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执裁对篮球比赛中攻击性犯规行为的控制①

2016-11-28牛成龙黄迎乒赵世鹏韩程爽朱赛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3期
关键词:犯规攻击性篮球比赛

牛成龙 黄迎乒 赵世鹏 韩程爽 朱赛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河南郑州 450001)

篮球执裁对篮球比赛中攻击性犯规行为的控制①

牛成龙 黄迎乒 赵世鹏 韩程爽 朱赛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河南郑州 450001)

篮球运动是一项在比赛规则制约下允许合理身体对抗的运动项目。篮球比赛具有竞争性、对抗性等显著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篮球商业价值凸显,比赛奖励愈加丰厚,篮球比赛中经常出现一些超出犯规准则以外的攻击性犯规行为。该文对篮球比赛中发生的攻击性犯规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攻击性犯规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根据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特征,从篮球执裁视角提出预防和减少攻击性犯规行为的措施,以净化赛场环境,促进和谐、公平、精彩篮球赛事的开展。

篮球执裁 攻击性犯规行为 控制

攻击性行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会现象,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被很多心理学家广泛关注。运动员的攻击性要强于普通人,这与人们的普遍认识相一致,即,运动员这一群体身体强壮、易怒并且喜好打斗,因此他们的攻击性要比普通人强。篮球运动是在狭小的场地范围内进行快速、激烈、凶悍的一项高强度对抗性集体项目,运动员在获得球权与反获球权的争夺中,在限制与反限制、快速地攻防转换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摩擦和争执,甚至大打出手,严重的会演变成球场暴力,使运动员身心遭到伤害。这种在篮球比赛中出现的攻击性犯规行为,应该引起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与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篮球比赛中的攻击性犯规行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该文采用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篮球比赛中攻击性犯规行为进行研究。

2 篮球比赛中攻击性犯规行为的探讨

2.1 篮球比赛中的攻击性犯规行为

生活中,人们通常把攻击性定义为:“以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为目标的,有言语或肢体外在表现的行为”。心理学将攻击性行为描述为:“个体受挫,愤懑情绪表现出对一定目标进攻的行为[1]。”在体育运动中,攻击性指:“可以接受的攻击性或暴力行为”,或者“要加以控制的攻击性或暴力行为”。这是由体育比赛的竞争性、对抗性特征决定的。因此,篮球比赛中的攻击性犯规行为可以理解为:篮球比赛中的“故意犯规”和“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或规则以外的“冲撞、打架、斗殴、谩骂”等行为。

2.2 篮球比赛中的攻击性犯规行为形成机制及分类

攻击性属于人类本能范畴之一,是普遍被社会所认可的观念[2]。攻击性是天生的,就像人饿了要进行捕食一样,攻击性可以通过发泄或被满足而被控制。篮球比赛中,落后一方往往会因比分差距而心存愤懑,防守中出现动作过大、推人等攻击性犯规行为,此时,裁判判罚一个违体犯规。从心理角度分析,落后一方队员心存愤懑而进行的攻击性犯规(推人),这种行为使其愤懑情绪得到释放。而被犯规队员倒地同时也会萌生攻击性犯规念头给予报复,恰恰是裁判的判罚恩惠(违体犯规)使其内心得到平衡,从而攻击性犯规行为也得到了扼制。退一步分析,裁判如果没有发现或者漏判刚才的攻击性犯规行为,利益受损一方有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进行一系列报复、还击行为。这种现象反映的是挫败-攻击性理论。挫败-攻击性理论认为:“攻击性是由挫折所引起的,挫折是攻击性的刺激物”。社会学习理论解释:“挫折与攻击性之间不是本能反应,而是在社会情景中学习获得的”。比如:在篮球比赛中,教练员反复强调甲要重点盯防乙,不要担心犯规,甲对乙进行攻击性防守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攻击性犯规行为的出现。

通过观察和分析篮球比赛中的攻击性犯规行为,可以得出:篮球比赛中攻击性犯规行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篮球反应性攻击犯规,它是由攻击者的愤怒而产生的,具有不顾后果、使对手受害或痛苦的攻击性犯规行为;另一种是篮球目的性攻击犯规,它是以获取比赛胜利或得到奖赏为目的的,并强化局限在一定条件下的攻击性行为。也就是说,篮球反应性攻击犯规是不受比赛规则、裁判、教练、队友及比赛最终输赢影响的直接攻击性回应行为,其攻击回应行为有可能大于比赛判罚尺度,甚至构成犯罪行为。篮球目的性攻击犯规则是为了削弱对方实力、获取比赛主动,赢取比赛胜利从而获得最终报酬而采取的攻击性犯规行为,其攻击行为是有预谋和目的的,实行过程不免会造成对方心理和身体上的损伤[3]。

3 篮球比赛中攻击性犯规行为产生因素分析

3.1 影响篮球比赛中攻击性犯规的客观因素

3.1.1 地域气候

研究发现,处在温带、亚热带地区进行的体育赛事,尤其像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其发生攻击性犯规行为的频率颇高。调查研究显示,在20℃~35℃情况下,篮球比赛攻击性犯规行为出现概率最大。

3.1.2 比赛主客场

在客场比赛中的篮球运动员,受到陌生的灯光、场地、观众的倒彩、裁判“主场哨”等因素刺激,其出现攻击性犯规行为的概率明显比主队运动员要大。

3.1.3 比赛重要性

荣誉级别较高或者影响晋级、出线的关键性比赛更容易发生攻击性犯规行为。篮球洲际比赛中,运动员受到国家荣誉感的驱使和地区政治因素影响,发生攻击性犯规行为次数更多;不管是美职篮还是中职篮,季后赛中球员的攻击性犯规行为明显多于常规赛。

