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理念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16-11-28尚玢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3期
关键词:素质理念体育

尚玢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太原 030024)

人本理念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尚玢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太原 030024)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人本理念越来越得到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于人本理念的理解、实施中还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还存在诸如认识不足、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必须要不断加以解决,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现更大的进步。

人本理念 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 研究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人本理念越来越得到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逐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实施和贯彻,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成果。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于人本理念的理解、实施中还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还存在诸如认识不足、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必须要不断加以解决。同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只有深入实施人本理念,不断加强教学思维、教学方式、教师素质的提升和革新,才能不断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现更大的进步。

1 人本理念内涵和意义

体育教学中的人本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涵。

一是,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主导作用过强,教学内容选择、方式选取、目标设定等等,都是由教师一手包干,学生完全没有话语权,对于自己喜欢的教学内容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导致很多时候缺乏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两者之间的思想和个性化需求都无法及时被对方感知,也自然无法对教学活动产生能动的影响。

二是,注重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进行体育教学,进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在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生们已经习惯了教师包办一切的方式,对于课堂教学没有任何的自主性,教师教授什么,自己就学什么,对于教学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一旦离开课堂教学,很少进行独立学习。或者,有的学生虽然有独立学习的愿望和需要,可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锻炼,常常无法完成独立学习。应该看到,高校体育教学并不是学生体育教学的终点,特别随着终身体育意识的深入人心,人们更多注重终身锻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是,注重体育精神的锤炼,强调体育教学不仅仅给予学生体育技能,更要给予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和塑造,进而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不仅仅包括体育技能、运动科学、医学等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鼓励学生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积极应对,直面困难,不退缩,不躲避,赋予学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竞争压力多大,需要大学生接受挫折教育,需要不断增强承受压力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贯彻人本理念是十分重要的。

2 人本理念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要注重转变教学观念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贯彻人本理念,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教学观念,从根本上破除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首先,要重新设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传统教学体系下,高校体育教学只关注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和体育技能的丰富,对学生的个人兴趣、个性化需求缺乏关注。而人本理念决定了高校体育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更要注重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要树立自由、开放、快乐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其次,要注重重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学体系的构建上、教学课程的安排上,都要体现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能力为方向,科学构建教学体系,淘汰滞后的课程和内容,注重体现学科的交叉性和前瞻性。最后,要注重转变教师角色。传统思维方式下,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中心和主导者,承担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安排、掌控等各个环节。而在人本理念下,教师要逐渐转变角色,实现从掌控者到引导者身份的过渡,把更多的空间和自由留给学生,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的激发。

2.2 要注重革新课堂教学

一要在课堂教学中确定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人本理念下,课堂教学要实现以学生为主,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意见。比如在课程选择和安排上,可以采取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等方式,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课程,或者让学生们自主选择不同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释放自己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率。二要革新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陈旧往往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很多高校体育教学都是采取教师示范、学生训练的方式,技能教学的比重过大,而对于体育这门学科则缺乏深入解读,没有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没有在学生们树立科学的运动方式和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增加理论教学、知识教学的比重,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热爱体育、关注体育、了解体育的热情。三要注重引入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体育教学缺乏直观性,很多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示范,并不能有效地解释体育原理和运动过程,而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通过3D图像视频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直观的演示,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理解和消化。

2.3 要注重评价方式改革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影响人本理念实施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评价方式过于简单粗放,很多学校都是采取日常考核和期末考试的方式来进行考核。日常考核的内容也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出勤率,期末考试主要是对考察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考核方式,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先天条件的差异性,以及体育基础的差异性。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城市,体育基础参差不齐,而且身高、运动灵活性等也存在先天差异,这些因素如果不能在评价中得到体现,就无法充分反映出体育教学的真正效果。因此,在评价方式上,要采取分层评价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人条件和体育基础进行分组,采取不同的考核数据。同时,在期末考试中,可以更多地采取团体考核的方式,围绕一个考试内容,将学生们分成不同小组,让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竞赛,通过这种团队考核方式,有助于发挥不同学生的长处和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2.4 要注重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人本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提升教师素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专业素质和能力。当前,部分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明显落后和陈旧,很多教师都是吃老本,不注重更新知识,导致自身的能力素质不能适应教学目标的要求。有些教师对信息化手段掌握能力不足,不具备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能力。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既要完成教学任务,更要注重加油充电,要经常举办论坛讲座等,为教师提升专业知识搭建载体。二是科研能力。部分教师的理论能力较强,但是实践能力不强,尤其是科研能力不足。在这方面,学校要通过增加体育教学课题的方式,鼓励体育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和科研活动。三是创新能力。需要看到的是,在非体育高校的教学体系中,体育教学的比重较小,体育教师受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教师的积极性不强。在这方面,学校要出台更多的激励机制,鼓励体育教师投入教学科研和教学创新的积极性。

[1]程瑞瑞,杨磊.人性化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才智,2016(14):103.

[2]杨俊.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途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8):154-155.

[3]邸亚军.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当代体育科技,2015(18):242-243.

G8

A

2095-2813(2016)11(c)-000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3.004

猜你喜欢

素质理念体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我们的“体育梦”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