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哲学的宣言——论“人的体育化”*

2016-11-28许振刚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日常化大众化哲学

许振刚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



体育哲学的宣言——论“人的体育化”*

许振刚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 广州510520 )

摘要:以文献资料法对人与体育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与人的关系应该是人回到人自身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和体育自身功能(健身和娱乐)相互统一和谐一致地关系上来,是人与体育在和谐共处的基础上来丰富人生的内容和行完人生的过程。其包括人与体育的“过程化”、“大众化”、“主体化”和“日常化”。此所谓的"人的体育化"。

关键词:哲学;体育;人的体育化;过程化;大众化;主体化;日常化

研究方向:哲学和课程论

“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1]。 而“哲学是研究人的命运的”[2],体育的哲学要关注体育和人的命运,就必须要研究人和体育的关系。我们先来看看人和体育的概念。由于 “人”是区别于黑格尔“抽象的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现实的人”,是“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人”[3],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4],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或“隶属于一定阶级”[5]的人,是“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着自身物质和精神力量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1]。所以体育哲学研究的人是指体育中的、自然中的和社会中的有自身主观能动性和不断发展的人。当然这里的人不仅是指个体的人,也包含着人类和社会。人与体育存在着的关系是“在体育活动中的人通常既是主导者,又是能动的作用者,同时又往往是被作用、被规定、被改造的对象”[6]。也就是说人既是体育的主动者又是体育的受动者。人对体育改造和利用即人是体育的主动者,此为体育的人化的研究。而人不可能仅仅只是体育的主动者,也不可能仅仅只是受动者,人与体育的关系往往是主动者和受动者的混合体,此为“人的体育化”,具体来说,是指人回到人自身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和体育自身功能(健身和娱乐)相互统一和谐一致的关系上来,是人与体育在和谐共处的基础上来丰富人生的内容和行完人生的过程。其包括人与体育的“过程化”、“大众化”、“主体化”和“日常化”。

1“过程化”

人与体育存在着工具性的利用关系,这种工具性的利用关系是一种目的。目前对于体育的研究往往局限这一领域,这不是我们对于体育的全部认识,也不是合理的解释。在杜威哲学中“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活动而产生的,作为过程、活动而存在的”[7]而“过程是事物的不停顿地发展变化状态”[8]。所以我们需要注重并关注体育与人的产生关系和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什么,此即人从生到死的一直线性的并且伴随着体育和时间前行的进程中,人以生命冲动为基点完成个人独特的体验,实现个人超越与创造直至生命结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以体育开始的生命冲动来完成个人的体验和实现个人超越则是体育这一事物的不停顿地发展变化状态。这种过程的本身(而不是说过程中达到了什么目的)就是人存活于世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冲动在叔本华那里是“生活意志”,即基本特点是求生存的“盲目的,不可遏制的冲动”[7]。在尼采那里是“权利意志”,即“他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冲动、冲力、创造力,或者说一种不断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自我扩张的倾向”[7]。这是生命过程的基点,也是生命哲学的基石。人与体育的关系展开也以此为源点而开始显现出“过程化”。有研究者是以“体育的生命冲动本质”[9]为名的,也是这个道理。李力研所说的“从外界获取的能量”[10]则是生命冲动基础。普通人的锻炼身体,运动员的系统训练则是从这能量的释放即生命冲动开始的。

相比较大众健身者来说,学生的体育课次数和课外体育活动数量要多点。这些往往是人生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体育经历,每一个学生有都会有自己对一体育项目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像男生喜欢的篮球、足球,女生喜欢的瑜伽、舞蹈等。不同的运动项目给不同的人群都会留下不同的欢乐、忧伤。这些体验是独特的世界,就像在克尔凯郭尔看来的“你有你的世界,我有我的世界[7]”那样。当然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运动员身上同样存在。运动员不仅有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其还在运动生涯期间实现一个又一个的成绩创造。冬泳者、长跑锻炼者在数次坚持完成锻炼任务后也就完成了自己数次的人生超越。这就是齐美尔的“生命比生命更多”,即“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生命是一种运动,这种运动是持续不断的”[7]。所以说一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的人生实际上就是人与体育的这种“体验、超越和创造”的过程。经历了学生时代的人不再继续和坚持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则只会保存那段记忆,或许你会有别的“过程”,但是体育的“过程”开始中断,也不再有体育的“状态”。所以人的一生应该一直与体育为伴,使人始终处于体育的“过程”中,此为体育人生,亦为终身体育。

