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价值与困境
2016-11-28李阳
李 阳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20)
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价值与困境
李 阳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20)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研究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价值与困境。得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高校的发展具有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培养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等重要价值。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高校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缺少资金投入来改善教学设备和场地设施、自身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有待开发等。要从根本上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资金投入,创新和开发出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用于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以使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向新的繁荣之路。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价值;困惑
1 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价值
1.1 有利于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 5000年灿烂文化中宝贵的一页,更是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累积和传承。然而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由于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和其自身的一些原因,没能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很好地传承和发展;而西方竞技体育的产物却占据了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阵地。尤其以三大球为代表,几乎所有的学校体育皆有其用武之地。如若单看高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当然都是以三大球为代表的西方体育课程资源,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在高校发展却显的十分缓慢。
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将有利于丰富体育课程资源,使学生对运动项目有更多的选择权。在高校发展类似太极拳、南拳、毽球、八段锦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极大的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同时在构建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
1.2 培养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者
保护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每个国家都应给予重视,中国作为文化大国,自然也拥有着大量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其中就有与学校体育发展息息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从资料研究来看中国对于民族传统的保护主要集中在民间,靠个人和社会群体的保护意识来加以传承和保护。
学校作为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同时也肩负着传承和传播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学校拥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场地设施,对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会举行很多大大小小的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比赛,很多高校也会参与其中;你可以看到他们培养的优秀运动员在这些赛事中摘金夺银为母校争光添彩[2]。因此学校是培养优秀传统体育传承人的理想阵地,我坚信在这块阵地上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1.3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是传承知识的天堂,很多优秀的知识文化技能在这里传授给渴望求知的人们。近些年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随之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
很多诸如太极拳,少林功夫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浪潮。尤其以太极拳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也在世界各地的高校内传承发展,在学校体育课程资源里占领了一席之地。众所周知这些优秀的传统体育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学习浪潮,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3]。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有着很好地实用性、同时还有着较高的观赏性。相信随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长久发展,对于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1.4 为学生的健身和娱乐提供支持
高校体育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参与,运动技能的掌握,最终为其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做出保障。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高校的开设将为学生的健身和娱乐活动提供支持。
目前在高校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而这些项目通过科学的研究证实,练习可以达到锻炼筋骨、消除身体疲劳、增强心血管机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最终达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一些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课堂学习,最终很好地掌握了该项目。这些优秀的学习者,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所学习的项目,最终赢得了别人的掌声获得了较高评价。而且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尤其是武术类的项目在各种大型娱乐活动中都有崭露头角的机会,这些能够让上台展示的同学有一个很好地自我满足感。
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
2.1 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意识淡薄
综观全国各大高校,重视体育的院校少之又少,这有认识和历史的原因。很多没有经过深入体育理论学习的大家都有可能对体育产生误解,甚至会作出错误的认知和判断。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例如体育自身学科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对体育课认识存有偏差甚至贬低体育课开设的价值等;这些因素长期作用导致了体育课程、体育老师地位在高校都处于不利的境地。这也和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的发展历史有关,很多高校的体育项目都是学习外国竞技体育而来的。目前在中国大体上仍是以“三大球”即篮球、足球、排球主导的学校课程资源;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相对而言处于劣势。围绕着三大球的竞技比赛要远远高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赛事。因此在场地设施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同比其它体育课程资源都处于劣势。
2.2 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开发
随着国家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攀升,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学校是培养人才和传播先进思想的圣地,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高校文化的殿堂里,他们与青春作伴,积极的从老师那里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这其中自然就包含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技能的学习,其实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与保护。
通过研究发现高校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大体上相同,受人文环境和地理因素的影响而又有少许差异。例如太极拳,长拳、刀术等初级套路在全国高校皆有开设。而南方高校则开设有水上项目龙舟,抢花炮等;北方则有珍珠球,滑雪等项目。高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武术类占据了重要地位[4]。武术类以其自身独有的魅力和在健身养生中的重要作用,正在越来越突出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崭露头角。
3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惑
