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文化节刍议①

2016-11-28李昕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文化节社团

李昕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文化节刍议①

李昕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体育文化节是田径运动会改革的结果,能够弥补田径运动会的弊端。在实施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指导思想和宣传体育精神的问题,希望通过明确指导思想、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使体育文化节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立德育人的教学目标。

高校 体育文化节 目标 现状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14]4号)要求各高等学校必须按照《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在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方面,要求各高等学校“每年组织春、秋季综合性学生运动会(或体育文化节),设置学生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竞技性、健身性和民族性体育项目,参与运动会的学生达到50%以上。经常组织校内体育比赛,支持院系、专业或班级学生开展体育竞赛和交流等活动”①。

部分高等学校逐渐意识到学生运动会的局限性,使用体育文化节替代学生运动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些高校即便开展体育文化节,但仍把学生运动会作为体育文化节的核心部分、高潮部分;部分高等学校会把体育文化节与艺术文化节同时举办,简称“体艺节”。总体上来看,大部分高等学校都能够按照《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要求开展学生运动会(或体育文化节)。

校园体育文化节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娱乐性、健身性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采用集中和分散的办法举行活动,运用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示师生风貌,力求达到健身、健心的效果,让校园在一定的时间内具有节日欢庆的气氛。②追溯校园体育文化节的历史,是由传统的学生田径运动会改革而来,个别高等学校由于改革不彻底,虽然名字改为“体育文化节”,但是从其开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传统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弊端。为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开展体育文化节,规避传统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弊端,有必要明确开展体育文化节的目标,分析当前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文化节的现状,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1 普通高校体育文化节的目标

由人们的劳动动作走、跑、跳、投等演变和发展而来的一系列体育项目就形成了田径运动。作为一项基础的运动项目,田径运动是我国长期以来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体育课程必修课,有着“运动之母”的美誉。但是,田径运动仅仅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原因包括:第一,由于学生在小学和中学在较长的时间内都是学习田径运动,因此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其他的运动项目;第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除了强身健体外,人们给体育运动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包括兴趣爱好、知识技能实践拓展、缓解压力、合作社交能力、休闲娱乐、情感友谊交流、带动体育文化发展等,这就要求体育运动项目的多样化;第三,当前大部分高校根据教育部对于体育课程“三自主”——“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的要求,有条件的高等学校都对体育课程进行体育俱乐部的课程改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学习。

鉴于田径运动会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体育文化节就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学生田径运动会。尽管如此,体育文化节的目标也是在传统学生田径运动会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化和拓展,使其更好地满足高等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需要。

针对传统学生田径运动会的不足,高等学校体育文化节的目标可概括为: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为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奠定基础。

2 普通高校体育文化节的现状

体育文化节已经成为学校传统学生田径运动会改革发展的大趋势,高校围绕体育文化节的目标,一般一年举办一届或两届体育文化节。体育文化节的举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

2.1 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体育文化节与传统的田径运动会不同,田径运动会只为宣传锻炼身体、表彰优秀成绩等,而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文化节是以田径运动会为主体的一系列体育文化活动的总和。当前高校一系列的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时间分散、对象不同,精彩纷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要求,学生喜闻乐见。然而,这一系列的体育文化活动显得松散,让人觉得是多个简单的体育文化活动的拼凑,是轰轰烈烈地举办多个体育文化活动。问题的关键在于体育文化节是否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制定体育文化节的方案是否紧密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只有具备明确的指导思想,体育文化节一系列的体育文化活动才会显得形散而神不散,也有形式也有内容,既热热闹闹又具有文化内涵。

当前高校的体育文化节大部分都是由传统的学生田径运动会发展而来,在指导思想上多是沿用田径运动会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加以延伸和提升,这就导致体育文化节的一些列活动出现拼凑的尴尬。如何确定体育文化节的指导思想,并紧紧围绕指导思想选取体育文化活动是当前体育文化节需要改善的问题。

2.2 缺乏宣传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的群体意识,主要包括健康第一的观念、公平竞争精神、顽强拼搏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等。③

