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艺术与武术中分析“艺术化武术表演概念”

2016-11-28李娅楠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武术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艺术化技击套路

李娅楠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从艺术与武术中分析“艺术化武术表演概念”

李娅楠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来体现社会价值,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武术虽为一种以技击搏斗为本质的技术,但那只是表面的格斗对抗技术。其实,武术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修养艺术,它不但在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中讲究特殊的“美”之外,还追求内在的美和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升华。文章主要在“武术”与“艺术”两词概念上界定和认识的基础上,给出艺术化武术套路的概念,期望为提升武术表演艺术化给予一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艺术化武术表演武术艺术化

本文在梳理与“艺术”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来勾勒一下“艺术化武术表演”的概念,其多变的风貌以及在现今社会中出现的多样形态,从而促使本文对艺术化武术表演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艺术形态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期望为现今社会中所存在的现象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义。

在进行概念界定之前,我们要先了解概念的特性,温力先生在《中国武术概论》一书中提到:“关于概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概念本身是在发展变化着的,是有条件的。一方面是由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社会实践在不断地变化,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所以对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武术概念的表述显然也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也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在一个时期里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或不能正确地表述一个概念,所以我们看到武术的概念在不同时期的表述不同。”[1]武术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其概念也一定会随着武术的变化而变化。

1 概念的再认识

1.1“术”的概念

从“武术”与“艺术”两个词开看,同有一个“术”字。《现代汉语实用词典》中对“术”进行了这样的解释:“技艺:技艺、学术、技术、武术;方法:方法、策略、防御之术”。[2]它们是两个门类的专用术语。这两者之间究竟有着什么联系和影响。我们在“术”概念的解释中看到了技艺与方法,这也就说,武术与艺术同时具有这两个特点,两者既是技艺之术,也是一种表现客观与主观的方法。因此,我们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武术”与“艺术”两词的概念。

1.2“艺术”的概念

古今中外,世界上的各个时期关于艺术概念的界定,历来提法不少。近代的《辞海》中对艺术做了这样的解释:“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阶级社会里,艺术往往带有倾向性”。[3]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是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书法 、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既要有富有创造性的方式还要有独特而美观的外在形状。对于艺术,有的学者从这三个层面来认识:(1)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者是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并且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同行。(2)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并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和对现实的模仿活动。(3)从活动结果层面来看艺术的活动结果有可能是客观存在的艺术品。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事物,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的表现形式有可能会经过艺术创作过程而成为艺术品。这种艺术品与艺术过程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

1.3解读武术相关概念

“武术从它的起源和它在历史上的价值来看。它在古代就是一种发生、发展于中国的技击术”。[1]我们已经引用了中国著名武术家温力先生的话说过,事物的概念会随着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在遵循着世间的发展定律来看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的概念是怎样界定的。《现代汉语实用词典》中对“武术”作了这样的解释:“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是由带有攻、防性质的基本动作,按照一定的结构与劲力连结而成的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及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2]而专业性较强的书籍中,对“武术”的记载更为详细和精确。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武术》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4]邱丕相教授却认为:“武术运动“不能代替”武术,武术发展至今,体育的功能日显突出,归属体育部门来发展它,又使其内容、形式和手段的体育化特点更强。近些年来,它的定义被概括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然而,从广义上说,武术的定义并不是体育能够涵盖的。从它的功能上来说,也不局限于体育”。由以上的概念叙述,我们可以试着总结出“武术”概念:“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但也不仅仅只属于体育。它使武术在以技击技术为本质的前提下,进行了其他价值的延伸。使武术的健身价值、表演价值、竞赛价值、教育价值、国际交流价值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得到体现,同时还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2 对“艺术化武术表演”概念的界定

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武术”与“艺术”的概念,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艺术”与“武术”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具有差异的同时两者之间又处于怎样的关系?因此,了解他们的之间差异和关系,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它们的概念和使用它们。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从功能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的差异。武术以技击为主,以单、群斗为形式的格斗技术,以对方、敌人为对象,同时存在的武术表演形式也是在技击为本质的基础上进行创编,主要是用来防身抗敌和提高攻防格斗技术的熟练性;艺术是以观众为对象,以表现人物、剧情等为主要表演方式。在精神领域起到一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不具有真实的过程,而是进行模拟、再现性的真实过程。

