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质教育流派审思
——基于中层理论视角的分析

2016-11-28彭小伟杨国庆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层流派体质

彭小伟,杨国庆

(1.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79;2.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100875)

体质教育流派审思
——基于中层理论视角的分析

彭小伟1,杨国庆2

(1.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79;2.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100875)

体质教育流派是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发展史上发端最早、影响最广、寄望最大,但同时也是争议最多的一种学校体育流派。为避免无谓的“学术争论”与“实践盲目”,需要从新的视角对体质教育流派的利弊得失进行深入剖析,“扬弃”继承其学术思想,并在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依然突出的当下合理发挥其实践价值。中层理论不仅特指某一学科的特定理论层次,同时也是一种处理学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方法论。基于中层理论视角分析认为,为提升体质教育流派理论体系的自洽性与实践指导力,必须从保证青少年当前及长远体育健身效应的角度出发,充分阐释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健康发展的生理学、心理学机制等支撑层面理论。本研究也为依托各学校体育流派中层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实现“厘清思想、甄别理论、规范方法”提供了参考范例。

学校体育;体质教育;中层理论

回顾近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曾先后出现“体质教育论”“运动教育论”“技术健身论”“运动文化论”“快乐体育论”等十余种学校体育流派。在这其中,体质教育流派无疑是发端最早、影响最广、寄望最大但同时也是争议最多的一种学校体育流派。

1 体质教育流派的基本主张与观点分歧

1.1 体质教育流派的基本主张

“体育为增强体质”这一思想在我国早已存在。如民国时期蔡元培先生就曾呼吁培养学生“狮子样的体力”,认为“健全身体,实为教育上重要任务。健全的方法,运动最要。”徐一冰先生提出“体育不讲,人种不强,人种不强,国将安赖。”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论述:“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张伯苓提倡“注重体育,锻炼健强之国民[1]。”这些进步人士的言论反映出体质教育思想在我国的早期萌芽。

但体质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却离不开与技能教育思想之间的碰撞、冲突。自20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对技能教育思想的批判以及对体质教育思想的推崇,并随着体育科学化的起步,对体质教育的实践探索也日益深入。主要标志包括50年代初,德国M·肖立赫、英国RE·摩根和GT·亚当逊为改变“动作铸型”教育,追求增强体质的实效,在体育课中创立并应用“巡回锻炼”;60年代中期,美国对体育(PE)课中的“行为主义”进行批判,在陶兰斯学校开始试验健身课;70年代,日本批判体育课中的“运动传习式”体育,在东京西户学校试验推行“健身”课;1977年诺维克夫和马特维耶夫在《苏联体育60年》的总结中提出解决完善苏联人身体的问题,严厉地批评了体育课在体育的大门之外做游戏的惯例[2]。

受国外体质教育研究的影响,同时忧心于我国群众体质健康水平落后的局面,自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体育界在体育目的任务上,特别是在以增强体质为主或以提高运动技术为主问题上,也开始了尖锐的争论。一部分师范大学体育系的体育理论工作者对我国体育工作自1959年后向竞技体育大量倾斜、忽视群众体育体质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批评中国“是按竞技方式办体育,在体育中搞竞技”,坚持认为“竞技不是体育”“Sports徒托体育之名而无身体教育之实”,因为“竞技是与对手较量给人们观赏的运动文化娱乐活动,不应该用开展竞技运动的方式去办体育而把真正的体育弄得名存实亡”,“在教育中以竞技运动为主要内容来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沿袭下去了”,明确提出“体育应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教育”,“是发展身体、建设身体、完善身体的教育”的指导思想,并遵照“目的和手段一致性”的准则,“取消大杂烩的用体育之名的运动课,开增强体质的健身课”[3]44-48,健身教材所有的内容都必须来自增强人体质的需要,自成增强体质知识、技能的体系,体育课应该教授健身的手段及应用方法,倡导开“健身处方”,提出了“体质变化势态控制的知识和技能是体育业务的中心环节、主要内容”,“体质变化,势态控制的各种措施都可以成为健身手段”,采用的练习方法主要是重复练习法、连续、间歇、变换锻炼等[3]163-165。至此,体质教育流派已臻于成熟,成为推动我国体育教育科学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1.2 体质教育流派的观点分歧

