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活动教学革新研究
——基于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宁乡师范)的实证

2016-11-28朱跃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3期
关键词:阳光中职体育

朱跃平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宁乡师范) 湖南长沙 410007)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活动教学革新研究
——基于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宁乡师范)的实证

朱跃平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宁乡师范) 湖南长沙 410007)

中职学生体质如同他们的文化成绩一样处于弱势,但他们毕业后基本就业于生产一线的蓝领岗位,需要有较强的体能作为工作的前提。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一是教育者要认到上述状况;二是仅靠每周两节体育课的锻炼根本不够,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多方面加大投入,确保在理念和行动上改进中职学生的阳光体育活动,从而使中职生的身心得到全面改进和发展。

中职学校 体育 教改 探微

1 阳光体育活动教学改革的原因

1.1 学生体质健康需求

在2011年笔者参与的一次市级体育教研会上,一位领导作了发言,他认为中职学生虽然入校时的文化成绩比普通中学生差一点,但体育与健康状况和普高生相比应该是相当,甚至更好。认同上述观点的人可能不少,但是真实状况怎样?笔者1987—2003年在普通中学任教17年,2003年调入中职学校任教,到目前已有13年,切身感受到了中职生与普高生的主要区别:中职生仅在视力方面远远优于普高生,中职生各班级戴眼镜的学生一般就两三人左右,而高中生戴眼镜则是普遍现象。但大多数中职生在身高、体能、体育技能、意志品质、文化成绩、家庭经济条件、家长的文化水平等各个方面与中学生相比处于全方位弱势。一些新生班竟然没有一个同学有体育技能基础(即初步掌握一项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战术及了解其主要比赛规则)。由此可见中职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效果是多么不理想。

1.2 岗位胜任能力需求

中职生初次就业率高,但学历层次决定了他们的就业层次基本是生产一线岗位蓝领工人,许多人需要24 h三班倒,或每天上班连续工作时间多于10个小时。显然,只有较好的身体体能的毕业生才有可能胜任工作。中职生就业后流失率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受体能制约。阳光体育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增强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

1.3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需求

2013年,学校领导轮岗,两名以前主管招生就业的校长及科长同时主管教学,他们负责学生就业工作时,直接同企业有深层次交往,明白中职生的体能现状与企业员工需要的体质底线有不小差距。多年教学经验与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使他们的教育理念视角能够跳出校园从企业从社会角度来思考学校教育。再有,他俩已到了50岁的年龄,能从自己人生感悟出体育的重要性,他俩经常同体育教师练习羽毛球,很有共同语言。主管领导提出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该领导和体育老师一拍即合。

综上所述,学校领导自己在知天命人生阶段深刻感悟体育对工作对生活的根基性作用,出于对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工作及生活的关心,决定大刀阔斧来推进我校体育教改。

2013年6月9日,中国作家协会和吉林省作家协会在长白山白桦树包围的宾馆里举办了一次“胡冬林定点深入生活现场座谈会暨作品研讨会”。与会的成员有中国作协书记处的白庚胜,评论家雷达、胡平、阎晶明、彭程,作家韩作荣、蒋子丹、王松、李浩,吉林省作协主席杨延玉、副主席张未民、吉林省作协秘书长兼《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等。与会者对胡冬林定点深入长白山以及所获得的创作成就给予高度评价。笔者也应邀赴会,就胡冬林的动物散文作了发言。

2 阳光体育活动教学改革的手段与途径

2.1 增加阳光体育的课时

最大的改革是增加一节正课来进行阳光体育活动,其目的是要在理念和行动上提示全校师生,体育不是可有可无的副课,而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2 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协调配合

学校成立体育教研组,增加两名体育教师,专业的事放手让专业的人去干,责任上肩,请体育老师参与学校阳光体育制度的顶层设计。阳光体育课活动,班主任任领队,科任老师当裁判,挑选其中有较强组织能力和责任意识的老师任裁判组长。学校给每个班配备跳绳、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器材,破旧后就以旧换新,期末统一上交器材室,学校保障足够的人力、物力条件并且完善管理。

2.3 将阳光体育落实情况纳入班主任绩效范畴

为了更好地组织班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各班阳光体育比赛成绩列入班主任绩效考极范畴,教务科有专门干事对每次参与阳光体育的全部裁判员及班主任记录考勤。让广大的教师也广泛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中来,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使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更加活泼、有序、高效。

