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对青少年审美认知的影响
2016-11-28赵延军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赵延军济南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武术对青少年审美认知的影响
赵延军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现代文化对青少年的审美认知与传统文化存在差异。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辨等方法分析武术对青少年审美认知、审美心理的影响,认为武术是影响青少年审美认知的重要载体之一;现代媒介对青少年的认知产生审美认知的偏差;长期武术体悟可以改善青少年的审美认知和审美心理。
关键词:武术青少年审美认知
1 当代媒介影响着青少年的审美
审美是人们行为及思想的动力。不少青少年的民族情节、民族情感淡化,对本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逐渐冷却,直接导致爱国热情减弱,加强青少年的审美观的培养,对优秀传统审美意识的培育已迫在眉睫,成为一个社会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类发明了集成电路、激光电缆、生物遗传工程,发明了电脑、网络、机器人等等。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矛盾冲突却有可能在一个更深邃的领域展开。
当下,先进的科学技术正以它巨大威力渗透到个体的道德领域、情绪领域和精神领域。高科技、高效益、高消费使现代都市人能够挟带巨大的物质能量高速运转,货币的沟通取代了心灵的沟通,电磁波的联系取代了骨肉亲情的联系,操作的成败掩遮了人格的优劣,性的商品化取代了爱在情感渠道中的升华,电子游戏机和卡拉歌厅的普及取代了图书馆与博物馆,在这样一条汹涌彭湃的物质能量流中,人获得健康吗?幸福吗?正像系统论的创始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则更直截了当地说:“简而言之,我们已征服了世界,但是却在征途中的某个地方失去了灵魂。”[1]
2 武术是审美理解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
作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一种审美创造,武术是人类的文化艺术,是身体文化的实践活动,体悟武术,在感悟中把握传统文化的“真、善、美”统一的价值内涵。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情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虽内蕴丰富,气象万千,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可称为是道德人格一元的文化。以道德人格为指归的儒学,流贯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之中。从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特征上来看,便会较清晰地看到儒学在历史发展中所发生的明显的自身演变,看到这种演变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及人格精神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看到当前我们青少年审美观的扭曲。伴随文化、政治、经济多变的世界,现代审美的种种思潮愈加向青少年的审美心理深层挺进。人们已感觉到传统审美对塑造优秀传统人格,追求健全人格与健康精神,追求真、善、美的心理取向的重要意义。
武术是高度的力与美的结合,它犹如先秦古文,朴实、简约而不失深邃、丰富,是一项具有健身 和艺术之美的运动,更是富有哲理的文化形态。培根曾说过:“论起美来,状貌之美,胜于颜色之美,而适宜并优雅的动作之美又胜于状貌之美。”武术美从分说明了这一点。武术在中国绵延几千年,不仅仅因为它是一门实用性强的技击艺术,也和武术动作的绚丽多彩的表现形式密切相关。武术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舞蹈、书法等艺术形式密不可分,充分体现出武术的艺术之美。尤其是武术套路运动,是中国独特的一种运动形式,世界上喝多技击术,唯独中国武术形成了庞杂纷繁、浩如烟海的套路运动。这是由中国文化特征,诸如人生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民族性格、生活习俗、审美情趣所决定的。
3 武术对青少年审美认知的影响
3.1生活现实影响着青少年的审美
当代人生活在一个工具理性时代,重物质、轻感情、讲实惠。鲁枢元在《生态批评的空间》中提到:“人们在生存的困境与危机中开始承认,人不仅是物质性的存在、经济性的存在、政治性的存在、艺术性的存在、精神性的存在,人同时也是情感性的存在、宗教性的存在、艺术性的存在、精神性的存在。在未来生态学的时代里,精神在现象之上的超越将取代精神在物欲之中的沉沦,精神的进化将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精神这一内在尺度将冲破物质的牢笼,同时作为人类世界的支撑点,到那时人们才会突然感悟到,‘人的生存原来是作为一种精神来确保自有何永生,去克服自己限定者的限定作用的’。这就是说,人类向自有世界的飞升,主要凭籍的还是那精神的羽翼。”[2]让孩子们明:金钱不是幸福的绝对指标。
3.2武术对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自我认同的发展状况决定青少年自主功能的发展状况,自主功能的发展状况又决定着青少年能否成功地走向人生,健全的自我认同意识和积极的自主功能对青少年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武术就是大众个体或群体表达自我认同或社会认同的符号工具之一。根据社会学理论,人们的消费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特殊和重要的认同行动,或者说,人们的消费行为是以认同的方式反映了人们对于自我和社会的态度。[3]基于此,大众的武术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认同的反映和表达:在个体意义上,是自我认同的贯彻和表现;在群体意义上,是社会认同的贯彻和表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认同作为理解大众武术、接纳武术的一条重要途径。