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武术技击的当下意义与发展路径

2016-11-28张长思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00875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北京009

武术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技击中国武术传统武术

张长思 娄 健.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北京 00875;.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 北京 009



论传统武术技击的当下意义与发展路径

张长思1娄健2
1.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北京100875;
2.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 北京100191

摘要:文章以武术技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立足当前武术技击的发展现状,对“技击”的概念与价值进行解析,以实现对“技击内涵的进一步诠释,并对当下中国武术技击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传统武术技击意义发展

纵观中国武术的发展脉络和演变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武术的价值功能及其实现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紧密相关。亦即是说,不同社会历史阶段对于武术不同的影响,决定着武术的自身定位和价值实现。任何民族的文化传统都不可能只是一种单一因素,而是总会包含着不同价值体系的对立和冲突。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其自身的也包含着多方面的功能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技击”一词的辨析,来阐释武术的本质功能——技击,以使人们能够全面地看待武术的功能价值,多关注武术的本质特征——武术技击。武术讲求“打”,是因为技击是武术的基本特征,技击是武术的文化载体,离开了这一载体,武术这一文化形式就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换以言之,正由于武术的技击性,武术的可“打”性,中华武术才称之为武术。

1 武术技击的概念解读

1.1技击与武术技击的概念及关系

探讨武术技击,首先应该明确何为技击。从史料分析来看,技击一词来源久远。其最早出现于《荀子·议兵》:“齐人隆技击”。注:“齐人以勇力击斩敌者,号为技击”。[1]《汉书·刑法志》:“齐愍以技击强,魏惠以武卒奋,秦昭以锐士胜。”[2]自清末和民国初年至今,武术理论现代化已经进行了百余年,随着认识的提高和眼界的开阔,技击的概念也经历了多次变革,但至今仍无广泛且统一的定义。笔者认为,技击本质上就是一种以器械或身体为工具,在近身攻防格斗中,克敌制胜的格斗能力或技巧。

技击的雏形最早出现于劳动人民在进行捕猎、对决和战斗等日常行为的搏斗技巧。[3]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技击家逐渐得到独立传承、实践和总结的生存空间,且因实践受到客观环境与文化思想制约,各自发展为具有独特技击技术和传承形式的诸多武术运动种类。其中,受中国地域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技击在中国演变成了今日的中国武术。[4]而中国地域宽广,部分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导致交通闭塞,各地武术家受自身地域文化与思想制约,分别形成了诸多中国武术门派与拳种。所以中国武术之所以独特于其它技击运动,在于其经历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浸染与熏陶。

武术是一个具有“一般系统”性质的载体。[5]在武术内部,包含着诸如武术文化、武术套路、武术技击、武术养生、武术历史、武术美学等结构。本文中暂称之为“武术结构。”武术结构组成的武术这一整体具有文化、技击、健康、历史、欣赏等功能。其中武术技击作为武术的结构之一,承载与体现了中国武术的技击功能,是中国武术可以被称为技击性运动的充要条件,其实质是技击在经历上一段所述的中国武术的形成过程中,被中华文化和历史加工后的直接结果与功能保留。

1.2武术技击与传统武术的关系

中国传统武术的学习包括:入门的套路和基本功用以提高健康体适能与竞技体适能;待体适能逐渐提高后,则逐渐引入以各类对练为开端的技击技术学习,提高技击能力;对武术道德与哲学的学习与贯彻也是习武效果的重要考量,其学习过程贯彻习武始终。也就是所谓的“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6](王宗岳《太极拳总论》)从学习过程便可知,武术技击并非中国武术的全部内容。

但也看到,武术技击是武术重要的学习与组成内容,是传统武术学习必须经历的重要一环,若无武术技击的学习,未能得到技击能力,便在体悟武术哲学思想时缺乏重要的思考素材,毕竟武德就是为指导武术学习者如何使用武术技击而存在的。所以我们认为,武术技击是中国武术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并非至高无上的唯一核心。

