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提升的思索

2016-11-28许田宇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8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

许田宇(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



初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提升的思索

许田宇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

摘 要: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初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提升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出初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提升的作用,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通过怎样的途径提升初中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提出初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提升的策略,为初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作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自我锻炼能力 学生

关于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这个内容,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身体各部分的练习活动,掌握各项运动技能的同时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提升了,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去,有利于学生身体各部分机能的提高,并且能让学生建立良好的运动心态,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通过加强对初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方法和科学锻炼的方式,在进行多种课外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提出初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提升的策略,为初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作参考。

1 自我锻炼能力提升的作用

1.1 认知能力

初中学生正处于懵懵懂懂的年纪,而教师就是学生正确的引路人,在学生不知该怎么进行锻炼的时候,教师应提供科学的锻炼方法去帮助他们,还可以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进行自我锻炼的价值与意义,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培养自我锻炼意识[1]。初中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不仅是个人的身心健康得到了发展,而且体质也得到了增强。

1.2 运用能力

只有自身亲自实践才是提高运用能力的关键因素,没有知识的基础是不存在的,要想发展初中学生的运用能力,它必须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初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为以后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中去,学生可以利用教师空出的时间,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自由支配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另外,教师可以针对初中学生各不相同的情况,布置符合个人特点的课后练习,利用课内外时间相结合的特点来给予学生一个积极锻炼的机会,进而提高初中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1.3 自制能力

人的自制能力一般都是取决于自身的思想素质,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锻炼才能够真正获得自制力。比如,最实际的方式就是坚持每天早上都要慢跑3 km。不论天气如何都要坚持,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就可以得到磨练,从一开始的新鲜到讨厌,每天都去做自己心里不愿意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对于这样的事情,就会成为你生活中的习惯。只要愿意去坚持,一份心中的苦差事也会成为美差,身体越来越健康,生活的态度也在逐渐的改变,同时意志得到了磨练,自制力也得到了提高。

2 自我锻炼能力提升的途径

2.1 意识层面

要想让初中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得以提高,就必须要让学生的观念得以转变,并且在他们的自学能力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培养。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主完成教学任务,积极获取知识的能力。其次要重视自我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认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初中学生对于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晰明了,教师应该在课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2.2 行为层面

初中学生要通过经常性的锻炼来加深体育锻炼的目的,作用的认识,进而就能强化初中学生锻炼的动机,坚定锻炼的信念。初中学生要有计划的去练习,在此基础上来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并使这种行为贯穿于自己的生活中。努力把体育发展的生活化、现代化,有助于体育文化价值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使人类的智力和认知的能力得到了发展。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们的身体形态、心理健康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自我体育锻炼是初中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培养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学生无限的自我发展,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锻炼,获得快乐,就要努力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2]。

3 自我锻炼能力提升的策略

3.1 培养锻炼习惯,正确科学锻炼

初中学生要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就目前情况来看,只有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是有着直接兴趣的,还有部分学生就只是有着间接兴趣。前者是积极主动地,对体育本身感兴趣,可以从事一切身体活动,而后者则是被动的,仅仅是为了体育课的学习成绩而感兴趣。初中学生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叛逆的行为,不容易控制,只能通过学校制度的保证,才能对学生的外在进行直接性的刺激,强制性地让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久而久之,初中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也就形成了

在实践中寻找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初中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运动素质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课上。同学们的兴趣爱好也有着不同,最好是按照同学们的兴趣来进行分组,再由其中一组学生来设计要锻炼的方案,然后带领其余各组学生一起进行锻炼,教师对练习过程进行指导,也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锻炼,课后针对于本节课的内容,组织等等进行点评从而得到提高。例如:变速跑、等距间歇跑[3]。关于中间休息的时间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不能长时间的休息,不然效果就不会很明显。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这种可以向学生推广这种锻炼的形式,这一基本方法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的同时还可以创新出一系列新的锻炼方法,来进行科学的锻炼。

3.2 设置多种渠道,丰富锻炼方式

体育锻炼的方式有很多,活动的范围也很广,但如果是在校园进行,就必须要有所选择。我们可以结合学习场地、器材的特点,选择简单易学的,对技术要求不是很高的来进行教学、锻炼。比如,山地车模块、越野模块、轮滑模块等等[4]。这些模块和休闲体育都是紧密相关的,而且这些内容也都需要学生走出校园,面对自然,这样学生的兴趣也就很浓厚,也能很好的展示自我,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并将这种感受带到其他项目中去,可以更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逐渐把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积极主动的运动习惯。

结合传统竞技体育内容,展开体育锻炼。像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跳绳、跑步等内容,同样是很好的健身活动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让一些班级中的骨干带领不爱运动的同学一起参加这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培养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在这基础上,再结合不同种类的小型比赛,进一步促进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热情,就能很好的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从而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凌月红.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价值观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1996(1):67-70.

[2]常金花.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6(2):34.

[3]管水法,刘卫中.高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浙江体育科学,2001,23(1):27-30.

[4]陈光红.浅析初中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4,11(2):167.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6(c)-0073-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8.073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教学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如何预防初中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