英国人类学者弗里德曼就指出,“在世界系统范围内的消费总是对认同的消费”。[4]例如,美国万宝路公司的牛仔香烟广告一经推出,就在许多国家消费者的心目中把万宝路香烟变成了人们所追逐的“美国梦”,而消费者购买商品也就等于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等于实现了一种自我认同,完成了对自己的生存方式、身份地位、社会形象的一种选择。这就是说,通过武术消费,个人有了更多的机会来社会性的认识自己,从武术中寻找和满足自己的期待和欲望,甚至可以把自己变为“明星”——直接扮演自己所想象的社会角色,从而得到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在这个意义上,武术也就成了人们探索自身、寻求认同的一种重要的“媒介化”方式。参与武术运动,能促进青少年心理和谐,通过武术的直观体悟,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社会,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武术这一新的文化形态又成为满足人们新型需求的资源,同时也必然成为新一代青年人成长的文化前提。
3.3青少年的武术认同
3.3.1青少年的认知需要载体
埃里克森提出:人的自我发展(或人格发展)过程经历了八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有其核心的任务,这些核心任务的顺利解决,对每个人的自我成长至关重要。[5]他认为,青少年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自我确认)。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简单地说就是知道自己是谁,从逻辑上讲,我们对任何事情进行讨论的前提是承认事物具有同一性,同样,每个人对自身人格的同一性要有确定的认知才能正常地生存下去。毫无疑问,自我认同的实现必须要通过自我意识,对自身的认识和反思是通向自我认同的必由之路,没有对自身的自觉意识,就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是谁。每个人对自我的认知是以他者作为观照来实现的,所以自我必须在社会和文化之中才能认识自己。自我认同既是对自我与他者的差异的把握,也是对自我与他者的共性的认识。可见,自我认同显然不是一个依靠科学知识就能得到有效解决的认同,尽管身体的唯一性是个体自我认同的真实依据,但是对身体的认知只有与文化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帮助我们实现自我认同。
武术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从媒介形式来看,电视和网络是两种最强有力的影响方式;从个体内在的需求方面来看,主要是以偶像崇拜和以各种“迷”的方式(如武术迷、发烧友等)表现出来。
3.3.2媒介影响着青少年的武术认知
青少年在成长的初期,由于社会经验积累不足,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人生的挫败感,互联网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的预演空间。其实大家都知道,青少年在长辈面前和在同学、朋友面前,所呈现的思想行为是不一样的。在与平辈相处时的他,更是真实的自我。而因特网的发展,则为这种全面的自我表现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因为在网上,你可以匿名登录,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从哪里来,无须伪装,无须面具,你可以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宣泄平时在同学、同事、家长、上司面前不能说的话、不能做的事。孩子们可以进行匿名互动、身份扮演,从而可以调整自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互联网上,来自各种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可以自由地表现他们自己所设计的虚拟的自我,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设计自我的自由并找到表现自我的机会。对于正处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来说,自我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网络空间的自由化和虚拟性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把握自我、创造自我的实验地,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网络武术凭借信息渠道、多媒体方式把青少年无法亲身体验到的信息、知识、图景动态的呈现在他们面前,激发青少年对武术价值的认同。
电视的社会功能主要是认知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四个方面,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这几项功能的排序是不同的,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娱乐功能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第三是获得审美愉悦。至于教育功能,大都是在实现以上功能的过程中潜在地实现的,几乎没有人是怀着接受教育的目的去看电视。正如波斯曼(Postman)所指出的:“娱乐是一切有关电视论述的超意识形态,不论描述了什么或采取了什么观点,最重要的假设都是电视的存在是为我们享乐与欢愉所用。[6]