2 当下武术技击的价值解析

2.1当下社会大众对技击本原功能的需求

武术技击的本原功能即是技击的原始功能,就是使人具有徒手或器械搏斗的技术与能力。故而本文所述之“技击”,即“武术技击”。在冷兵器和农耕经济时代,以近身肉搏为主的对决方式使人们在生活中对技击十分重视,因为其对保全性命和私有财产具有积极作用。但在法制化日渐完善的今天,技击是否仍具有存在意义,成为学界乃至大众争论的焦点。

从生活实践来看,百姓还是需要培养技击能力的。由于发展阶段和外来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当今的中国社会也随之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如两极分化问题导致的仇富、拜金等。部分受其影响的人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导致侵财犯罪事件频发,影响社会稳定。其中,暴力犯罪对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最为直接和致命。但一般百姓并无足够的经济能力为自己的生命财产提供高质量的保护,一旦遭到人身伤害或暴力劫财,只能做徒劳的徒手反抗,更或是听天由命。警方到达现场援助被害人需要时间,通过司法程序为受害者讨回公道更需时日,更何况,对于失去生命或终生的身心伤害来说,这些都显得于事无补。

面对频发的社会犯罪,人们似乎仍心存侥幸,然而,犯罪的发生概率仅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客观发生的案件数与同期总人口数的比例”。[7]即就某一特定区域和某一时期内,犯罪发生的整体可能性做出描述。而对于划定范围内的任何个人,只有“遇到”或“未遇到”两种状态。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犯罪率低不代表犯罪手段残忍程度随之降低。反犯罪是一种需要专门了解和建立的知识和意识,不得要领的反抗、呼救或逃跑等只会增加罪犯的残忍程度,过度的反抗则有可能违背“正当防卫”的法律原则。但具备技击能力本身就是对犯罪行为的威慑,犯罪行为是趋利行为的极端体现,一旦犯罪成本加大,便有可能转换犯罪目标或被迫停止犯罪行为。因此,百姓拥有一定的技击能力在当代社会仍有积极意义。

2.2当下社会管理者对技击本原功能的需求

对于以视野外进攻为主流的现代国防体系和普遍应用高科技手段的警务部门,技击也一如古代那样,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大部分军、警种中,从武术技击中衍生出的中国军警格斗术仍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在重视综合作战素质的国家的军、警部队,也从未放松过单兵格斗能力的训练。原因不难理解,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一旦由于任务等因素发生短兵相接,作战人员必须进行近距离作战;各种案件案情多样复杂,需要优秀的分析能力分析案情,由各类证据与人际分析推断犯罪嫌疑人,研判逮捕条件与制定逮捕计划并实施。在人工智能达到完美前,这些高危而复杂的工作只能由人来完成。但在作战或调查、逮捕的过程中,一旦发生肢体对抗,势必会对作战人员或警员的生命造成威胁,乃至危及附近群众。此时,拥有更好的技击能力不仅能击倒敌方,还能保护自己。因此,为增大任务完成概率,减少减员几率,技击在军警中受到重视是必然的。

2.3武术技击对中国武术的展示作用

武术技击与武术套路是武术固有的展示内容。其中,武术技击部分的依托武术套路而存在,武术技击则是武术套路表演吸引观众的要素。

其一,从个人角度讲,武术套路与武术技击本就是传统武术学习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对两者的展示,可以透过动作的速度、敏捷、难度等体现出展示者的身体素质与技击能力,因此,人们会通过对以上两者的展示判断个人的武术水平和进步效果。此处武术技击与武术套路协助“武术养生”这一武术结构发挥其保健养生的功能,并对此功能起到宣传作用。

其二,从武术的整体结构与功能上讲,透过对所展示的武术套路与武术技击进行讲解,使两者成为传播和传承武术文化的载体。如太极拳的“随曲就伸”是怎样一种技击形式,同时讲解这也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为人处世应当具备的原则之一。此处武术技击与武术套路协助“武术文化”这一武术结构发挥其哲学、思想与道德的功能,为展示这一功能提供解说契机与素材。

其三,武术技击与武术套路的展示具有欣赏功能。如动作的落落大方与端庄舒展,亦或是劲力的贯穿与发放等。武术技击与武术套路实际上也协助了“武术美学”这一武术结构发挥其武术观赏与娱乐的功能。而观赏性好的同时如太极拳这样起步要求低的运动,必然会获得更好的第一印象,得到更广泛的喜爱。