人与体育的“过程化”重视的是人参加体育运动的本身,而不是体育运动的比赛结果。此即我们常说的“运动参与”。尤其是在竞技体育中,成为某一比赛的冠军固然是件兴奋开心的事情,但参与比赛的其他运动员只要尽心尽力的完成了其比赛任务,这就足够了。2012伦敦奥运会上,乒乓球决赛中的张继科战胜王浩时冲向第一名领奖台的激情一吻,110米栏预赛中刘翔单腿支撑跑到自己那一道上最后一栏的悲情一吻,这都是人与体育“过程化”中瞬间的情感状态和真实体验。伦敦奥运会闭幕了,运动员回家了,无论你们是否取得冠军,只要你们曾经真正地投入比赛,真实地经历体育的“体验、超越和创造”的过程,你们就都是好样的。

2“大众化”和“主体化”

体育固然可以解决人的“衣食”问题,但体育的多数情形都是在保证“衣食无忧”的条件下进行的。不相信有谁会饭都吃不饱还去锻炼身体。古代的人多数是在较为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下以多数的时间在谋取基本的生产资料,很少说是去体育锻炼。有学者研究从古至今参与“ 体育的主体方面是经历了以贵族为代表的统治阶层到学生,最后再到以普通百姓为代表的平民阶层的过程”[11]。目前中国的普通百姓(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就都可以参加体育活动,去锻炼身体,多数的民众参与体育活动,这才能说是“人的体育化”。一部分人健身就不能说是“人的体育化”,也就不是“全民健身”。体育的“大众化”是社会发展和进步至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不是一种口号,是要真正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当中去的。所以目前我国体育应当发生“以集体、国家利益和荣誉为主到以满足个体体育需求和服务于民生为主的转变”[11]。

“主体化”是在“大众化”的基础上提出的。就是要“按照人类存在的结构发育成长(自律约束)。这就是说,要服从那些能够保证人最优发展的法则”。体育的“主体化”就是要求人要主体性的把握人和体育中一些基本的理论常识和客观规律。体育中的“最优发展的法则”就是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规律。以体育锻炼为例,“应该明确,体育锻炼并不要求非达到接近极限的运动负荷。科学研究证明,采用有氧代谢运动进行锻炼,其健身价值较大”[12]。并且“实践证明,1小时内的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就已足够有效”[12]。如果社会中的多数人经常性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但不懂的如何运动和为何运动,那这种体育的“大众化”也就失去意义。多数的人不但要成为体育运动的主体,还要主体性的掌握并合理的利用运动方法和规律,去理性健身、科学健身。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去“玩”,仅仅是为了娱乐开心。

3“日常化”

体育的“日常化”是指体育运动成为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换言之,就是人经常性持续性参加的体育运动成为了人的一种生活。这种生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一种先验的,是不应该讨论是否留存的。用胡塞尔的话说就是“是永远事先给予的、永远事先存在的世界”[13]。体育“日常化”观点提出只是符合现当代社会发展中人的需求的。因为只是现当代的人才有时间、有精力和有条件去参加体育运动。这种日常生活世界在许茨那里也就是被“称为处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世界”[14]。 古代的人就不可能经常性的参加体育活动,只有物质生产具备一定的规模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人才可能参与体育活动的。衣俊卿认为“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它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时间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一象化领域”[15]。 所以我们可以说体育的“日常化”就是个人或家庭经常性的参与大众健身运动(或为商业性场所的或为国家和社会所建立的非商业性场所),这种健身运动或为每隔一天的在公园长跑,或为每天练习太极拳。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就是一种日常的消费、交往和观念活动,也是一种重复性的、节奏性、规律性体育活动,这种体育活动则为了健身和娱心。我们只有经常性的参与到群众体育中,我们才能找回“这一部分已丧失或正在丧失的有意义的感性生命就是今天我们常讲的‘身体素质’,这种素质的核心当然又可表述为‘力度’和‘灵性’”[16]。找回或者说是回归指的就是体育的“日常生活世界”原本就应该是这样的,即前文所说的是一种“先验的”。

