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类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教学改革路径研究①

2016-11-28施贇超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3期
关键词:程式体育项目戏曲

施贇超

(上海戏剧学院体育教研室 上海 200040)

戏曲类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教学改革路径研究①

施贇超

(上海戏剧学院体育教研室 上海 200040)

为改善和提升当前戏曲类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践总结法对戏曲类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展开研究。结论认为:把戏曲中的做、打以及舞蹈、武术、杂技等技能,转化为体育教学内容或与体育项目技能结合起来,对训练戏曲类大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和个人体能具有直接、高效与专业性的支持作用。建议:应根据戏曲类院校大学生的特点,采取戏曲与体育项目结合性模式、戏曲专业化程式体育教学模式和戏曲程式创新探索模式来对戏曲类高校大学生开展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戏曲类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戏曲专业 大学生 体质健康 戏曲基本功

直面大学生体质普遍下滑的严峻形势,创新对戏曲类大学生体育教学和个性化体育能力培养的模式,使其在专业追求、戏曲艺术追求和个人职业发展中,把戏曲表演中的各种基本功按照戏曲“平民化、兼容性、乡土性、儒家化和开放性的特点”,把舞蹈表演、武戏动作以戏曲“套路程式化的倾向和戏曲开打的特点”,转化为学生的体育能力、体育技能与职业性体育意识,以支持学生终身体育运动。

1 提升戏曲类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教学内容探索

选择和整合适合的教学内容,是教学事半功倍的基本保障之一。

1.1 戏曲“做”“打”基本功体育教学内容化

作为戏曲中的基本功,“做”是能表达主人翁身份的舞蹈化动作,如身、眼、手、步,以及髯口、翎子、甩发、水袖等技法;“打”是以把子功和毯子功为代表的武打动作舞蹈化。为了突出戏曲人物冲突或情节变化,“做”和“打”一般以具有一定难度的系列动作来体现,对戏曲表演者的体能、技术,都是具有一定负荷强度的考验。把“做”与“打”的基本程式,按照与某种体育项目技能动作的就近性,有效地糅合或直接地编排相关技能作为体育教学内容,是确保体育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的最佳统一方式。如足球可以训练学生的步法,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可以训练学生的手法,篮球与体操等项目则可以综合性地地训练学生的身、手、步法等,既确保体能训练、技术训练的专业性,也使得体育教学充满了趣味性。

1.2 戏曲歌舞、武术、杂技等程式教学内容化

无论哪种曲种,歌舞、武术与杂技都是其中必备的表现手段,或具有不同的侧重,或兼而有之。针对不同具体专业方向的戏曲专业学生,一方面,由于体育项目中有武术项目的教学,教师可以直接选择各种武术,或按照戏曲类学生日常表演中常用的技能,开展相关武术种类的教学活动,使戏曲程式教学和体育项目教学统一起来;另一方面,戏曲专业表演中需要的舞蹈和杂技等技能,体育教师可以开展专业舞蹈技能教学和相关杂技技能的教学,为戏曲专业学生打下坚实的程式基础和体能基础,如开展艺术体操教学、健美舞教学以及各种舞蹈基础技能的教学等。舞蹈等专业技能的教育,会直接对水袖等程式表演产生积极的影响。

2 提升戏曲类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教学模式

结合戏曲专业的表演程式特点,选择或创新适当、灵活的教学模式,可以对戏曲专业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积极影响。