所以,即使当代社会大众已经不再迫切需求技击能力,武术技击对协助其它武术结构发挥功能,及对中国武术在当下的整体传播与发展也十分重要。

3 武术技击发展路径探索

中国武术是发源于中国的武技,它因实战和技击而生,为实战和技击所用。但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数千年发展之后的中国武术“实用属性”正渐渐褪色,而“审美属性”却在不断彰显,并已成为一种带有浓重艺术气息的表现形态。[9]

鉴于传统武术健身效果好但难度较高,在政府主导下,将传统武术的武术技击结构去除,并降低套路与基本功的难度,形成了简单易学的养生武术。对于身体条件偏差的人而言,如无法承受高强度的老年人和疾病康复期的病人等,及对武术技击没有学习需求的人而言,养生武术是预防疾病和病后康复的重要手段。但在传播养生武术的同时,没有提高民众对武术的分类认识,造成了民众对传统武术与养生武术的混淆,甚至一些武学研究者们都产生了争论,认为当代的中国武术发展已经不需要武术技击。而对于竞技武术,大家都认为是花拳绣腿,花架子,它追求的是高、难、美、新,而淡化了中国武术的技击功能,这在中国武术的传播过程中,给人们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导。在竞技比赛中,对于武术套路项目的设置,笔者认为应该加入一些武术技击,形成真正的打练结合项目。

综上所论,中国武术既要顺应时代完善自我,以期为更多群众服务,也要维护自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不能因一时的需求变化而对武术技击等任一武术结构的存在持彻底否定的态度。既要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武术对中国武术的根源性,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武术对传承中国文化的正统性,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其它种类的中国武术是传统武术顺应不同场合与需求而发展出来的变体,而对武术技击的正确认识与实践,是达到这些认识的前提。

众所周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也是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主体,这也是国外部分体育项目传播的成功经验。然而,有调查显示,在中小学大部分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原因在于老师教的武术都是初级长拳,24太极拳等一些像舞蹈的套路,并没有实用价值。他们更多的是喜欢技击,喜欢实战。所以,在学校武术推广中,应该全面摄入武术技击。青少年作为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希望,是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这是勿庸置疑的共识。青少年作为武术的重要传承对象,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武术技击。这样,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危险情况不仅可以自救,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勇于助人的品质。

4 结论与建议

武术讲求“打”,是因为技击是武术的基本特征,技击是武术的文化载体,武术离开了这一载体,武术这一文化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换以言之,正由于武术的技击性,武术的可“打”性,中华武术才称之为武术。学界应当继续积极探讨相关问题,力求尽快建立完善的现代武术理论。政府部门应当对当下武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具有长远战略视野的武家学者进行积极探讨,并对制约武术和武术技击发展逐步发现并解决。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发扬武术技击,也唯有如此,中国武术技击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参考文献:

[1]伍绍祖.对中国武术及东方体育文化观的认识[J].体育文史,1998(2):4-9.

[2]黄益苏,史绍蓉.中国传统体育[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122-125.

[3]吴继魁.技击的概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20-23,27.

[4]王俊奇.武术文化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2):37-40.

[5]陈庆合,孙吉良.论武术套路与技击的关系——兼论武术教学应体用结合[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4):74-76.

[6]张耀忠.太极拳古典经论集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233.

[7]康树华,王岱,冯树.犯罪学大辞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

[8]许杉杉.对影响武术套路观赏性因素的分析与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4):46-47.

[9]吴松,王岗.对中国武术技术形态的“艺术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5):21-26.

Contemporary Values and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 of Traditiona Wushu Combat

Zhang Changsi1Lou Jian2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2.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Beijing 10019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combat,focusing on Wushu combat,this paper has used literature,exper interviewing and other methods to analyze the concept and values of combat,for the purpose of extendable explanation of comba as well as giving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Chinese Wushu combat.

Keywords:Traditional WushuCombatValuesDevelopment

作者简介:1.张长思(1982~),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文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项目《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材内容体系的创新研究》,编号:CLA110166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3—0005—03

猜你喜欢

技击中国武术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