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多元教育功能
2016-11-28梁秀
梁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 广东广州 510080)
探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多元教育功能
梁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 广东广州 510080)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为了适应学生素质教育,在传统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育教学活动,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却常常无奈地走向了两个极端——一种是仍然停留在过去单一乏味的课间操,另一种则是变成了“学校的大型表演队”。所以,为了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功能,有必要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多元功能进行综合探析。
素质教育 小学生 大课间体育活动 教育功能
1 素质教育背景下大课间体育活动应运而生
新《素质教育法》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指导思想。”在大教育环境下,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整天素质为主要目的,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为了全面贯彻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发展,落实国家“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国家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措施,其中最具影响的两个措施是制定了体育新课程标准以及将传统的课间操改为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在传统课间操的基础上,作为一种新兴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逐步取代了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的基础上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锻炼要求,把课间操扩展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性体育教学的一部分,来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一门新生体育课程。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内容丰富,组织形式多样,能够根据学校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实施等特点,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学生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等身体素质方面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2 小学生身心的独特性
小学生处于人生生长发育的初始阶段,心理生理尚未成熟,但是这一阶段的发展却又是青春期身心发育的基础,非常重要。具体而言,五六年级开始部分同学开始逐步进入青春期,从身体发展而言是进入生理发育黄金阶段的初始,因而合理有效的体育锻炼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而从心理发展来看,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思维感性,但由于无知和抗挫折能力较低,他们对成年人依然存在很强的依赖心理。高年级的同学开始逐步萌生独立意识,渴望独立,但此时的小学生对社会还存在太多迷茫和人际交往困惑。
3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应该具备的多元教育功能
为适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合理有效的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应具备以下教育功能。
3.1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
在大课间的日常实施中,为了充分尊重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很多学校的大课间组织都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来展开,通过在不同年级或班级之间的竞赛,如队列队形、班级自编操、年级自编操、大型竞赛游戏等,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同时,在自编操、自编队形、自创游戏的设计中,师生、生生之间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与启迪,促使创新思维在学生心中逐渐萌芽。
3.2 健康教育——锻炼强健的体魄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落实健康体育和“阳光一小时”精神的重要保证。但大课间也区别于一般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它不像课外体育活动完全是由学生自发的组织锻炼,也不像体育课那样具有严密的安排,在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上也没有针对性的要求。大课间是立足于学校的特色和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个性差异,开放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内容,活动时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分散活动与集中活动相结合,在运动中配合了音乐,严格按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进行设计。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学校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的补充。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的需求,锻炼强健的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3 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体育习惯是人在后天逐渐培养和养成的具有比较稳定,自动化,并存在体育锻炼需求的体育锻炼行为模式。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和稳固阶段,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培养,能够让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终身锻炼的需求。再加上当前的小学生大多是00后,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娇娇宝,由于家长的娇惯纵容以及自身的懒惰思想,小学生在家大多疏于锻炼,更别说养成体育习惯。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一种常态化的体育教学方式,是学生在学校体育学习的一种重要教学内容和手段。通过大课间定时定量的体育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技能,在练习中不断发展身心素质,并在游戏中体验体育锻炼的快乐,逐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促进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3.4 快乐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以及欢快的节拍配合下,学生舒展身姿,不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了发展作用,也是学生表现美,表达心灵的方式。大课间活动内容丰富,组织形式多样,运动量适中,强度鲜明,不仅能够缓解室内学习的压力,放松心情,达到劳逸结合的教学效果,它还能极大地丰富单一乏味的校园生活,促使学生在操场上张扬个性、在阳光下陶冶身心,在快乐的运动或游戏中掌握运动的技能和方法,有利于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另外,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学生在运动中使用各种器械,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感知,丰富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极大地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3.5 人际交往教育——协调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的所有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全员性活动。教师在活动中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学生的保护者。学生在活动中既要听从老师的指挥安排,学会与老师交流互动,又要在合作中学会与同学相互关心、相互尊重。通过师生、生生在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拉近师生以及生生间的距离,加强相互间的了解与沟通,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4 结语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日常而又长期的工作,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充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健康教育、养成教育、快乐教育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以及个性发展特点,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大课间的多元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增长知识,培训思想品德,锻炼各项素质和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周玉祥.愉悦身心的大课间体育活动[J].当代体育科技,2013(14):159-160.
[2]罗菊玲.如何有效利用小学的体育大课间活动[J].教育革新,2008(10):67.
[3]张彪.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J].教育导刊,2005(10):57-58.
[4]陈颖悟,熊百华,刘晓忠.从传统课间操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28-30.
[5]张继满.农村小学如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J].新课程:下,2014(6):168-169.
[6]张红柳.开展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J].考试:教研版,2012(1):80.
G807.01
A
2095-2813(2016)10(b)-009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