐性是被佛教文化所否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佛教与武术“势成水火,绝不相容”。禅宗与传统佛教繁琐的渐进式的宗教修持方式有很大不同,禅宗认为人只要“离相无住,明心见性”就能“顿悟成佛”。所谓“离相无住”就是指人的认识不应执著于事物的表象与概念,也不应认为事物自身的性质是凝固不变、永恒长久的,唯有如此,才能够实现超越一切名相即“离相”,于一切法上不住相即“无住”。因此,禅宗反对一切执著于名相的禅修方式,也反对一味地强调念经、坐禅和礼佛,而是要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中去证悟自己的“真如本心”,达到“见性成佛”的终极目标,正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似求兔角”[2]729,只要能“见性成佛”任何修行方式都可以用。正是由于禅宗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离相无住”的义理思想,使得“内外兼修、身心俱练”的武术成为一种参禅悟道的特殊的修行方式。少林寺的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将武术训练作为修禅方式,用禅宗的义理思想来指导武术训练的具体实践;另一方面又将武术训练作为行禅手段,通过运用在武术训练过程中获得的身体感受与心灵境界来展现“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禅心佛意”。正是由于二者的相互印证、相互转化,最终形成了以禅入武,以武演禅,内禅外武、禅武合一的少林武术。

3.2少林武术戒律的终极形式——“无相戒”

“戒”是梵文Sila的翻译,意为“惯行”,转为“习惯”、“行为”、“道德”、“虔诚”等。其具有防非止恶的作用;它是佛教“戒、定、慧”三学之一[2]286。当武术进入少林寺,在佛法的沐浴与感化下褪去原始的“杀伐之身”而成为“参禅证法”的修行手段时,就注定少林寺的武僧们既要受传统武德的影响,更要受禅宗戒律的约束,并由此逐渐形成了以禅宗“无相戒”为最高追求的少林武德。在少林武德的规范下,少林武僧们在习武修禅过程之中谨遵禅宗修行的宗旨,并将少林武术严格限制在修行程式中防止其走向异端。对所有皈依佛门的佛教信徒而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佛教“五戒”,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还是在家必须遵守。因此,少林武僧在习武过程中首先要遵守佛门“五戒”,在此基础上,少林寺还根据佛门的宗旨为少林武僧制定了 “习武十禁”,包括一禁叛师,二禁异思,三禁妄言,四禁浮艺,五禁盗劫,六禁狂斗,七禁违戒,八禁抗诏,九禁欺弱,十禁酒淫[4]。

然而“戒”有事戒、理戒之别,具有具体之形式者,即为事戒(随相戒);若能不住戒相而安住于空、假、中三观者,则为理戒(无相戒)[5]。不论是少林习武“五戒”或是“十禁”,都属于具有具体之形式,有具体戒律条文和要求的“事戒”,并没有超越具体名相的束缚而实现“外而离相,内而见性”的目标。所谓“无相戒”,即无相之戒,始见于敦煌写本《坛经》中:“ 惠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摩诃般若波罗密法,授无相戒”[6],其目的就是教人们不要执著于具体戒相。无相戒的特点在于化他律为自律,从归依佛到归依自性,完全破坏了外在的形式和对外的崇拜,将戒相与戒体融于一身。“事戒”在本质上还是依靠外在的清规戒律来约束修行者的内心,其犯戒之欲念并没有从根本上去除,因而是不彻底的,不完全的“戒”。少林武僧若要使武术转变成为参禅悟道的有效手段,真正实现武道与禅法的融合归一,就必须实行“无相戒”,也就是说将犯戒之欲念彻底的根除,连犯戒的念头都不存在了,“于相而离相”、“离一切相”,方能“法体清净,识见本心”。否则,少林武德规范就是少林武僧在佛法修行中障碍,阻碍了他们“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而得“解脱”。故契篙云:“无相戒,戒之最也”。

3.3少林武术修炼的心意法门——“无念为宗”

“内外兼修、刚柔并济、意气相随、形神具炼”向来都是中华武术的共同特征,少林武术自然也不例外,但少林武术在禅宗义理思想的影响下,特别注重对内心持守的心意修炼。正如《少林拳术秘诀》所云:“达摩东来一字无,全凭心意下工夫”。因此,《少林绝技》中讲:“欲学技击,先学不动心。欲学技击,必须破生死观。”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即“不动心”是取胜的根本,也是一个武技高超之人所具备的首要条件[7]。从根本上讲,“外不著相,内不住念,无相无念”是为 “不动心”。 “不动心”绝非一念断绝心如死灰,而是要求在修炼少林武术的过程之中需始终做到“于念而不念”、“于一切境上不起念”、“任心自念而不起妄念”的“无念”。“无念”并不是指什么事物都不接触、不想,而是在接触外境和事物时,内心不会受到外物的影响,不会纠缠于外在的任何东西,而外在的任何东西也影响干扰不了内心,心如明镜,境来则现,境去则无。正如《六祖坛经》所云:“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8]19”