当体质教育流派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时,不乏学者非常乐观地认为,体质教育流派的观点、方法会被广泛接受并大力推行。因为一方面体质教育思想非常契合人们对于体育本质属性的理论认识,如《世界体育宣言》(World Manifesto on Physical Education)中这样解释:“体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要求按一定规律以系统方式,借助身体运动和自然力的影响作用于人体,完成发展身体的任务。”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一书中将体育定义为“身体的教育、培育,是系统地运用身体练习的一切形式,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人的合乎社会需要的生物学潜力的活动”[4]。在这些重要文献中对于“体育”内涵的界定都非常贴近体质教育流派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体质教育思想更加符合国家、社会的需要。虽然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就高度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各个时期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以及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生体质监测的结果却呈逐年下滑态势,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体育的主管部门多次发文,明确提出要求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可事实是除“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这一目标定位被普遍认可,体质教育流派提出的实现途径与方法不仅引起理论界的长期质疑、争议,在实践过程中也一度遇到了无法突破的瓶颈。首先,对于“竞技运动不能成为增强体质的锻炼手段”的质疑,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运动技术是能充分发挥运动员机体能力的合理、有效完成动作的方法,越是高级的运动技术学习过程,越是需要全面的身心参与,越是能产生深刻的生物性改造,对增进身体健康的价值也就越大。反之,若撇开等级运动技术,真的只将锻炼方法限定为一些简单肢体动作的多次重复,如快走、跑步、爬山等,虽然简单易行,但对身体的锻炼效应却未必全面、深刻[5]。其次,对“忽视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批判。受前苏联学校教育主体论的影响,体质教育流派更多地强调国家、社会的需要,将满足国家、社会的需要作为学校体育的直接目标,青少年体育学习的需要则成为间接目标。但不乏学者认为青少年作为个体存在时,其体育学习目标不会直接指向增强体质,如果被动地参加教育者为他们设计的体育课程,其自身的运动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也就谈不上对体育的兴趣,更不会由此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当他们离开学校后,其体育锻炼行为也就终止了,体质下降也就不可避免[6]。最后,是体质教育流派的教学改革试验遭遇的“教材困境”与“兴趣困境”,剔除了竞技运动项目的教材内容体系变得“干瘪”,而且没了竞技运动项目的娱乐性,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也很难保证[1]8-9。

预期与事实的巨大反差令人错愕,不仅学术论争的局面长期僵持、无法统一,在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依然突出的当下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实践价值。因此,必须从新的视角对体质教育流派的思想及方法体系进行深入剖析,找到问题症结,提出弥补方案,达到澄清思想、甄别理论、规范方法、提高实效的目的。

2 中层理论思想及其实践价值

2.1 中层理论的学术思想

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论理论社会学》中论述到:“一方面高度综合的宏观层面理论因远离特定的现象,对具体问题缺乏现实解释力;另一方面,微观层面的经验调查仅是对特定事件的详尽描述,缺乏整体概括性。”“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应是由宏观思想内核、中观支撑理论、微观工作方法三个层面共同组成”,并以当时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参考群体理论、社会流动理论、角色丛理论等为范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中层理论研究的概念、对象、意义、特征、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标志着中层理论不仅特指某一学科的特定理论层次,同时也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论被正式提出[7]55。

对于中层理论的提倡是因为18世纪及19世纪初的社会学研究受当时哲学学科的影响,也更加倾向于建立高度综合、抽象的社会学理论,如功能分析学说、社会行为主义、索罗金的整合社会学和帕森斯的行动理论等。“但这一取向会使社会学理论变得过于空疏、无法有效地指导具体实践而被抛弃”,默顿给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在帕森斯式的巨型理论与经验概括式的低层命题之间建构起‘中层理论’”。比如,仅凭借功能分析学说的基本假设和基本观点是无法有效解释各种社会现象的,还必须发展出一系列可连接具体社会现象的起过渡、支撑作用的专门理论,角色丛(rolesets)理论就是其中之一。角色丛理论从社会关系相互交叉,占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个体就必然承担各种角色的现实入手,阐释如何联接、协调这些角色丛以减少角色冲突,使社会运行秩序化。掌握角色丛理论向下有利于分析具体的社会现象,向上可帮助我们理解社会功能如何实现等更具抽象性、一般性的观点。可见,中层理论在宏观思想与微观现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提升了各学科理论体系的实践解释力、指导力[8]。

