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约租车行业产业升级
2016-11-28张志铭
文 张志铭
推动约租车行业产业升级
文 张志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互联网平台进行专车、拼车等“约租车”服务虽然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突破了传统出租行业供不应求“打车难”的困境,但对传统交通管理带来很大冲击。管理部门无法先行确定“专车”身份,专车、快车、拼车异化为采用无营运许可的私家车从事类似出租车服务,给出租车客运市场带来动荡。据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查处非法运营车辆963起,涉及滴滴专车平台从事非法运营车辆207起,其中私家车161起。同时,出租车司机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约租车服务有不满情绪,这对维持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互联网约租车的迅猛发展,虽然会使传统渠道的既有利益受到暂时的损害,但是从长远来看应是大势所趋,因此,应加速约租车行业改革,避免相关管理制度的延后性所带来的法律风险,以保障市场规范、交通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建议强化市场管理,设立专门面向互联网平台的行政许可,出台相关规定。加速网络预约平台的监管规范,将平台数据库接入服务所在地出租行业监管平台。开展针对性专项研究,修订、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围绕交通安全、驾驶人管理、车辆登记管理以及车辆报废等方面,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确保这一新兴产业能够朝着健康可控的方向发展。
加强驾驶人准入管理。当前约租车企业无法准确核实驾驶人提交的个人信息及无犯罪证明信息的真实性,伪造变造证件信息等情况屡有发生,约租车企业亟待加强同公安交管部门的合作。公安交管部门加强同新兴产业的合作,强化相关管理规定,连同企业做好驾驶人准入、管理等工作。同时,为出租车司机转型开辟绿色通道,允许他们可以直接做预约车司机,鼓励出租车司机转换为专车司机,实现传统出租汽车与专车的联动改革。
强化机动车监管体系。营运客车的安全性关系着城市整体交通安全水平。目前约租车企业只接受5年以内的车辆注册,但由于相关企业无法核实信息的准确性,故而难以保证注册车辆信息真实可靠。要加强公安交管部门与约租车企业的联系,加大对机动车的监管力度,制定约租车辆管理规定,参照现有营运车辆标准对约租车辆的准入、登记、转出、报废等问题制定专项规定,实现对约租车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保证此行业的持续性发展。严处披着专车外衣的不符合运营条件的非法客运车。
充分利用互联网数据,推动产业升级。互联网约租车企业后台数据中心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可以协助促进公安交管的业务发展。例如,通过对车辆行驶轨迹信息的分析,交管部门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甚至是乡镇的拥堵情况,对今后的治堵缓堵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基于对车辆起点——终点矩阵及行驶线路的联合分析,可有效为实现车辆诱导提供数据支撑,优化路面导航效果,实现道路资源的科学利用。公安交管与约租车企业深化合作,也可以对信息安全、隐私安全、数据流动安全等互联网问题起到监管作用。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明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 郭隆