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一节快乐体育课

2016-11-28杨娟

体育师友 2016年3期
关键词:娱乐性体育课体育

□杨娟



如何打造一节快乐体育课

□杨娟

摘 要:针对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从体育的娱乐性本质的角度出发,对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观念不正确,教学组织形式选择不合理,教学方法使用不恰当等。主要改进建议:充分相信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娱乐性

“十几年前的调查表明,95%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同时又有85%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这在十年后的调查中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观”[1]。目前在中小学中仍然存在着这个普遍现象,即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为什么学生喜欢体育,但是又为什么不喜欢上体育课,体育与体育课的不同在哪?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存在?我们应该如何将体育与体育课融为一体?如何才能在体育课上抓住孩子的心理,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1 体育的本质——娱乐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也不例外。在体育学习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对其学习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体育的真正内涵就是体育具有趣味性、娱乐性,体育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仍能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体育本身的娱乐性吸引着人们,人们能够从体育中找到这样或那样的乐趣而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的。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的韵律,艺术设计的魅力在于它的创新,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与趣味。

1.1体育运动项目本质是游戏

体育运动项目本质上是游戏,游戏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娱乐性和非功利性,体育运动应更加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例如:乒乓球、羽毛球及网球等小球运动的娱乐性在于双方选手的回合板数;排球的娱乐性在于使球不落地;篮球的娱乐性在于球进筐得分等[2]。不同的运动项目都可以追溯到它游戏的根源,且有其不同的娱乐致趣因素来支撑着它的发展。同时,运动项目的致趣因素也主导着运动项目本身的发展与演变,任何违背运动项目趣味性、娱乐性的因素最终都会因运动项目娱乐性的束缚而被修改、摒除。

1.2体育运动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小到体育课堂上的游戏,大到国际级的体育比赛,其结果都不是事先设定好的,都是在游戏或比赛的最后一刻才知道结果的(势均力敌的较量间)。正是由于体育游戏、体育比赛具有不确定性,它会给人一种期待,且这种期待贯穿着整个游戏、比赛的始终,直至其结束。那种随机与不确定性给人们带来的快感是其吸引人的关键因素,正是人们对它的那种期待才会让人们对它更加着迷,觉得它有趣,所以才更愿意接触它。

结合当前的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来解释,当下我们中小学学校中所开设的体育课不被学生欢迎的原因就在于其缺乏娱乐性,丧失趣味性,没有了吸引学生的娱乐魅力,而是演变成了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原本应该有的学生自主性、师生互动性、以及活泼多彩的教学内容与手段都被形式化,模式化,缺乏了创新与变化,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课的期待,且由于其他多种原因最终演变成体育教师为谋求自身利益的一种工具,太具有“功利性”,所以不但不被欢迎反而会让学生厌恶。

体育之所以被大多数学生喜欢,是因为它是学生自发进行的,不带有任何的“功利色彩”,且体育的组织形式是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而“量身定做”的,具有一定的期待值,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日益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需求,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将“体育”融入到“体育课”中。让枯燥无味的体育课拥有体育的趣味,将体育课的娱乐充分挖掘,找到体育中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并科学合理地融入到体育课堂中来,将体育课堂氛围营造成学生喜欢的,能够提高学生期待值的“快乐体育课”。

2 体育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2.1教师教学观念不正确

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课教学时,体育教师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教学大纲指引着教师的教学内容范畴,但是在教学大纲下体育教师有绝对的主观性,如何上一节体育课,其决定权体育教师占到绝大部分,所以在整个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观念占据主导。教师想怎样教学,想怎样组织课堂,想选择什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些都跟体育教师想不想上好这节体育课的主观观念有着重要的关联。

就目前所了解到的现状来说,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将上好一节体育课都“功利化”,没有从小学生实际生理及心理需要出发,而是将体育课的上课质量与自身的职称、奖金等功利性的东西相联系。有些教师仅在进行优质课或有领导听课的时候才花心思策划、组织体育课,有些教师为了评比优质课而把相同的教学内容多次重复地在同一个教学班进行教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感觉不到新意从而厌倦,也会影响其他内容的学习。按照要求,任何教师上课时都必须先备课,后教学,但是实际实施中体育教师上课带教案的寥寥无几,且有的教师为了应付学校检查教案而在检查之前通过网上下载等手段补写教案等。这些现象在基层的小学体育教师中大多都存在,这也证明了目前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摆放不正确,没有“将别人家的孩子当做自己家的孩子教”。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没有将学生当做主体,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没有端正为人师表的工作态度,最终会对小学生体育启蒙造成不好的影响。

2.2教师组织形式设计不合理

由于小学生从智力、体力等方面都发育不够完善,故其追求的更多的是活泼、有趣的快乐体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组织形式上要多样化,体现活力,能够抓住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教师教学观念的扭曲自然会影响到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安排,所以摆正观念很重要。现在教学大纲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完成五个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这五个方面。这些领域目标的建立就要求体育教师在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后,还要选择科学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来实现目标。