通过体育文化活动,当前高校体育文化节一般能够蕴含健康第一的观念、公平竞争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而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精神却有所忽略。具体表现为:第一,学生参与度不高,体育文化节一般是体育竞技类活动,适合具有某项体育特长的同学参加,其他的一些体育娱乐类活动也是平时在校比较主动参与校园活动的同学参加。第二,学生参与动机多样,无论是体育竞技类活动还是体育娱乐类活动,一般都是设置了表彰成绩较好的个人或集体,因此部分个人或集体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目标就有可能变为为个人或集体荣誉而参加,把参加活动和荣誉捆绑在一起。第三,活动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新,高校体育文化节的活动形式较为固定,如田径运动会、宿舍文化节、趣味运动会,从而使得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容也较为固定,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地参与活动。

3 普通高校体育文化节的建议

为了体育文化节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立德育人的教育目标,根据体育文化节的目标,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文化节的现状问题,提出明确指导思想、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发挥体育社团作用的3点建议。

直射到相机镜头的光线一方面会降低画面的反差,同时还会产生光束、光斑、眩光等降低画面品质的瑕疵。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尽量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但有些时候,类似的效果反而会让画面看上去格外有味道,如果它能完全为我们所用,那就再好不过。

3.1 明确指导思想

每一届的体育文化节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在体育文化节的目标中凝练一个合适的指导思想。每一届体育文化节的指导思想可以不相同,由于每年才举办一届或两届体育文化节,因此每届体育文化节的指导思想既可以没有关联性;也可以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使得每届的体育文化节的指导思想有一定的关联性。

确定指导思想后,体育文化节的活动应该紧密围绕指导思想制定。只要与指导思想吻合的体育文化活动都可纳入体育文化节活动的候选活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突破传统的体育文化活动,尝试进行互动形式的创新。需要谨记,体育文化节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指导思想而服务的,不能脱离这个中心。

3.2 提高学生参与度

大部分的高校不会在体育文化节全程停课,但是会在体育文化节的开幕式或体育文化节中的一个活动,如田径运动会,会安排全校停课,既然全校停课,就是希望所有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体育活动中。因此,学校需要打破体育文化节仅仅是为了体育竞技能力高、积极活跃的同学所设的局面,全面提高体育文化节学生的参与度。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可以通过调整活动的规则来调控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如,调整体育文化节的整体规则,要求以班级为单位,体育文化节的活动每位同学只能参加若干项,所有同学必须至少参加一项活动,最终计算班级的总成绩;调整某项体育活动的规则,把传统的4×100m调整为X(班级人数)× 100m,用总成绩换算为个人平均成绩。

3.3 发挥体育社团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指导老师为主导,由某一类体育活动的爱好者组成的体育社团,社团成员会根据社团的宗旨举办相应的活动,如体育练习、竞赛、讲座等。这些社团的成员一般都是具有同样的兴趣爱好,而且十分活跃,高校的体育文化节可以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

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需要在学校统筹下进行,根据体育文化节的需要,有效地调动体育社团的积极性:第一,让合适的体育社团承办个别体育活动节的活动,或者根据体育活动节的主题,把个别体育社团的品牌活动纳入体育活动节的项目;第二,根据每届体育活动节的指导思想,让体育社团提交活动方案,通过竞标的形式挑选活动。

体育文化节是传统田径运动会的改革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田径运动会的弊端,而在举办体育文化节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改善和提升。

[1]张天峰.试论高校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的隐性课程价值——以隐性课程的课程、文化要素为切入点[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2-95.

[2]贺军华.宁夏大学校园体育文化节发展与认知调查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399-401.

[3]李站平.增强民族文化竞争力的当下思考——以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为例[J].人民论坛,2012(35):184-185.

注释

①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14]4号)[R].

② 王小安.高校开展体育文化节刍议[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3):337-338.

③ 房杰.关于运动会融入学校文化艺术节的探索[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4):66-67.

G807.4

A

2095-2813(2016)10(b)-006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9.061

①李昕(1981—),女,汉,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管理。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文化节社团
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悦来动漫文化节震撼来袭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嗨翻天的悦来动漫文化节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