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2016-11-28沈灵知

体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沈灵知

(南京体育学院休闲体育系, 江苏 南京 210014)

浅谈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沈灵知

(南京体育学院休闲体育系, 江苏 南京 210014)

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就是从主体性教育走向主体间性教育,这一走向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范式和方法论。生命教育只有在主体间达成“默契”和“共识”,才能使生命价值观转变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诉求主体间性,应正确把握主体间教育的内涵、特征,在关注大学生生活世界、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基础上实现生命价值教育在主体间性中的有效实现。

主体间性;生命价值观教育;以人为本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焦点性话题之一。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价值、探究生命的本真,是当代大学生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 WTO后更深的融入到国际社会,人们思想的自主性、相异性和变化性不断增强,不同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相互激荡共同存在。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化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知识的传播方式,教育者对信息的优先权和垄断权被弱化,这成为“主体间性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生命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关注的重心更应该是思想性而不是生命的“生物学”意义,而思想只有在主体之间达成“默契”和“共识”,才能使生命价值观真正转变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并在日常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从根本上说,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就是主体间性教育思想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的贯彻和落实。

1 主体间性内涵的分析

1.1 主体间性概念的发展过程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当代西方哲学中交往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也可称为共主体性、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等。主体间性作为一种概念、一种思想经历了从认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的发展过程。从胡塞尔的“视域互换”、海德格尔的“共在”到伽达默尔的“视域交融”、哈贝马斯的“交往”,主体间性理论发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成为社会历史理论的重要研究范式。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指主体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互识’是指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通过对共同事物达成的共识,主体才能达到深层的互识。因此,主体间的互识和共识是相互作用的[1]。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对主体间性的含义和特点来进行分析。

1.2 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主体性教育的超越与突破

主体性问题是教育界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核心是怎样正确的认识教育过程各参与方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在教育过程中何者为主体、何者为客体的问题。纵观中外的教育思想,教育的主客体曾有明确的界限,二者之间具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形成了“主体—客体”两极框架的对象化的教育观。它撇开了实践主体之间的物质关系或社会关系,使实践中的主体、结构和关系单一化,将实践活动自觉不自觉地视为没有“主体—主体”关系介入的片面的‘主体—客体’相互作用过程[2]。

在古代中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固化,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同等,受教育者则始终处于被动和依附的状态,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主体性受到严重压抑。《礼记﹒学记》中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知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荀子﹒礼记》中指出:君师者,治之本也。西方关于主体性的思想是近代以来理性启蒙运动的产物,这种启蒙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崇尚理性和技术为核心,人对自然界具有优越地位和无限统治权,它相信:人可以通过理性和科学来掌握世界的理性结构,并且可以通过日益发达的技术手段来征服自然和控制自然,从而解决人的生存的各种问题。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消极的、直观的、被动的客体,在主客体二分的基础上形成和强化了人类中心论的主体性哲学。主体性哲学在教育领域的映射就是主体性教育。在主体性教育的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能力、知识和思想的优势地位和主导性,忽视教育对象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践行的主体性。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主张通过直接的道德教学来进行教育,认为教学和教育密不可分,指出:教学可以产生思想,而教育则形成品格。教育不能脱离教学,这就是我的教育的全部[3]。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完全对立的“单一主体说”在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偏颇性,针对“单一主体论”的弊端,人们认识到教育中多极异质主体的存在和他们之间平等交往的重要性,“双主体说”应运而生。这一学说肯定了教育过程中的参与者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现实活动的人,他们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双主体说”看到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肯定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它并没有真正摆脱“单一主体说”的局限性,还是将教育活动局限在“主体—客体”的框架中,本质上还是一种对象性活动。从哲学认识论主体界定的双主体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相对主义的立场,它混淆了主客体的基本概念,过高的估计了教育对象(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模糊了教育者(教师)的责任意识[4]。与上述两种学说不同,“主体间性说”把主体性从过去仅仅涉及的主客体关系进一步拓展为也包含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主体间的统一性、相关性和协调性,重视主体间的物质和精神、心灵和肉体的交流活动。因此,主体间性教育以主体性教育为基础,同时又实现了对主体性教育的超越与突破。

1.3 交往与对话是主体间性教育实施的特点

主体间性教育是发生在主体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平等和民主的主体间性关系。教育诉求于主体间性,而交往和对话是主体间性教育模式生成的主要途径。因此,主体间性教育应该从独白走向对话,从理论走向实践,在思想的碰撞与激荡中,在生活的磨练与体验中,感悟生命的本真,品味生命的滋味,体会生命的价值。人具有社会性,交往和对话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方面,主体间性教育过程的内在包含着交往和对话。在交往和对话教育中,教育双方都不将对方看作是被动的接受对象,而看作是讨论共同话题的平等参与方,都是作为完整的真实的人在探讨和交流。这种平等交往就是主体间的相互认识,包含反思性与交互性的因素,主体共同进行着意义、思想方面的重构并实现主体间的积极影响和理解。在平等的交往和对话中,主体之间虽然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但这并不会成为理解的障碍,反而会在观念的冲突和碰撞中产生出新的理解、新的思想和认识。作为教育者,在主体间性教育活动中,是作为“参与者”而不是“观察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不会将自己视为真理的化身、道德标准的权威,拥有对受教育者的先在话语权,在教育方式上也尽量避免“一言堂”、“填鸭式”,变“我—它”的关系为“我—你”的关系,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体察受教育者的心理感受,寻找主体间的共鸣点。同时,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通过对话、交流和讨论,又是甚至是争辩,主体间体验着共同的惊喜、惊讶和疑惑。教育过程充满了活力,散发出浓郁的生命气息。在交往和对话中,思想只有为多极异质主体所理解和接受,才可能真正在他们之间形成共识,才能最终成为主体间思想和行为的自觉诉求。