中层理论研究的另一主要功能是提升学科理论体系的自洽性,易于达成共识,减少无谓的“学术争论”。因为综合性的社会学理论远离实际经验,往往无法直接被实践证实或证伪,每一阵营的社会学家就容易受各自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支配而各自为政,“以一种敌对的状态去观察其他阵营的研究成果,把对方一句偶然的话当作理论核心,把某一强调当作整个信念,认为对方的理论纯属谬误,最终导致不同阵营观点的两极分化”[7]73。中层理论则不然,“虽然也具有抽象性,但由其理论假设引出的一系列推论可以与具体经验相连接,通过考察这些推论是否为经验所证实可以检验最初的假设是否成立”。例如,上述社会学中层理论的范例——参考群体理论就是源自一个简单的设想,即人们会把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的标准作为自我评估的基础,按照这一设想,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断:在一场灾难中损失严重的家庭把他们的境遇与损失更为严重的家庭相比,他们所产生的剥夺感可能比损失轻微的家庭还要小。显然从这一设想中得出的一些推断与常识是不吻合的,因为人们通常会认为客观损失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主观对损失的评估,经受的实际损失越大,它所产生的剥夺感就越强。但经验探索证实了相对剥夺理论,而不是常识假定,即“相对幸运感是随着别人的客观损失逐渐增大而递增的”,避免了理论假设与经验常识的冲突可能引起的争论。因此,只要在各阵营的宏观理论之下发展出相应的中层理论,就可以辨明每一阵营的学术观点究竟是“真知灼见”还是“一孔之见”,既能去伪存真、消除偏见,也能博采众长、融合发展。

2.2 学校体育研究领域引入中层理论思想的实践价值

自建国以来的60余年间,我国学校体育大致经历了“外国学校体育理论的涌入与消化学习”“本土学校体育理论的百花齐放与争鸣发展”“学校体育实践的多样发展与优胜劣汰”“学校体育研究的深入发展与特色初显”几个阶段,先后出现了包括“体质教育论”“真义体育论”“技术健身论”“运动文化论”“动作教育论”“TROPS理论”“SPARK体育”“运动教育论”“快乐体育论”“成功体育论”等十余种具有代表性的指导思想。每一种指导思想都是不同时期、不同群体期待学校体育尽力实现的“美好愿景”,它总是试图开拓学校体育的“视界”并引领学校体育改革的实践,由此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流派。但正如中层理论的观点所指出的那样,各学校体育流派的理论自洽性与实践指导力与其理论体系严密的层次性密切相关,部分流派在这方面就有比较自觉的意识与成功的经验,譬如“运动文化论”流派。“运动文化论”是在反对单纯技术主义和体力主义,反对“责任承包”式体育,追求培养一代运动文化的“主权者”的斗争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体育论。为了实现这一以运动文化的继承和创造为目的的新体育构想,其倡导者又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追求运动项目中的关键环节,寻找运动文化内涵和孩子追求目标之间连接点的“中间项”理论,以及异质集团的机制和深化技术学习的辩证关系的“学习集团”理论,并以此指导、形成了“运动文化论”独特的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体系[9]。“中间项”与“学习集团”作为中层理论,对于推广“运动文化论”的基本主张,保证具体实施的效果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除“运动文化论”流派以外,在国内外学校体育思想流派中,还有日本学校体育竹之下休藏教授为实践快乐体育(又称运动目的论)的新主张提出的“运动项目分类理论”,美国“生活体育思想”下的“核心教材理论(Core curriculum)”,我国为实践“技术健身论”而提出的“掌握运动技能的两类型理论”“运动技能分层次理论”“类群运动技能习得规律”等,同样,这些中间层面理论成果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各学校体育流派的理论自洽性与现实指导力。但同时,也存在部分流派因忽视中层理论建设而带来了学术争论、实践困境与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体质教育等流派就是其中之一。