2.1 戏曲与体育项目结合性模式

把戏曲动作与体育项目结合,是实现体育教学支持戏曲教学的最佳路径之一。首先,可以把与体育项目功能或技能动作一致的戏曲动作,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开展教学和训练。如身法、手法与步法中的相关技能动作,在各种体育项目中都有着直接的技能动作和内容,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做适当的修正,把原本的重点相对弱化,把戏曲动作需要技能等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如戏曲中各种身法的变化及其技巧训练等,教师可以在体操或体育舞蹈教学中,把身法类型及其变化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得到体能和专业技能的一举两得的学习和训练。其次,可以把戏曲动作按照就近原则融入到体育项目的教学中。如步法、手法等与诸多项目的动作技能非常相近,如上述所列举的球类项目,都可以非常直接地支持戏曲动作的训练。但出于表演需要或表现能力训练的需要,教师需要对特定体育项目的单项技能动作等做出适当的戏曲动作转化,以最大限度地支持戏曲专业学生的体能教育和表演教育。如在羽毛球的训练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戏曲的手法去开展羽毛球活动,使学生既获得运动的乐趣,也能实现体能和专业动作训练的结合。

2.2 戏曲专业化程式体育教学模式

把戏曲中的“做”“打”和舞蹈、武术与杂技的程式,按照体育教学的规律开展教学活动,是把改善戏曲专业教学和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捷径。首先,戏曲基本功体育专业化教学。由于戏曲基本功和体育项目基本功之间的共性,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在既定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抽取教学内容中的戏曲基本功技能,开展集中、高密度与专业化的体育教学训练,使学生得到戏曲基本功和个人体能的全面训练,例如步法中的“慢中快”步、“横叉退”步、“蹲坐跪”步,以及颠跌步、跑跳步、单横步与蹲跳步等,以训练学生的速度、耐力和灵敏性。其次,戏曲表演套路程式体育专业教学。主要是指各种曲种中特定的舞蹈、武术段落与杂技技能的程式教学和训练活动,其中既有生旦净末丑的行当细分的程式教学和训练,也有共性的情节共性表演程式,如战争的列队程式、战马奔腾程式以及表达各种节庆的表演程式等,教师可以直接完整地借用,达成体质训练和专业程式训练的统一。

2.3 戏曲程式创新探索模式

针对戏曲专业学生的体能训练创新,是体育教学、戏曲专业训练和体能训练的改革探索之一。一来把戏曲中的各种基本功和程式创编为体育系列技能动作。既能支持学生开展综合性、全面性的体能训练和专业程式训练,也能让学生按照体育的运动规律、体能负荷规律,开展一举两得的戏曲程式和体质健康训练活动。如舞蹈训练、武戏中的武术动作训练,甚至把武术和舞蹈、杂技糅合的训练活动等,切实地支持学生的专业戏曲训练和体育训练。二来把戏曲中的各种特定道具和器材转化为体育专业器材。如武戏中的十八般武器、戏服以及表示骑马的鞭子等,能被用作体育训练的器材,使学生得到专业的体能训练和专业的戏曲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是把体育课堂建设为具有戏曲表演实际作用的情景课堂,让学生得到专业戏曲程式训练的同时,实现和专业器材、道具之间的磨合。

3 结语

戏曲专业的实践性特点也直接决定了戏曲类专业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训练与专业训练之间的高度亲近性。作为戏曲类高校的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需要深入挖掘戏曲内部的运动要素、动作技能要素等,通过结合性转化、糅合性运用、专门性创编等工作,使其直接成为训练戏曲专业学生体能、戏曲专业表演技能的共性元素,为培养戏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提供更加缜密的服务,更好地促进戏曲类高校的体育教学效果,提高戏曲类专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1]贾磊,聂秀娟.徽戏中休闲体育文化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意义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97-102.

[2]郭振华,白晋湘.安顺地戏的武术文化解读[J].体育学刊,2013 (6):108-110.

[3]蔡晓红.四川省高等艺术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4]杨红伟.艺术院校体育教学系统化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6):110-111.

[5]穆旭,张磊.论民间乐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转化[J].体育文化导刊,2016(4):62-64.

[6]林家铭.武术对传统戏曲、舞蹈艺术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6(5):22-24.

G804.49

A

2095-2813(2016)11(c)-013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3.137

施贇超(1976,8—),男,汉,上海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程式体育项目戏曲
增程式电动汽车能耗仿真分析
增程式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参数匹配
中国市场增程式电动汽车研究
增程式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延长优化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成语魔方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