2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在主体间性中的实践

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传统的理论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多采用“灌输”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方式在一段时间内适应了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知识增长,尤其是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文化精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觉性和反思性,独立、自由、民主、正义、个人本位、博爱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仅仅依靠灌输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多极异质主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增强生命价值观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最大程度上增强大学生对生命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2.1 尊重自我意识,夯实生命价值教育的基础

个体自由和主体性的普遍发达,导致人的自我意识的生成或走向自觉,是现代性的本质规定之一,是全部现代文化精神的基础和载体[6]。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其它价值体系教育相比对个体自由和主体性的诉求更加强烈。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中,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命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围绕生命来思考自己、他人和社会,在多方的关系中体察自己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智慧,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本真。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是生命情感、生命认知和生命体验的主体,具有“天赋”的自由,而且这种自由是其它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因此,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的本质就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生命群体,根据大学生个体生命特点和特定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旨在引导大学生识读生命价值、唤醒生命价值意义,确立生命价值目标,最终形成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生命价值信念、信仰、理想的社会实践活动[7]。这就要求教育者要肯定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充分挖掘大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大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并因势利导,利用一定的诱因充分调动大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需要,使之成为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因素。在正确认识教育者引帮助受大学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生命价值教育的参与者,融入生命价值教育的全过程,成为生命价值教育的主体。

2.2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生命价值教育的质量

教育理念是贯穿教育活动的始终,为教育活动所遵循的最基本的教育原则。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中,应提倡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人的取向”。从一般意义上来看,“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和价值原则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言的。“以物为本”将教育者视为传声筒,是教育改造的客体和对象,它将人看做目的而不仅仅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把人作为教育的本质而不仅仅是教育的结果,将教育目的与教育的具体目标、教育的结果与起点相等同。教育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罔顾受教育者的感觉和要求。“以人为本”要求在教育实施中将颠倒了的目的和手段重新颠倒过来,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作为本质而不是单纯的结果,从而使教育具有了内源性与可持续性。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原则上,将大学生真正当做平等的“生命人”来对待,全面客观的认识大学生,积极主动的研究时代发展对大学生思想带来的新变化,关注大学生的价值诉求,理解大学生的精神困惑,在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中实现生命价值观的“自然”传递;在教育内容上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尊重生命,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找到生命的价值感、生活的意义感,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念,敢于直面生活的压力和挑战。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本质上在于把大学生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引向深处,在服务社会,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时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人的价值,培养对终极价值和信仰的追求。它来源于社会现实又必须超越生活世界,而且从关注“人性”的终极意义上给大学生的活动以价值、意义、目标和归宿,让大学生在沐浴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又真实的演绎着这些精华的生成过程,在与现实的激荡中追寻真正的自我和生命的本真。

2.3 关注生活世界,强化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观念的价值不是为观念而观念的抽象的价值,观念的真正价值应该是其实践价值,是其服务于生活世界价值,也就是观念来源生活并回到生活中来,指导生活,使得生活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事实上,对于生活世界的重视,在20世界的哲学王国里,不同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生活世界领域。从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许茨的生活世界理论,哈贝马斯和列菲伏尔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等,西方重要哲学流派的主要观点中都看到了生活世界对人的存在的重要意义。

胡塞尔认为:我所经验到的世界连同他人在内,按照经验的意义,可以说,并不是我个人综合的产物,而只是一个外在于我的世界,一个交互主体性的世界是为每个人在此存在着的世界,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其客观对象(Objekten)的世界[8]。这里,胡塞尔强调了生活世界作为自在的第一性的主体性的意义结构,不是孤立的自我的产物,在于它是主体间性的生活世界。哈贝马斯认为,无论是在肉体之中,还是作为肉体,一直都是在一个主体间所共有的世界里,集体共同居住的生活世界就像文本和语境一样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直到相互构成网络[9]。强调了生活世界对于个体的生存和交往行动的合理展开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只有在生活之中实现主体间的和谐,在生活世界的演进中实现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3 结语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和发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活动是师生共同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有机统一。教师作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引导着者决定了其应该成为大学生生命观健康发展的导师并真正承担起领路人的角色。从实践的观点来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中不是教师对学生生硬的改造过程,而是多极异质主体间的沟通和交流过程。因此,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强调在主体间的协调、沟通与互信中,把生命放在生命里,使教育者自我生命与受教育者生命紧密相连接。使生命通过教育之树而成功实现相互嫁接和疏通,在同一棵树上绽放花朵[10]。

[1]岳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45-46.

[2] 任平.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与主体性问题—兼评“主体—客体”两极哲学模式的缺陷[J].哲学研究,1991(1):89.

[3] 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 陈章龙,卢彪.主体性视域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江海学刊,2012(1):59-6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M].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7]朱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1):12-14.

[8] 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9]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0]李郑涛.做有生命感的教育者[N].中国教育报,2010-8-24(3).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 Val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 Subjectivity

SHEN Ling-zhi
(Leisure and Sports Department of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Nanjing 210014, Jiangsu, China)

The important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is to move from the subjectivity to the inter subjectivity education, which provides a new educational paradigm and methodology for college students' life values education. Life education only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tacit understanding" and "consensus", in order to make life values into the conscious pursuit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life values education between the main demands of the sex, should correctly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 subjectivity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life world of students,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based on realization life value education in the inter subjectivity of the effective realization of.

inter subjectivity; life values education; people oriented

沈灵知(1986-),江苏常州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浅论党风廉政教育实践中的隐性教育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品读
论碳审计主体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何谓“主体间性”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