4“人的体育化”的非理性的和理性特征

非理性和理性 是“人的体育化”的特征。像体育的“过程化”主要就是非理性的。生命冲动、超越和创造本是西方哲学中的唯意志主义思想 (或说非理性主义思想)。尤其是“过程”概念本身就是非理性主义思想对理性主义思想批判的产物。体育的“大众化”和“主体化”作为一种伦理性的道德要求则是理性的产物。体育的“日常化”作为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也是夹杂着感性和理性的成分在内的。再说生命和生活本身也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体,“人的体育化”也只是作为人的生命和生活的一小部分。从这点来讲“人的体育化”是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综合体。

所以“体育的人化”是合理地解释人和体育的存在的一种方式。因为“只有理解和解释了自己的存在,自己也才真正存在”[2]。

5结语

生存是国家、社会和个人最为基本的存在于世界的形式和内容。弗罗姆把生存分为“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和“重生存”的生存方式。弗罗姆认为“占有取向是西方工业社会的人的特征。在这个社会里,生活的中心就是对金钱、荣誉和权力的追求”[17]。“重生存的生存方式的先决条件是:独立、自由和具有批判的理性。其主要特征就是积极主动地生存”[17]。“体育的人化”是人类制造工具改造世界的能力体现,是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的表现。我们可以说“体育的人化” 和“人的体育化”分别是“重占有”式的生存方式的一种和 “重生存”式的生存方式的一种。“重占有”式的生存方式不能发展成为“只占有”的生存方式。前者是人活着的基础,是理性,是社会性,但不是唯一性和绝对性,后者是人活着价值和意义的解释、是人的个体性、自然性、感性与真实性的体现。虽然二者的存在本身自有其存在合理性,但如何在有效的完成“体育的人化”的同时而不忽视甚至能真正地实现“人的体育化”呢?亦或是二者本身就是互补之关系呢?这是我们体育学人需要审视和反思的问题,也是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

[2] 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联书店,2008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4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8

[6] 唐健.现代社会发展与体育本质的确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4):16-19

[7] 刘放桐,等.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 杨进明.过程论[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39

[9] 杨韵.体育的生命冲动与意识绵延———基于柏格森生命哲学的体育本质解读[J].体育科学,2011,31(3):87-92

[10] 李力研.体育的哲学宣言“人的自然化”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9(1):27-35

[11] 许振刚.论体育“秩序”——“谁的问题”和“先后问题” [J].体育学刊,2012,18(3):17-23

[12] 林文弢.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3] 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71

[14] 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02

[15] 衣俊卿.日常生活批判:一种真正植根于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J].学术月刊, 2006,38(1): 150-156

[16] 李力研.体育的哲学宣言“人的自然化”(续)[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9(2):64-70

[17] 埃里希.弗罗姆.占有还是生存:一个新社会的精神基础[M]. 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86

A Declaration on Sports Philosophy

XU Zhen-gang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20,China)

Abstract: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ports and human should originate from the consistence of human elements, (includes nature and society) and sports' foundations (fitting and entertaining). Balance between work and exercise, because physical exercise can enrich and perfect human life. Therefore, the procedurization, popularization of exercises are called a subtle influence on human character.

Key words:Philosophy; Sports; TiYuHua; Process; The popularization; Subjectification; routinization

*基金项目:广州市“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课题编号:2012GJ69

作者简介:许振刚(1977-),副教授、硕士

收稿日期:2015-11-02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2016)01-0037-03

猜你喜欢

日常化大众化哲学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菱的哲学
小包哲学
辽宁省冰雪运动大众化发展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文化转向与大学文化的价值重建
培养高校学生的体育日常化理念造就健康美丽人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习型政党建设关系研究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