3.1.4 球风

篮球比赛中,参赛队伍球风不尽相同。球风不同的队伍相遇,尤其是力量型球队与技术型球队相遇时,力量防守型球队出现攻击性犯规行为次数常常多于技术性占主导风格的球队。

3.1.5 球队实力

篮球比赛中,两支实力悬殊的球队相遇,比分会迅速被拉开,当结果失去悬念时,双方球员的攻击性犯规行为较少。当两支球队实力较近,比分紧咬,甚至打入加时赛时,场上球员更容易发生攻击性犯规行为。

3.1.6 球场下人员影响

篮球场下教练员的唆使,观众的咆哮呐喊,会瞬间加剧运动员的心理负担,促使球员进入高度紧张状态,攻击性大大增强。

3.1.7 球场上人员影响

篮球比赛场上球员之间的相互指责、埋怨和裁判的误判、漏判、不公正的判罚等因素能加剧球员愤懑情绪和压力,从而使球员的攻击性增强。

3.1.8 比赛形势的影响

研究显示,篮球比赛中,攻击性犯规行为多发生在比赛过程的中间阶段,两队比分拉大之后,落后方由于挫折感加剧,更易发生攻击性犯规行为。

3.2 影响篮球比赛中攻击性犯规的主观因素

3.2.1 篮球运动员生理特征

研究证实,篮球运动员的攻击性行为与体内雄性激素水平有关。显然,男性球员比女性球员体内的雄性激素含量高,所以在男子篮球比赛中多看到攻击性犯规行为的发生。由于篮球运动员的气质类型不同,同性别运动员也存在攻击性的差异性。篮球比赛现场紧张的气氛使运动员的身体和大脑异常兴奋、心跳加速、体温上升、血压升高,再加上比赛中的挫折压力或愤怒情绪堆积,运动员很容易做出攻击性犯规行为。

3.2.2 篮球运动员心理特征

篮球攻击性犯规行为常发生在情绪急躁、自我调控能力差、性格固执的运动员身上。篮球比赛中的攻击性犯规行为可以理解为运动员的应急或发泄,攻击性犯规行为往往会对运动员或集体造成不良影响,并妨碍身心健康。运动员在比赛中被对手故意犯规或伤害,心里往往会产生报复念头,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做出大于对手所施加的攻击性犯规行为。另外,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竞技状态低落,也会影响比赛情绪,从而诱发攻击性犯规行为。

4 篮球执裁对篮球比赛中攻击性犯规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攻击性犯规行为的发生不利于篮球运动的发展,更违背了体育道德准则,同时还会影响篮球爱好者的身心健康。篮球赛场上不鼓励任何攻击性犯规行为,运动员必须在合理规则约束下进行角逐。而篮球裁判作为球场上的法官和指导者,对预防和监督攻击性犯规行为的发生起着重大作用。

4.1 篮球执裁对裁判员的控制干预

(1)篮球执裁机构应加强对裁判员的培养力度。

(2)篮球执裁机构应定期组织裁判员培训学习,提高裁判员业务素质和水平,在比赛中避免漏判误判,做到公正执裁,实事求是。

(3)篮球执裁机构应召开裁判员赛前会议,明确当场比赛的尺度和规范。

(4)裁判员还要提前了解参赛队伍的技战术风格、场上主力队员的攻防技术特点,心中预设比赛规范和尺度。

(5)裁判员要提高自身执裁技能,熟悉篮球规则,时刻把握比赛走向。

(6)裁判员应做好赛后总结工作,总结交流执裁经验。

4.2 篮球执裁对教练员的控制干预

(1)篮球执裁机构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惩罚条例,对于纵容运动员进行攻击性行为的教练团队要严惩。

(2)篮球执裁机构在赛前要做好教练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规范教练员的执教行为,鼓励文明道德执教,从思想上杜绝教练员对运动员攻击性犯规意识的灌输。

(3)教练员要鼓励引导比赛双方的相互友好,赛前赛后相互握手致意。

4.3 篮球执裁对运动员的控制干预

(1)篮球执裁机构赛前要对双方运动员的身份进行核查。

(2)篮球裁判员赛前要声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一些禁止动作。

(3)裁判员在比赛中发现运动员的攻击性犯规行为甚至冲突时,应立即中止比赛,待判罚完成或处理事件结束后,再宣布继续进行比赛。

4.4 篮球执裁对其他方面的控制干预

(1)执裁机构要不断更新完善国际篮球裁判规则章程。

(2)执裁机构应不断学习和引进国际最新篮球执裁仪器、软件。

(3)执裁机构应禁止在球场范围内销售含酒精的饮料,禁止观众携带硬质危险品入场,规范球迷行为,引导文明观赛。

[1]邵瑞珍,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西格门德,弗洛依德.弗洛依德后期著作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3]祝蓓里.运动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2.

G841

A

2095-2813(2016)11(c)-004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3.042

牛成龙(1990—),男,汉,河南林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犯规攻击性篮球比赛
篮球比赛
杭州市高校大学生三对三篮球比赛的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维码
嘟你犯规啦!
大学生运动员自尊与自我控制及攻击性的关系
关心下一代工作
篮球比赛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
篮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