2.4 合理安排阳光体育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全校三千名学生同时进行阳光体育活动课,必须要充分考虑人数、项目特征、学生的体育基础、学生体质健康长进、趣味性、终生体育理念、校园文化、场地条件、器材、安全、天气等众多因素。学校设置了全校学生必选项目,即班级团体跳绳3min和团体排球定点垫球5 min,自选项目即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及花式跳绳等。必选项目的活动时间统一在周二下午第二节课,场地按年级分小组统一安排,各场地根据团体跳绳及团体排球定点垫球的项目特征用油漆在操场划出同样的比赛区域图形,每个年级按各班比赛成绩排名动态性地分为三个组,每组六个班在同一比赛区域。自选项目的活动时间及场地因人数、场地、器材相对宽松,由各项目主管体育老师自行确定。

2.5 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

学期第一次阳光体育活动在学校艺体馆集会,由体育老师和学生中的体育骨干向全校学生、班主任及裁判员示范讲解团体跳绳和团体排球定点垫球的主要技术要领及比赛规则。模拟某一赛区6个班的比赛形式,其中两个班级从上场热身活动开始,接着进行3 min跳绳或5 min排球比赛(参赛队员不小于本班人数的90%),到赛后退场的过程。并强调两个参赛班的替补队员及等候观看比赛的4个班必须站在赛场周边地面相应标记区内,班牌树立在各班前面中间位置,以此防止赛场因人数众多而出现秩序混乱,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最后将必选阳光体育竞赛规程的主要内容、裁判分组、自选阳光体育项目及本学期各项体育比赛安排等信息在馆内的LED大屏幕上播放,并作解读和动员,既让同学、老师了解体育活动的要求,又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第二次周二的阳光体育活动,各班模仿第一次阳光体育活动所示范的组织形式进行模拟比赛,以便学生、班主任和裁判员老师进一步明确整个流程及相应赛事的组织方法、规则和要求。体育组1名老师负责每周二上午在课间操时间将包含参赛班级、赛区地点、出场顺序及裁判等详细信息的赛事安排表分发给各班体育委员,确定3位体育老师分别在下午的阳光体育活动前将口哨、赛事安排记录表及笔等分发给3个年级各固定赛区的裁判组,并协助他们组织比赛,赛后收集成绩记录表。从第三周的阳光体育活动开始,比赛成绩当天就登记在教学楼附近醒目的公布栏,实行联赛积分制,领先的班级光荣自豪,暂时落后的班级不甘居下游,利用课余时间去组织训练,追赶领先者。终于出现了大家期待的根本性转变,过去下午课后许多老是玩手机或坐在教室看电视的同学纷纷进入运动场地锻炼身体。

2.6 阳光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完善与方法改革

开始阶段的每个周二下午活动完后,体育组老师们开会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及解决办法,然后找机会和裁判作交流,并在第二天的课间操后给同学作简单总结,这样组织方法越来越合理,裁判与裁判合作越来越黙契,班级与裁判的配合也越来越顺畅。整个阳光体育活动由刚开始的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到后来一节课就能有条不紊地顺利完成。

为进一步加强全校学生的体能和技能,该校体育还有新的改革,措施一:冬春两季进行校园外跑操。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各班按集合速度快慢,高举班牌依次站在操场上标写的1、2、3、4、5、6……数字处,不用等全校学生到齐及整队,先到的班级先出发,这样所有班级出操集合都争先恐后,在学生干部的引领下跑出校园,更长的线路是围绕长沙职教基地体育中心和图书馆外围公路。在周边兄弟学校的师生、市民及经常来考察参观的外地嘉宾观注下,该校可爱的同学自觉维护班级和学校的集体荣誉,各班的队形整齐,有的边跑还边喊口号或唱歌。整个队伍浩浩荡荡气势恢宏,受那种壮观场面的感染,部分班主任及其他教职工也加入了跑步行列。跑回校园后立即集合,值日体育老师根据实况的书面记录做筒单小结,大多数情况是点名表扬表现优秀的班级。同学们跑操的优异表现已成长沙职教基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观看者对此无不投以赞许的目光。措施二:针对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及武术等自选项目,指导老师按计划每周定期组织训练,对上述项目比赛的时间跨度该校也作了改革,有意将各个项目的赛事设计成从期中贯穿到期末,每个项目前后长达两三个月的一周一赛。一则不影响其他教学训练工作;二则在技战术方面,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边比赛边总结、边训练边提高;三则能在系列赛事中采用老师带学生的方式,培训出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裁判员;四则周一到周四每天下午轮流进行的一项球类赛事,紧张、激烈、精彩纷呈,很吸引学生的投入与关注,对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优化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2.7 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举的方式鼓励广大学生参与活动