3.1 课程资源的枯燥乏味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虽然已经植根于高校体育课程,但很多项目由于其受项目自身特点的影响、而在授课体验中往往给学生以枯燥乏味的感受。
由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主要集中在武术项目上,而这些项目都受传统武术观念的影响而显现出独特的功法练习特点。中国传统武术大多注重牢固的根基,注重长时间的练习、注重实战。因此一些武术项目练习要进行基本功练习,而大学所授人群普遍心理年龄还不成熟,他们对每次的基本功练习大多没有热情。武术动作的学习,恰恰需要有良好的基本功做基础,而且要对所学动作进行重复的练习。学习周期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就感的主要影响因素,通常一个学期老师要教授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说,一学期的学习时间是比较紧张的;他们只能被动的接受授课内容,最后到了考试大致掌握一些学习内容[5]。从学生的体验来看,很难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心境体验过程、因此要想使更多的学生乐意学习这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要在内容和合理设置课程学习周期上下功夫。
3.2 学校缺少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资金投入
发展好民族传统体育需要很多人的付出,还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亦是如此,不仅需要民族传统体育的热爱者为之付出,同时也需要大力的资金给予扶持。但从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高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处于尴尬的境地,这也直接的影响了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和资金的投入。
由于对学校对体育的资金投入不到位,相对应的场地设施也得不到保障。也正因为此,很多高校由于没有足够的体育场地设施,很多体育运动课程都只能在室外进行[6]。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高校体育课程没有合适的体育场地,被迫在篮球场或者是校内马路上进行。尤其是到了雨季,学生的上课更是得不到保障,严重制约了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质量。因此希望高校领导层面能重视对体育资源的投入力度,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这样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也将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预期。
3.3 民族传统体育优秀课程有待开发
全国高校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还有待提高,如何开发更多的精品课程资源用于学校的体育课教学则尤为重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开设项目上呈现出大体相同,但又受南北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影响,而又有些小的不同。目前在学校开设的常见民族传统法体育项目主要有:如有毽球,太极拳、南拳、少林拳、长拳、刀术、棍术、八段锦、五禽戏等[7]。
但碍于一些体育项目本身特点的枯燥性,因此在学校的发展传承方面遇到很多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亦是如此,因此其在高校的发展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就需要挖掘整理出更多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内涵同时又兼具健身娱乐性的体育项目。首先能让学生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有一个很好地过程体验,其次摆托对一些项目就是“一味的反复练习”的不良印象,最后注意培养他们在课下自觉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有关的活动和训练的意识。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如何开发出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满足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是值得研究的议题[8]。
4 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走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以及其在健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高校的发展具有: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培养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等重要价值。
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高校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缺少资金投入来改善教学设备和场地设施、自身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有待开发。因此只有从根本上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资金投入,创新和开发出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用于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才能使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走向新的繁荣之路。
[1]祁龙祥.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遭遇的瓶颈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5): 112-115.
[2]杨芳.塔里木盆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8.
[3]王南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贵州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体系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
[4]何金,刘永风.江苏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开设现状调查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4): 51-53.
[5]王成科.桂西南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2011,25(3):80-82.
[6]曾秀端,吴有凯.福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设现状[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 3):79-81.
[7]李丽,郭琼珠.文化传承语境下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隐性课程建设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9,28 (1):42-45.
[8]杨绍昌.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改革探讨[J].运动,2015,30(27) :96-97.
The Value and Predica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Yang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20, Guangdong, China)
Based on the value and predica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literature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Finally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rriculum ha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ich resourc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universities, cultivate excellent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heritance so, to contribute to the important valu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ese. But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so exist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fund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its teaching content boring, the outstanding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resources to be development and other issues. Therefore only fundamentally increase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the capital investment,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xcellent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rriculum for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ultimate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 new prosperity.
development; national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value; confusion
李阳(1986-),广东广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