“欲学技击必须破生死关。夫生死一关,为众生之大关键,亦即佛氏之度世证果无上法门也。又岂仅区区技击一术,所当视为先务乎?[9]”去除恐怖心,突破生死关,是武术训练与佛教修行都很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10]。何以破生死关?少林武学提倡通过武术禅的参证与静悟来领悟生死之机,即是要在激烈对抗拼杀的生死过程之中,使内心保持“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念念相续,念念不住”之无念之境,顿悟诸法无我,万法皆空,从而一念不起、万念尽空,即便是山崩地裂于前,依然能稳如泰山,坚若磐石,置名利、生死于度外,实现身心的真正超越和解脱。

3.4少林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见性成佛”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其修行的最终目标就是觉悟成佛得涅槃解脱,解脱问题是佛教理论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也是佛教整个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离开了解脱论,佛教就不能成为佛教。禅宗亦非例外。在禅宗看来,真正彻底的解脱即为“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正如《六祖坛经》所言:“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9]45”就传统武术的悟道模式而言,乃是“道进乎技”,即在对技的训练中所实现的精神境界的自我超越[11]。当少林武术成为一种参禅悟道的佛教修行法门时,少林武僧们在武术修炼过程中,处处贯之以佛法,自然而然的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提高武术技术的层面上,而是要超越所能达到的最高武术技术能力,从而实现一种以“真如自性”作为本体,以“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的无念、“外离一切相”的无相、“于诸法上念念不住”的无住作为实践要领,通过“般若观照”来达到“顿悟自性”的精神体验过程。

作为佛教禅宗祖庭的少林寺,僧人们刻苦修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信仰终究是在于“明心见性、顿悟成佛”,脱离痛苦求得大自在。因此,本着此目的修行的僧人在从事日常活动时,日常活动就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身体活动,而是一种宗教修行方式。少林武术作为少林僧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被纳入到为信仰而修行的过程之中,此时的少林武术不再是一种技击格斗的身体运动,而是实现僧人们脱离苦海,直入涅槃的工具。禅是武的精神本质,武是禅的表现形式,以禅入武,以武演禅,禅武合一,从而成就了少林武术作为一种极具挑战性的禅修方式所要达到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最高境界。

4 结语

巍巍嵩山,古刹少林,千百年来以其博大的胸怀与禅宗佛法孕育了驰名中外的少林武术。由于历史奇妙的机缘偶合使得少林武术在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主要内容的禅宗义理体系和修行方式的影响和改造下,将武术作为禅修手段,把武术训练视为禅宗修行,在武术训练中贯穿禅宗修行的基本原则,以禅宗修行的思想理论来指导武术训练,逐渐形成了以武术为形,禅道为本,禅武合一的武术禅,并通过武术禅的参证与体悟,以烦恼即菩提,以生死即涅槃,在日夜苦修和最为激烈的生死搏杀间,顿悟法体清净,自性本空,即心即佛,从而成就“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12]”之真如境界。少林武术作为一种武术形式,在根本上是修禅的手段,正是由于禅宗独特义理思想的内在支撑,使得少林武术以其鲜明的技术风格和深邃的禅法境界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之倾倒,为之着迷,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

参考文献:

[1]巫白慧.印度早期禅法初探——奥义书的禅理[J].世界宗教研究,1996(4):1.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3]方立天.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J]. 哲学研究,1995(3):70.

[4]少室山人.少林寺武术百科全书[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5.

[5]沈氏雪娥—释幸莲.《坛经》无相戒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李申.敦煌坛经合校简注[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7]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8]杨曾文.校《六祖坛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9]尊我斋主人.少林拳术秘诀[M].无谷,刘志学.少林寺资料集[G].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233-245.

[10]乔凤杰.佛教禅修与武术训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3):64.

[11]乔凤杰,陈沛菊.略论传统武术的悟道思维[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5):1.

[12]陈秋平,尚荣.心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On the Meaning of "Zen and W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Zen Buddhism

Zhang Weiguo
(Shengze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228, China)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aolin martial arts “Zen Wu and Wu" in the context of the Zen Wu, assuming that shaolin wushu has become the method to practice religion for shaolin monks because of long-term influence of"no thought, no body, and no eternal”, which shows that the foundation of Zen and Wu is "from self", the ultimate form of Shaolin martial arts discipline is "without warning", the key of Shaolin Wushu practice is “no other thought”, and the highest pursuit of Shaolin Wushu is"enlightening".

Keywords:ZenShaolin martial artsunity of Zen and Martial artstheory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1—0056—03

作者简介:张纬国(1982~),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义理少林禅宗
道兼体用的整全之道:吕祖谦义理之学新论
老子“大音希声”的深层义理
禅宗软件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公共理性与整全义理
A transition method based on Bezier curve for trajectory planning in cartesian space①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王船山《周易内传发例》义理演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