其次,两者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从人类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武术与艺术,两者是共源的。它们都产生于生产劳动,并作为不同的文化形态在中国传统文化这—大系统中按照各自的发展规律逐步地发展起来。看他们的发生是同源于生产劳动,他们的功能却存在着真与假(扮、演),同时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而艺术化武术套路则是受到艺术元素的影响,逐渐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形成体系。如武术被借鉴到戏曲、舞蹈等艺术形式中,虽然表现出来的是戏曲的“把子功”;舞蹈的“武舞”,但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武术的艺术现象。而武术在吸收了戏曲的亮相;舞蹈的夸张肢体动作;杂技的技巧与难度等艺术手法,形成的表演形式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来吸引观众。

我们暂且认为“艺术化武术”是被中国其他艺术形式借鉴过去的武术内容,虽然不是武术原来的面貌,但是它仍然属于武术。这样的艺术化武术表现形式经常出现在“舞蹈、戏曲、文学、杂技、绘画、音乐、书法、雕塑等艺术形式中”。艺术化武术套路影响着、促进着武术表演或竞赛套路表演形式,而武术的内容和形式同样促进着艺术化武术表演的真实感和技击方法的再现性。

艺术化武术表演形式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也不是在今天才有的。“武术运动创始以来,始终是以“技击”、“舞蹈”这两个艺术方面在发展的。因此我们看武术,必须从它的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来看。属于舞蹈艺术方面的,我们比较容易见到,如我们常见的武术表演中的舞剑、耍刀、演拳等等以及“对拐战剑”、“单刀战枪”等的对打表演,总是一套假设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假设的对打,正是将实践性的实战对打予以艺术加工而成为舞蹈化的艺术表现,这种技击与艺术相结合的舞蹈形式,就正是它的特点,也正是与其他舞蹈有所不同的主要之点。因此我们看武术不要以笼统的眼光去看它。如果是表演,那我们就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它”。[5]站在艺术的角度来看武术,它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动态的“武术表演及表演过程中的技术动作”,如武术套路剑术的演练动作及演练的过程动作;静态的“武术动作造型或造型的雕塑”,如剑术套路的演练过程中出现的定势动作或由造型动作而制作的石头雕塑。

3 结论

从“艺术和武术”的定义中,我们看到了“艺术化武术表演”的概念。本文提出的概念:“艺术化武术表演是一种反映武术的技击技术形态,它追寻着以技击技术动作为主要内容的表演艺术来重现生活现象”,即“实战而形象化的艺术” 。

武术广泛的被其他表演艺术所借鉴和吸收,主要表现在戏曲的打斗、舞蹈的技巧,影视武打等艺术场景,武术的艺术化表现形式成为表演艺术的重要因素,这样的武术表现形式暂且称之为“艺术化武术表演”。“武舞”的表演结合反映了武术的艺术化观赏价值,武舞的表现虽然没有体现出更多的武术技击特点,却彰显了武术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潘晓龙.现代汉语实用词典[M].海口:南方出版社,1996.

[3]辞海[M].上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584.

[4]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武术学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6.

[5]蔡龙云.琴剑楼武术文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On "Art of Wushu Performance" Concept

Li Ya'nan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Abstract:Art, as a social ideology, is primarily to meet the various needs of the people to reflect social values, In social life in particular areas of the human spirit plays a subtle role. Although martial art of attack and defense for a fight for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But that is just the surface of the fighting against the technology. In fact, Wushu is a self-cultivatio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rt, It is not only in calligraphy, painting, literature and other art forms in a special about "beauty", Also the pursuit of inner beauty and the distillation of people's ideology.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martial arts" and "art" two words to define the concept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s for,Given artistic concept of Wushu, Wushu expectations of their artistic performances.

Keywords:ArtisticWushuperformanceWushu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1—0022—03

作者简介:李娅楠(198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艺术化技击套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艺术化 可否成为乡村的未来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艺术化表达
眼下有套路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用艺术化手段引领儿童走进“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