目前基层的小学体育教师对课程的组织设计方面做得相对较差。选择一个教学内容后大多都是进行中规中矩的教学,但这同样也是针对小学生最不可取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太过专项化、专业化的技能学习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例如:在田径耐久跑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安排一节各种专门性的跑的练习,学生会非常抵触也会有投机取巧、偷懒等现象出现,但如果教师能够花点心思将各种方式的跑穿插到不同的游戏环节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跑的能力,达到学习与锻炼的效果,也能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找到快乐,能够促进学生更加喜爱体育课,为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做好奠基。

2.3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

除了教学观念、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的问题外,上好一节体育课,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性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大多数小学体育老师的选择,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只是把学生看成了教师完成教学的一部分,而更多要做的是将学生看做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传递一种主体意识,老师只是为了帮助他们而存在的,而不是凡事都听老师的安排,要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教学大纲安排的教学内容有的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但是有些还必须按照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进行,但是教师也不能完全整节课都在“死气沉沉”地单向性教学。现在有些小学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都无法进行教学内容的教授,更多的都是在维持纪律,因为小学生们渴望“动”,他们的自律能力发展较薄弱,无法要求他们整节课都非常听话地学习技术动作,这就体现了教师引导的重要性。教师要抓住学生“攀比”的心理,善于发现优生,通过优生来帮助自己教学,优生的榜样一方面会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是对优生更进一步的促进,一举两得。

小学体育教师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他们的努力付出换来的是一代或几代学生健康的体质、良好的心理、坚强的品质等,他们肩负着培育“优质祖国花朵”的使命。故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摆正教学观念,在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基础上设计合理的组织形式,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抓住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提升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3 对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建议

3.1充分相信学生

体育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体育课堂上我们要“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事先告诉学生下节课要学习什么,大家来组织什么样的游戏,看谁能够组织大家一起玩游戏并且能够让大家都玩得很开心。但是“放手不等于放任”,放手就是对学生要足够信任,安排给学生内容并引导学生去完成,但放任则表示教师什么都不管,将所有的任务全部推给学生,最终导致“放羊”,这样是非常不可取的。如何将放手与放任区分开,则体现了教师的基本素质。

例如:在发展小学生速度跑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任何可以让大家快速跑起来的游戏,如“长江—黄河”,并让学生自己讲解游戏规则,自己组织大家进行游戏,最后由大家推选出最有趣味的游戏。

3.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在对自己的教学班进行教学之前都要对其进行基本情况的了解,掌握教学对象所处的运动水平,了解教学对象对运动技术的接受能力等,从而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在内容设置时,要秉着“跳一跳够到的桃子最好吃”的宗旨,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而拥有成就感,而不是设置过简单的内容而让学生感到没挑战性、太幼稚或设置太难的内容而使学生觉得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完成目标。太易太难的内容设置都无法给与学生成就感,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反而会使学生认为其没有致趣性而丧失对其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篮球教学时,如若安排行进间上篮技术的学习,就会造成由于内容设置太难而不能被学生接受的情况,安排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目标实现能力的最大范围,则该内容就是无效内容,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基本不起作用,反而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3.3挖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体育课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课程,最重要的就是体育教学内容有身体活动参与,这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生理、心理需求是相一致的。但小学生想要的身体活动并不是单纯的运动技术的学习,而是有趣味的、活泼快乐、丰富多彩的身体运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深处存在的趣味性,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剖析,找到其致趣因素并对其趣味性充分挖掘,科学合理地安排到教学内容中,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来促进教学目标实现。

例如:在实现发展学生下肢力量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个“编花篮”的游戏,让所有学生一条腿支撑,另一条腿搭在后面同学的腿上,最后大家变成一个圆形,并配上合适的音乐或童谣,这就将枯燥的素质练习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游戏。

3.4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与质量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学生进行入门学习的时候,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会影响日后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这就突显出体育教学入门环节是对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身体直观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层层还原分解技术动作会使运动项目失去整体性,由动变静的教学方法会使运动项目失去鲜活性[3],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

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同样是教运球技术,一种方法是学生每人一球原地站立,听教师指挥进行原地运球,另一种是学生每人一球,分组进行运球接力游戏,毋庸置疑,后一种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因为前一种教学方法将运球技术由动变静,使得其失去鲜活性,进而缺乏趣味性,就不太被学生接受。因为篮球运动正是由于它给人一种期待,能够在变化莫测中每次都具有不确定性,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带来快乐。

4 结语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而体育课正是给孩子们一个玩的机会,体育教师要将体育的娱乐性本质充分挖掘,找到能够吸引孩子们的致趣因素来帮助自己教学。单纯的教与学是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实际体育需求的,体育课的目标不是给学生带来文化课之外的另一种压力,而是要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体育教师要端正自身教学观念,选择科学的教学内容、手段,组织新颖的教学形式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爱上体育课!

参考文献:

[1]张旭光.体育课怎么让人喜欢不起来?[N].中国体育报,2000-11-11(4).

[2]李杰凯.从“运动制胜”到“运动致趣”向俗回转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01:78-82.

[3]明继农.换位思考使学生爱上体育课[N].中国体育报,2011-09-03(7).

[4]邵长征,吴海霞.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中国学校体育,2014.04:51-55.

[5]张连江,李杰凯.论学校体育运动项目教材化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06:59-76.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3.026

猜你喜欢

娱乐性体育课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体育课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国产类型电影的创新之路
我们的“体育梦”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