阳光体育必选项目期末总决赛。期末最后一次阳光体育活地点又回到学校艺体馆,排球比赛区域在球场中央,跳绳比赛则是要上舞台,每组由两个联赛积分相近实力相当的班级上台同时比赛,参赛运动员不仅要与对手进行竞争,还要承受自己在馆内三千师生这种大场面作为观注焦点而引发的心理压力,这对他们是一次难得的身心历练。比赛结束后,体育老师作简洁的阳光体育活动学期总结后,当场进行隆重的颁奖仪式,请获取学期各项比赛冠军所在班的班主任作颁奖嘉宾,分别依次给各项比赛的前八名颁发奖金、奖状或证书,然后一起合影并上传到学校网站,让比赛优胜的师生都有自豪感与成就感。

3 阳光体育教学改革实践取得的效果

3.1 学生体质、体育技能及心理品质全面提高

同学们经过3年系统的跳绳、跑操等运动,心输出量和肺活量等生理机能指标有大幅度提高。2013年9月为上报教育部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测试男生1000m、女生800m,多数学生有恐惧感,相当数量的同学后程没法跑完只能靠走,成绩很差,测试老师也忐忑不安,担心他们身体发生意外。通过阳光体育活动冬春季长期系统跑操锻炼后,再次测试中跑项目,老师心中有底,同学们满怀自信,绝大多数同学成绩高于及格线。各班团体跳绳3min及集体垫排球成绩也每年都有大幅度提高(见表1)。此外,通过阳光体育自选球类项目活动与课堂体育教学相结合,几乎全部学生都掌握了1~2项体育基本技术与技能。一些兄弟班级经常约定课余时间进行各项球类友谊赛,他们能自觉尊重裁判,遵守比赛规则,维护比赛秩序,爱护场地卫生,这些活动中学生干部、学生球星、学生裁判员起到了很好的榜样及引导作用。有时同学们还与老师进行比赛,既增加师生交流,又增强师生感情。总之,阳光体育运动让同学们身体体能、运动技能、遵纪守规、公平竞争、机智勇敢、玩强拼博、沉着自信、团队合作、文明礼貌等素质有全面发展,精神面貌更饱满阳光。

3.2 有利于推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是职校一项慢长的育人工程,关系到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社会地位,每个职业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而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拥有的一笔重要财富。阳光体育融入体育文化中,对于推动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贯彻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的一条主线,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创设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自我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以后,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被充分的利用起来。沉迷网络、闲逛聊天的现象明显好转,有力的推动学校校纪校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3 有利于推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阳光体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其倡导“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重要理念,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实现了课内和课外体育的完美对接,对于经常参加锻炼的学生来说,阳光体育自选项目能够满足他们更深层次的提高技能水平需求,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对于那些锻炼不够积极的学生来说,全校学生必选的阳光体育项目能督促他们锻炼,能够调节他们的心态,消除他们紧张焦虑的情绪。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促使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形式、内容更加多样。转变了中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把“要我学”转变成了“我要学”。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为该校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该校2013年阳光体育教改形式上的最大变革是增加一节正课,实际是相当于每周上3节体育课,教育部已决定高中(中职)阶段每周体育课由过去的两节增为3节,与这所基层学校的教改理念与教育部的顶层设计不谋而合,表面看似乎是巧合,实质是现实情况在倒逼,面对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的严峻形势,某些教育工作者却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现状,该校的实践证明,只要广大教育者愿意在人力、物力、财力付诸实际行动,身心正处于成长期相对处于弱势的广大中职学校青少年在体质、体育技能、精神品质等方面很快也很容易得到巨大改善,这将为他们终生事业的发展、生活的幸福打下良好身体基础与能力基础,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大国工匠。

[1]张伟.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0(2):56-58.

[2]唐智.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J].网络财富,2008 (13):12.

[3]张俊斌,赖福芬,黄美彦.阳光体育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26(4):114-118.

[4]王永强.河南省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12-13,23.

[5]丛洪岩,李小伟,刘辉.阳光体育运动的价值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87-90.

[6]李文江.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助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J].体育教学,2011(1):38-40.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2007-05-07.

G807

A

2095-2813(2016)11(c)-0001-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3.001

猜你喜欢

阳光中职体育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走在阳光路上
我们的“体育梦”
三月,乘着阳光出行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