3 基于中层理论的体质教育流派审思

3.1 体质教育流派中层理论的缺失

从中层理论的视角对体质教育流派的层级架构加以整理、分析就不难发现,体质教育流派的倡导者从运动技能教育弊端的批判中逐渐发展出“体育应是身体教育”的核心观点,可以看作是体质教育的宏观层面思想,然后机械地依据“目的手段一致性”原则,直接设计了体质教育的实践形式,可以算作是体质教育的微观层面方法,但对体质教育的中间层面理论,即青少年体育健身规律、机制等研究却是明显不足。因此,必须从保证青少年当前及长远体育健身效应的需要出发,系统分析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健康发展的生理、心理机制,以此反思体质教育流派中层理论的缺失,明确加强体质教育流派中层理论建设的目标。

首先,就提高青少年体育健身效应而言,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健康发展的生理学机制是最为重要的支撑理论。这一点体质教育流派的倡行者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其代表人物之一林笑峰先生就曾提出“体质变化势态控制的知识和技能是体育业务的中心环节”,呼吁建立“健身学”这门学科,“健身学是反映对体质增强过程之认识和实践的基本知识,包括对健身过程的总的认识,以及优生、优育、锻炼、养生等诸方面”,“应将‘健身学’作为身体教育专业的主学科,若没有健身学做专业主课,就不可能有真正增强体质的教育”[13]。只是在体质教育流派确立之初,竞技体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才是体育科学研究的主流,普通青少年体育健身的生理学机制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限制了体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科学化水平,影响了体质教育的实践效果。

其次,主动运动的习惯与自我锻炼的能力对提高青少年体育健身效应,尤其是长远效应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只有不局限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锻炼,增加“主动运动时间”,才能实现运动效应累积,从根本上保证学生体质健康的长远发展,所以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机制与体育健身能力的培养机制也是体质教育流派不可或缺的支撑理论。但如前所述,体质教育流派的倡行者对于这一部分的研究是非常忽视的,无论是在相关文献中,还是实践推广中,都很少涉及。

概括起来看,正是青少年体育健身的生理效应机制、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机制以及体育健身能力的培养机制等体质教育流派中层理论的缺失,使得体质教育的宏观思想缺乏过渡、支撑,微观方法缺乏科学指导,最终导致了推行体质教育过程中的诸多学术争议与实施困境。

3.2 体质教育流派中层理论的构建

由上分析可知,加强体质教育流派的中层理论建设,需要重点发展、完善三方面理论:

第一,充分揭示青少年体育健身的生理学机制。应积极吸收随着近年来大众体育健身事业快速发展,竞技体能训练“军转民”“体医融合”等领域的新成果,为青少年体育健身处方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充分揭示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机制。事实上,有关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规律的研究一直是体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经过多年研究成果的累积与发展,现如今已经能够比较充分地揭示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规律。研究发现:体育锻炼习惯是需要恒心和毅力不断克服自身惰性和环境阻碍的复杂的活动习惯,是否具有持久稳定的运动信念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中介变量,而运动信念的建立又是一个从个体需要动机出发,通过特定行为实践,获得深刻的认知体验,最终形成对于某种观点的确信与坚持的渐进过程[10]。虽然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多样的、动态的,会随着年龄等因素变化而发生改变,但青少年儿童体育参与动机与坚持动机的首要因素是享受运动乐趣,只不过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感受运动乐趣的方式上存在差异:少年儿童早期主要是通过多样化的身体活动获得兴奋感和满足感,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则需要通过运动技能的提高并参与擅长的运动项目产生积极性情感体验。可见,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的关键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感受运动乐趣方式的不同,设计更具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形式[11]。

第三,充分揭示体育健身能力的培养机制。依据当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学生的学科能力是其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概括化(或类化)而形成的。因此,学科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原理、原则,让学生能够脱离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境去把握各规律、原理、原则的实质,并能在新情境中准确运用原理、原则去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这是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也是能力形成的重要标志[12]。学生在体育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体育健身情境是极为丰富且不断变化的,在有限的体育教学时数内,自然不能是“只需要按照老师指定的练习负荷采取重复法、巡回锻炼法等进行练习即可”,而是借助于健身实践典型案例的教学,引导学生总结、把握青少年体育健身规律、原则,并提高他们在新情境中的应用能力。