青少年在成长的初期,由于社会经验积累不足,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人生的挫败感,互联网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的预演空间。其实大家都知道,青少年在长辈面前和在同学、朋友面前,所呈现的思想行为是不一样的。在与平辈相处时的他,更是真实的自我。而因特网的发展,则为这种全面的自我表现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因为在网上,你可以匿名登录,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从哪里来,无需伪装,无须面具,你可以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宣泄平时在同学、同事、家长、上司面前不能说的话、不能做的事。孩子们可以进行匿名互动、身份扮演,从而可以调整自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互联网上,来自各种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可以自由地表现他们自己所设计的虚拟的自我,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设计自我的自由并找到表现自我的机会。对于正处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来说,自我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网络空间的自由化和虚拟性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把握自我、创造自我的实验地,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网络武术凭借信息渠道、多媒体方式把青少年无法亲身体验到的信息、知识、图景动态的呈现在他们面前,激发青少年对武术价值的认同。
4 武术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
随着武打影视(如少林寺)的热播,青少年甚至成了狂热的追星族,即所谓的“武迷”(fans)。他们把一种近乎痴迷的情感投入其中,表达着青春年少的激情,宣泄他们旺盛的精力。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莫尔特比认为:“狂热的名人崇拜是由安全感和亲密感的缺乏引起的。长期处于压力中,内心孤独、社交技巧不足都可能导致狂热的名人崇拜。”[7]只有控制适度才是有益的,如果过分痴迷则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武迷”们从自己“迷”的行为中所获得的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归属感,而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和快感。
“迷”的行为通常是生产性的,他们会怀着一种创造的激情去生产自己的文本。“这些文本可能是青少年卧室的墙壁、他(她)们的穿着方式、他(她)们的发型和化妆”,通过这样一些渗透了自己热情的创造物,青少年“使自己成为其社会与文化效忠从属关系的活生生的指示,主动的和富有生产力的活跃于意义的社会流通过程中,通过对原初文本的再创造,武术的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诠释和扩展,青少年从中获得了精神和心理上的自由、自主和社会归属的感觉。
时尚文化是一定时期的人们对某种文化模式的崇尚和选择,是在大众当中产生的一种文化流行现象,具体体现为当代为数众多的人们,基于相似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武术作为当今社会的时尚文化是时代性的体现,是武术与社会生活相融合的直接产物,成为当今人们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时尚文化,它又不可避免地带上全球化的印记,与大众媒介一起互相作用,从而赢得了众多受众。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武术的健身模式与现代社会全民健身的要求逐渐吻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运动与文化的双重体验。由此可见,武术作为时尚文化必将成为小康社会中全民健身的主流。
充分认识传统武术的现代审美价值、文化价值,树立起爱国意识,培育青少年的民族精神,营造“绿色文化”氛围,激发青少年的民族情感,让他们在优秀民族文化大餐的滋养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
[2]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7.
[3][美]戴安娜·克兰,赵国新译.文化生产[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40.
[4]转引自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16.
[5]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7.
[6]Neil Postman,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New York:Penguin Book,1985:87.
[7]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7.
The Influence of Wushu on the Aesthetic Cognition of Teenagers
Zhao Yanju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Ji'nan, Ji'nan Shandong 250000, China)
Abstract:Modern culture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eenagers' aesthetic cognition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think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Wushu on adolescent. Finding that martial ar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s of aesthetic cognitions for teenagers; modern aesthetic cognition deviates a lot; and long-term Wushu understanding can improve the aesthetic cognition and aesthetic psychology among youngsters.
Keywords:Wushuteenagersaesthetic cognition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1—0053—03
作者简介:赵延军(1970~),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