3.3 基于中层理论的体质教育发展路径

基于体质教育的中层理论,可以更为科学地规划其发展路径。首先,体质教育流派提出“学校体育是发展与完善学生身体的教育”基本主张既吻合各国对于体育本质属性的理论认识,也能反映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的现实需要,可以作为指导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总方针。其次,青少年体质增长有其特定的生理学机制,必须借助青少年体育健身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抓住青少年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设计科学的锻炼处方,安排专门的体能训练课,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当下的体质健康水平。再次,在开展由教师设计、主导的身体锻炼活动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掌握体育健身的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关键是选取体育健身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总结、把握其中的体育健身法则,并提高他们在新的健身情境中的应用能力。最后,为保证学生的“主动运动时间”,实现体育健身的长远效益,必须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从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出发,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安排丰富的体育活动,主要特征是小学阶段多样化,中学阶段技术化,高中阶段专项化,大学阶段生活化,持续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建立运动愉悦信念并最终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可见,基于中层理论的体质教育是一个兼顾效率与兴趣、活动参与与能力发展、短期效果与长期效应等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不要偏废或执着于某一方面,关于体质教育流派的种种“疑虑”与“争论”自会“烟消云散”,体质教育“发展身体、建设身体、完善身体”的目标才有望实现。

4 结语

中层理论是介于宏观思想与微观方法之间层面的理论,由这一特定层面理论所得出的推论能够连接具体经验并接受检验,因此,加强中层理论建设能够提升学科理论体系的自洽性与实践指导力,减少无谓的“学术争论”与“实践盲目”。学校体育理论体系流派众多、思想丰富,但各流派学校体育思想产生于不同的历史背景,有其特定内涵与适用范围,也需要依托学校体育中层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准确把握宏观指导思想的内涵并科学规划具体实践的过程方法。当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工作持续、深入推进,需要更加明确、集约的理论指导,从中层理论的视角对不同流派的研究成果进行澄清与融合,构建具有“当下意义”“观照现实”的学校体育理论体系,为正迈入科学理性发展时期的我国学校体育事业提供理论参考。

[1]殷红,万茹.论体质教育流派[J].体育学刊,2014,21(5):7-9.

[2]张洪潭.体质论与技能论的矛盾论——百年学校体育主线索厘澄[J].体育与科学,2000,21(1):11-13.

[3]林笑峰.健身教育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4-48,163-165.

[4]韩丹.论“体育”[J].体育与科学,2011,32(3):2-3.

[5]毛振明,赖天德.体育为健康,运动技术学习也为健康[J].中国学校体育,2007(1):27.

[6]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7.

[7]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M].何凡兴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55,73.

[8]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193-195.

[9]罗时铭.当代日本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55-158.

[10]翁孟迁.体育锻炼习惯的本质及运动健身信念模型[J].体育学刊,2014,21(3):38-39.

[11]季浏.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6-147.

[12]林崇德.论学科能力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6-12.

责任编辑:刘红霞

Reflection on the School of Fitness Education: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Middle-level Theory

PENG Xiaowei1,YANG Guoqing2
(1.Sports Theory Teaching&Research Office,Wuhan Sports University,Wuhan 430079,Hubei,China;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The school of fitness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earliest and most affected,most widely expected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but it is also the most controversial one in the history of sports development in modern schools in China.In order to avoid unnecessary“academic arguments”and“blind practice”,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chool of fitness education should be analyzed in a new visual angle,inheriting its academic thought with the attitude of“discarding”,and playing its practical value in the moment that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problems are still serious.The middle level theory not only refers to the specific theoretical level of a particular subject,but also is a research methodology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iddle-level theory,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explain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lf-consistency and practical guidance of the school of fitness education.This paper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example for the study of the middlelevel theory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fitness education;the middle-level theory

G807.01

A

1004-0560(2016)05-0088-05

2016-08-12;

2016-09-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层理论视域下的学校体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14BTY047)。

彭小伟(1977—),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中层流派体质
一种溶液探测传感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进退之间:中小学中层管理者领导力提升
百川何以争流
——关于戏曲流派传承的再讨论
当代诗词“实验体”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建构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